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8章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8章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京城,五棵松程龍耀萊國際影城,作為京城近兩年新建的五星級豪華電影院,也是國內最大的電影院之一,今天傍晚迎來了《私人訂製》的第一輪點映。

雖然黃忠軍決定學著《泰囧》一樣,大規模電影,利用口碑發酵,更有利於初期的票房,初期的票房和口碑,也決定這後續的走勢。

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敢把規模弄的太大,規模越大就意味著不可控性就越大。

這也有一個好處,直接導致了點映場一票難求,觀眾的胃口早就被吊起來了。

雖然之前連撲了兩部電影,不過馬氏喜劇還是名頭很響的,程龍耀萊最大的600人廳票全都賣出去了,距離點映還有二十分鍾左右,電影院已經擠滿了觀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看來馬小剛這次把握很大啊,竟然敢大規模點映了。”

“馬小剛拍別的型別不好說,但是喜劇肯定沒問題,值得相信。”

“這幾年凡是大規模點映的電影,基本上沒有差的吧,希望《私人訂製》能有《泰囧》一樣的水平。”

“片子不好還敢大規模點映,那不是找死嗎,他們肯定不會跟票房過不去,這次穩了。”

“我特地昨天把《甲方乙方》給重看了一遍,馬小剛的喜劇確實好看。”

“賀歲檔總算是能輕鬆一回了,馬小剛還是老老實實拍喜劇片吧,去年那《一九四二》看的真憋屈。”

......

裹得嚴嚴實實的馬小剛也混在電影院的人群中,厚厚的圍巾把半張臉都抱起來了。

看到這數百名觀眾擠在電影院裡等待著看自己的新片,馬小剛心裡稍稍有些放鬆下來。

對於那些關於《一九四二》、《非誠勿擾2》的吐槽,馬小剛自動過濾掉了,聽到觀眾對他的喜劇依然報以很大的希望和熱情,越發地踏實了。

本來馬小剛是不打算來現場的,喜劇這玩意十多年前他已經玩的爐火純青了,但是不知怎的,還是鬼使神差跑來電影院了。

等了一會,電影即將開場,馬小剛就跟著人群入場。

放映廳裡,看著這六百名男女老幼都有的觀眾,馬小剛不禁有些自得。

觀眾心裡還有他!

電影開始放映,馬小剛正襟危坐。

《私人訂製》就是講的一個幫助他人圓夢的故事,第一段是幫當了一輩子司機的範煒圓夢。

當自帶喜感的範煒一出場,說他跟了三個領導都被雙規了,就讓人忍俊不禁。

範煒想體驗一把當領導的感覺,可是標準一降再降,從地級市、縣級市,一直到鎮級市。

從這開始,放映廳裡零零碎碎的笑聲,就沒有停過。

葛憂扮演的老鄉來找範煒走後門被義正言辭趕走,白百禾拿著幾箱子錢,也被範煒一句“把西湖填了批給你”懟了回去,一箱子錢就砸在白百禾身上。

從權利的各個角度狠狠地諷刺了一下當代官場,最後當範煒說想挑戰一下自己的軟肋,泳池邊穿著叄點式的李曉露出場誘惑範煒的時候,更是笑聲連連。

彎下腰的那對雪白,也讓電影院裡不少男同胞們紛紛舉旗致敬,不由地坐直了身子,還微微往前傾。

這也是整場電影的縮影,基本上放映廳裡的笑聲就沒有停過。

聽著周圍的笑聲,正襟危坐的馬小剛也放鬆地依靠在靠背上,臉上浮現出了笑容。

這次,穩了!

......

