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6章 大阪風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6章 大阪風味

日本人之所以喜歡吃大阪燒,是因為大阪燒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口味搭配食材和調味品。

在日本超市中,一般都有多個品種的大阪燒。其中以下兩種大阪燒在超市或燒烤街巷就可以看到和品嚐到,是廣大民眾比較認可的大阪燒。

健康蔬菜麵粉大阪燒的制作方法。低筋麵粉100克、山藥泥60克、牛奶160毫升、泡打粉2克、鹽適量。

盆中倒入牛奶,將準備好的低筋麵粉與泡打粉和少許的鹽,攪拌一下,然後再加入山藥泥攪拌均勻,靜置三十分鍾後,把高麗菜、韭菜、蔥花、泡菜放入盆中,加入一顆蛋再加入適量的麵糊(主要是讓食材結合),再翻攪食材。

準備平底鍋或壽喜鍋,熱鍋溫度達到約180度時,加入適量的沙拉油,再把食材加入鍋中,先不要翻動,等到底部貼住鍋面後,再調整形狀如:圓形、正方形等。

煎兩三分鍾之後,喜歡吃肉的可以加入五花肉,再加上一點先前所製作的麵糊,這時就可以翻面,同時調整形狀。前後悶煎總共大約6~7分鐘,外皮看起來酥酥的就大致完成了,最後依個人喜好新增適量的豬排醬,適量的美乃滋,灑上柴魚片與海苔粉。這時候大阪燒就煎燒完成了。大阪燒趁熱吃更為可口。

泡菜魷魚大阪燒的制作方法。材料:低筋麵粉50克,雞蛋1只,山藥泥20克,水30毫升,韓國泡菜60克、切成小塊,鹽、雞精少許;調和均勻備用。

在鍋內鋪上烘焙紙,開小火,刷上少許底油。

倒入麵糊,趁表面還沒凝固時蓋上切花刀的魷魚片。小火繼續煎至凝固後,抬起烘焙紙,底部呈金黃色,即可翻面。

用另一張烘焙紙蓋在上面,用鍋鏟托住餅底,翻面。繼續小火煎4分鐘左右。

表面均勻抹上燒烤醬,擠上美乃滋,撒上海苔粉和柴魚花即可食用。

除上述介紹的章魚丸子和大阪燒外,以下幾種也是日本典型的風味小吃。

天婦羅: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類小吃,用低筋麵粉、雞蛋與水和成面衣,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一面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

關東煮:是日式料理中的火鍋類小吃,關東煮源自“味噌田樂”,那就是用水煮熟豆腐或者蒟蒻,再用味噌(面豉)調味後進食。後來,日本人用鰹魚湯取代味噌。關東煮製作簡便,湯用蘿蔔、海帶、味噌熬製,材料(墨魚丸、魚丸、蝦丸、牛肉丸、包心魚丸等等)可以隨時放進湯裡煮。

壽司:壽司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物之一,主要材料是用醋調味過的冷飯(簡稱醋飯),再加上魚肉,海鮮,蔬菜或雞蛋等作配料,其味道鮮美,很受日本民眾的喜愛。

蕎麥麵:蕎麥麵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物之一,是用蕎麥麵粉和水,和成麵糰壓平後切制的細面條,煮熟食用。

趙曉波帶領家人們遊覽的這條巷子裡燒製各種小吃的路邊攤一個挨著一個,經營攤主有六七十歲的老人,也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各種特色日本小吃達數十個品種。就是一種特色小吃品嚐一口,人們也可以吃的很飽。在這條街上漫步,也是對日本飲食文化的一種欣賞。

說到飲食文化,趙曉波還是很有研究的,如果遇到願意聽他講述的人,他可以滔滔不絕地給你講上幾個小時。

在回國的那段日子裡,每當他和父親在一起吃飯的時候,父親就喜歡把中外飲食文化作為爺倆交談的話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趙曉波認為:中國和外國的美食在製作和理念上是有一定區別的。中國的家庭美食更傾向於蒸炸燜炒,尤其是逢年過節家人在一起聚餐。這樣更具有人情味,會讓家人或親人們感覺到熱鬧和親切。

在人們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年代,人們注重的就是填飽肚子,就是“吃”“喝”這兩個字。原始的飲食文化說白了只解決人的最基本的填飽肚子的生理需要。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後,就開始把飲食當成一種文化進行研究了。從古到今,中國雖然有眾多的貧困人口,但也不乏商甲鉅富。為了迎合這些富人的口味,中國人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始終沒有間斷過。當今世界,中國的飲食文化讓世人拍案叫絕,賞心悅目。這種悅目,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可以給人們帶來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

中國飲食以食表意,以物傳情。

中國的傳統飲食有四大特點:

第一是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為天”之說。見面常問“吃了沒有”,可見吃與飲食文化有多麼密切的關係。在中國民間,無論是朋友離合,還是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在飯桌上表達惜別和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

第二是重養:以“五穀”養“六髒”。中國的飲食注意各種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剋、相輔相成等陰陽調和之理認識指導烹飪。

第三是重味:中國的飲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講究“色、香、味、型”。做一個專業廚師,辯味不精,則烹調之術就算不上好!這是審視烹調技術好不好的第一要義。

第四是重理: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中國的飲食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所以材料的搭配必須合理。

中國飲食與日本飲食同屬東方文明的產物,具有含蓄,優雅的特點。然而,日本大和民族是一個富有創造思維的民族,特定的地緣環境,有限的自然資源,促使他們不斷創新,進而獨樹一幟,這都源於日本民族對人與自然的獨特領悟。吃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人對於吃的研究在全世界堪有獨到之處。

收藏於11-27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