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留守青年最新章節列表 > 165 少年不識回家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5 少年不識回家路

路長順走上村委會二樓。

陶三喜和棗兒都在,還有一個青年人,路長順瞧著面熟,卻想不起來叫什麼名。

陶三喜說:“老路,你來得正好,我正要去請你呢。”

“黃鼠狼給雞拜年吧?”路長順說著看向那個青年人,“你是誰家的孩子?我怎麼沒印象了?”

“大伯,我叫馮塘,小名池子,住村後頭,俺家屋後有石塘坑那家。”

“哦,想起來了,你是馮虎的兒子,你爸回來沒?”

“沒,我姐在網上看到莊棗兒書記寫的一封信,念給我爸聽,他聽說咱們村越來越好,就動了落葉歸根的念頭,讓我先回來看看。”

馮虎一家住在朵子西最後頭,緊挨著山根,二十年前,他家是村裡最窮的,馮虎又是一根筋,越窮越生,一直要了五個孩子,窮得天天在山上捋槐樹葉,燙了當飯吃。

路長順罵過馮虎幾次,可他只當耳旁風。路長順沒辦法,白天陪著計生辦的人逼他交罰款,晚上就讓白菊把舊衣服送過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馮虎五個孩子,三個閨女,都該上學了,卻沒有衣裳穿。沒衣裳穿就不能去上學,馮虎兩口子一天到晚傻樂呵,也不提送孩子上學的事,可路長順愁啊,他是村支書,不能不管。

路長順白天擺出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晚上還得送吃送穿的接濟馮虎一家。

就這樣,馮虎的三個閨女勉強上到初中畢業。

馮塘是老四,馮虎就想要一個兒子,所以堅決得生下來。農村人就這個觀念,路長順也不好阻攔,只能睜一隻眼閉一眼。

希望他早日得了兒子,再別生下去了。

路長順抹不開面子管,鎮上卻有人管著。計生辦派了專人盯著馮虎媳婦,一到查體的日子,便找上門。

也不知馮虎用得什麼法子,他媳婦懷上馮塘都快五個月了,計生辦硬是沒察覺。後來有人分析說,馮虎的媳婦有個妹妹,她姊妹倆長得像,可能是她妹妹替她去查的體。

反正到七個月時,就藏不住了,村裡有人告到鎮上,計生辦的人便下來抓她去流產。

馮虎的媳婦東躲西藏,滿西朵山亂竄,想找到她不容易。可路長順對西朵山熟悉,他能找到。

白菊說:“七活八不活,都七個月了,小孩在肚子裡都成形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咱可不能幹傷天害理的事,你不能領人去抓她。”

路長順說:“你以我想管?這不是來運動了嗎?莊有成都快被逼瘋了……”

“讓他們走,走得遠遠的,不佔咱鎮上的名額。”

“走去哪裡?這一大家子人,哪裡能容得下。”

白菊就偷偷去和馮虎商量,讓他找個親戚投過去。

路長順待馮虎不薄,他知道路長順的難處,便心一橫,把媳婦送去了東北的親戚家。

直到兩年後,馮塘兩歲才回到村上。

後來外出打工的多了,馮虎跑去深圳,混了三年,慢慢在深圳站穩腳跟,便把一家人全接了過去。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馮家的房子早塌了。馮塘卻突然出現在村裡。

“你爸出去有十多年了吧?也不來個信,在深圳幹什麼呢?能混夠吃的嗎?”路長順問。

“我爸一開始幹短工,掙不了幾個錢,後來擺攤賣早點,慢慢地攢了些錢,就租下門面開了家小吃店,我三個姐姐都嫁了人……現在日子過得還行。”

馮塘說著指了指地下的行李箱,“我爸讓我給你捎來一些禮物,正準備去你家呢。”

棗兒說:“他走的時候年齡小,不記得你家住哪裡了,就直接找到村委會。”

“難得你爸還能記得我,”路長順說:“你怕是連自己家住哪裡都不記得了吧?記得也沒用,房子早塌了,只剩一個屋框子了,一會兒我領你去看看。”

