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之科技香江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章 怎樣才能富過三代、五代、十代?

包玉剛作為世界船王,卻居安思危,無時不在的密切注視全球石油業的動向。

70 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使西方的石油大亨意識到,倚賴中東的石油,無疑是在編制絞索。歐洲的北海油田、美洲的得克薩斯油田再掀開發熱潮。出油的捷報,使油輪主人如坐針氈。

石油消耗大國rb,從70年代初起加緊儲備石油,而到70年代末,罐滿庫盈的rb突然削減石油進口量,這對擁有龐大的油輪船隊的包玉剛,不啻於當頭一棒。

石莫這時說道:“包伯伯,您的選擇沒有錯,從商業角度上來講,香港的土地有限,未來香港地產業的發展前景是樂觀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您如果成功收購了九龍倉,意義是重大且深遠的,算是反擊了這些老牌的英國財團,打擊了其囂張氣焰,將開啟華商在香港的一個全新的時代。”

石莫知道包玉剛幾個月後就會獲得勝利,入主九龍倉任董事會主席,可以說如果不是包玉剛現在的選擇,未來九龍倉旗下的幾塊風水寶地都依然會在怡和之手,九龍倉旗下的海港城每年在香港就收租達到了100多億元,整個九龍倉每年的租金更多。如果不是包玉剛現在拿下了九龍倉,未來中國人每年依然要向怡和集團交上百億的租金。

包玉剛糾結的說道:“希望最後能成功收購吧。但就算收購成功了,到底算抄底還是站在半山腰上,我心裡也沒底。”在這個賭局上,船王是押上了自己大半身家了,有擔心是正常的。

但石莫知道,歷史並沒有讓包玉剛等太久,答案出現在1984年。1984年9月27日,《中英聯合聲明》草案簽署,為了防止英國在迴歸前超售土地,草案要求迴歸前每年批地不超過50公頃。受此限制條例的影響,香港未來幾十年的地產價格總體大趨勢都是向上升的,而且那價格漲的是跟火箭一樣。

包玉剛繼續說道:“其實我棄舟登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下一代人著想,現在航運業有問題,我不能把這個風險交給下一代,香港的地產業作為長線投資應該會比航運業好。但要擠進日益激烈的香港房地產市場,自己從頭開始做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我才盯上了隸屬怡和洋行的地產公司九龍倉。現在的九龍倉是香港最大的貨運港,不單單有深水碼頭、露天貨場、貨運倉庫,還包含了酒店、大廈、有軌電車等產業。倘若把這塊地合理開發,前景無量。振國老弟現在不也是在投資地產嗎,看來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石振國滿臉笑意,說道:“其實我決定做房地產還是受我兒子的開解,如果不是他,我可能也不會成立太陽房地產公司,投資新界元朗區的新市鎮。現在他的事業做得比我的都大,我到是不用擔心下一代接班人的問題。”

在石莫這裡可以輕鬆做到的事,可以輕易下達關乎公司、家族、個人未來生死存亡的決定,在別人哪裡可就是很艱難未知的抉擇事項了。任何人都會做事後諸葛亮,但很少有人會像包玉剛這樣目光敏銳,反應迅速。

航運是一個典型的重資產行業,“金融+產業”聯動的高槓桿模式,既需要利用自有資金加槓桿借貸,又需要與各國政府之間保持良好的政商關係,保證資金來源。因此想要在航運競爭中盈利,就必須背上高負債,還得有天時地利配合,稍有不慎便會傾家蕩產。

包玉剛這是在主動調整自己的商業帝國經營方向,降低經營難度,把企業變成“傻子都能經營好”,再交給第二代。

若是想要讓家族永遠衣食無憂,顯然沒有比“收稅”更好的方法了。包玉剛的“棄船登陸”,本質上就是將商業帝國從經營難度極高的船運業擺脫出來,轉型經營難度大幅降低的地產,之後更是進入經營簡單的“收租型物業”。

這種轉型,既避免了肱骨老臣對接班人的腹誹和阻礙,又能讓二代獲得穩健的收益。此舉在後來獲得了香港富豪們的紛紛效仿,效仿者那是有如過江之鯽。

上世紀50年代起,香港四大家族透過房地產積累巨大財富,並逐步控制了香港的物流、金融、電力、碼頭、電信等所有具備壟斷特性的產業,進而“坐地收租”。

包玉剛的精明也體現在這裡,除了九龍倉,包玉剛的女婿吳光正還陸續控制了香港的有限寬頻、天星小輪、九龍倉電訊、海港企業等一系列公司。

世人都感慨包玉剛老謀深算,在危機前夕全身而退,留下了一座香港地標、一座全球銷售額穩居第一的商場,為後人鋪好了路。包家擁有這塊地999年的土地使用權,單是租金,一年就淨賺160億元。2015年,69歲的吳光正宣佈正式退休,36歲的兒子吳宗權接過數千億家產,開始躺著收錢。

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香港的電力是嘉道理家族和李嘉誠的,煤氣是李兆基的,超市是李嘉誠和怡和集團的,公共交通是李兆基和鄭裕彤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新鴻基的郭家兄弟,除了每年150多億的廣場租金,還有九龍巴士和富聯國際。後來李嘉誠更是技高一籌,直接跑去英國收租:電信、港口、管道、天然氣,甚至連供水都沒有放過。本質上,這些都是“收稅制商業”。

包玉剛對石振國說道:“是這樣麼,看來小莫真是眼光獨到,你生了個好兒子啊,確實不用擔心家族傳承問題,未來石家也必然會因他而耀眼。可惜我膝下無子,只有四個女兒,且都嫁人了,要不然...”

石振國說道:“包兄也不必如此,你雖然只有女兒,但幾個女婿都很厲害啊,尤其是你培養的接班人,緊隨左右的二女婿吳光正,未來包家勢必會更上一層樓的。”

“但願如此吧。”包玉剛點點頭說道。

……

在包家坐聊一陣後,石振國兩父子就起身告別離開了。畢竟船王包玉剛自己也有很多事情要做,節假日也有不少活動要參加,時間安排的很緊,是個大忙人。

隨後的幾天,石振國帶著石莫又相繼拜訪了香港的許多名流商賈,讓石莫認識了不少富二代,如:董建華、董建成、霍震霆、霍震宇、李家傑、郭炳湘、郭炳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