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卷 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卷 第五十八章 大遼河堡

***能想的到營帳的重要性,袁崇煥自然也想的到,這會兒的遼東晚上是真的冷,如果沒有營帳擋住那刺骨的寒風,沒幾個人能扛的住。

原本***壓根就沒想過大營會守不住的問題,這會兒,在野外,後金鐵騎就是無敵的存在,再加上十五萬協從軍,就算是遼東軍全來了他也不會放在眼裡。

這並不是他輕敵,在野外,遼東軍真幹不過後金鐵騎,從入侵遼東至今,後金鐵騎都跟遼東軍打了二十多年了,遼東軍還從未偷襲過後金鐵騎的大營,就因為他們知道幹不過,不敢來。

這也不是他大意,他也知道有的火炮射程能達到四五裡,問題那都是千斤以上的火炮,而且,遼東軍這一路從三臺子河奔赴遼河,都在他們的嚴密監視之下,他們攜帶的輜重裡面壓根就沒有火炮,這點從頭兩天填壕溝的戰鬥中也得到了證明,明軍要是有火炮,蒙元步卒上去填壕溝的時候他們就開炮了,那會一直拿弓箭還擊啊。

他唯一沒有料到的就是,張斌會派人送火炮過來,而且來的這麼快,來的這麼多。

他要知道張斌會送這麼多火炮過來,壓根就不會在那麼近的距離紮營。

可惜,這會兒說什麼都遲了,甚至,他派蒙元騎兵回去收拾營帳都來不及了。

多爾袞他們兄弟剛剛點齊親兵來到蒙元鐵騎扎堆的地方,還沒將蒙元鐵騎集結起來,北邊的便亮起沖天的火光,那位置,正好是他們紮營的地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見狀臉色大變,他呆呆的看了看遠處的火光,隨即對身邊的親衛下令道:"快,帶一隊人過去看看。"

他這只是心存僥倖而已,這麼大的火光,不用想,肯定是他們紮下的大營著火了。

果然,不到一刻鍾,他派出去的親衛便跑回來驚慌的道:"大汗,不好了,我們的營帳全著火了。"

***聞言,冷冷的問道:"蒙八旗和漢八旗的大營呢?"

那親衛失聲道:"也著火了,全都燒起來了,所有營帳全燒起來了。"

***聞言,眼角抽搐了一下,隨即斷然下令道:"傳令,蒙八旗、漢八旗還有後金八旗,即刻撤退,連夜趕回海州。"

這可以說是後金崛起以來打的最窩囊的一仗,甚至還沒跟明軍正式開戰就損失了數千八旗精銳,***氣的幾欲噴血,他狠狠的看了一眼北面的火光,隨即調轉馬頭,帶著後金聯軍往南奔去。

這個帳他遲早要找袁崇煥算,不過現在他必須馬上率軍趕回海州,袁崇煥這把火幾乎把後金聯軍所有輜重都給燒了,不光是晚上沒有帳篷沒法宿營,還有鍋碗瓢盆什麼的,全丟了,他們甚至連飯都沒法做,糧食這些人撤退的時候倒是知道搶出來一部分,問題他們不能吃生的啊!

***這會兒是氣的快吐血了,袁崇煥卻是樂開了花,看到熊熊燃燒的後金聯軍大營,他忍不住大笑道:"哈哈哈哈,這下***唯有退回海州了,不然他這二十萬大軍不凍廢了也得餓廢了。馬上傳令祖大壽,派出偵騎跟在建奴後面,看他們是在哪裡渡河的。"

他身後一個親衛應命而去,戚元弼有些好奇的問道:"袁大人,您的意思,我們追上去半渡而擊?"

袁崇煥搖頭道:"不不不,他們渡河的時候肯定會做好安排,如果不能一舉擊潰留下來的人馬,他們渡過河的隊伍再回頭一擊,我們必定大敗。我是想在他們渡河的地方修一座堡壘,反正這遼河沿岸我們最少也要修五座堡壘,不如修一座修那裡,架上二十門火炮,只要他們敢再從那裡渡河,我們絕對能轟的他們找不著北。"

戚元弼聞言,恍然道:"有道理,只要火炮架起來,他們就別想從那裡渡河了。"

