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神洲異事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怒其不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九章、怒其不爭

大乾康元七十年臘月初八,酉時,長安城南,昌樂坊附近。

這一帶是長安城的貧民區,四周盡是些黑瓦泥牆的土房,那些密密麻麻,擁擠在一處的土房,本就已狹小不堪,更有幾處泥牆,經過每日的風吹雨蝕,泥土已經剝落、椽簷業已歪斜,已有傾頹之象。狹窄又凹凸不平的步道兩旁,倒是列滿了各種小攤小販,有賣包子粉條的點心吃食,也有販小豆大棗的水果菜蔬……

李重盛與高良士一身平民的打扮,緩步走在腌臢凌亂的街巷中,迎面一陣風來,伴隨著冬日寒意的,卻是滿面的塵灰。李重盛眯起雙眼,不由得微微皺起了眉,輕嘆了一聲,說道:

“好久沒出宮了,今日想著到這南面來走走,不期竟是這一副殘破的模樣……這鐘興鳴怎麼搞得?!……這些個路,還有那些民房,也不派人修繕一下……天子腳下,這點門面還是要講究的……要是被那些番邦使節見了,終歸不好麼……”

身旁的高良士忙道:“明日老奴便去京兆府知會鍾大人,讓他即行撥款修繕……”

李重盛又道:“虧他鍾興鳴當了這麼多年的京兆尹,竟連這點道理都不懂……若是銀子不夠,可以去戶部領麼……”

高良士這次卻沒有急著回答,他見前方有個包子鋪,上面一杆白布店招上書有四個字“楊大包子”。那鋪子門前的蒸籠上堆滿了一個個又大又圓的包子,肉包的香味四處漫溢,竟讓這個宮廷總管也忍不住多嗅了幾回……

“三郎,走了兩個時辰的路,目下已是酉正,老奴的肚中也有些餓了,看那裡有個‘揚大包子’鋪,生意好似不錯,待老奴去買幾個來……”高良士慢吞吞地說道。

李重盛揮了揮手,高良士便跑到那包子鋪,買了新鮮出籠的十個熱包子。不料,他剛往回走了幾步,卻不知從哪個角落裡,鑽出了四個蓬頭垢面的小孩,紛紛圍住了高良士,喊道:“爺爺,爺爺!……您大發慈悲,行行好,給點吃的吧……我們都餓了三天了!”

高良士目光朝李重盛望去,李重盛點了點頭,那位皇帝貼身的總管便將十個大肉包盡數分給了四個小孩,看他們狼吞虎嚥、風捲殘雲的樣子,似乎仍覺得心中不忍,便又跑到包子鋪買了二十個大肉包,全部送給了那幾個小孩。

未曾想,這一下可不得了,須臾之間,便又從四面八方湧過來二十幾個小乞丐,個個都是一副衣衫襤褸、破爛不堪的模樣。這些小乞丐年紀最大的也不過十五、六歲,最小的竟只是六、七歲的孩童。他們見高良士出手如此“大方”,俱都將他圍攏,紛紛喊道:“大老爺、活菩薩啊!……您行行好,可憐可憐我們,給些吃的吧……您救救我們,我們快要餓死啦!……”

這一下,李重盛不禁勃然變色,他快步走上前來,問道:

“你們!……你們是哪兒人?……怎麼會餓成這個樣子?……你們的父母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首一個十六歲的少年,見這位“老爺爺”儀容威嚴,氣度雍容,便將他當成了一位“大老爺”,忙走上前,一邊點頭作揖,一邊哭著說道:

“青天大老爺,在世活菩薩!您可一定要行行好,發發慈悲,救救我們啊!我們都是從濟南府逃難來的,父母都餓死啦!……我們跟著逃荒的人,走了幾個月才到了這裡。我聽大人們說,長安是京城,這裡都是有錢人、官老爺、大善人,我們隨便討幾口吃的,就不會餓死了……誰知道,守城的官老爺就是不讓我們進去。大人們沒辦法,只得呆在城外。我們這些小孩子都是偷著溜進來的……”

李重盛問道:“濟南府,山東道?那裡良田千里,你們為什麼要逃難?!”

少年道:“大老爺您不知道,我們那裡鬧大旱,田地裡一滴水都沒有,麥子都枯死了……我們要不逃難的話,可都得餓死啦……”

李重盛怒道:“當地官府,沒有開倉放糧嗎?那些田糧大戶,就沒一個開粥場施救濟的?”

