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神洲異事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九章、天子所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九章、天子所怒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二月二十一、午時、大明宮紫宸殿內】

下朝之後,皇帝李重盛正坐在御榻前披覽奏摺。他看到成克中彈劾徐恪的摺子時,不禁微微皺眉,向一旁的高良士問道:

“這小恪昨日怎麼回事?怎地去把刑部的兩個牢卒給抓了過來一頓拷打?他才當官幾天呀?膽子就這麼大了。朕是不是……對他寵信太過、擢拔太快了?”

高良士正在俯身輕輕地為皇帝揉捏後背,聞聽之後,略加思忖,便道:“陛下,想必是刑部裡的人做事壞了規矩。老奴聽聞,在刑部大牢內,那些牢卒時常會欺壓敲詐囚犯,對女犯人更是行為不撿,若遇著容貌好看的女囚,幾乎都逃不過被他們給……”

李重盛道:“那也輪不到他徐恪來管呀!刑部的人犯事,自當由刑部的堂官責罰!他青衣衛的一個百戶,未奉旨意,不經上報,擅自抓了人過來,不由分說,上來就是一頓嚴刑拷打,這算怎麼回事!我看,這壞了規矩的,是他徐恪才是!”

高良士忙笑道:“陛下,話也不能這麼說,小恪麼,年紀輕,難免做事有些衝動,不過他這心裡頭,也是想著幫陛下整頓綱紀,敲打那些不法之徒。如今我大乾的朝堂之上,盡是些老氣橫秋之人,象小恪這樣做事敢衝在前頭的,可委實沒幾個呀!老奴沒猜錯的話,若他身上沒有這股子衝勁,陛下也不會用他,更不會將一把御用多年的昆吾劍都賞賜了他……”

李重盛也不由得呵呵笑道:“高良士,這個小恪給了你什麼好處?竟讓你一個太監,也為他說起了好話!”

高良士諂媚地笑道:“陛下,老奴說的其實都是廢話,這些道理,陛下心裡清楚地都跟明鏡似的。”

李重盛神色一換,止住了笑聲,正色道:“嗯……說明這個蕭一鴻啊,委實該殺!他當了十幾年的刑部尚書,都把朕的刑部給弄成了一個什麼烏煙瘴氣的地方!小恪這次麼,去敲打一番也是好的,不過……其心可嘉,其行不可勉啊!”

高良士道:“陛下是在擔心那個……‘成剋星’吧?”

李重盛不禁嘆道:“咳!這個‘成剋星’也是一個臭脾氣,朕未料到,這兩個人竟然會對上了。成卿今日所奏,有理有據,朕也不好……留中不發呀!”

高良士獻計道:“陛下,老奴素聞成大人為官清正,他若知道自己屬下有行止失檢之處,自然也不會包庇。小恪呢,本是好意,但失在衝動越權。依老奴愚見,不如陛下派遣一人去暗裡叮囑小恪,讓他親自去一趟刑部,向成大人解說清楚,兩下裡誤會冰消,說不定,他兩人還能成為好友呢?”

李重盛喜道:“高良士,你這話說得有理。此二人都是朕股肱之臣,雖然年歲相差頗大,但身上都有一股子韌勁。這一股子韌勁實在是如今的朝堂上,急缺之物啊!不如,就由你辛苦一趟,去給那個愣頭青好好講一講做人的道理!”

高良士忙躬身領命道:“老奴領旨!老奴這就過去……”

李重盛又補了一句:“高良士,你還得親自拉著他去刑部一趟,朕擔心這個愣頭青啊,說話又沒輕沒重的。你拉著他去成克中那裡,就說是朕的意思,讓他好好地給成大人低個頭、認個錯!”

“老奴知道了!”高良士應了一句之後,急匆匆地步出了殿外。

……

只過得片刻,高良士卻又回到了殿中。

李重盛抬頭一見,不禁奇道:“咦……你怎地這麼快回來了?”

高良士忙道:“陛下,青衣衛沈都督正在殿外,他說有要事求見!”

“快叫進來!”李重盛忙道。

未幾,高良士便領著沈環步入了大殿之中。

沈環昂首挺胸而入,走到御前,屈膝跪倒在地,恭恭敬敬言道:

“微臣恭請皇上聖安!”

“起來吧!”李重盛道。

待沈環起身肅立一旁,李重盛問道:

“有什麼事,說吧!”

沈環上前一步,正色道:

“啟奏陛下,臣已查明,我青衣衛北安平司百戶徐恪,於今年二月初一那一日,用了一個‘偷樑換柱’之計,將逆犯孫勳的屍身替代李君羨送上法場問斬,暗自卻已將李君羨給放出了天牢之外……臣此來便是為了奏明此事!”

