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9章 一雪前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9章 一雪前恥

“小剛,你可別小看這個李謙啊,現實題材他未必玩不轉,就前年那部《完美的世界》,那就是半部現實題材的電影。”

相比本就對李謙充滿了敵意的馬小剛,劉振雲可就要客觀多了,哪怕他並不贊同《完美的世界》這部電影。

14歲因為身高優勢謊報年齡參軍,19歲復原回老家中學當老師,白天給學生上課,晚上複習準備高考,正是這種沒日沒夜的枯燥生活,沒有任何娛樂生活,他才考上了北大,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不過《完美的世界》雖然是關於兒童教育的,但是避開了學校和學習這塊,沒有批評這方面,劉振雲對電影的感官就不差,甚至也贊同這是一部經典電影。

馬小剛依然是那副不屑的面孔,他略帶嘲諷地道,“其他型別我還不敢斷言,但是現實題材,他一個小年輕,有那個經歷嗎,至於《完美的世界》,不過是抄襲《這個殺手不太冷》罷了,可是這什麼《我不是藥神》,他有可以抄的地方嗎,好萊塢也沒有多少關於醫藥題材的電影,更何況是經典供他抄了。”

得了,馬小剛這麼偏激,劉振雲也懶得說了。

陳國幅笑笑,“以你們看,這個《我不是藥神》會是哪個方向的現實題材電影?”

現實題材電影,還是醫藥這種關乎民生的題材,怎麼拍都脫離不了兩個方向。

一個是以批判為主的,批判政府、批判各方得益者。

另一個方向,就是光電各種檔案裡經常說的,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己任,在創作中鎔鑄思想內涵、豐富藝術表現、提升品格境界、引領價值追求。

哪個方向?

馬小剛想都不用想,“真要是討好上面的話,就討好不了觀眾,李謙還沒那麼蠢,而且年前不是聽說李謙去了趟中影嗎,估計是怕過不了審,所以肯定是批判性質的。”

這種敏感的題材,還是批判方向,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即便劇本可以忽悠住上面,但是成片出來還是要送審,逃不掉的,到時候一看片子裡抨擊政府、制度、醫院,能讓過審就有鬼了。

就算刪刪改改的過審了,電影也沒有批判的味道,又有誰會看呢。

而且,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沒有什麼人生經歷,怎麼可能拍好現實題材電影,難道是妖孽不成!

無論從哪方面看,李謙這個《我不是藥神》大機率失敗是必然的,馬小剛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電影上映那天,想看到李謙的慘敗。

甚至,馬小剛都有些後悔,之前一直拖拖拉拉的,沒有早點籌備《一九四二》。

要不然趕一點,今年賀歲檔上映,就能一雪前恥!

可惜啊!

......

春節檔幾部電影都上映了半個月,除了《時間規劃局》之外,都沒有什麼熱度了,新上映的《青蜂俠》、《將愛情進行到底》倒是熱度不小,不過關於李謙新片的討論,隨著媒體爆出來了劇情梗概之後,儼然成了當下最火的電影,即便還沒有上映。

不過各大公司也發現了機會,私下裡找了些媒體和水軍,開始唱衰李謙起來。

沒過兩天,網上就多了些不一樣的聲音。

李謙依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邊寫著分鏡頭劇本,一邊偶爾和徐徵聊聊劇本,還要兼顧電影的籌備,以及公司的事情。

