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9章地表最強陸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9章地表最強陸軍

和《泰囧》同樣開局的《私人訂製》以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方式撲街了。

同樣點映口碑大好,看過的觀眾都說好笑。

同樣是有人說電影三俗,說這種電影對電影行業沒有好處,反而會誤導了行業內的投資人和導演們。

就連首日票房也是一樣的,超了八千萬,甚至《私人訂製》的排片更少,上座率還高一點。

但也就僅限於此了,從上映第三天之後,兩部電影就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泰囧》無視所有“三俗”的罵聲,一路高歌猛進,超過《西遊降魔》之後,又再次把《阿凡達》給壓在身下,僅次於《我不是藥神》和《楚門的世界》。

而《私人訂製》,雖然依舊有大批觀眾說電影特別搞笑,不過負面聲音絲毫不小,也依然是之前說的“三俗”兩個字。

但是這對《私人訂製》造成的影響就太大了,票房差點雪崩。

第一周3.3億,第二周2.1億,第三周靠著元旦小長假,雖然有所回暖,不過也只拿下一個億。

上映三週,總票房6.4億。

而《泰囧》上映五個星期,總票房已經來到了14.6億,衝破十五億的希望不大。

畢竟是一部劇情向的電影,也不如《我不是藥神》那麼感動,所以即便再搞笑,這個時候盜版出來了,影響還是不小的。

而且元旦小長假過去了,除了《私人訂製》之外,12月月底還上映了一部新片《警察故事2013》和兩部好萊塢大片,競爭壓力大了。

不過,即便如此,14.6億也是一個讓99%的電影都望塵莫及的數字,這足夠稱為年度爆款。

一頭一尾,2013年兩部喜劇電影,為今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至於正在上映的新片,也都不溫不火,《警察故事2013》就算套用了這個系列的片名,票房也是平平無奇。

以前程龍的電影都是滿世界打的,這次卻只是侷限於京城的一家酒吧,讓觀眾很是失望。

而且打戲也不敢恭維,讓人直呼程龍老矣,尚能打否?

酒吧牢籠單挑是全片唯一一次正規的動作對決場面,菲律賓拳手一個重腿踢過來,程龍的臉部肌肉誇張的變形,讓觀眾的心也冷不丁抽動了一下。

這一段有大量的慢鏡頭特拍,看著遲緩的程龍不停被擊中,踢倒,摔在桌子上,砸進冰堆裡,踩在鐵絲網,加上整體灰暗壓抑的背景色調,突然發覺,現在看他的電影,越來越是一種受虐。

以前《新警察故事》中,面對綁匪無能為力,給吳晏祖下跪。《新宿事件》中,完全不會武功,被黑社會追殺得四處逃散,潰不成軍,委曲求全還是難逃一死。

到了這一部,被打得七零八落,還要永遠一臉凝重地維繫生硬的主旋律和講述空洞的大道理,真讓人懷念當年意氣風發的程家駒和亞洲飛鷹。

這也是國內動作片的一個縮影,有意思的還有於榮廣,他在《赤子威龍》中身著風衣圍巾墨鏡,冷靜兇殘狡猾,使得一腳凌厲的鞭腿,囂張的對李聯傑說:你們公按一個月才幾百塊,你玩什麼命啊!

雖然這話不敢苟同,但是那一幕想想都讓人血脈噴張,而在這裡,他卻化身為一個衝動膚淺的特警隊長,跟程龍又是吵架又是道歉的,真讓人唏噓不已。

動作片和動作演員,越來越不受歡迎了,單純的打打打其實沒有多大意思。

李聯傑現在半人半神,張口閉口道家佛理。

甄子單越發自我膨脹炒作,離開了《葉問》系列爛片頻出。

洪金保愈加臃腫,走路說話都力不從心,別說打鬥了。

元華元彪都已看不到,因為電視劇《李曉龍傳奇》火鍋一陣子的陳國昆也只能在樣子上裝裝李曉龍,謝聽風也只會業餘地裝酷耍帥。

也只有有在《絕地求生》裡單挑各個國家一等一的高手的吳經,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

