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上班第一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章 上班第一天

第九章上班第一天

上班第一天,我們的積極性很高,天一放亮大家就起床了。

培訓結束時沒吃完的東西都帶到了現在住的地方,幾個人同時動手,很快就做好了早飯。吃完收拾好之後大家就向會社出發了。

昨天從貨場出來的時候,己經細心留意了汽車行走的路線,沒用老生來接,我們四個人就走到了單位。

與日本大多數企業一樣,會社正常上班時間是上午8點。

此時離上班時間還有半個小時,只所以來的這麼早,也是怕走錯路誤了上班時間。

本以為到的這麼早還要在貨場大門外等一會兒,可是,剛轉過貨場圍牆,就見兩扇帶滑道的摺疊大門不知在什麼時候已經被開啟。場院裡馬達作響,我們四個人的師傅各自開著叉車和鏈軌抓機等裝置分別往兩臺十噸大貨車裡裝著銅芯雜線和成箱的貨物。怕影響他們操作,我們沒有往跟前湊,只是站在大門口看著他們工作。看了不到20分鐘,兩車的貨物己先後裝完,施大壯先從叉車上下來,以十分靈活的動作先後登上兩輛大貨車頂部看了看,掃視過之後,他向裝車的夥計做了一個“OK“的手勢,其他三個人見到這個手勢,都把自已駕駛的裝卸機械移到固定的停車位,然後停車息火。從車上下來後,幾個人又馬不停蹄的進入到下一個工作環節。施大壯和和劉子詳分別進入兩輛車的駕駛室,把車開到院子裡的地秤上稱重檢斤。嶽懷林則走進稱重室看秤、打票、記帳;崔成鋼則駕駛清掃機打掃院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兩輛大貨車過完秤之後,被移到了大門口的待發線上。到此,四個人早上的工作在有條不紊、默契配合中愉快結束。這時,廠區已被清掃的乾乾淨淨,各種機械設備和工具也恢復到原位。

看到師傅們對場區內的各種機械設備如此駕輕就熟,甚至還可以駕駛大貨車隨意在廠區內移動,我真是打心眼裡佩服和敬重他們。

就在這時,會社門口的停車場依次開過來兩輛小轎車,先停下的車裡下來的是一位五十幾歲的男士,隨後從另一輛車裡下來的是一位胖胖的中年女士。這兩位都是我們會社的員工,男的叫松本,是會社的大貨車司機。女的叫石原千佳代,是會社的事務員。兩人下車後,先是互相行禮問好,見到我們四人時,也是先行禮,然後用日語問我們“早上好!

我們四個人也同時還禮:“おはよう!”

“早上好“的日語我們在中國就己經學會,在日本短期培訓期間幾乎每天早晨都要說,不僅聽的懂,而且可以張口就來。

松本和石原千佳代剛進到院裡,又一個四十多歲的日本員工也從大道上開著一輛小K車拐進了停車場,他從車裡下來後顯得有點匆忙,只是應付式地向我們點點頭問個好就快步走進了廠區內的更衣室。他也是會社的司機,是開十噸大貨車的,員工們都稱他山奇。

三個日本人換好工作服之後,齊聚到戴著“值日”黃袖標的施大壯身邊,只見施大壯比比劃劃用不太流利的日語和漢語向他們交待著什麼,交待不清楚的地方由石原千佳代做了一下補充翻譯。

幾個人嘀咕完之後,互相致禮分開。

松本和山奇先是檢查了一下自已開的大貨車的車體,然後爬上駕駛室頂蓋看了一下車裡裝載的貨物,確認車輛和貨物裝載都沒有問題後,才依次將車開走。

此時,8點的鐘聲從遠處市區的擴音器裡響起並傳到了我們會社,除了施大壯之外,我們的三個師傅又自覺的進入工作壯態,在他們眼裡,總能分開輕重緩急,總是知道什麼時間該去幹什麼活。

從我們來到廠門口到現在,就沒見施大杜閒下來過,儼然象個指揮和佈置工作的廠領導,這不禁讓我們幾個新生感到納悶?