順便還做做投資,格拉瓦已經完成了B輪投資,金額達到了3000萬,國內一家大型投資機構鼎輝,和魔都本土的勝大領投,李謙跟投了五百萬。

投資這東西,哪怕知道前景好,也不可能一直自己投資,必須要吸引各方的資金和資源。

順便參與了一下大眾點評的B輪融資,總額一億美元,李謙投了三千萬人民幣,拿到可憐的5%股份。

還有美團的B輪,相比團購網站的老大,美團就差多了,B輪投資總額五千萬美元,李謙投了兩千萬人民幣,拿了6.5%的股份。

作為生活網站排前二的公司,李謙一起投了,他們不會拒絕李謙這樣一位影響力頗大的導演的投資,在大賣電影上打廣告的花費都不小呢。

餓了麼李謙也投了,還有拉手網等好幾家團購網站,反正肯定是不會虧的。

還有些IT、教育、環保方面的公司,都是熱門投資行業,現在天天講環保、新能源,越有錢的越重視教育,林林總總投了個十來家公司兩千多萬。

不過也沒有自己去研究這方面,投資這種事就是看運氣,廣撒網多撈魚,況且李謙也不懂,賺了更好,虧了也沒多少。

就是有些新興產業,李謙一直沒見到。

比如現代劇和現代背景的電影裡,用手機軟件叫車的,路邊用手機掃一下就騎走的腳踏車,那應該是單車租賃,米國波士頓已經有了這種業務。

還有黃、藍兩種服裝的外賣公司,衣服上都寫了美團和餓了麼,不過這兩家公司還沒做這方面。

以及直播、手機影片軟體等等在影視劇常見的東西,絕大部分都沒出來。

被拒絕的投資也有不少,逗瓣就拒絕了李謙的投資,理由是他們必須保持公正,不能接受任何影視公司的投資。

還有一個李謙一直關注的,就是微信。

腦海中絕大部分現代的影視劇,年代比較後的,好像人與人透過手機通訊的方式都是微信,連qq都沒什麼人用,可見又是近乎壟斷的即時通訊工具。

結果,上個月微信出來了,就是馬化乾搞的。

肯定是泡湯了,想送錢給人家,別人估計都不要。

不過李謙還是買了一些藤訊的股票,就憑影視劇中人們聊天都是透過微信,也必須買。

168港幣一股,李謙4000萬買了30萬股,大概有0.017%的股份,也沒什麼大用,有閒錢就買點。

還是好買的,過去一年藤訊股份都沒漲過,已經過了兩年漲四倍的瘋狂時期了。

不過等微信推廣開來,估計能賺不少。

花錢如流水,一個億就花出去了,而且這種感覺特別爽,李謙差點沒停下來。

還好及時住手,沒忘了自己是幹什麼的,本職工作都差點忘了。

二月底,分鏡頭劇本基本快完成了,大部分地方照葫蘆畫瓢就行了,寫起來快。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也來了趟公司,看看有什麼要處理的。

會議室裡,聽幾位高管彙報了一下各部門的情況。

兩個月過去了,公司的規模又進一步擴大,各部門也整頓完畢了。

發行部已經有了全國大規模發行電影的能力了,當你有個能打破票房紀錄的導演的時候,發行這種事就不再問題了。

張韋平跨行而來,憑什麼可以把電影發行到全國的各個角落,還和院線討價還價,就是因為他拿的是張一謀的片子。

宣傳營銷部門主要還是線上營銷,差不多也能顧及到整個網路了,線下的地網也在弱二線和三線城市開始佈局了。

製片部門主要是忙活《我不是藥神》和郭凡的《李獻計歷險記》,還有在豫南調研的齊玉昆。

一一彙報完畢,最後杜洋又請示了一下,關於院線方面。

華陽、伯納都在做影院,雖然規模不大,不過旗下影院加入了各個院線,也算是和院線有了聯絡。

現在院線也在高速擴張,也是最好的進場時機,要不然等市場都被佔完了,各個城市地段好的位置都沒份了,再做就難辦了。

“除掉兩部電影的投資,公司還有多少錢?”李謙問道。

“《暖暖內含光》和《我是傳奇》加起來2.5億已經到賬了,目前公司賬上還有3.2億,除去兩部電影1.2億的投資之外,還剩兩億。”杜洋彙報道。

《我是傳奇》的錢院線給的很痛快,沒有像平常別的電影得等兩三個月。

雖然是工作室投資的,不過都打公司來了。

《我不是藥神》5000萬投資,裡面有李謙2000萬片酬,《李獻計歷險記》大概也要個7千萬,科幻片該有的特效都得有,有錢就不能用動畫給代替了。

公司這邊兩個億,工作室那裡花了一億多還剩兩億多。

影院是可以做,不過怎麼做,誰來做是個問題。

“這樣,先物色一個合適的人選再說。”李謙道。

營銷宣傳總監黃燕道,“李導,我倒是有個人選。”

“黃總請說。”

“我曾經在新影聯工作過,這幾年新影聯改制,冠軍團隊離職,管理上出現很多行政問題,導致不少加盟影院離開,現在的管理層人心浮動,我們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一個人選。”

新影聯?

