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銀鴉之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七十章 扭曲的城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七十章 扭曲的城市

但是,現在.....

血肉。

亞戈看了看自己的手掌。

擁有血肉,會不會就是一種“侵蝕”?一種“同化”?

這個想法冒出來的時候,便一發不可收拾。

“神文”,能夠直接勾動非凡力量作用.....

他一開始得知的,從山德爾大叔那裡聽到的,是——

“神文是來自神的啟示而產生的文字,代表了神明的力量”

而從現在的角度來看......

“神文”到底是來自“神”的力量,還是來自“鏡世界”的力量?

但不管如何,肯定和對應途徑有關,和對應的途徑力量來源——鏡世界有關。

一些對應途徑的非凡者,能夠以唸誦神文的方式使用類法術。

這種狀況也是一個側面證明。

在這種邏輯下,“書中世界”這個對應另一個途徑的鏡世界中,為什麼會出現應該是對應“物質界”、“血宴之森”的亞爾夫文呢?

不.....只是文字的話,也並沒有不可能的理由.....

“神文”本身只是引動力量的方法,“唸誦神文”和刻寫神文注入“汙染”,才能真正引動力量。

亞戈否決了“因為鏡世界的排他性,神文不能在非對應鏡世界出現”這個先入為主的想法。

而且,這一點也可以從物質界的狀況側面證明——

物質界裡有各種各樣的神文和力量。

只是,他現在也不能確定“物質界”,這片“血肉之海”、“血宴之森”本身是不是具備“包容”這個特性。

最開始的時候,他就聽到了——

“女神包容一切,接納一切生靈”這種說法。

現在想來,物質界這個“鏡世界”和其他鏡世界相比的“特殊”,也是一個側面的證據。

儘管這個證據並不能算充分。

他的視線落在了牆面的“詩歌”之上。

“我們已然至此,昔日的劇本歷歷在目。”

“帝國崛起、興盛而又沉淪。”

“人們一代代逝去,不分強弱。”

“災禍的火焰摧毀了一個又一個國度,新生交替,難以計數。”

“然而,滾滾向前的巨輪,永不會停歇。”

“末日終將降臨。”

末日預言?

說實話,末日這種說法在各種神話裡真的是多到“爛大街”的地步了。

北歐神話諸神黃昏,蘇美爾滅世大洪水,埃及的眾神末日審判,受到蘇美爾和埃及影響的,希伯來的洪水方舟、天某教的末日審判。

往東邊走,天朝有共工撞倒不周山,印度也有乾旱末日的神話。

再往美洲,阿茲特克神話有太陽毀滅再重生的末日神話。

洪水、乾旱、風暴,以亞戈的瞭解,在知識匱乏的古代,最容易成為末日神話的因素,就是氣候這種能夠對生活造成大規模影響的災難了。

再加上原始宗教都偏向恐嚇的形式,末日傳說在各種神話裡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了,尤其是那些斜、教裡,基本找到一個有一個。

但是,問題在於,這裡為什麼會有這種型別的詩歌?

帶著強烈的疑惑,亞戈仔細地咀嚼著這並不長的、沒有標題的詩歌內容。

第一句話“我們已然至此,昔日的劇本歷歷在目”是什麼意思?

昔日的劇本歷歷在目?是表示曾經發生過?而且是有人策劃謀算的陰謀?

第二、第三句話,“帝國崛起、興盛而又沉淪,人們一代代逝去,不分強弱。”

這兩句話讀起來並沒有什麼實際內容,是比較空泛的套詞,要說表達了什麼,也只有時代變遷這種空泛資訊而已。

不過,作為第四句“災禍的火焰摧毀了一個又一個國度,新生交替,難以計數”的鋪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0

“災禍”持續了很長時間?毀滅了一個個國度?

這裡的“國度”,指的是什麼?

該不會是......卡特西亞、亞託蘭、巴薩託納、德拉......

在機械城,那位“使徒”借用那個機械老頭的身體告訴他的話,他還沒有忘記。

那個機械國度是“阿拉貝拉”這個訊息以及物質界是“鏡世界”的訊息,讓亞戈有了一個想法。

那就是,現在,“物質界”裡的國度,是原本的國度嗎?

物質界的阿拉貝拉不是真的阿拉貝拉,那機械國度才是。

那麼,其他的呢?

這個想法並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在他從那位蒸汽途徑的“使徒”那裡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他就有這個想法了。

但現在,這個無名詩歌的出現,也讓他多了些聯想。

尤其是最後一句:

“末日終將降臨”

他的想法只能說是不準確的。

因為,從他現在得到的各種訊息來看,這個世界的結構,是近似北歐神話世界樹那般的結構,世界或者準確地說“土地”,並不是在一起的。

各個“國度”是分散開來的,不是在一顆“星球”上分佈好幾個國家這種結構,而是像落在樹上各個部位的鳥巢一般分散的結構。

只不過,這個世界觀又和“卡巴拉”扯上了關係。

各個“鏡世界”是對應了不同途徑,是不同途徑的力量源泉,而其結構也和“卡巴拉樹”有著近似的結構。

這種“不符合常理”的結構,結合末日降臨這些關鍵詞,亞戈就會往“為什麼不正常”、“現在這種結構是原來的結構嗎”這樣的方向去想。

有一個矛盾的地方。

他的“常理”,是他對前世,對於那個星球宇宙的認識。

世界應該是“星球”,“星球”才是正常的。

但是,沒有規定說非“星球”狀態就是不正常的,尤其是有奇幻力量的世界,從邏輯角度說,“星球”這種存在形式並不是必然的。

然而,這個世界又和前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折磨。

這是個折磨亞戈這種更偏向實證主義的人的世界。

現在想來,他之所以能夠那麼坦然地面對死亡,或許其中還有對於這個有太多事情不可證明的世界的些許絕望吧?

在那以亞爾夫文刻著無名詩歌的牆體前站了一會兒之後,亞戈又仔細搜尋了一番,直到找不到更多線索後,才離開此處。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