正在我們琢磨議論之時,施大壯把我們四個人喊進了一間更衣室,這間更衣室也是用一個集裝箱櫃改造的,集裝箱櫃裡放著兩排衣服櫃,每個櫃門上都寫有員工的名字。我們四個新生的名字不知在什麼時候也貼在了櫃門上。

開啟更衣櫃,見裡面整齊擺放著全新的工作服、安全帽、作業防護皮鞋以及防雨服、手套和眼鏡等工作和勞動防護用品。

每個新生應配備什麼型號的衣服和鞋子早在半個月之前培訓中心就給我們裁量過了,會社正是按著每個人裁量的尺寸購買的,如果穿著不太合適,還可以更換。

這些東西清點完之後,施大壯對我們說:"從今天開始,你們就要和我們在一起工作了。昨天在社長的引見下,咱們已經認識,我就不再做更多的自我介紹。這個月是我值班,按照咱們會社的規定,誰值班誰就可以代表社長行使職權和發號施令!發號施令我不敢當,但社長交待的事情我必須完成!客氣話我就不說了,首先說說新生來到會社應該怎麼幹,應該遵守哪些規章制度,應該怎樣儘快的適應工作……"

說到這裡,施大壯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本小冊子,裡面寫的是會社規章制度和各種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常識,以及各類五金雜品的識別與分類等常識。

對於這本小冊子我們並不感興趣,可是,小冊子當中的內容對於進入這個會社的每個人都十分重要,不論我們是不是感興趣,都得慢慢背下來記在心裡。我們現在最為關心的是師傅們什麼時候能教我們駕駛和使用院子裡的這些工作機械?然而,施大壯講述的一番話卻讓我們有些失望。他說:“你們來到會社首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從今天開始,場區內四個廁所的衛生和各房間的衛生就由你們打掃,你們四個人要輪流值周,值周生負責檢查廠區內各個角落的衛生,毎天早上要對各個廁所進行徹底清掃沖刷,不能讓廁所有異味,更不能讓廁所有蛆蟲,要及時給廁所補充衛生紙,這種活你們要一直幹到下屆新生來時為止。我這一年就是這麼幹過來的,今天我就把這活正式交給你們,不管你們願意不願意,這活都必須幹好,如果幹不好,誰值周誰就得挨剋,社長關注廁所衛生比關注生產還認真,如果廁所衛生搞不好,他是不會給你留面子的!”

講到這裡,施大壯讓我們跟隨他到廠區內的各個廁所看看。

廠區內的四個廁所除與辦公室連體的一個厠所是沖水馬桶外,其它三個都是環衛部門派送的由塑膠廂板組合成型的可移動廁所,底部廂體可容納1立方米左右的糞水。每當糞水滿了的時候,只要打一個電話並給付四千日元,就會有人開著糞便車過來把廂體裡的糞水吸走,會社的這幾個廁所,半個月到二十天左右就要讓糞水車來吸一次,不然糞水就會從吸糞口溢位,影響生活和辦公區域的潔淨。移動廁所的排洩口與糞水箱之間雖然設有隔臭裝置,但也免不了會有蒼蠅從縫隙出入,如果不經常消毒殺菌,也會滋生細菌和蛆蟲。為了讓我們弄明白如何做好這些工作,施大壯不僅告訴了我們消毒水、芳香劑、衛生紙放在什麼地方,還告訴我們殺蟲劑如何配比,廁所怎樣沖刷才能避免汙水流入糞水箱等等。看到他示範動作的熟練程度,就知道這樣的活他巳經幹了相當長時間。

的確,在我們到來之前,這些活都是他和另外兩名被調到別的貨場工作的研修生在幹,我們這批新生來到會社後,他們這一批研修生就得到了解脫。

四個廁所裡面雖然很乾淨,可是,為了讓我們實際演練,今天早上老生們還沒有對廁所進行打掃,我們跟隨施大壯一邊看,一邊對各個廁所進行了徹底清掃並進行了消殺菌和滅蠅工作。

在清掃的時候,施大壯對我們說:“你們才來日本可能還沒有注意到,在日本,無論你走到哪裡,無論去什麼樣的廁所,很難找到沒有衛生紙的廁所。所以,你們值周的時候,每天早晚一定要看看各個廁所裡的衛生紙是否需要填加和更換。不要因為這點小事而挨批評!”

