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又一筆外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一章 又一筆外快

魔都第九人民醫院。

頭頸-甲乳外科中心,戴晴副主任醫師診室。

“戴醫生,公眾號上說,我的檢查結果已經出來了,您幫我看看?”郭雲向著眼前的中年女子詢問道。

魔都九院是全國治療此類疾病最強的醫院之一,可以說一號難求。

畢竟是一個十四億的人口大國,任何疾病發病率,乘以十四億,都將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而客觀上,我國又不存在嚴格的分級醫療制度,因此在頂級醫院搶號,只能各顯神通。

好在如今網際網路通訊飛速進步,各大醫院都有了相應的手機app或者微信公眾號。

在這些平臺上面,不僅可以自主掛號、預約專家,也能夠查詢各項檢測的程序和結果。

技術的進步使得黃牛的生存土壤日益萎縮,也讓病人能夠直接從醫院拿到平價的號子。

不過這種進步,本質上並沒有使得頂級專家號的數量變多。

只是減少了中間商賺差價而已,對於絕大部分百姓來說更加公平。

不過,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光正偉,於情於理,醫院和醫生手頭還是有一些靈活機動的專家號。

郭雲就是託了不少關係,才預約到了眼前這位副主任醫師。

雖然與他希望預約到的主任醫師還有一點小小的差距,不過在短時間內,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戴晴副主任醫師頭也沒轉,沒有理會郭雲,依然和上一位病人講著病情。

“戴醫生,結果出來了,你說有結果就來找你的。”郭雲又強調了一遍。

戴晴瞥了一眼郭雲,一旁幫忙整理醫案、維持診間秩序的研究生立刻會意。

她上前說道:“這位病人,你在外面等一下,我們戴老師有空了會叫你的!”

“不是,我上午來看過的啊,我只要看下檢查結果就可以了,很快的!”郭雲解釋道。

“我知道,但你總不能讓別的病人看到一半給你讓位吧,而且你前面還有五六個病人,也是做了穿刺的,你稍微等等。”

郭雲無奈,只好被半推半搡的趕出診室。

等了大概有半小時,終於輪到了他。

戴晴在電腦上點開相關檢測報告,看了看,道:“是常見的**狀癌,去交錢等通知,準備手術吧。”

“就這?”

郭雲有些生氣,“我忙了一整天,又排了那麼久的隊,一分鐘就完事了?”

戴晴重複道:“**狀癌,常見病,不用緊張,交錢等手術。”

見郭雲還是有些不滿意,邊上的研究生解釋道:“戴老師從上午到現在,就花了十五分鍾吃午飯,一直在忙,她已經看了兩百多個病人了,如果這麼簡單的病也要解釋半天,嗓子早廢了!”

……

態度真是太差了!

如果是商業公司,我絕對能告到他破產!

一個沒畢業的小姑娘也這麼愛懟人,難怪老百姓都要罵醫生!

走出診室,郭雲依然憤憤不平。

好在郭雲已經想好了,不在國內做手術,就這種服務,一看就沒有什麼責任心!

他在中介的朋友圈裡可是看過很多文章了,不少都是去國外手術的患者,以親身經歷寫成的。

有些人,在國內已經宣判了死刑,但在國外,花上幾百萬元就能恢復健康。

雖然好幾個醫生都說他的病惡性程度不高,但那也是癌症啊!

郭雲寧可多花點,買個安心。

想到這裡,他掏出手機,給一位標註為“UCLA國際醫療大中華區資深顧問宋萍萍”的朋友,打去了電話。

身為一名優秀的律師,郭雲可不會像一些土財主一樣相信什麼野雞中介機構。

這位宋萍萍女士,是郭雲從透過一位高階客戶認識的,絕對靠譜。

雖然很貴,但是透過她,絕對能夠得到全球一流的醫療服務。

……

由於幹部體檢反響良好,遠航集團普通職工的體檢也陸續展開了。

這次體檢人數較多,但體檢專案較少,分批進行的話,預計大約五天時間就能完成全部的體檢工作。

張子凡在肯定體檢中心前期工作的同時,也及要求他們戒驕戒躁,千萬不能因為是普通職工,就麻痺大意,依然要嚴控錯誤率。

由於時間進入7月,暑氣逐漸上升。

人們也普遍穿著清涼,各種外科傷病逐漸增多。

這一天,張子凡正在忙著給幾個工人清創。

他們是給大廈安裝玻璃外牆的,不知道是高溫還是什麼原因,其中一塊玻璃突然碎裂,從兩米多的空中墜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中有兩個工人嚴重割傷,直接被送往了市一醫院,聽說最輕也需要截肢,甚至有死亡的風險。

這幾名工人距離較遠,都只受了輕傷,自行來到浩然門診部治療。

他們渾身都是血漬,還有灰塵、泥濘,還有汗水。

這些都混雜成了難以言喻的氣味,但張子凡一點都不覺得難以接受。

因為這是急救,是緊急情況。

這與穿著一身髒衣服,蓬頭垢面來看牙科的傢伙有本質不同。

這是勞動的汗水,是建造美好生活的勳章。

不過話雖如此,張子凡還是戴了兩層口罩,確實,他身體的思想覺悟還沒有那麼高。

這就是口腔科出生的外科醫生,在職業素養上的缺陷了。

如果是習慣了剖腹手術的醫生,絕對沒有這種困擾。

這時候,張子凡忽然接到了一個遠洋電話。

來電的正是他的老朋友特魯多教授。

大概是想套近乎,特魯多開口就問張子凡“吃了嗎?”

這搞得場面一度十分尷尬,張子凡都不知道怎麼接話。

不過很快特魯多就講到了正題。

原來是來活了。

3臺手術,平均每臺手術報酬5萬美金。

雖然比起之前那臺大手術的報酬少,不過乘以三,這筆外快還是相當可觀的。

15萬美金,105萬人民幣!

都快趕上門診部一個月的流水了!

“給這幾位民工兄弟費用少算點。”

張子凡壓低聲音,偷偷和寧靜說道,“成本記在我賬上。”

雖然聽說他們的工頭比較良心,答應承擔醫藥費。

但市一ICU還躺著兩個呢,就算是有點家底,估計他也是山窮水盡了。

都是可憐人,自己能幫多少,算多少吧!

張子凡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