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8章 就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8章 就這?

“爆李謙新片《我不是藥神》為現實醫藥題材電影,第一次涉足現實題材,李謙能否再創票房奇蹟?”

“李謙首次聚焦關乎民生的醫藥題材,商業導演大師欲轉型?”

“根據從光電得到的訊息,《我不是藥神》講述的是一個窮困潦倒的保健品店老板,透過自己的努力,拯救了無數白血病人,最終成為人們傳頌的“藥神”的勵志故事,作為商業導演的李謙,第一次執導現實題材,野心頗大。”

“剛剛重新整理了華語電影票房紀錄的李謙,轉型拍攝現實題材電影,令人意外,但是不要忘了,在兩個月之前,李謙親口說過新片將要衝擊《阿凡達》的票房紀錄,簡直讓人無法相信。”

“現實題材電影破紀錄,聽起來是天方夜譚,不過也許《我不是藥神》並非想象中高大全的主旋律電影,期待李謙以全新的方式解讀醫藥這一民生問題。”

......

光電那邊可以查到每一部透過稽核的電影資訊,雖然報上去的時候只有導演、編劇、片名、型別,以及一個一百多字的大綱,不過透過那一百多字的大綱,絕大多數媒體反復推敲,都只能得出一個結果。

窮困潦倒的保健品店老板,透過代購印渡仿製藥,救了無數人白血病人的生命,最終成為藥神。

這不很明顯了嘛,把這個身份,和藥品隨便換成別的,又是另一部高大全的電影。

甚至,已經能腦補出劇情了,一個平凡的人,感慨於白血病人的痛苦,毅然用僅有的一點積蓄,遠涉重洋,從印渡採購仿製藥,給病人治病。

把人換成偏遠地區老師、山區郵遞員,這種無比光輝偉岸,足以讓大多數人汗顏的人物形象,國人早就不陌生了。

不過,雖然是現實題材電影,但是並沒有什麼媒體唱衰李謙。

因為,李謙在觀眾和媒體那邊的口碑都很好,媒體也是看人下菜的。

而觀眾們看了各路媒體從光電那轉載的劇情梗概之後,都有些懵了,本能地想起一個光偉正的主旋律故事。

“我靠,這是不是真的,李謙也要拍文藝片了?”

“呃,這個大綱看起來一點意思都沒有,假的人想吐,都窮困潦倒了,還不遠萬里去國外給病人買藥?不要錢的啊?”

“這是媒體瞎編的吧,我自己用腳趾頭都能想個比這精彩一百遍的故事,李謙能這麼沒水平?”

“這種小學生作為水平的故事,要真是李謙寫的劇本,我當場把這個27寸的電腦屏幕吃掉,網咖老闆都攔不住我,我說的!”

“不知道啊,不過好多媒體都說了,圖片好像是光電稽核的表格,片名、導演、演員都對得上,昨天李謙不是艾特了徐徵他們嘛。”

“希望不是真的吧,這種故事有什麼好看的,請我去我都懶得去。”

“別說請我去了,就算附贈零食、飲料,我都不想去浪費時間。”

“管他是什麼呢,又沒這麼快上映,到時候去看就知道了,反正我選擇無腦相信李謙的片子,總比去看其他大機率爛片的電影強多了。”

“愛去去,反正我要去,看著演員陣容就錯不了,徐徵、黃博主演,大機率是喜劇,胡戈《時間規劃局》也演的不錯。”

“你腦子秀逗了嘛,還喜劇呢,都寫明了現實題材的電影了。”

“寫了現實題材又怎麼樣,《生死頻率》還說是科幻片呢,不也只是有一點點科幻元素,李謙老打擦邊球了,這次我估計只是題材是現實型別,實際是部喜劇!”

“算了,就當省幾十塊錢了,看這種片子,還不如去把以前的感動華國的影片都看一遍呢,裡面不比什麼藥神偉大嘛,人家都還是真實的。”

“你們傻逼嘛,這麼明顯瞎編的東西也去信,李謙腦洞那麼大,什麼創意沒有,會拍這種片子?”

“其實我覺得吧,就算這個梗概是真的又怎麼樣,又不是全部劇本,《唐汕大地震》的梗概不也一樣,唐汕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蹟生還,後被我軍收養,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直到32年後的文川大地震,他們的生命軌跡才重新走到一起。這一看也是個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故事,電影不拍的很好嗎。”

......