《私人訂製》在《泰囧》的淫威之下,大張旗鼓地開啟了點映,也讓業內和觀眾們側目不已。

大規模點映這種行為,還是08年年初李謙第一部電影《生死頻率》開了先河。

作為一個大銀幕新人,靠著一月份檔期的空窗期,還有超高的點映口碑,以及國內從未有過的型別電影,票房一舉破億。

之後,敢大規模點映的電影無一不是票房口碑雙豐收,一般的電影別說大規模點映了,就是搞業內媒體場點映,也是要塞紅包的,生怕有什麼負面評價。

《私人訂製》此舉,無疑是對自己的絕對信心。

點映之後,網上開始大規模地出現好評,全都是電影如何如何好笑。

和之前《泰囧》點映之後一樣,體驗當大官的範圍、變富婆的宋玬玬、想拍一部熟到極致電影的大導演李誠儒,三段劇情裡的笑點,被觀眾不斷拿出來評價。

這一幕像極了半個月之前的《泰囧》,給了觀眾很大的信心,也讓業內儀式到,華陽傳媒這種終於要翻身了。

華陽傳媒和馬小剛看著觀眾評價也很興奮,黃忠軍吩咐下去,加大宣傳力度,把口碑徹底炒起來。

不過,兩天的點映之後,除了隨處可見好笑的評價之外,也有些負面評價。

有一位知名影評人再次用三俗這個詞形容《私人訂製》:真是太讓人失望了,相比同型別的《甲方乙方》,馬小剛導演的新片全程看下來簡直讓人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很多話也如鯁在喉,不知如何評價。

比如同樣是色誘橋段,《甲方乙方》裡對李奇飾演的廚子使美人計,劉婄小曲一唱青衣一扮那起的是範兒,魅惑不脫衣,利目三分笑。

到了《私人訂製》裡,李曉露上來那就是布料少的不能再少的叄點式,又是摸背又是溼身,不知道賈艿亮看了是什麼感受,除了‘惡俗’之外,我實在想不到其他詞匯來形容了。”

類似這種評價也慢慢多了起來,很多專業人士,甚至觀眾都覺得太俗氣了,比《泰囧》更甚。

這一鍋甜粥裡的一顆老鼠屎,讓黃忠軍和馬小剛很是不滿,不過生氣之餘竟然還有些高興。

“當初《泰囧》也是這樣的評價,這些自命清高、不食人間煙火的人動不動就拿三俗說事,這些脫離了大眾的人不用去理會,他們說俗的東西,恰恰大眾就喜歡!”

黃忠軍信心滿滿地說著,對那些聲音不屑一顧。

馬小剛同樣如此,事實上從十多年前開始,他就被人追著罵俗氣了,罵了十多年也早就習慣了。

不過,令他感到荒謬的是,當初《甲方乙方》被罵俗氣,到了今天,這些人卻反而誇起了《甲方乙方》,以此為對比,罵上了《私人訂製》。

“只是為了罵而罵罷了。”馬小剛這樣想想著,連連搖頭,甚至不由地想,要是十年後這些人再罵自己的時候,會不會誇獎《私人訂製》?

想到這,馬小剛出奇的一點都不生氣,甚至還有點想笑。

一個星期之後,《私人訂製》正式上映,首日票房出爐之後,馬小剛笑的越發開心了。

8000萬整!

在《泰囧》的壓力下,單日票房破八千萬!

而且,這還是在只有55%排片拿到的資料,上座率比《泰囧》首日都要高。

同時,也從上映半個月的《泰囧》手裡,搶走了日票房冠軍寶座!

兩部喜劇電影全部大爆,賀歲檔來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

黃忠軍精神大振,乘勝追擊,現在他的目標不止是破十億了,還要超過《泰囧》,拿下今年的票房冠軍。

華陽傳媒太需要一個年度票房冠軍,馬小剛也太需要一個冠軍,來為自己正名了。

各大公司也為之一振,終於能有一部和未來影業分庭抗禮的電影了,雖然跟他們無關,但是也希望馬小剛也壓一壓未來影業的風頭。

這也讓得意了半個與的徐徵開始有了危機感,加大了路演的頻率和力度,卯足了勁這次不光要壓下過氣的喜劇大師馬小剛,也要把另一位喜劇大師周星池也壓在身下。

沒有什麼比壓過兩位喜劇大師,更能襯托另一位冉冉升起的喜劇大師了。

......

還在魔都拍著戲的李謙,偶爾也關注著賀歲檔的電影市場。

“看起來,《私人訂製》也能破十億了啊,《泰囧》還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夠贏啊。”

劇組休息的時間,作為電影的一員,佟莉雅倒是為《泰囧》而擔心了。

她代替了原版的樊彬彬,演了一把王保牆的女神。

嗯...之後完了還得去《唐人街探案》劇組,再次扮演王保牆的女神,唐人街第一美女。

比較偏文藝的齊玉昆卻否定道,“破十億不好說,但是超過《泰囧》肯定不可能,《私人訂製》甚至比《泰囧》更俗,現在的票房只是光靠笑料撐起來的罷了,沒有足夠的情感吸引力,後續走勢肯定不如《泰囧》。”

