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重徵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推選督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推選督師

readx(); 第二天的朝會,議的自然還是當下的軍事問題。朱由檢仍然沉默寡言,廷臣仍然爭論不休,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數日。對官員們來說,這種局面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皇帝沒主意,諸事都得聽官員的,這樣官員集團就可以逐漸架空皇帝,成為帝國的真正主宰。

可惜這些滿腹經綸的官員偏偏不懂軍事,出的主意雖然五花八門,卻大多脫離實際。比如一些人認為既然京營和秦兵都不行,那就只好調遼東邊軍剿賊了。可是馬上就遭到戶部和兵部官員的反對,因為千里調兵不但勞師動眾,朝廷根本無力供應糧餉;而且一旦抽調遼東邊軍,山海關等地的防禦必然被削弱,若建虜趁機叩關,豈不更加麻煩?

還有東林黨人建議從各省調動衛所軍剿賊,這個更不靠譜。且不論衛所軍戰鬥力如何是否願意打仗,單是缺少騎兵這一條,就註定是瞎指揮,甚至連同為東林黨但較明事理的錢龍錫等人都去,不得不痛加駁斥。

在淘汰了大部分明顯不可行的方案後,廷臣們仍然沒能商討出一個統一的意見。現在大致分為三派:

一是換帥派。這一派以東林黨人為代表,主張解除盧象升和孫傳庭的指揮權,從朝中委派重臣督師,真正目的則在於爭奪軍權。這一派人數最多,聲音最大。

二是維持派。這一派以兵部右侍郎楊嗣昌工部尚書徐光啟,以及中書舍人黃宗羲王夫之等人為代表,認為盧象升孫傳庭有功無過,南陽陷落責任不在二人,主張讓二人繼續領兵,全力追剿張獻忠和李自成。但這一派人數很少,與東林系官員相比,未免顯得勢單力孤。

三是觀望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溫體仁和周延儒,以及王應熊張鳳翼錢象坤等黨羽。過去他們一向是的臉色行事,可這次皇帝遲遲不發表意見,他們也摸不準皇帝到底是什麼心思。想自己提個主張吧,他們對軍事又一竅不通;不吭聲吧,又怕讓東林黨搶了風頭。於是只得一邊對他人的建議冷嘲熱諷,一邊緊盯皇帝的表情。

眼正午,再爭吵也吵不出什麼新花樣了,朱由檢終於開了口:“盧象升孫傳庭及諸將盡心竭力奮勇殺賊,這是有目共睹的。但首逆逃脫,南陽失陷,流賊重入陝南,主要責任在朕,他們的過失,朕也不想替他們掩飾。既然眾卿大多認為應該換帥,那就換吧!內閣擬一道旨意,免去盧象升總督五省四府軍務之職,且回京師候旨;孫傳庭由三邊總督改任甘肅巡撫;收回戚顯宗伏波將軍印,回登州候旨。王在晉範景文並未直接掌兵,責任不大,仍任原職。廷議公推人選,接手三人軍務,督師剿賊。眾卿以為何如?”

以東林系官員為首的廷臣們聽了大喜過望,心想這回終於讓皇帝低頭了!雖然皇帝的方案與他們設想的還有一定差距,比如他們是很想把盧象升孫傳庭革職拿問,徹底驅逐出官場的;但他們也知道皇帝年輕氣盛,此次做了這麼大讓步已屬不易,萬一迫得太急,皇帝一怒之下反悔,那就得不償失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是以李標錢龍錫等內閣重臣為首,眾臣紛紛表態支援。維持派和觀望派見朱由檢已做出決定,也只得接受現實。

接下來最重要的一件事,自然是推選督師的具體人選了。沒想到,東林系官員們剛躍躍欲試地要推舉早已商量好的人選,朱由檢卻又發話道:“此次推舉督師非同小可,剪除首逆剿滅流賊之重任,全系於其一身。連盧象升孫傳庭這樣能臣都完不成的任務,非得出乎其類拔乎其萃文武雙全的重臣方可勝任。朕以為,督師人選須得滿足幾個條件:

結仇仇不酷結察戰陽仇遠敵

“其一,必須是閣臣,如此方可服眾;

“其二,必須做過地方官,熟知地方政務,便於統籌協調;

“其三,必須才學過人,德高望重;

“其四,必須知兵,最好統過兵,取得過戰果;

孫遠仇不獨孫術陌冷月諾主

孫遠仇不獨孫術陌冷月諾主可惜這些滿腹經綸的官員偏偏不懂軍事,出的主意雖然五花八門,卻大多脫離實際。比如一些人認為既然京營和秦兵都不行,那就只好調遼東邊軍剿賊了。可是馬上就遭到戶部和兵部官員的反對,因為千里調兵不但勞師動眾,朝廷根本無力供應糧餉;而且一旦抽調遼東邊軍,山海關等地的防禦必然被削弱,若建虜趁機叩關,豈不更加麻煩?

“其五,必須年富力強,精力充沛。以上五條,缺一不可。諸位臣工,朝中可有這樣肱股之臣?”

此言一出,絕大多數廷臣立即傻了眼。不為別的,皇帝提的這五個條件,也實在太苛刻了點!

結仇仇科鬼敵球接月情太仇

首先必須是閣臣,那就限定在了閣臣那十五個人裡;第二必須做過地方官,可是閣臣裡有一多半都是翰林出身,自從步入仕途,就一直做京官,從未外放;第三必須才學過人,德高望重,這個標準又不好說;第四必須知兵,最好還統過兵,這一條就更難了,連京師都沒出過的官員,上哪去統兵?第五必須年富力強,而閣臣中多是年齡偏大者,像李標成基命這樣年過花甲鬚髮皆白的,就不能在考慮之列了。

可是想要反駁皇帝的這五條標準,又不知從何處駁起,畢竟這些要求單論哪一條,對督師這樣重要的人選來說亦不為過。東林系官員趕緊絞盡腦汁,把所有東林系閣臣一個一個地往這五條標準上套:李標錢龍錫何如寵文震孟成基命王洽可是沒有一個人同時符合這五條標準。即使算上中間派的畢自嚴徐光啟和楊嗣昌,還是沒人符合。

其實最接近要求的無疑是楊嗣昌,可是楊嗣昌並非東林黨,而且資歷太淺,東林系官員當然不想推舉他。李標錢龍錫成基命等幾位東林重臣一商量,唯一勉強符合標準的就是兵部尚書王洽了,他除了沒親自統過兵以外,其他幾條都算符合。其實王洽在東林黨中不算太重要的人物,但為了把督師搶到手,也只好推舉王洽。

孰料還沒等他們商量好,此前一直不聲不響的溫體仁突然出班奏道:“陛下,臣推舉一人!”

艘科不地鬼敵恨所月冷秘太

“哦?”朱由檢驚喜地問道,“朕方才說的那五條,他可都符合?”

“正是!”

“到底是何人?”

“啟奏陛下,此人乃是東閣大學士領禮部尚書銜太子太保,周延儒!”

本書來自 /book/html/18/18653/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