少年道:“今年夏天,知府老爺倒是開倉放了些糧食,可那些哪夠吃的啊……沒過幾天,官府就不管我們了……那些有錢的大戶,只會哄抬糧價,連一粒粥都沒有施捨過……”頓了一頓,那少年又恨恨地說道:

“不要說施粥了,我們村裡有個楊員外,我們原是他家的佃戶。我阿爹向他家只借了一袋麥子,後來還不出,那楊員外家的一幫家丁,就把我阿爹打成了重傷,還把我阿孃給搶了去……後來,我阿孃就……就被那楊員外給糟蹋了,阿孃氣不過,當天投井自盡了……我阿爹聽說阿孃死了,第二天就斷了氣……”

李重盛氣得臉色鐵青,不由得連著喊了幾聲:“該死,該死,該死啊!”他轉頭看向高良士,問道:“高良士,這怎麼回事?”

高良士此刻仍在一群小乞丐的包圍之中,聞聽得李重盛此問,心中躊躇了半晌,竟不知該如何作答,只得訕訕的低下頭去……

李重盛心知這位總管若不肯明說,那麼內裡的隱情必然更大。他便不再催問,只是命高良士將包子鋪裡的所有包子饅頭,盡數買下,分給了一眾小孩。

然後,兩人便打道回宮,一路上,李重盛不禁感慨莫名:

“我大乾康元盛世,如何竟成了這副模樣?!”

“朕老了,這些年,朕將這國事交給太子、諸王和群臣,本以為你們能將朕的錦繡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條……想不到,你們都幹了些什麼呀?!”

“這一場大災,地方百官竟無人奏報,太子群臣,竟無人上書,你們……當真以為……朕老了嗎?!”

心念及此,李重盛憂心忡忡的眸子裡,忽然又精光大盛……

李重盛與高良士走後,那二十幾個小乞丐又圍住了一個身短手短的老頭,那位十六歲的少年問道:“老爺爺,我們都照您的吩咐,跟那位大老爺說了,您說,以後,我們能有吃的嗎?”

那身子矮小的老者,眯縫著一雙豌豆大的眼睛,手捋著自己的一副雪白長髯,呵呵笑道:“放心!那位‘大老爺’非但是咱大乾第一位大財主,更是一位大善人,過不了幾日,你們這些逃難來的,不管是城裡還是城外,都會有吃的……”

這時,寒夜將臨,冬風正緊,一陣陣寒風,直吹得地上的枯枝殘葉,胡亂地散開,也吹得那老者的一副倒掛於地的雪白長髯,紛紛飛舞……在這群小乞兒的眼中,那矮身老者袍袖鼓動、衣帶飄飄、昂然佇立、鬚髮飛揚,卻宛若神仙下凡一般……

……

而幾乎與此同時,楚王府中。

楚王李祉正靠在榻上,一個滾圓的肥肚已經堪堪遮住了他看到腳面的視線。他費力地坐起身子,一手接過侍女遞來的酒杯,張開滿是油汁的嘴巴,滿飲了一口美酒,另一手又指向身前的一桌珍饈美食,吩咐道……

“把那只雪花蒸熊掌,還有那盤八寶烤乳豬給我切一些過來……”

一旁的刑部尚書蕭一鴻,直看得眉頭微皺,不由上前勸道:

“殿下,你這都已吃了半個時辰,不如暫且停歇一會兒……不然,傷及腸胃可就不好了,殿下身體貴重,可要小心愛惜啊……”

“一鴻,我就好這一口,你就別攔我了……人生在世,可不就是吃吃喝喝麼,不然,就譬如那朝露,去日苦多啊……”李祉一邊說,一邊也沒有停下嘴上的吞嚥,那一大塊烤豬肉順著李祉的大嘴滑入喉中,一股油水便又從他的嘴角邊汩汩淌下……

吃了一會兒,李祉問道:“這個戶部經歷,叫什麼?”

蕭一鴻道:“稟殿下,他叫徐無病。”

李祉又問道:“你說,他是秋明禮的學生?”

蕭一鴻道:“正是!”

李祉道:“秋明禮好大的膽子,竟敢公然跟太子叫板!……不過,他派一個區區的七品官去上門討債……這又算怎麼回事兒?”

蕭一鴻道:“或許,他是得了魏王的授意……也未可知也……”

李祉哈哈笑道:“我四弟?……哈哈哈!你也太小看他了……他才不會做這樣的蠢事呢!我這幾個兄弟中,要論做事之精明,便莫過於我那四弟了。就如他的名字一樣,李縝李縝……縝密無失啊……要真是他授意的話,他能到現在還不來找我嗎?……”

蕭一鴻道:“如今,太子將那徐無病押入我刑部大牢,依屬下看,今夜太子就要動手……既然此人無任何背景,跟魏王也無絲毫瓜葛,不如,我們就……放任不管,靜觀其變……?”