要想管理好這四個廁所,還真得有人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我們幾個人都是出生於農村,莊家院裡的人誰沒和糞便打過交道,別說是打掃廁所衛生,就是掏糞池我們也不會在乎,何況管理和打掃廁所也將成為我們今後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施大壯領著我們在各個廁所走一走看一看,我們不僅不知道有些東西放在哪裡,也不知道管理廁所還有這麼多的“學問”。

昨天社長領著我們在貨廠院子裡走動的時候,就聽到了狗吠聲,但並沒有發現會社的狗拴在哪裡。今天打掃完廁所之後,施大壯又帶著我們來清掃狗窩和狗狗糞便。

會社的這兩隻狗是兇猛的"鬥牛犬"。據說這種狗屬於美國品種,是看家護院的"好手"。見我們幾個是生面孔,其中一隻聲嘶力竭的狂吠著;另一只呲著牙,瞪著放射著兇光的眼睛,做好了撕咬和進攻的準備。如果不是有鐵鏈拴著,真不知道這兩個傢伙會對我們怎樣。

這兩隻狗雖然對我們很兇,對施大壯卻是很順從甚至有些懼怕。在施大壯的呵斥下,兩隻狗乖乖的溜進了各自的狗窩。

經施大壯短暫訓導,兩隻鬥牛犬很快認識了我們。第二天和它再見面時,兩個傢伙雖然表現得有點警覺,但已不在狂吠我們,喂它狗糧也敢吃了。從這一天起,餵狗、遛狗、清掃狗屎的事兒也由我們幾個承接過來。

這兩隻狗已經在會社養了幾年,一隻叫福庫,一隻叫陶拉。在我們精心的餵養下,這兩隻狗不僅和我們混熟了,甚至成了我們鬱悶時的“開心果”和傾訴物件。在不忙的時候,我也時常帶著其中的一隻到外面遛遛。這兩隻狗雖然在院裡很兇,可是帶著它出去遛彎卻從不與人對峙。

日本養狗的人家很多,但普遍都是寵物狗,像我們這種看家護院的“鬥牛犬”很少見到。

每當我在早晚牽著福庫或陶拉走出去的時候,不管是走在人行步道上,還是走進公園或者河邊,都能看到一些人牽著狗狗遛彎。只要稍微留意,就能看到牽著狗的人手裡都會拎著一個塑料袋,不論狗是在人行步道上便溺,還是在草坪上便溺,狗主人都會用衛生紙把狗狗的糞便包起來放進塑料袋裡拎著走。有的人還隨身攜帶著一個裝滿水的塑料瓶和一塊能吸水的毛巾,在將狗狗的糞便用紙包好放進塑料袋裡後,再用瓶子裡的清水衝一下地面,然後用毛巾擦乾。每當看到這麼認真清洗路面的人,我不禁打心眼裡佩服,而且十分感慨:做人真應該像他們一樣,凡事不能只圖自己省事方便,也要為公共環境和公共利益著想。如果自己帶出來的狗拉了尿了自己都不去清理,難道要靠別人替你去清理嗎?能帶瓶清水沖洗狗狗拉尿過的痕跡已經讓人讚歎不已,如果再用毛巾把衝地的水擦乾,這種做法就更為可佳!