金陵六合平山森林公園,坦克、裝甲車集結在此,大炮已經從牽引車上卸下,無數身穿迷彩的軍人集結在這裡。

如果不是現場的攝影機、和數百名普普通通打扮的劇組員工,恐怕被別人看到了還以為是在打仗呢。

《戰狼》劇組就在這裡拍攝,一部現代戰爭電影,鐵與血的戰爭。

不過,和這肅殺的一幕不符合的是,我們的男主局吳經,此時正坐在輪椅上呢。

李謙正好要轉場去東北拍戲,也看到了吳經受傷的訊息,調頭來了金陵一趟,遠遠地就看到坐著輪椅的吳經,正用手和其他演員比劃動作姿勢,急眼了還想動腿,可是並不聽自己使喚。

“經哥,別動你那腿了,再動這部戲就沒法拍了。”李謙走近來,有些擔心地看著他那條傷腿。

“怎麼了,嚴重嗎?”

“李導來了。”

吳經扶著輪椅轉過頭,有些尷尬地攤了攤手,“沒什麼毛病,就是做了個前叉手術。”

“前叉?”專業詞彙李謙一竅不通。

“就是韌帶出了點小問題。”吳經言簡意賅地解釋著,問道,“《返老返童》拍完了嗎,怎麼有空來我這了?”

“過兩天去東北,順路來看看,新聞上都快把你給寫殘廢了,不行的話還是去醫院休養一陣子。”李謙說道。

吳經滿臉的不以為然,“新聞報道就跟上百渡看病一樣,一個咳嗽都能看出肺癌來,按新聞的說法,我乾脆截肢去算了。”

他就發了個趟醫院病床上的照片在微博上,順便拍了下傷腿,結果想象力異常豐富的媒體就開始發散思維了。

吳經拍戰爭戲被炸傷、爆炸戲失誤、拍攝現場誤將實彈當空包彈、吳經殘疾了要坐一輩子輪椅、吳經拍不了動作戲了,《戰狼》就是他的絕唱。

這他不願意多聊這條傷腿,反而好奇地問起了李謙的片子,“去東北?是拍抗米援朝的戲份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東北軍區和長影廠已經把一切都佈置好了,就等我們就位了,也不好讓人家軍方一直等,正好拍完那段戲份多年。”

李謙點點頭,又道,“你這腿還是不能馬虎啊,拍戲事小,要是過幾個月你坐著輪椅出現在結婚典禮現場,估計楠姐殺了我的心都有了。”

12年吳經和光羨的主持人謝諵相戀,在一起兩年了,謝諵也懷孕了,本來打算今年結婚,婚期都定了,五月辦婚禮,正好《戰狼》拍完。

提起結婚,吳經就傻呵呵地笑笑,“無所謂,反正謝諵她又不嫌棄我。”

獨自樂呵了一陣子,吳經又有些遺憾地說道,“有點可惜了,本來還想去客串一下的,這下頂多只能客串傷員了。”

本來吳經想客串一下抗米援朝場景中有幾場戲的一個狙擊手,原型是上甘嶺狙神,那個32天內以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軍的神槍手張桃方。

吳經和李謙說了好幾次,但是他自己還拍著戲,自導自演麻煩的很,李謙就沒有讓他來客串。

後來退而求其次,隨便客串一個有點戲份的角色,現在看來,除了傷員也沒有其他的角色可演。

不過,大老遠把他運去東北演個龍套傷員,那是不可能的。

看吳經這麼有精神,李謙也就放心多了,在金陵呆了幾個小時就坐上了前往東北的飛機。

現在是1月7號,距離春節還有25天,劇組大年二十九就該放假了,也就是要在23天內拍完抗米援朝的所有戲份。

戲份加起來並不是很多,但是戰爭戲嘛,終歸是要麻煩點的,23天的時間說少不少,但也不是很充裕。

來到東北,李謙先和長影廠、軍區見了個面,表示感謝。

長津湖和松骨峰兩場戰役的戲份,完全是軍區參謀幫忙設計的,前期的籌拍東北軍區政治部,和長影廠也出了大力。

7號到了東北,應酬加修整,8號上午就立即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抗米援朝的戲份從故事上來說並沒有什麼複雜的,其實整部電影的故事都簡單,全都偏碎片化的劇情,畢竟跨度太長了。

這邊的戲份是從男主角在漁船上遇險,飄到了岸邊被志願軍救下開始的。

一開始因為懂一點點包紮傷口,給部隊一個突然受傷的傷員包紮,而被連長私自給留了下來,故事就從這開始。

不過拍攝還是按場景來,這邊的第一場戲是三連,也就是主角所在的連隊,在一個村子集合修整,訓練的戲份。

今天拍的就是訓練的戲,新兵打靶。

“老段,這個軍人角色算是你拿手的了,我也不多說了,一個連隊,連夜行軍,從早上六點打到中午十二點多,整整六個小時面對米二師這樣的米粒堅精銳王牌部隊,最後只剩下六個人沒有受傷,上百人犧牲,斃敵600多,光看數字都能想象得到這是一支什麼部隊,這樣一支英雄部隊的連長,會是個什麼樣的人!”