言罷,沈環便從懷裡掏出一封密摺,交給了身旁的高良士,高良士急忙呈到了李重盛的手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什麼!”李重盛聞聽此語,不禁霍然起身。他拿過了奏摺徐徐展開,仔細端詳了半晌,方才緩緩坐回御榻之上。他一雙龍目微微眯縫,雙目中一道電芒射出,緊緊盯住了沈環的雙眼,只聽得皇帝冰霜一般的聲音響起,冷然問道:

“沈卿,此事當真麼?”

“回陛下,微臣以項上人頭擔保,此事千真萬確!”沈環躬身執禮道。

“徐恪為何要這麼做?”皇帝又問道。

“啟稟陛下,徐百戶在天牢裡和那逆犯李君羨一見如故,兩人引為知交,互相以兄弟相稱。他還把李君羨換了一間最好的牢房,又精心佈置,每日裡好酒好菜供奉不停,讓逆犯李君羨在天牢裡,呆得竟如自己家中一般舒適!……陛下,這些都是詔獄中的看守親眼所見之事!他既然與李君羨如此投緣,自然是要想方設法營救李君羨逃出牢籠!”沈環大聲回稟道。

“沈卿……事情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你為何直至今日才來奏報?”李重盛又凜然問道。他雙目微張,眼中的光芒又如火炬一般大盛,直射得任何人都不敢仰面對視。

“回陛下,微臣也是今日剛剛得到屬下的稟報,才知道這件事情的詳情。我青衣衛巡查千戶楊文淵,當日便是監斬之人。他驗明李君羨的屍身之時,查知異樣,不過,當時為免打草驚蛇,他只是暗中調

查。直至今日,楊千戶方才從一眾衛卒的口中,詳細查明了整件事情的真相。今日楊千戶告知微臣此事,微臣一時還不敢輕信,待微臣詳細檢視了停屍房的記錄,又問明了詔獄各個看守,確認無誤之後,微臣不敢耽擱,這才趕到宮中,向陛下回稟!”沈環神色坦然,侃侃而言道。

“那麼……這個李君羨,既然未被處斬,如今又身在何處?可曾查得訊息?”皇帝此時問話的神情,顯然已經信了八成。

沈環急忙拱手回道:“回陛下!徐百戶當日將這件事做得極其隱秘。微臣也是今日方知此事,是以李君羨身在何處,微臣尚無處得知。不過……想要查到李君羨的去向,卻也不難!”

李重盛坐在御榻上,一時沉吟不決。皇帝身旁的高良士,也已然聽出了沈環的話外之音,想要知道李君羨藏身何處,只需將徐恪抓了,嚴刑拷打,就不怕他不招。

高良士偷偷地瞄了一眼沈環,只見那紅臉大漢此刻正巍然佇立於殿中,一身正氣凌然之狀,臉上神色也鎮定如常,看不出任何喜怒。他心中也不得不佩服,這位青衣衛都督著實有狠厲過人之處。

高良士不禁暗自替徐恪嘆了一口氣,心道:“沈環這一招果然厲害!看得出,皇上如今雖已信了大半,但若真的以此賜死徐恪,皇上未必肯捨得這麼做。但若要查明此案真相,必得抓到尚且活在人間的李君羨。但若要抓住李君羨,勢必就要拘押唯一的知情人徐恪,對他嚴刑拷問。如若不查,那麼以眼前的人證物證,徐恪就坐實了私放謀逆欽犯的罪名,依大乾律,皇上心中就算再怎麼不捨,也只能……將他賜死!不得不承認,沈環給皇上丟擲了一個難題,無論皇上如何選擇,對於徐恪而言,要麼,直接死,要麼,生不如死!”

沈環見皇帝仍在猶豫遲疑、躊躇不決,便又上前一步,躬身行禮,懇切言道:“陛下,微臣知道此事干係重大,徐兄弟乃是陛下欽點的百戶。他聰敏幹練、果敢勇猛,實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微臣昨日一早,還曾向我青衣衛全體百戶以上官員,公開表彰徐百戶的品德才幹。不過,他任性大膽,做事衝動,無視國法,意氣用事,竟敢私自放走一個謀逆要犯!如今,那逆犯李君羨還不知在何處逍遙,他若行走於民間,到處胡亂說話,為他人所見。微臣深恐,此事難免遮掩不住,若一旦傳揚了開去,就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此案該如何處置,微臣懇請陛下明示!”

“宣朕的口諭!”李重盛終於下定了決心,沉聲說道:

“青衣衛百戶徐恪,狂悖妄為,行止無狀,藐視朕躬,目無國法!著即打入詔獄,聽候審讞!朕所賜昆吾劍,著即收回!”

“微臣領旨!”沈環躬身行禮,領了口諭,轉身快步走出了殿外,臉上已是滿面得意之色。

沈環離去之後,高良士見皇帝依舊臉露憂心忡忡的神色,當即問道:“皇上,您就這樣信了沈環的話,把小恪給打進詔獄了嗎?老奴知道,那詔獄可不是人呆的地方!若沈環用起刑來,小恪……能禁得住麼?”