當天晚上,偵騎便回報,建奴渡河地點就在離西寧堡大約五十裡左右的一個河灣裡,而且,看他們那架勢是準備連夜渡河。

袁崇煥聞訊,心中已有定計,第二天一早,他得到建奴已經全部過河撤往海州以後便請戚元弼率戚家軍將士將六十門火炮裝上車輪舸,順流而下,送到建奴渡河的地點,想辦法抬上岸,同時又令祖大壽率五萬關寧鐵騎從陸路跑過去,即刻在河邊搭建零時炮臺,同時選好地點準備築城。

關寧鐵騎出發以後,他又召集何可綱、祖大樂、曹恭誠等將領細細交待了一番,隨即便帶著三萬步卒和一應糧草輜重趕往後金聯軍渡河之地。

一路並沒有什麼意外,不出兩個時辰,他便率軍趕到了偵騎所說的河灣處。

此時,關寧鐵騎正在修築零時炮臺,祖大壽則早已找到了和適合築城之地,戚元弼也已將火炮送到。

袁崇煥看著遼河兩岸後金軍倉促撤離時留下的滿地狼藉,不由豪情大發,對著祖大壽、戚元弼等一眾將領慷慨激昂道:"此處扼守遼河要道,就如同關寧錦防線之大凌河堡一般重要,以後這裡就叫大遼河堡吧。"

大遼河堡,寓意深刻,袁崇煥這是想打造一條如同關寧錦防線一般的牢固防線,讓後金望而卻步,眾將聞言,紛紛大聲叫好,一時間遼東軍士氣高漲,就地開始修築堡壘。

此地也可以算的上是收復遼東的橋頭堡,因為越過此地便是一望無際的遼東平原,如若能扼守住此處,遼東軍進可攻,退可守,主動權盡在掌控,而後金就難受了,這處絕佳的渡河地點被佔,他們想從遼河下游渡河變的困難無比,而且還要隨時防備遼東軍從此地渡河,深入遼東平原內部。

這麼一個戰略要地,袁崇煥自然異常看重,他決定在此修築一個能容納十萬人的大堡壘,並在堡壘中架設五十門火炮,對河道這邊二十門,其他三面各十門,讓這裡變成一座牢不可破的堡壘。

這一天,遼東軍爆發出空前的熱情,到下午,不但臨時炮臺已經搭建好,六十門火炮已經全部就位,甚至,連大遼河堡南面城牆的地基都被他們給挖出來了。

到了傍晚時分,他們又迎來了一個更大的驚喜,戚家軍統領戚元功竟然親率一百艘車輪舸送來了糧食五萬石,一時之間,整個遼東軍營地一片歡騰。

戚元功其實是受了張斌的委託前來與袁崇煥商議,怎麼助他打贏這一仗的,現在雖然看上去遼東軍形勢一片大好,其實,後金聯軍只是暫退而已,***肯定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在遼河沿岸修築堡壘。

西寧堡一戰,後金聯軍看似損失慘重,其實總共也才陣亡數千人,***手裡還是有二十萬大軍,遼東軍這十萬人馬在他面前還是不夠看。

袁崇煥率眾將熱情的招待戚元功共進晚餐之後,便揮退左右,與戚元功商議起來。

戚元功見眾將一一退出帥帳,這才拱手道:"袁大人,我們總督大人這次派末將率軍過來,主要是怕袁大人孤軍深入,被建奴圍攻,遭遇大敗,從今日之戰況來看,袁大人應該是站穩腳跟了,不知袁大人還需要什麼協助,您儘管跟末將說,但凡是末將又或是我們總督大人能幫到的,絕對不會含糊。"

袁崇煥聞言,感動道:"張大人對袁某如此恩重,袁某真的無以為報啊。"

戚元功按張斌的交待回道:"張大人說了,這些都不算什麼,只要袁大人能守住遼東,保住遼東軍,就是最好的回報。"

袁崇煥鄭重的點頭道:"袁某記住了。"

戚元功見他這付模樣,尷尬的道:"袁大人,您看,現在你需要什麼幫助嗎?末將奉總督大人之命專門來協助袁大人,老這樣閒著,回去總督大人非得責罰末將不可。"

袁崇煥聞言,認真的考慮了一下,隨即為難道:"要說此戰之關鍵,主要是修築堡壘的速度,堡壘修築的越快,我們的勝算就越大,但是,就算加上你們這萬餘人,堡壘修築的速度也快不到哪裡去啊。另外,就是要防建奴前來阻擾,這次***雖然吃了個悶虧,其實損失並不大,我想,他應該很快就會率軍回來阻擾我們修築堡壘,就是不知他會走何處,也不知他會怎麼阻止我們修築堡壘。"

戚元功點了點頭,思索了一會兒,隨即分析道:"堡壘的修築無非石材和木材最為消耗時間,十萬人又要開山採石、又要砍樹伐木,修築起堡壘來也快不到哪裡去,不若這樣,末將即刻派人通知總督大人,從福廣收購一些石材、木材甚至是磚頭過來,這樣,你們修築堡壘的速度就能快不少。"

袁崇煥聞言,目瞪口呆道:"這個,福廣離此足有數千裡,你們收購石材、木材和磚頭過來,恐怕時間上來不及了吧?"

