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鑑寶奇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五至九十八章,天才人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五至九十八章,天才人物

李湘笑道:“好孩子,接下來還有一個典故,看來我們是不可能互相打個平手,一定是你遙遙領先,無論如何,你這種水平,讓我太欣慰,當初能教出你這麼一個好學生。”

李湘這一席話,觸動了張小凡的心裡,張小凡對當年李湘可以培養自己而心懷感激,張小凡掌握的文化和極為駁雜的古董業界知識是相輔相成的,倘若不是當年李湘的殷切教導,領他入門,掌握不了博大精深的古典知識,興許就沒有今天張小凡在古董鑑定領域鶴立雞群,天賦出眾的表現,所以一直以來,李奶奶和李湘都是張小凡心懷感激而且至親至愛至敬之人。

李奶奶說道:“接下來第四個典故也是最難的,是從一首詩歌引申出來的景色人物,充分考驗到一個人站在此畫前之人的文化積蓄和涵養。”

李湘微微一笑,說道:“啊,這是從一首詩歌引申出來的人物景色。”

“對,不過這對於女兒你卻較為有利,竟然你是教師,教習小學和初中的文化知識課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湘不愧是縣城中的五甲特級教師,又是經過一番細緻考究的觀察,一眼鎖定了這張雪景寒林圖繁多的畫面場景中的一個小片段,畫中所畫,一個斜陽西照的平野山村,巷陌交通,牛羊三三兩兩踩夕陽而歸來,上了歲數的老人停靠在柴扉校門前,平郊田園麥秀,有頭戴斗笠的村夫挺鋤而立,往來者人語攀談。

張小凡和李湘的心跡如出一轍,一雙湛湛有神的眼睛專注著這一幅畫中的小片段。

但先要辨認出這個典故出自哪一首詩歌,有談何容易,教習年久的李湘也是徘徊反覆,陷入沉思之中。

在煌煌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中,古典詩歌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光芒萬丈長的奇葩,文以抒懷,歌以言志,光是盛唐詩人所做的詩歌,就有四萬八千首,難怪近代詩人聞一多也要在這麼多精妙絕倫的精神食糧,文化瑰寶面前高興得像個小孩子一樣歡呼雀躍,但如此,尚且不論盛唐以後,北宋之前的所創作的詩歌,想要在這麼多詩歌中找尋出一兩首與之景色相配稱,需要大費周章不可。

李湘慢走低吟,說道:“如果是這畫中的景象如是陶淵明的歸田園賦我想在適合不過,但若是詩,我想想……是不是陶淵明的《飲酒》一時,對,應該就是……。”

李奶奶有點可惜地說道:“女兒不是,你看畫中所畫,是一首田園詩歌引申出來這

不錯,但若是陶淵明的飲酒,像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意境和格調高邁出許多,卻不是。”

張小凡說道:“依我看,畫中所畫更貼近於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則,更加貼近農村耕種生活和規則,富有鄉土氣息,顯得淳樸而踏實,不是隱士的情懷,而是鄉村生活的描寫。”

李湘淡定的眼神看著張小凡說道:“對,小凡你說的有道理,哎,倒是我猜錯了,當是剛才我媽說,我是有教習語文課程的老師顯得更有優勢,讓我誤會此處景色人文是由中高中語文教材引申出來,這可是給我的一個誤區,我想想也覺得不可能是陶淵明的飲酒。”

李奶奶笑道:“輸了就是輸了,想必小凡他剛才說出這樣的理解,人家就不會為我剛才的話引入誤區,而且還應該有了答案。”

李湘關愛地看著張小凡說道:“小凡,你倒是說說,你心中中意哪一首詩歌。”

張小凡說道:“我看到這畫面的片段有村落,羊群,老丈,農夫就想到這是典型的田園風光人物,剛一想到了善寫著田園風光的兩位詩人,陶淵明和王維,細細考慮了一下,那一首詩歌包含了這些事物,應該就是王維的“渭川田家”,李奶奶你說我有沒有說錯。”