李謙想起來了,08年還是院線老大,結果09年改制,更換管理層,當年直接變老三,去年又成了老五,短短三年時間,直接從第一梯隊滑落了,而且存在感全無。

“那行,黃總先去聯絡,新影聯的冠軍團隊我當然是歡迎之至的。”李謙點點頭。

各方面的事情不少,最後杜洋又彙報了兩個新專案,一個是騰華滔的《失戀三十三天》,這是杜洋拉來的,他和騰華滔在華陽也是老朋友了。

還有他從完美影視帶來的一個專案《陸貞傳奇》,原本是完美影視和湘南臺合作的,被她一起帶過來了,也是唯一一個電視劇專案。

至於演員,優先自家人。

公司除了王保牆和鄧朝之外,鍾帥也籤了幾個新人,電影學院和中戲的學生。

還有一個趙麗盈,不過這次不是挖華陽的牆角了,據鍾帥說,他有個小弟叫黃兵的跳槽去跟黃小明了,順便帶走了幾個小演員。

都是自家人,幾個小演員,華陽也無所謂。

其中就包括趙麗影,然後趙麗影又被鍾帥給要過來了。

一個小演員,專門要過來,真不知道鍾帥怎麼想的,他又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知道趙麗影會火。

演了那麼多大製作電視劇,還出演《西遊記女兒國》這樣的大片,而且還是主角。

以她的外形,能拿到這種角色,李謙都想象得到,未來會有多火。

金牌經紀人就是不一樣,這眼光也沒誰了。

鍾帥要是知道李謙的想法,真是要慚愧了,他從前徒弟那裡把人要過來,純粹是之前首映儀式上,李謙和那幾個女孩子都聊的挺開心的。

要不是劉雨菲和威廉莫斯裡籤的是全球經紀約,楊蜜不好挖,鍾帥都早去談了。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殍,上行下效嘛。

當然,鍾帥沒有拉皮條的想法,據他觀察李謙也沒這方面的意思。

只不過能和李謙聊得起來,又不費勁,挖來就挖來了,捧不起來沒前途也能陪李謙聊聊天。

“鍾帥?”

李謙的叫聲把鍾帥從思緒中拉回來,他連忙道,“李導?”

“把你們部門藝人資料給我看看。”

鍾帥把面前一份檔案遞了過去,介紹了一下,目前也只籤了幾個學生。

李謙看了看,四五個人,有個別比較眼熟的。

有個電影學院09級的學生李孟,好像在一部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演了個配角,這部劇開場就高能,李謙印象挺深的。

還有個也是電影學院09級的叫李蓴,同一個姓,同樣眼熟,在陳道銘主演的那部《慶餘年》裡演了個配角。

都是很好的配角,特點鮮明。

《慶餘年》這本書李謙也看過,既然這麼巧的話。

李謙把檔案放下,“杜總,派人去勝大文學把《慶餘年》、《鬼吹燈》的影視版權拿下來。”

《慶餘年》?

杜洋自動過濾了這部沒聽過的小說,《鬼吹燈》倒是知道,畢竟之前也是火出圈,實體書銷量同樣大火的小說。

“《鬼吹燈》好像前幾年就被勝大文學花十萬從作者手上買下來了,盜墓題材,不管電影還是電視劇,光電也不一定會允許拍。”

“那就花十倍價錢買過來,八部都要,光電那沒關係,盜墓改探險就行了。”李謙擺擺手。

探險題材,國內好像還沒有,如果把《刺陵》排除在外的話。

既然李謙發話了,杜洋也沒有疑問,一部小說而已。

終於沒什麼事了,各忙各地去。

出了會議室,發現王保牆和鄧朝都來公司了,這麼巧。

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他們來幹什麼。

都是熟人了,李謙也直接了當,“朝哥,公司目前的電影沒有合適的角色,保牆你嘛,忙完這陣子有個為你量身定做的片子。”

這話一出,兩人大囧,好像他們專程過來是來要角色一樣。

我們只是聽說你來了,特意來看看你好不好!

“我現在片約多的都忙不過來了,有角色我也沒法接了。”鄧朝連忙道,自己人,只要有合適的角色,都是自己的,他也沒什麼失望的。

王保牆雖然一瞬間狂喜,不過還是忍了下來,露出標誌性的憨厚笑容,“李導,你忙你的,我沒關係的。”

“那行,你們先忙,明年再說。”李謙笑道。

“???”

兩人愣住了,怎麼又明年了,現在才二月份啊!

李謙暗自搖頭,旗下有演員也麻煩,還得為他們操心。

雖然腦中有很多片子的記憶,但是不刻意去想的話,一時間也沒什麼好選擇,畢竟片子太多了。

就好像那個《慶餘年》,要不是正好看到鍾帥籤的演員在裡面演了個配角,李謙都不會想起來。

還是等忙完這段時間,抽空把一些質量高的改編影視劇列下來,讓人把版權買了,省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