“誰叫他膽子這麼大!簡直是膽大包天!無怪乎連成克中也要生氣。他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將一個謀逆的欽犯,給私自放了出去!這李君羨,可是朕給定的罪,也是朕給批的斬!他這樣做事,眼裡還有朕嗎?還有王法嗎!長此下去,這還了得!”李重盛卻一改憂色,一拍御案,霍然而起,勃然大怒道。

……

而與此同時,在青衣衛北安平司徐恪的公事房中,徐恪正與南宮不語一道,閒坐喝茶,隨意暢聊。

徐恪今日一大早,便趕去了長安城西的玄都觀,不料,卻是撲了一個空,輪值的道人回道,李真人奉萬歲爺的旨意,南下蘇州府降服太湖水怪去了,自然,真人的小徒弟也與他一道隨行。

徐恪只得回到青衣衛中,用罷了午膳,午時剛過,南宮不語就找上了門來。徐恪自然熱情迎入,親自為他泡了一杯“花雨”名茶。

南宮不語喝了幾口茶,便聊到了昨晚的那個話題:

“賢弟,你昨日所言,愚兄覺得甚為有理。時、勢不同,人與人之間,情、理也會生出變化。我與沈都督共事多年,他一直是我格外敬重之人。想我南宮年僅三十餘歲,便榮膺巡查千戶之職,也是得沈都督大力提拔所致。不想,皇上器重,將我擢拔至北安平司,竟惹來沈都督恁大的猜忌!咳!……早知如此,我寧可皇上不要提拔了我!”

徐恪卻不以為然道:“南宮兄,你這句話,兄弟可不敢苟同!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也!皇上看得起你,將你連擢兩級,升到這至為機要的北安平司千戶任上,說明南宮兄必有過人之處!懷璧者遭罪,璧其罪也?南宮兄只需持身以正,何懼那些暗箭小人乎!這北安平司被孫勳把持了十幾年,弄的是天怒人怨,詔獄裡不知道關押了多少蒙冤之人!南宮兄來了之後,整頓衛務,清理冤案,禁止嚴刑逼供,約束衛卒行兇……這一件件的革新、一樁樁的作為,無不是大快人心之舉!長此以往,我北安平司必能煥然一新,此正天子之所需也,南宮兄又何須憂心忡忡呢?”

南宮不語卻搖頭嘆息道:“咳!賢弟有所不知啊!你所言的那些只會施放暗箭的歹毒小人,我南宮自是不怕!不過,沈都督……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咳!愚兄已經想好了,我打算……辭官!這勞什子的什麼北安平司千戶,就讓他們去爭吧,我只想帶著無花回老家去,過我的清閒日子……”

徐恪急道:“南宮兄!遇事便退,這可不像是你的為人啊!且不說如今那沈環也奈何不了你,就算他今後想盡辦法要為難於你,如今你已位列三品,上得天子信任,下有兄弟們給你撐著,你怕他作甚!”

南宮不語依然擺手言道:“賢弟初入公門,不知官場險惡呀!不過,好在你既是秋先

生的高足,又是魏王的門下,皇上還御賜寶劍於你,今後,賢弟的前途自是無可限量!愚兄為官多年,委實已深感厭倦,罷了!愚兄日後,只想求田問舍,烹魚宰羊,做一個田舍翁便了……”

徐恪還待勸慰,忽聽得一陣腳步聲傳來,循聲望去,只見青衣衛都督沈環、巡查千戶楊文淵帶著一隊衛卒,已大踏步闖了進來。

“沈都督,你們這是?”南宮不語急忙站起身問道。他心中不禁愕然,尋思難道沈環這廝這麼快就得了皇上的旨意,要對我動手?!

“奉皇上口諭!徐恪聽旨!”沈環正眼都未瞧南宮不語一下,面朝徐恪,凜然喝道。

徐恪急忙快步上前,跪倒在地。

沈環高聲宣敕道:

“皇上口諭!

青衣衛百戶徐恪,狂悖妄為,行止無狀,藐視朕躬,目無國法!著即打入詔獄,聽候審讞!朕所賜昆吾劍,著即收回!”

