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留守青年最新章節列表 > 120 朵山鎮的四大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0 朵山鎮的四大香

棗兒無意間攢了一個大局,讓省市縣三級領導全聚到了西朵山。

寂靜的山裡一時熱鬧起來,有點開某個峰會的感覺。

就餐時,魯兵看山上層林盡染,棗林下面鋪著一層金黃的樹葉,興致特別好,提議把餐桌搬到露天裡。

棗兒說:“魯叔叔,農村辦流水席都不在露天吃飯了。”

“所以要懷念一下舊時光嘛。”

棗兒笑,“我們這代人到老的時候,該怎樣懷念舊時光呢。”

眾人都笑起來,陶三喜和餘進江趕緊把桌子搬出來,一字碼開,擺了四桌酒席。

市長和李彬分別帶了酒,餘進江搬出一罈子自釀的棗酒,蘭花貢獻出兩小瓶棗花酒。

魯兵對這兩種酒情有獨鍾,喝得美起來,囑咐棗兒,“將來你的食品廠投產了,可以釀一些這種酒,每年都給我寄一罈子,錢讓你爸出。”

棗兒說:“這種酒要自己個親手釀製才香,以後每年棗花開時,魯叔叔就來採棗花釀酒,你釀的酒叫‘魯家酒’。”

“好,這個創意好,等我退休了,每年都帶朋友們過來。不過你得建個酒窖,我們釀多了要找地方存起來。”

陶三喜從飯館裡拿出一把柳琴,說:“各位領導,既然吃流水席,不能沒有樂,我給領導們來一段拉魂腔吧。”

市長擔心影響不好,瞧了莊有成一眼。莊有成問魯兵,“老班長,要不要聽?”

“啥叫拉魂腔?”魯兵問。

“拉魂腔是我們這的民間小調,也叫柳琴戲。有句老話說,三天不聽拉魂腔,吃飯睡覺都不香。”祁辰說。

莊有成說:“朵山四大香,‘紅棗米飯,羊肉湯,爆炒小雞,拉魂腔。’老班長,這桌上有羊肉湯辣子雞,還有大紅棗熬出的小米粥,再配上拉魂腔,朵山四大香就齊了。”

“是嘛,這麼有講究?既然不聽拉魂腔吃飯都不香,得聽一段。”魯兵說。

陶三喜試了一下弦,開始且彈且唱。

陶三喜是個人才,一人唱兩角,一會兒男聲一會兒女腔,把一段《回孃家》唱得蕩氣迴腸,眾人紛紛叫好。

飯後,市長陪著魯兵沿著環山路徐行,李彬等人緊隨其後。魯兵一面欣賞山鄉景色,一面聽市長介紹磊山的情況,

馮啞巴趕著一群羊從山上下來,看到山路上的一大群幹部,便手舞足蹈的咿咿嗚嗚嚷著,把從山上摘的山棗分給眾人品嚐。

眾人都嫌馮啞巴埋汰,不接他遞上來的山棗。魯兵伸手從袋子裡捏了一顆,丟進嘴裡,慢慢咀嚼。

熟透的山棗,皮是脆的,果肉是軟糯的,咬一口又香又甜。魯兵衝馮啞巴豎起大拇指。

馮啞巴見魯兵又朝嘴裡放了一顆山棗,越發的高興,把一大袋山棗全送給了他。

魯兵從身上掏出五百塊錢,問莊有成:“有成,我不知道山棗的行情,這點錢夠不夠?”

市長見狀趕緊說:“怎能讓魯廳長付錢呢。”

莊有成說:“就是嘛,你是我們請來的客人。”

陶三喜遠遠地說:“不要錢,不要錢,山裡生的野果子,不值什麼錢。”

馮啞巴看他掏錢,做著拒絕的手勢,吆喝著羊群下山去了。

魯兵感慨地說:“最純樸的還是農民兄弟啊。”

市長說:“是啊,農民朋友要的不多,奉獻卻不少,可又是最容易被社會忽略的一個群體。”

魯兵並不願意就農民的話題和他展開討論,說,“從高鐵站一路走到磊山縣城,再走到朵山,最美的還是朵山,最爛的路卻也是通往朵山的公路。”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分明是在委婉地提出批評呢。

市長尷尬地笑笑,“我們工作上有欠缺,對磊山的支援力度還需要加強。”

李彬說:“是我的工作沒做好。”

“別介啊,你們二位要爭著做自我批評,我作為全省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豈不是更無地自容了。”

西朵山的環山公路,是搭“村村通工程”的順風車修建的。

這條路從東朵山半山坡開始,經過西朵山一直修到下朵子村,串連了三座山和三個村子。

當時上面的撥款並不寬裕,如果不繞到山坡上,而是在老路上鋪一層水泥路面的話,能省出一大筆錢。

莊有成頂著壓力,讓村幹部號召村民捐了一部分款,然後又從辦公經費裡擠出一筆錢,並且把原本規劃兩米半寬的路面,壓縮到兩米,修通了這條環山路。

事實證明,他是有遠見的,這條路不僅方便了村民,還吸引不少騎行愛好者,和週末到山裡自駕遊的市民。

把人引進山裡來,山上的紅棗就能賣個好價錢,山裡的秀美風光就能宣傳出去,獲益的最終是山裡的老百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今,山裡人已認識到了修這條路的必要性。

魯兵問,“這是實施‘村村通工程’修的路吧?”

莊有成答,“是,又不是。村村通沒規劃到山坡上,我當時打了個擦邊球,所以路面寬度沒有達到要求。”

“我就說嘛,這條路看上去有些怪,原來你偷工減料了。”

祁辰說:“沒辦法啊,就為增加這幾公裡的環山路,莊書記捐了半年的工資不算,還聽了不少閒話……”

“大家都捐了嘛。”莊有成說,“路面是窄了些,但總比沒有強,以後有錢了再加寬就是。”

這時,眾人面前突然出現一道腕口粗的溝,把平坦的路面攔腰切斷了,而且每隔幾十米就有一條這樣的斷面。

魯兵感到奇怪,“有成,好好的路為什麼挖一道溝?”

“山裡適合耕種的好地少,老百姓就在山上開些荒種上花生,天旱時澆地要從山下引水,這些溝是走灌溉軟管的。”

祁辰補充道:“怕過路的車壓壞軟管,所以就把路挖開了。”

陶三喜說:“農民嘛,素質低,從來只顧自己方便……”

魯兵瞥了他一眼說:“這怎麼能怪農民呢,修路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實際情況,提前把暗渠留出來。”

“等將來重修時會考慮周全。”莊有成說。

魯兵說:“別等將來啦,有成,明年廳裡有個扶貧計劃,你申報上去,我來安排,把你們鎮的村村通公路全面升級改造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