“好,宅基地還留著就行,我剛畢業,還沒找工作,正好利用這段時間把房子重新蓋起來,我爸媽還要回來住呢。”馮塘說。

“你懂建房子?讓你爸回來還差不多。”

“我學的是建築設計,就當練練手啦。”馮塘笑著說。

路長順拍拍馮塘的肩膀,感慨地說:“現在回頭看看,你爸媽當年多難啊,差一點就沒你了……唉,人啊,誰能想到十年後的事情呢。”

“我爸說了,沒有長順伯,就沒有我們家的今天,當然也沒有我。長順伯,我一會去你家給你和伯母磕個頭。”

陶三喜說:“該磕,老路當年真是積了大德啊。”

路長順瞥了他一眼,沒有言語,扭頭看向他曾經用過的辦公桌。

兩間大通屋,村委會依然是以前的格局,他的辦公桌緊挨著廣播臺。

棗兒說:“路支書,你的辦公桌給你留著呢。”

“什麼意思?”路長順表示不解。

陶三喜說:“村委會研究過了,要請你回來做顧問。”

“耍猴呢,我連自己的事都顧不好,能給你們顧問什麼。”

路長順摸了一把以前的辦公桌,一塵不染。辦公桌玻璃板下壓著一張他親手抄寫的***語錄:“做一次好事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陶三喜上任這麼長時間了,竟然沒動他的辦公桌。這讓他很意外。

“棗兒,留下滿家店半截牆,是你的主意吧?很好,我替滿大倉謝謝你。”路長順說。

“滿家店曾經是朵子西的標誌,有全村人的記憶,應該留下來。”棗兒說。

棗兒還計劃把廣場西面的一處院落徵集過來,建成“鄉村記憶館”。

那處院子的主人是路平安,他有一兒一女,兒子在市裡的批發市場做生意,女兒嫁到左山去了。路平安的兒子在村裡的房子沒人住,棗兒想讓路平安搬過去。

她和陶三喜商議過這件事,陶三喜的意思是,路平安的工作得路長順親自去做。

路平安的性格很倔,認死理,只要是屬於他的東西,一草一木別人都不能動。

路平安門前有一棵梨樹,那也是朵子西唯一的一棵梨樹,很稀罕。春天開滿雪白的花朵,特別漂亮。

曾經,村裡有一個婦女,折了一枝梨花想回家插到瓶子裡,被路平安看到了,追著罵,“手忒賤,那棵樹惹你了?你毀它幹什麼?你的胳膊長得好好的,給你擰下來行不行?”

那婦女再三道歉都不管用,路平安非要讓她把梨樹枝再接回去。

後來還是路長順出面調解,人家賠了他五塊錢才罷休。

要他的宅子,恐怕比要他的命還難。

路長順問棗兒,“廣場已經建好了,怎麼還圍著?你打算啥時候放老百姓進去?”

棗兒說:“咱鎮上唯一的省級美麗鄉村專案給了朵子村,不是三村合一的朵子村,是朵子西這個自然村,所以得按照規劃,把所有節點全部完成,透過驗收後廣場才能開放。”

陶三喜說:“得等幼兒園建成後,把孩子們‘牽’過去,樓下改造成農民書屋和農民活動室……另外,還要建一座‘鄉村記憶館’。老路,平安大哥的宅子最適合,你看……”

路長順頓時明白了讓他做顧問的用意,說:“我看不合適。”

棗兒說:“長順叔,新農村建設,肯定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不過會有補償的。路平安的宅子正好在廣場邊上,你可以做做他的工作……”

“想都不要想,你們要敢動他的宅子,他能和你們拼命!”

路長順拍了一下自己的辦公桌說:“這個位子我讓出來了,你們愛坐不坐。”

說完扭頭下樓去了。

馮塘提起行李箱,緊緊跟上,回頭說:“莊書記,你設計的鄉村廣場很不錯,不過還缺一些鄉村元素,等有空我再和你探討探討。”

棗兒說:“不是我設計的。”

這是燕小綠的設計,棗兒覺得很好。本來就是鄉村,還要什麼鄉村元素呢?

“這孩子,倒是一點兒不拿自己當外人。”陶三喜說。

“人家就是這村的人,當然不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