“臣徐恪領旨,謝皇上恩典!”徐恪磕頭謝恩道。

“徐兄弟,委屈你了,你的昆吾劍,便請交出來吧!”沈環走上前,笑意吟吟地說道。

徐恪只得自背上解下了那一把兩個月來寸步不離的御賜寶劍,交到了沈環的手裡。不過,那把名劍已被徐恪不小心給崩出了一個缺口,後來徐恪幾乎找遍了長安城中的所有鐵匠鋪,卻無人能夠修補。不知道,天子若見了這把御用寶劍已然“殘缺”之後,又作何感想。

“徐兄弟,請吧!我詔獄中的甲字十六號牢房,已為你備妥了,呵呵呵!”沈環左手一抬,做了一個“請”的姿勢,笑著說道。此刻,他臉上已滿是得意洋洋之狀。

“沈都督,這……這是怎麼回事?昨日皇上不是還下旨嘉獎徐百戶麼?怎地今日又突然降旨將他打入詔獄?這中間怕是有什麼誤會!徐百戶他……他到底所犯何罪呀?”旁邊的南宮不語忙上前攔阻,急切問道。

“昨日是昨日,今天是今天!他犯了什麼罪,他自己心裡清楚!本督不過是奉旨行事,怎麼?南宮千戶還想抗旨不成!”沈環臉色一板,冷然道。

徐恪將南宮不語輕輕推在一旁,從容說道:“南宮兄不必擔憂,我做過的事,我自會承擔!南宮兄自己要多加小心……保重!”

言罷,徐恪頭也不回,大踏步出門而去,沈環、楊文淵便帶著人跟隨著魚貫而出。

徐恪被押走之後,南宮不語急忙命人叫來了北安平司的掌旗舒恨天。他素知舒恨天與徐恪的特殊關係,便將徐恪被皇上降旨打入詔獄之事悉數告知。舒恨天聞聽之後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當下不敢耽擱,立時起身趕往徐府。

舒恨天回到徐府之後,忙將徐恪被抓入詔獄之事告知了胡依依。胡依依頓時心急如焚,她實未料到沈環動作竟如此之迅急,皇帝的降罪也是如此之疾切!如今,徐恪突然下獄,著實打了她一個措手不及。她思前想後,一時間,心中也是惶急無措。

“老姐姐!時間不等人,那詔獄我也是去過,委實不是人呆的地方!那青衣衛裡一百多種刑具,每一樣可都是要人命的呀!”舒恨天焦急道。

“眼下只有趕緊去找秋老先生幫忙了!小舒,你這便趕去戶部,目下已是申時,秋老先生若下值早的話,或許已出了戶部衙門,姐姐我就去秋葉草堂相候。小舒,倘若你遇著秋老先生,他問起小無病為何被抓,你就將小無病相救李君羨一事,如實以告!”胡依依當即便吩咐道。

“好嘞!老姐姐,我這就去報信!”舒恨天急匆匆地出門而去。

“姐姐……是徐哥哥出事了嗎?他怎麼啦?”姚子貝人在房中,未聽到胡依依與舒恨天的對話,她見胡依依愁容滿面,猜想必是徐恪有事,忙問道。

“沒事沒事,妹妹放心,小無病沒事!姐姐要出門一趟,你好生在家呆著……”言罷,胡依依走進房中,換上了一身便裝,又披上了一件寬大的斗篷,她顧不得理會姚子貝焦急的神情,便也急匆匆地跨出了榛苓居的院門……

留下姚子貝一人呆在榛苓居中,她心知徐恪必然有事,但無人告知她實情,她只得在院子裡走來踅去,一會兒望向大門口,一會兒又低頭嘆息,她心中又急又愁,竟無端地自責了起來:

“咳!一定是徐哥哥為了給我解氣,懲處了那些壞人,也得罪了幕後的那些個大官,如今,他們都合起夥來,要對付徐哥哥!”

“為了我,竟給徐哥哥惹了這麼大麻煩,我……我實在是個災星!”

“是我害父母被迫北上投親,又害他們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我又害死了王錫平,刺瞎了趙小剛,好像我身邊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我或許……或許就是個不祥之人!”

若是令姚子貝知道,因為她的緣故,害得趙小剛殺人,被成克中判了斬刑;又害得趙勇為救兒子,向蕭一鴻行賄八千兩銀子;又害得蕭一鴻被抓入青衣衛詔獄,供出了楚王謀反一案;又害得楚王被皇帝廢為平民,終生囚禁,楚王一黨也盡數遭打壓……不知她心中,還會作何感想?

楚王一黨就猶如一座高塔一般,矗立在整個大乾朝堂的中央。數十年來風吹雨打,兀自巋然不動。塔基一朝倒塌了之後,塔身也就跟著一層一層地坍塌,最後整座高塔也就頹然崩塌,化作齏粉……不過,高塔之中,任誰都不能想到,讓他們這座高塔灰飛煙滅的,卻只是象姚子貝這樣一個,如螻蟻般存在的微小人物。

然而此時,姚子貝牽腸掛肚、心之念之的,卻只有她徐哥哥一個人。

因為她的緣故,長安城中倒塌了一座巨形的高塔,她渾不在意。

因為她的緣故,或許給徐哥哥造成了一點點的連累,她竟已經……悔痛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