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崇禎第一權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卷 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卷 第五十三章 世上無難事

做什麼事都不能畏難,如果什麼事情還沒有開始做,就考慮這裡難以做到,那裡難以完成,然後望而卻步,那麼,你,可能這輩子都一事無成。

張斌知道,將間作稻改為連作稻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不是一兩年就能完成的,而且,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阻力。

但是,一旦能在整個大明推廣開來,每年最少能增加兩三億石的糧食產量,這樣的事情,是足以改變歷史格局的大事,不管多難,都要去完成。

他讓胡江去做產量試驗還只是第一步,後面,或許,他還會寫一本《水稻種植紀要》什麼的。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發放土豆和紅薯的種子。

經過這幾天的查探,襲擊平陽這個海盜貌似已經嚇破了膽,不敢再出現在平陽附近海域了,那麼,這個土豆和紅薯的種子就必須儘快發下去了,不然的話,種植的最佳時間就要錯過了。

當然,張斌現在還處在休養期,土豆和紅薯種子的發放他還不能親自去做,這件事情,他交給了自己的親信黃培文和吳士琦。

而第一批,正是發給北山村、濱海村等逃亡到縣城的裡甲,因為他們所有人這會兒都還在縣城,趕回去的時候,正好把種子一起帶回去。

張斌甚至還安排了兩百餘名屯衛,推著平板車,幫他們把種子一併送回去。

這下,又把這數千老百姓給感動的不行了。

縣令大人都傷成這樣了,還不忘幫老百姓解決溫飽問題,真是難得的好官啊!

很多時候,人就是這樣,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張斌這麼為老百姓著想,老百姓自然也會為他著想。

縣令大人為了幫老百姓阻擋海盜受了重傷,流了很多血,這件事情,在平陽,差不多已經人盡皆知了。

很多老百姓,特別是北山村和海濱村一帶的老百姓都在打聽,什麼東西能補血。

這一打聽,還真讓他們打聽出來一些補血的東西。

這裡面,最有名的當屬桑椹,在民間就流傳著“桑樹救駕,椿樹封王。”的故事。

傳聞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東宮太子劉秀在南陽起兵,討伐王莽,立志光復漢室江山。

但是,初戰不利,在幽州附近卻被王莽手下大將蘇獻殺得大敗,劉秀孤零零一個人從戰場上逃出來,並且胸前受了刀傷,左腿還中了一隻毒箭。

按道理,這麼重的傷,又沒人照顧,劉秀應該是死定了,但是,當他重傷倒地即將昏迷的時候,一顆桑椹正好從樹上掉下來,掉進他嘴裡,他迷迷糊糊就把這顆桑椹給吃了。

吃了桑椹之後,他發現,自己竟然好多了。

於是他便在桑椹樹附近躲了起來,每天就靠桑椹充飢,一個月後,他胸前的刀傷竟然奇蹟般的好了,腿上的箭毒也消了,身體漸漸恢復了健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當上皇帝以後,感念那顆桑椹樹的救命之恩,特意寫了份詔書,封桑椹樹為王,結果,傳詔的太監錯把桑椹樹旁邊的椿樹當成了救駕的功臣,直接將詔書對著椿樹念了。

這就是桑樹救駕,椿樹封王的故事。

由於年代久遠,這個故事的真假已經無從考據,但是,桑椹能補血益肝卻是真的,平陽的百姓聽說之後,便開始到處尋找桑椹。

湊巧的是,這會兒正是桑椹成熟的季節,平陽的桑椹樹還不少,於是乎,每天都會有老百姓提著一籃籃桑椹來到縣衙,張斌怎麼吃都吃不完,最後只能按醫書上記載的辦法,將桑椹加工成桑椹幹,保存起來,慢慢吃。

當然,補血的東西不光有桑椹,平陽老百姓也不是光送桑椹。

像農村最常見的雞蛋,其實也有滋陰補血的效果,《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雞子黃,氣味俱厚,故能補形,昔人謂與阿膠同功,正此意也。

一般有點錢的農戶都會想點辦法送點雞蛋過來,已表達自己的心意。

至於更有錢的,那就是直接送雞了。

這個雞並不是一般的雞,而是烏骨雞,也就是烏雞。

還有龍眼,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桂圓肉。

烏雞燉桂圓,這是農村人都知道的補血聖品,當然,這個主要還是治療崩漏帶下的,張斌虧的這點氣血其實還不算很嚴重,還不需要這麼猛補。

但是,不管是小六嬸還是小云,甚至是謝正剛、吳士琦都想著法子給他補血益氣,就算老百姓不送這些東西,他們也會想辦法去給他找,給他買,現在老百姓天天送東西來,那還不是逮著他讓他猛吃。

天天這麼補,真是補的他血都快噴出來。

不到半個月時間,他的傷口竟然奇蹟般的癒合了,除了不能怎麼使勁,其他都跟正常的時候差不多了。

這下,他更坐不住了,他開始四處下鄉走訪,檢視。

他最關心的還是土豆和紅薯的種植,因為他知道,可怕的天災就要降臨,傳統糧食作物的改良已經來不及拯救億萬黎民百姓,唯有推廣高產的土豆和紅薯才能救人於水火。

對於土豆和紅薯的推廣,他最擔心的莫過於發下去的種子被人給吃了,畢竟種下去還要幾個月才能有收穫,現吃的話,馬上就能吃幾天飽的。

還好,這個時候還沒有開始鬧饑荒,平民百姓也只是吃不好,吃不飽而已,還沒到餓的哇哇叫的時候,發下去的種子,還沒人當口糧吃掉。

接下來就是開荒的問題了,平陽大部分都是丘陵地形,荒山倒是不少,要開出幾千畝荒地還是不成問題的,但是,這個荒山也存在一個歸屬問題,中間的牽扯,如果沒人積極去調劑,還真有點推不動。

張斌下到鄉里,遇到最多的就是這種問題,所有農戶都想種土豆和紅薯,因為兩千多斤的畝產已經擺在那裡了,幾百人看到,這個是不用懷疑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有山地,你想種,還得有地方。

要辦成這件事,其中的曲曲折折,可謂複雜無比,好在張斌在平陽的威望已經樹立起來了,再加上幾個主要的鄉紳都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最後歷經曲折,他還是讓絕大部分平民百姓都種上了土豆和紅薯。

有很多事就是這樣,你光畏難,光看著,而不付諸行動,那麼,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

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唯有用心去做,才能成功,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努力,土豆和紅薯基本已經種下去,接下來,就等豐收的季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