來到會社的第一天很快就過來了,當師傅們還在忙碌的時候,伴隨著五點的鐘聲我們已經下班。施大壯說:“新生來到會社的頭幾個月是不能加班的,所以你們不用等,也不用請示,到點就收拾好東西下班,如果需要你們晚點下班,是會通知你們的。至於學習駕駛叉車和大抓的事兒你們不要著急,按會社規定,你們只有把相關安全操作的理論背熟並經考試合格後才可以學習駕駛會社的機械設備。在師傅沒教之前,院裡的裝置你們只能看,不要隨便亂動,這既是對你們的人身安全著想,也怕你們弄壞了裝置或撞到人!”

會社的老生是輪流值班的,每人值一個月,在這一個月裡,社長和其它貨場有什麼事都會直接向值班人員交代,再由值班人員傳達給相關人員。就連石原千佳代和日本司機每天早晚上下班都得向值班的研修生請示匯報一天的工作。值班的研修生也需要將一些重要事項寫在值班室的黑板上或記事簿上。

值班對每一個研修生都是極大的鍛鍊,有的一說話就結巴就臉紅的研修生透過值班擔當也會在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改變和提高。由於每個老研修生相隔兩三個月就會成為這樣的“領導”,所以,老研修生們只有相互支持、相互鼓勵,沒有不服從指揮、不服從領導和互相排擠、互相拆臺的問題。

施大壯對我們說:“過一兩年,你們每個新生都可以成為管事的廠‘領導’,從現在起,你們就要注意觀察值班人員都在做哪些工作,我來到日本後,這個月是第一次擔任值班員,其它三位老生值班時會比我做的好,你們應該向他們好好學習。你們來到會社後,總要經歷一段適應過程,在我值班期間,如果你們有什麼想法和要求可以直接和我說,我可以代你們轉達給社長和有關人員!”

上班的第一天沒有給我們安排什麼具體工作,只是在施大壯的帶領下在會社院裡轉了轉。儘管這樣,也讓我們大開了眼界。說白了,我們會社就是收廢品的,大到電廠淘汰下來的幾十噸一個的銅芯發電機,小到飯店淘汰下來的鍋碗瓢盆。從電腦、電視、電冰箱、電飯煲到各種各樣的腳踏車應有盡有,很多東西都是新的,有的東西甚至連包裝都沒有開啟就當廢品賣了。我們會社也算是物質回收的終端企業,收的都是各個大企業或者是各個回收站送來的成車成噸的物品,只要是各個國家關係戶需要的,就是我們收購的,所以,這裡邊的學問很大,可學的東西真是太多了。

下班的時候,我們每人選了一輛滿意的腳踏車騎回了住所。

會社院子裡放了十多輛腳踏車,這些腳踏車都是經過腳踏車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並在腳踏車上標註了登陸編號,未經腳踏車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腳踏車是不準騎行上街的。

會社的好東西真是太多了,來到會社時間不長,我們每人就從會社搬回來一臺電腦,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每個人的住所裡就有了全副“武裝”!如果不是因為駕照的原因,客戶們送到會社處理的小轎車和摩托車當中有的竟然完好無損,我們也可以挑選出來自已使用。真不知很多好好的東西日本人為什麼就輕易不要了?!

我們往住處倒騰這些東西社長是知道的,只不過他不想戳穿我們,所以他沒有批評,也沒有鼓勵,在他眼裡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老生們也是從我們這個時候過來的,在他們剛來會社的頭一年,看到很多好東西將要在這裡被擠壓拆解,也覺得有些可惜,在分撿物品的時候,他們也會把很多看好的東西挑選出來放到一邊。在這裡工作時間長了,什麼東西也就看不上眼了,以前看好挑選出來或拿回住所的物品最後還得送到貨堆裡。

在剛到會社的頭幾天,幾位比我們早來一兩年的老生給我們的印象真不錯,與他們相處一段時間之後,卻發現有的老生竟然欺負新生,如果和他們対著幹,肯定會把事情鬧大。畢竟我們是新生,無論是學技術還是幹工作都離不開老生的指導,儘管很憋氣,也只能強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