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諸天攻略計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二一章 繁華之下自有暗流湧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二一章 繁華之下自有暗流湧動

指環王》三部曲的評分高的原因,在於掌握了史詩敘事的關鍵: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

指環王開篇便講:話說天下大勢,曾經分久必合,現在已經合久必分了!?乛?乛?前代英雄造出的時勢已經不再穩當,世界已經沉靜太久了!大家心裡自然便有一種心理預期,認為要有大事發生。

然後敘述視角便從世界轉到夏爾,這裡與外隔絕,與世無爭,一片祥和。村裡最大的事情,反而是一位老爺子做大壽,眾人歌舞宴飲,鳴鑼放炮。這種平和生活下,卻有甘道夫與比爾博關於魔戒的商討,可以說是繁華之下自有暗流湧動。這股暗流隨著甘道夫多年之後匆匆趕來,又匆匆離去一去不回,而噴發出來,把四個霍比特村民衝上成為英雄的道路。這就是很經典的平民英雄路線。

但不同於大多數奇幻故事,指環王的劇本保持了一種現實主義的藝術觀念,人物的能力並不會因為“奇幻”的設定而得到無節制的膨脹,也因此指環王被設定為一個原本高魔但已經變得低魔的世界。“時勢造英雄”這一概念並不是許多人追捧而現實中做不到的打怪升級從手無縛雞之力升級到最後單手摧毀地球,而是人人都有機會做到的,儘可能地堅持自我,一步一個腳印,偶爾回頭,有時摔倒,經常休息,但總歸努力著一路走下去(甚至最後屈服時還靠基友抬一手)。這時,英雄不是需要眾人開啟手機或躺下做夢才能看到的遙不可及的概念式人物(只有中二病才能帶入),而是一種可能性下的自己。這種共鳴感是大部分奇幻電影沒有的。那些電影看著刺激,但卻不會覺得自己也能如此(哈利波特擺明了是兒童市場,畢竟圈了自己小孩的粉,大人怎麼說也得跟著上貢啊)。

而單純的現實主義是不能成為史詩的,純粹的現實主義只會導致弗洛多慘死,魔戒回到它的主人手上。所以故事浪漫主義的一面,就是這些被時勢造出來的英雄翻過頭又造出了時勢,硬生生在魔戒隊支離破碎的情況下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這種浪漫主義體現在指環王世界的各種重大決定上。正面人物的最終決定都是傾向於感情用事,孤注一擲,all 。(居然沒有一個人類像wow的麥迪文那樣提出保存實力去新大陸發展再戰,我真的不相信出海比魔都還可怕)。阿拉貢決定去追梅利皮平放弗洛多自生自滅,聖盔谷困守死地待援(劉皇叔啊),要求亡靈履行諾言,最後集結全軍不戰勝毋寧死,如此種種,都是浪漫主義的劇情鋪排,最後也得到了浪漫主義的結果。一個人的能力固然有限,但一個人的意志能夠影響所有人,從而變得無限,這種情懷讓所有的觀眾因此血脈賁張,激動不已。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現實主義的筆法,浪漫主義的情懷,就是史詩嘛。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史詩是也。

每個人對電影這種藝術品欣賞的口味就不同,各大評分網站上優秀的電影不會讓每個人都喜歡。比如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我個人就不是很感冒,但是不能否認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在欣賞人類藝術成就的時候,最最重要的一點,不能超脫其所在的時代。一下舉2個例子:

1 《星球大戰》

讓中國90年後出生的任意一個沒看過星戰的人去看一下1977年的《新希望》,得到的評價一定很差。為什麼?因為故事老套,特技感人,就連招牌的光劍大戰也是表現的毫無吸引力。但是為何評價很高呢?因為是前無古人的開山之作啊。

之前的科幻類電影,最成功的是《2001太空漫遊》和《人猿星球》,但是這兩者的成功是偶然的,其核心還是在探討人本身。只有《星球大戰》讓人們突然意識到,電影可以把想象世界呈現出來。從此,越來越多的幻想類電影都登上了熒幕,比如《侏羅紀公園》《奪寶奇兵》《大白鯊》等。

為拍《星球大戰》,喬治·盧卡斯當時建立的工業光魔公司現在已經是行業巨頭了,為好萊塢帶來了特效技術的革命浪潮,沒有當時盧卡斯們的試水,哪裡有現在熒幕上光怪陸離的特效呢?

而且這部電影也影響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包括《指環王》的導演彼得·傑克遜,以及國人熟知的詹姆斯·卡梅隆。

那麼,從這些角度去重新審視《新希望》,你覺得他平庸麼?

2 《鋼鐵俠》

拉開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序幕,漫威從此瘋狂吸金。但是單從電影的結構、敘事、藝術性,《鋼鐵俠》都只能算合格或者良好而不是優秀,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超級英雄電影一定還會霸佔著熒幕。

那麼我們在看看《指環王》。

在開拍前,彼得跑遍了好萊塢拉投資,但是均遭拒絕。因為風險太高,《指環王》的原著太成功了,影響了好幾代歐美人,很容易拍砸了,一旦拍砸對於制片方就是血本無歸。最終,他只找到了新線這個二線公司。

最終成片確是令人眼前一亮的,雖然敘事節奏是個缺陷,但是卻瑕不掩瑜。畫面、配樂、剪輯、演員的演技都是超一流的,哪怕是特效,現在看都是一流的。

對於廣大書迷們來說,真的把他們的想象呈現在了大熒幕上。蒼涼的雪山,熾熱的火山,無盡的草原,幽深的森林,恬靜的夏爾,雄偉的白城和亞苟納斯巨像,壯麗的地下城堡,穹頂雕花的瑞文戴爾,黑暗壓抑的巴拉多,提供了創造一切神話的環境。

演員們表現也準確的表現了人物的特色。甘道夫的仁慈,薩魯曼的狡黠,凱蘭崔爾的高雅,愛爾隆德的睿智,阿拉貢的勇氣,波羅莫的墮落與懺悔,伊歐玟的反抗精神,迪耐瑟的權力欲,咕嚕的雙重人格,哪怕是皮聘梅里的插科打諢、萊戈拉斯金靂的相互拌嘴。獸人大軍的壓迫感,人類在破曉時視死如歸的衝鋒。這些無一不吸引著觀眾嚮往著那個架空的世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影片的配樂也是史詩級的,三部曲渾然一體,與畫面,人物完美契合。以至於在別的視頻剪輯裡,如果配了別的音樂,都會產生強烈的違和感。配樂人霍華德也憑藉此曲獲得了格萊美大獎。

但是這並不足以讓他包攬奧斯卡11項大獎,托爾金本人小說的深度及思想性才是最核心的一點。對於人類於絕望中的反抗,對於人性中慾望的批判,工業化中對於自然的破壞,電影都很好的表現了出來。

《指環王》之後的那些史詩大片除了場面以外還剩下什麼呢?說句不好聽的,有些場面也僅僅是看上去大而已。

所以對於這樣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系列電影,評價很低才是反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