李祉卻擺了擺手,說道:“不行!”

蕭一鴻問道:“照殿下的意思……屬下該當……?”

李祉道:“全力保住他,非但性命無憂,還要毫發不損!”

蕭一鴻卻疑惑道:“這是為何?……難道殿下仍是顧慮他是魏王的門下?”

李祉“哼”了一聲,說道:“此人若果真是我四弟的門人,我偏要放任不管,就讓那老四乾著急去!……只可惜這個徐無病,年紀輕輕不知天高地厚……不過是徒逞一時之勇罷了,他幹的事,或許連那秋明禮都不知道!……他既然只是一個小卒,我便要用好這一個卒子……”

蕭一鴻略一思忖,便笑道:“殿下的意思,是要從這個卒子身上,順藤摸瓜,藉著太子挪借鉅額庫銀之事,將太子這顆大瓜,給抖了下來……”

李祉也笑道:“一鴻可曾聽得‘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之言?……有時候,你可別小看一個卒子的力量,一隻小小的白蟻,就可能毀掉千里之長的大堤……我二弟這些年,本事沒長,脾氣卻是長了不少。他這一身的臭毛病,是該給他治一治了……”

蕭一鴻忙道:“屬下懂了,事不宜遲,屬下這就去佈置……”

……

李祉望著蕭一鴻遠去的背影,忽然又想起一事,忙吩咐道:

“來人!去把孫勳給我叫來。”

……

兩個時辰後,亥正時分,刑部大牢內。

此時夜深人靜,正是殺人越貨的好時候……

刑部侍郎王清泉帶著身後的兩人,來到了單獨關押徐無病的甲字號牢門外。幾個獄卒忙上前施禮,為首的一位牢頭說道:“小的參見王大人!”

王清泉問道:“那個徐無病,未經本官許可,怎麼把他關到這裡來了?”

牢頭稟道:“稟王大人,小的是奉尚書大人之令,將那徐無病轉至甲字號牢房關押……”

王清泉冷然道:“本官有事,要審問徐犯……”

牢頭卻面露難色,道:“不是小的要攔王大人,只是蕭尚書親口所令,未經尚書大人許可,任何人不得見那徐無病……”

“大膽!本官執掌刑部已有十年,今夜要提審一個要犯,你這區區一個牢頭,也敢阻攔本官嗎!”王清泉怒道。

那牢頭將心一橫,抗聲道:“王大人,請恕小的得罪!沒有蕭大人的親筆手令,任何人不得入內!”

王清泉心中暗道,果不出所料啊,你刑部尚書蕭一鴻,得知太子抓了人,當真便來插了一槓……

王清泉忽又想起,一個時辰前,自己還在太極宮內,兀自勸太子李仁道:

“太子殿下,這不過是區區一個戶部的經歷,少不更事罷了,將他亂棒打了回去便可,又何須剜了他的雙目?”

李仁卻將雙眼一瞪,衝上前怒道:

“清泉,你是不是覺著我這個太子快要廢了,使喚不動你了是吧……”

王清泉慌忙跪倒在地,說道:“老臣不敢……”

一旁的畢松雲忙上前將王清泉扶起,說道:“太子殿下,王大人不是這個意思……清泉,你就聽太子的話吧,不過是個七品的末吏麼,誰叫他讓殿下不高興了呢……我們只是略施懲戒,又不傷他性命!……”

王清泉無奈道:“好吧……老臣這就去辦!不過,殿下需派遣兩名大內高手與老臣同往……”

李仁不耐煩道:“好好好!本宮這就派兩個人跟你一道去!就這點小事,還這般磨磨蹭蹭、唧唧歪歪……”

王清泉暗自思量了片刻,知道此時自己已別無選擇,於是便朝身後的兩人使了一個眼色……

王清泉的身後突然竄出兩條黑影,這兩人出手如風,只一眨眼間,便已將那牢頭和四個獄卒盡皆點倒……

果然是大內高手,王清泉都未看清是怎麼回事,便見五名獄卒已盡數身子一軟,昏倒在地……

王清泉從懷裡拿出了一個精巧的小銀勺,這還是太子李仁親手交他之物。他將那銀勺子交到一個黑衣人的手中,口裡說道:“做得乾淨點,把他那一對眼珠子剜出來後,帶回去給太子過目……記住,要留住他的性命!”

那兩個周身穿著黑衣的大內高手,應了一聲,取了勺子便向牢門內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