戚元功微笑道:"袁大人,您忘了,祖將軍從遼東出發不到五天,我們可就將火炮給您送過來了。"

袁崇煥的確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因為張斌只是命人駕駛著車輪舸停在廣寧中左衛附近的小魚港候命,並告訴他,如果有急事需要幫忙,可以派人乘坐快船去福廣告知,這快船有多快他還真沒想過。

祖澤溥回來以後,他又是安排火炮轟擊後金聯軍大營,又是安排步卒去放火燒營,又是安排人跟蹤後金聯軍,又是籌劃修築大遼河堡,忙的不得了,壓根就沒注意祖澤溥不到五天就去福廣打了個來回。

現在戚元功這麼一說,他才猛然反應過來,如果五天就能打一個來回,那從福廣運送石材、木材和磚頭過來還真能讓他省不少事,他忍不住問道:"戚將軍,你們一次能拉多少石材、木材和磚頭?"

戚元功大概在腦海裡估算了一下,隨即肯定道:"一次拉足修築一個堡壘的石材、木材和磚頭還是沒問題的。"

"啊!"袁崇煥聞言,不由大吃一驚,張斌手裡到底有多少快船,修築一個堡壘的材料可不是一點點,他們竟然能一次拉過來,可能嗎?

他忍不住懷疑道:"真的嗎?"

戚元功肯定的點頭道:"真的。"

他們可不光有車輪舸,還有鎮遠巡洋艦,一艘鎮遠巡洋艦的運糧足以抵幾十艘車輪舸,一次拉足修築一個堡壘的石材、木材和磚頭還只是他保守估計而已。

袁崇煥見他如此肯定,不由羞愧道:"那袁某就厚顏請張大人幫這個忙了,這堡壘一天不能修築完成,我這心裡就不踏實,能早點修好,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戚元功點頭道:"那行,我等下就讓快船回去通知張大人,請張大人先提前準備一下,明天我就命人率艦隊回去拉材料,對了,建奴如果來阻止,袁大人準備怎麼應對?"

袁崇煥沉吟道:"原本如果沒有張大人支援的火槍和火炮,我就只有據城死守一途了,但是,有了張大人支援的火槍和火炮之後就不一樣了,我或許可以陰建奴一把。只是,這火槍操控還好說一點,畢竟對直射就行了,這火炮的操控我卻沒有任何把握,虎蹲炮我還只是見過,並未使用過,而且遼東軍中也無人使用過虎蹲炮,特別是帶上炮車以後,我們就更不會用了,到時候胡亂開炮,恐怕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啊。"

戚元功立馬拍胸脯道:"這有何難,末將給大人派一千熟練的火炮手,保證指哪打哪。"

袁崇煥聞言,猶豫道:"這樣不大好吧,如果傳到有心人耳朵裡,張大人可就麻煩大了。"

他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現在朝堂上那些閹黨餘孽可無恥的很,他們根本就不會管什麼遼東的得失,也不會管大明的安危,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跑皇上面前搬弄是非,幹趴朝堂上跟他們不對路的官員。

皇上畢竟還年輕,很多時候都不能判斷到底誰對誰錯,像上次,他差點就被抓去千刀萬剮了,現在想起來他還心有餘悸呢,他可不想連累張斌被那些閹黨餘孽給害了。

戚元功聞言,淡定的道:"袁大人,您放心,只要不是全力參戰,派個一兩千人還是不會引起有心人注意的,到時候,你給我們一千套遼東軍的軍服就行了,只要你們不到處亂說,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袁崇煥掙扎了一下,最後還是咬牙點頭道:"那就多謝戚將軍了,如果到時候出了問題,袁某一力承擔,反正如果沒有張大人相救,我三年前就被千刀萬剮了。這次的事如果被閹黨餘孽捅到皇上那裡,最多也就是殺頭而已,袁某把這條命還給張大人,還白賺了三年了,而且還不用被千刀萬剮,這樣算下來,袁某還是賺大發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