蘇侖卻道,“話是這麼說,不過賀歲電影就是讓人發笑的,《私人訂製》確實挺好笑的,而且諷刺了房地產市場、諷刺了官場,市場應該不低。”

李謙笑道,“這次我同意老齊的看法了,喜劇電影光靠搞笑大賣容易,但是成為爆款是不可能的,《泰囧》至少還有各種情感的表達,這《私人訂製》說難聽點就是一群人在玩而已。

對比《甲方乙方》,《私人訂製》電影景色美了,場景更宏大了,錢沒少花,但是卻沒有了《甲方乙方》、《不見不散》裡的溫情,也不見《大腕》、《手機》的犀利,也就剩下幾句諷刺,但是光有諷刺沒有反思,那就是多餘的。”

這片子哪裡止諷刺了官場、房地產這些上層階級啊,把底層人民也諷刺了個遍,能看得出馬小剛心裡有怨氣的,怨大眾去年沒去看《一九四二》。

正確的拍法,這片子除了每一個橋段的諷刺之外,還要有反思,提出了問題,也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便這個方法不太合實際,過於理想化。

範煒那個當官的,罵的不止是貪官、庸官,也罵了老百姓。

你看,範煒那麼老實的人當官之後都忍受不住李曉露的美色誘惑,這不就說明,那些整天罵貪官的人,他們也不是什麼好鳥,當了官之後也是壞蛋一個,哪來的臉去罵當官的。

馬小剛,現在也看不起普羅大眾了,怨氣太深。

雖然普通觀眾不一定會想那麼多,但是大部分事情不是非要想清楚的,就算沒這麼想,但是感官上肯定會有一點點的不舒服。

這就是感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一如李謙所想,正式上映之後,《私人訂製》的口碑急轉直下,吐槽聲和批評聲越來越多了。

整個首週末四天,只拿到3.3億票房,恰好是首日的4倍。

這是一個很不妙的比例,正常來說,週五、週六、週日三天每天的票房肯定是比週四要高的。

《泰囧》首日8400萬,首週末四天就達到了4.3億,這才是大賣電影的正確走勢。

這也讓華陽傳媒和馬小剛有了些不好的預感,事實也正式如此。

接下來的週一,《私人訂製》票房暴跌至3000萬,跌幅達到57%。

而上映了18天的《泰囧》第四周週一還拿到了兩千萬,走勢依舊穩健,加上之前三個星期的12.3億,總票房來到了12.5億。

12.5億,也超過了《西遊降魔》,躋身華語電影票房第三名!

《私人訂製》整個第二周七天,也就堪堪拿到2.1億票房,總票房來到了5.4億。

口碑也是譭譽參半,除了好笑之餘,更多的是各種吐槽聲。

這個結果,無疑是讓華陽傳媒和馬小剛從天堂掉到了地面,結結實實地摔了一跤。

馬小剛怎麼也想不明白,同樣是被批評三俗的電影,《泰囧》票房走勢就這麼穩健,而他的《私人訂製》第一個星期就快崩了。

這也讓馬小剛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刁難,媒體開始把《私人訂製》和《泰囧》對比,當面問下票房被碾壓的感覺,讓他評價一下徐徵。

還有炒冷飯、撈錢,種種尖銳的問題都丟給了馬小剛。

或許是被罵的多了,馬小剛也習慣了,竟然能談笑風生地和記者說這個話題,“那《007》炒了多少回了,這飯值得炒,每天晚上在家我一天當中吃飯最香的時候,就是夜裡兩點多鍾起來,拿冰箱裡的剩飯加個雞蛋炒一炒,我就喜歡吃剩飯,入味特好吃。”

馬小剛滿心的不屑,嫌我炒冷飯,可我這碗冷飯照樣大賣,觀眾照樣吃的津津有味,就算破不了十億,也能破個七億。

這臉皮厚的,連記者都當場呆住了。

不過,不管他怎麼說,都無法改變《私人訂製》這碗冷飯沒有炒好,最起碼沒有新鮮飯《甲方乙方》好吃。

而且,票房被同是喜劇導演的徐徵吊打,很多不喜歡馬小剛的媒體和影評人們,也藉著徐徵來頻頻貶低馬小剛,全然忘了之前他們也噴過《泰囧》三俗。

長江後浪推前浪,馬小剛這個前浪,終究是在這場最擅長的喜劇對決中輸給了徐徵這個後浪,被拍倒在了沙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