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宦海洗劍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四章 文試——朝貢之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四章 文試——朝貢之策

如果將錢歸結為一種資源,那麼缺錢似乎是這個世界上每個生命體的問題。

上到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再下甚至到鳥獸螻蟻。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於是才有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也有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大明王朝,在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天朝上國,也同樣缺錢。就算沒有這次的東南水患,朝廷內外二庫合共也不過只有區區叄拾萬兩銀子,維持都是勉強,更莫談開拓進取,所以王越用兵三邊時朝廷才會准許他就近徵餉,鬧的民不聊生。

這一次的內廷文試,主題從三道題目上來說其實也是顯而易見——賺錢。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這道題說的是市場的行為,百姓們到一地交還財貨然後各自離去,各有所得。

“浮費彌廣”就更簡單了,說的是花錢的地方太多太雜,入不敷出,該如何去做。

這兩道題說難難如登天,但說易卻也易如反掌。

後世有句笑話道:“掙錢的法子多得是,都在刑法裡寫著”。

話雖粗,但理卻不粗。

如果能不要臉面,又豁得出去,那掙錢這個事兒真的不難。尤其是對一個國家來說,更是如此。

後世那些資本主義國家,他們的富足從何而來?翻翻亞非兩洲的歷史便知道了。

大明作為這個時代名副其實的天朝上國,如果真的拔出刀劍來,錢來的只會更加容易,但很可惜,祖制、封建禮教、仁義道德,這三座大山即便是君王也無力相抗。

皇莊制度的本質是損農戶之利而補國用,將大片土地收歸皇室,以其產出供應皇室用度。這個辦法是當初朱見深想出來的,一是被缺錢逼得,另一面也是考慮農民背景不深,他壓的住。可即便如此,無數朝臣們閒著沒事兒打著“不與民爭利”的名號將他罵了個狗血噴頭,直到今日司禮監仍然會收到許多諫言。

李玄的皇市之策與此類似,圈地為皇家集市,強令商戶來此買賣,皇家對其徵稅。

圈農民的地都風波不小,若是搶那些與朝臣瓜葛無數的商人的買賣,朱見深覺得麻煩必然更大。所以不到不得已,朱見深不想用李玄的皇市之策。

他雖然見識不足,卻也知道“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一個國家的運轉最忌改變,牽一髮而動全身便是此理。

徐寶則不同,他的文章之中並沒有什麼激進變革之言,反而對於節流之法大書而特書,所寫的無外乎便是節制用度,嚴加審計等事。

不過最出彩的地方是徐寶在他文章的最後單獨用了一頁紙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預算。

在如今的大明朝廷,每一年的收支都極為混亂。

今年朝廷會收上來多少稅賦?收了才知道。

那今年又要花多少錢?先到先得。

舉例來說,工部今天說要修河堤,朝廷批准後發下銀子,明天吏部說要發餉銀,朝廷又發下銀子,一樣一樣發下去,等沒錢了怎麼辦?沒錢就不做事了,實在不行便向民間預徵來年的稅賦。這也是為什麼朝廷的錢從來不夠的原因。

而徐寶所提出的預算概念,便是朝廷在每年年初便定下今年的收支情況,並留出一部分來以作急用。

一句話的主意,在這個時代卻是無比超前。也正是因為超前,所以朱見深將他招了進來。

不過他此時心裡想的,是這個徐寶既然能提出這預算之法,那必然是極聰慧的。所以朱見深總覺得他對於國家財政之事不應該只有這些老成之見和一個預算之法,於是有意考教一番。

“這。。。”徐寶有些撓頭,很多道理便在那明擺著,只是不能說而已。

這略一猶豫,朱見深在上邊兒瞧了出來,於是擺手笑道:“但說無妨,念你年幼,盡可暢所欲言,朕恕你無罪。”

“謝陛下。”徐寶深深叩首,再抬頭時心中已經做下了決定。

賭一把!

“奴婢嘗聞,天地造寶有數。朝廷財政睏乏,每年稅賦取之於民亦有定數。若要多有進項,那必然便要有人有所損失。皇上代天牧民,為天下之主,若要陛下多取民用則為不仁,必使民怨沸騰。此等情形,開源便是無根之水,圖為笑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奴婢在內書堂讀書時偶然聽聞鄭和公舊事,得知海外諸國雖為未開化之蠻夷,但仍有奇珍為我大明所缺,所以。。。”

徐寶說到此處,見朱見深臉上的笑意漸漸收斂,不由心中暗驚,聲音也漸漸低沉下來。

朱見深很失望,沒想到這徐寶的主意竟然是讓他違背祖制:“你的開源之法便是開海嗎?”

懷恩見朱見深心中不悅,為迴護徐寶,亦開口喝道:“你這小奴無知,可知禁海之事乃是太祖爺欽定之國策,不容更改?又可知鄭和公雖宣我大明國威於海外,但朝廷靡費更多,所獲之物不過珍奇而已,不當國用!”

“皇上容稟。”徐寶再拜道:“開海之事自然艱難,其中利弊自有皇上和朝中諸位大人計較,但奴婢所言卻並非開海,而是朝貢!”

“朝貢?”朱見深微微一愣。

“正是朝貢。”徐寶深吸一口氣,整理思路,開口解釋道:“太祖爺高瞻遠矚,定下十五個‘不徵之國’,又定下了‘厚往薄來’的朝貢原則,後有成祖爺繼往開來,使我大明揚威海外,前來朝貢之國達到了六十五個之多。

朝貢體系確保了我大明天朝上國以及諸國之主的地位,但是實際具體實施起來,每一次前來朝貢的諸國所進貢的不過是些‘奇貨’,而朝廷回與的卻是金銀珍寶。奴婢見識淺薄,只覺得這確實是一樁賠本的買賣。。。”

“大膽!”懷恩厲喝。

朱見深擺了擺手:“朕已說過,恕其無罪,讓他說下去。”

徐寶又接著道:“奴婢偶然聽聞,朝貢使團每次自海外而來,除了那些進貢朝廷的‘奇貨’之外,還會攜帶大量金銀在民間收購諸如茶葉絲綢瓷器等物,在朝貢結束後便會攜帶這些特產回國販賣。陛下,奴婢私以為,與其讓這大筆的錢財流入民間商賈之手,不如收歸朝廷用之於民。”

“。。。。。。”

“。。。。。。”

“。。。。。。”

大殿中一陣沉默。

良久,朱見深招懷恩走到近前:“懷恩,每年朝貢使團都會在民間購買大量貨物嗎?”

懷恩低聲回道:“回陛下,奴婢只是略有耳聞,具體數目幾何,卻無可知。”

“那你覺得他說的。。。可行?”朱見深指了一下下邊兒跪著的徐寶。

“奴婢不知,或可招內閣幾位大學士商討一下?”懷恩苦笑道:“陛下,這個小家夥兒確實靈性,不過。。。陛下。。。”

“怎麼?”

“如果此間真有巨利,恐怕朝野牽連比那皇市之策只大不小,貿然行事只怕大有後果,老奴倒有一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