本以為這是最難的一個問題沒有想到卻讓張小凡輕而易舉地說出來,而問題的答案正是如此,李奶奶不禁大為讚歎,以有張小凡這樣的後輩孫子而感到光榮和驕傲。

李湘念出了王維的渭川田家的幾句詩:斜光照虛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荊門扉,雞志麥苗秀,春蠶抱桑鳴,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按照畫面上的景色事物覺得更為妥帖,簡直就是珠聯璧合,完美無瑕絲。

“媽,畫面中的這一小片段是不是真如王維的作品渭川田家這首詩歌所引申出來的。

李奶奶眼睛裡閃爍著淚點,點了點頭說道:“正如小凡這孩子所說,正是,真是個聰明異常的孩子。”

看著張小凡那平淡從容的樣子,母女兩人心裡陣陣訝異,直以為神人。

張小凡說道,這一畫作的片段,由王維的渭川田家而引申出來,前面四句詩所描繪出來的事物,墟落,窮巷,野老,門扉看似頹廢而又是失落的事物,給人一種深冬中落寞寂寥的感覺,而後面四具詩卻揭發出了春天來臨的氣息,處處蘊藏著希望的光芒,所

以是一種有困轉興,由衰轉盛的期望,充滿著樂觀,豁達的思想,實際上,突出了雪景寒林圖,雪化之後為春,寒冷轉化溫暖的主題。

當年佛教大能臨摹此畫,原本技法高超,力求盡善盡美,但卻沒有參破其中的典故和內涵,所以說雖然形似,但未必神似,少了一點神韻,真品的這一個片段蘊含著希望,田壟上禾苗出秀,田福表情欣喜,這些贗品沒有可以表達出來,反而贗品中的倚仗的野老目光是一種無望而落寞,斜光夕照之下,寂寥氣氛更強烈,所以和典故中引申出來的樂觀,積極的狀態相違背,由此判斷出是假的。

想必當年佛教大修的臨摹者看著畫作成了之後,細細觀察揣摩方才知道畫中四處片段是典故所引申出來的,恍然大悟自以為遺憾,但想要起筆重畫,卻畫不出真品中的神韻,卻能再一次能夠領悟人生的真諦吧。

對於張小凡的話,李奶奶和李湘母女兩人大為折服,今日張小凡的表現,也讓母女兩人看到了一個大有希望,能力卓絕的張小凡,對此真乃是大感所幸。

李湘更加欣賞和喜愛張小凡,說道:“小凡,老師我為你感到驕傲和光榮,想必你胸羅萬象,知識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我。”

張小凡看著李湘那朝自己投來欽佩而真誠的眼神,心中別提有多美,卻只是搔了搔頭,憨憨地笑道:“李姨,俗話說術業有專攻,其實沒什麼,孩子在父母的面前永遠都是孩子,學生在老師的面前永遠都是學生。”

李湘聽後大為高興。

而此時李奶奶心中暗自做了一個決定,說道:“小凡,奶奶要將這句話傳給你,你以後就是這一幅雪景寒林圖的主人。”

張小凡聽後,心中大為震驚,因為李奶奶和李湘在張小凡眼中也等同於家裡人,當日從賊夫妻手中要回這一幅畫作當時以為是真的,也沒有想到將其佔為己有,這畢竟是李爺爺一輩子珍重如身家性命的畫作。

張小凡心中滿滿受到觸動,說道:“奶奶,不行,這可是爺爺他流傳下來的價值萬金的送畫,如果一個普通人得到它,足以改變整一個家族的命運,珍重如此,我們怎麼敢收下。”

李奶奶說道:“孩子這一幅畫的價值我又怎麼能不明白,我的孃家親戚都對這一幅畫垂涎三尺,但是我知道他們都不配得到這幅畫,你是好孩子,只有你配得上收藏儲存這一幅價值連城的畫作,聽我的,收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