李謙對段奕洪說著,連長這個角色他第一時間就想到段奕洪。

“李導,我明白!”段奕洪重重地點頭,他扮演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英雄,這更加讓他壓力大了。

“張益。”李謙又轉頭看向張益,取材自張桃芳的狙擊手找了他來演,張桃芳參軍時年紀小,二十出頭,要一個其貌不揚,有少年感的演員。

張益就挺合適,相比王保牆在《我的兄弟叫順溜》裡扮演那個狙神,張益就屬於正常版的順溜。

“我也帶你去唐汕拜訪過呂老爺子了,關於張桃芳的事蹟和他以前在部隊的故事,你也都瞭解的差不多了,沒問題吧?”

“沒問題李導!”

張益滿臉肅穆地應道。

他揹著一杆MI944式莫辛-鈉甘,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步槍,在國內,當年的志願軍戰士們喜歡叫它“水連珠”。

原本被李謙招來出演一個沒多少戲份配角的時候,張益以為只是個露兩次臉的無關緊要的角色。

但是當跟著李謙去唐汕,拜訪了當年抗米援朝的一名狙擊手呂長青老爺子,這位老兵眼睛總是眯縫著一隻眼睛,另一只眼睛卻瞪的炯炯有神,彷彿正在端著槍瞄準。

當時老爺子說,自從從北棒戰場上下來之後,他就一直保持著這個表情,一天都沒有變過,50多年了,“戰爭後遺症”甚至連他的臉都改變了。

老爺子趕集的時候最喜歡打氣球,每次都是百發百中,畢竟也是北棒戰場上殺死殺傷敵人高達178人的狙擊手。

更讓張益感觸最深的是,之軍事博物館見到當年張桃芳用的那支和他背上同一個型號的“水連珠”時,張益整個人都呆住了。

那杆槍只是一杆普通步槍,連瞄準鏡都沒有,就用這麼一把槍在32天內,以436發子彈擊斃了214名敵人。

二戰時期平均2萬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米粒堅人在阿福汗戰場,更是採用25萬發子彈擊斃一個敵人。

扮演這樣一個角色,壓力不亞於黃繼廣、邱邵雲這些寫進語文課本里的英雄人物,即便戲份並不多,張益也投入了百分之兩百的精力。

“那行,開始吧,我相信你們能做到讓英雄在電影裡活起來,把這個人物演活!”

李謙拍拍手,也沒有過多的去講戲,他們倆這個能力的演員,不需要過多的指導,先拍再看。

劇組各部門和演員都準備著,李謙也回到了監視器前。

“老大,要不是跟著籌備這部電影,我都不知道這些事情。”蘇侖有些感慨,“換了之前,有人告訴我咱們的軍隊裡有狙擊手一個月靠六百多顆子彈就消滅了兩百多個敵人,我肯定是不信的。”

“何止是你啊,我也一樣。”齊玉昆也有些羞愧道,“一個連隊一百多人,正面阻擊米軍王牌師,犧牲100多人斃敵600多,這麼誇張的比例,我甚至都以為是抗鈤神劇了。”

李謙搖搖頭,“要不然當年志願軍怎麼贏下了北棒戰爭的,難道真像一些傻蛋說的,用人命堆的?

這場戰役就是整個北棒戰爭的縮影,即便沒有制空權,武器裝備落後,火力嚴重不足,通訊運輸靠人,物資奇缺,這些硬體統統落後。

可是,在戰略戰術、執行力、精神層面上,我們是要更強的,當年經歷過抗戰、街坊戰爭洗禮的志願軍,絕對是當時地表最強陸軍。”

地表最強陸軍,這也是抗米援朝戲份要展現的。

在電影裡,志願軍不再是一個弱者的姿態,也不會和神劇一樣誇張,不會有太多的打雞血戰鬥力飆升的場面,這會是一支真正的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