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之科技香江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7章 被盯上的巴士公司

歡樂的節假日總是過的很快,石莫感覺還沒怎麼玩夠,就已經過去了。

新春上班的第一天,員工幹的活很少,主要就是在公司裡樓上樓下、串來串去拜年、逗利是。新世界投資控股公司給了自家的員工每人一封“開工利是”,不分職位高低都是100元一封。另外,石莫個人和高層管理員也向員工派了利是,已婚的也會給未婚的同事派利是。

幾天後,石莫在新世界投資控股公司的自己辦公室裡工作著,處理一些公司的日常事務。公司即將開始大肆招收研究人員,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也出現有不少問題。

其中一個是交通問題,由於新界元朗區現在的工業區很少,衛星城天水圍也才剛剛開始規劃建設,人口還沒有激增,因此現在元朗區的巴士路線和班次都很少,完全不能滿足未來新世界公司幾萬人的乘車需求。

雖然以後新世界公司的有一部分員工會住宿舍,但石莫預計有不少員工是不會住宿舍的,畢竟很多人的家都在港島或九龍地區,現在的地鐵也還沒有建設到元朗區,最終很多人還是要乘車上下班。

現在霍建檸就向石莫打報告說,自己跟九龍巴士的交涉不順利,九巴公司表示現在元朗區的路線只能由原來的5部車增加到10部,霍建檸想要更多,九巴卻不同意,由於資金等問題,他們想等元朗區的新市鎮發展起來後再適時增加運營車輛。

石莫哪有時間等你慢慢來,必須要跟上公司的發展步伐才行。霍建檸的報告中最後向石莫提議由新世界公司與九巴公司聯營,購買巴士做僱員服務,接載員工上下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本來石莫也想這樣操作的,但九龍巴士的態度讓石莫很不爽,這是不給面子啊。與巴士公司聯營在以後也難保不會再次遇上這種糟心事,加上前幾天在包玉剛家的見聞,因此石莫打算自己收購一家巴士公司,可以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但想要收購理想的巴士公司卻並不容易。

現在香港最大的兩個巴士公司是九龍巴士和中華巴士。

1933 年,港府鑑於多家汽車公司爭奪線路、票價不統一的混亂局面,決定實行專利權制,將香港分為港島與九龍新界兩大塊營業區,一區只允許一家公共汽車公司經營。

這一年,顏黃兩家牽頭正式成立了中華巴士有限公司,招股增資,成為了港九最大的巴士公司。顏成坤、黃旺財認為,九龍新界人口較少,發展緩慢,應該到開發最早的港島經營,那裡人口多,商貿發達,盈利非常可觀。於是中巴參加投標,獲得了在港島的營運權。接著,中巴公司一一收購了港島未獲得營運權的車行,一舉成為了公共巴士業的巨擘。

而香港的九龍新界地區,則由九龍巴士公司經營。董事長是名聲顯赫的鄧肇堅,他是太平紳士、東華三院總理、保良局主席、香港大學校董,晚年還被冊封為英國爵士。巴士專利權制,就是鄧肇堅敦促港府立法實施的。鄧肇堅看好九龍,認為九龍與新界相連,發展前景更大,九龍地區正在向新界延伸,未來的新界,將會是新興的工業居民區,於是九巴競投成為了九龍新界地區的專利巴士公司。

到70年代,新界成為新興工業區,人口激增,九巴終於後來者居上,超越了中巴,成為香港最大的巴士公司。

隨後石莫打電話叫霍建檸和袁天帆來自己的辦公室商量對策,如何才能收購成功。一個多小時後,霍建檸和袁天帆來到石莫的辦公室。

三人在辦公室的待客區坐好後,霍建檸向石莫問道:“老闆,您叫我們來是有什麼吩咐?”霍建檸知道石莫如果沒什麼重大事情,是不會特地叫他們過來商量的,因此主動開口問道。

石莫說道:“為了解決公司的交通問題,我準備收購一個巴士公司,找你們來出出注意。”

霍建檸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說道“老闆,您是想收購九龍巴士嗎?確實可行,現在我們公司沒有在香港經營任何的公共交通服務,也就沒有任何交通營運的經驗,收購巴士公司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不,我不是要收購九龍巴士,而是想收購中華巴士。並且不是讓新世界公司來收購,而是讓我老爸石振國的太陽玩具公司來收購,到時我們再與其進行聯營,為員工提供巴士服務,接載員工上下班等。”石莫說道。

石莫這樣做是有原因的,中巴現在因為港島的地價飛漲,中巴公司的停車場、修理廠、客車廠佔據了大量的地盤,已經成為眾地產商垂涎的地王。如果石家收購了中華巴士,到時石振國就可以像包玉剛一樣正式進軍地產業,拿到下一個時代的入場券,為下一代人佈局。

並且就算現在石莫不行動,到明年也會有覬覦中巴的地產公司對其展開收購行動,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也已經打草驚蛇,到時中巴已經有了防備,石家再想成功收購中巴可就難了。

霍建檸知道石莫的意圖後,說道:“由於中巴有專利權庇護,無競爭對手,難免作風保守,不思上迸,服務質量不佳。在70年代中期,香港交通諮詢委員會就曾向港府建議,由英國海外運輸公司會同香港兩家公司,參股聯手經營中巴,但遭到中巴的拒絕。其後中巴仍無多大改進,故其股票長期低迷,市值低於實際資產。一間上市公司處於這種狀況,是最容易成為收購者眼中的獵物的,這也是我們的機會,這種優質公司確實是不能放過。”

袁天帆則說道:“老闆,我們公司在幾個月前就按照您的吩咐,從股市收購了很多香港公司的股票,其中就包括中巴和九巴兩個公司各4.9%的股票,這樣一來我們算是有一些準備優勢。”

袁天帆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們可以先悄悄在市面上吸納中巴的股票,但不要亮出收購的意圖,等收到足夠的股票後再發起強制收購,以我們公司強大的實力,必定可以打它個措手不及,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收購,讓其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