觀眾對各路媒體報道的電影梗概將信將疑,哪怕是相信媒體報道的電影內容,也是反映不一。

哪怕有了前面四部電影為基礎,也還是有些觀眾對李謙的新片持懷疑態度。

正在金陵戴家巷現場勘察外景地的李謙,對各種看法也不以為意。

這不算什麼,國內觀眾對那種高大全的現實題材電影意見很大,04年那會有一部《張思德》,拍的非常好的一部主旋律電影,雖然是政府任務,但是不像大部分主旋律電影那麼空洞,那個木訥的大齡未婚做事不吭聲的張思德也有血有肉。

好像賣了4000萬票房,超過了一眾大片,如此高的票房,也引來了各種質疑聲和罵聲。

各種包場,學校組織學生去看確實是有,但是電影確實拍的好。

不過絕大多數人沒看過,一看主旋律電影,賣了四千萬電影,那還等什麼,根本不想那麼多,直接走程式開噴就完事。

非商業向的主旋律電影大賣就是原罪,但要是就那麼點可憐的票房,又有人罵這個行業病態,罵觀眾了。

現實就是這麼奇怪,所以李謙已經做好了電影上映之前觀眾不理解的準備了。

不過還好,大部分觀眾還是選擇無條件相信自己的,比馬小剛第一次拍主旋律電影《集結號》的時候強多了,那時候質疑的人可不少。

李謙也沒有繼續關心,接著把金陵走了個遍。

昨天他已經去了魔都,電影的背景是2002年,那位李公子上任諾華的前一年,距離現在過去了十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十年放在國外沒什麼,五十年前的紐約現在都可以去紐約實地拍攝,但是國內不行。

十年,基本上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魔都倒是也有很多十年前的街道、建築,但畢竟是內地前二的大都市,很多事情太麻煩了。

之前拍《我是傳奇》,雖然允許實地拍,但是限制太多了,經常黑白顛倒,一天跑好幾個地方,有時候在路上的時間都快趕上拍攝的時間了。

退而求其實,今天來金陵把外景組勘察的一些地方走了一圈之後,李謙基本就確定了外景地點。

大部分外景在金陵拍攝,然後魔都嗨喲小部分,國內的外景基本就這兩個城市了,攝影棚內的戲還是在懷柔。

至於印渡,李謙就不去了,印渡那幾場外景並沒有太具體的要求。

金陵這邊有張軍去和當地各個街道協調,李謙就返回了京城,繼續未完成的分鏡。

......

李謙這麼淡定,但是各大公司看著手頭上的資訊,以及網上的反應...

他們也很淡定,李謙這出乎意料的新片大大沖淡了之前對李謙的擔憂。

萬達影業,宋戈已經完全掌握了整個公司,並且把自己帶來的人安排好,整頓了一番。

這段時間他也夠忙的,還搞定了馬小剛,無暇去關注外界的其他事情,現在終於能騰出空了。

看了看網上觀眾的聲音,再看看光電那邊打探來的訊息,宋戈有些可惜地嘆了口氣。

“哎,可惜了。”

在他看來,李謙這是犯了所有導演的通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後,有了足夠的利,開始追求名了。

只是,明明拍商業電影也能名利雙收,又幹嘛非要拍這種題材的電影呢。

不過合作那麼多次,沒發現李謙有什麼藝術上的傾向啊。

難不成?

宋戈搖搖頭,要真是現實題材電影也能大賣,那李謙就真是商業電影大師了,甚至去掉字首。

心裡又是遺憾又是期待,不過宋戈還是把這事放下,他還有一大堆事呢,拿下馬小剛之後,又和程龍、徐客等人接觸了,打算趁熱打鐵,把他們都網羅到麾下來,至少也要建立長期的合作。

......

對其他公司而言,李謙不拍商業大片了,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最起碼賀歲檔少了一個最大的對手。

伯納董事長辦公室,於東已經在琢磨,《龍門飛甲》是不是不用調整檔期了。

這時,製片總監進來彙報,“於董,徐客那邊還有兩個月才能拍完,加上後期的話,暑期檔應該趕不上了,最早只能趕上國慶檔。”

“不用改了!”

於東大手一拍,頗為豪氣地說道,“按原計劃,賀歲檔上,我就不信一部關於醫藥的現實題材電影也能翻天!”

......

而華陽傳媒,黃忠軍和馬小剛、陳國幅、劉振雲等人正在商議馬小剛的新片《一九四二》。

正事說完,還說起了李謙的新片《我不是藥神》。

小說原作者兼編劇劉振雲笑道,“這次李謙也拍現實題材電影了,我倒是有點期待這部《我不是藥神》了。”

“哼!”

馬小剛不屑地撇了撇嘴,“就這?還藥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