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春秋大領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6章:有點被兒子嚇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6章:有點被兒子嚇到

懟“卿”啊?

這種事情在晉國是一件大事。

不是“卿”卻敢懟“卿”的人挺多,少數輝煌騰達,更多則是家族消失。

呂武就幹過懟郤至的事情。

只不過,他剛懟完就立刻找機會認慫,還幫郤至當了一回打手。

當時韓氏、智氏和魏氏出於某些原因比較看顧陰氏。

當然,讓他們真的為了呂武去跟郤氏火拼,是沒有可能的。

郤氏當然不慫韓氏、智氏和魏氏。

關鍵,旁邊不是還有一個欒氏在搗亂,國君(姬壽曼)也在虎視眈眈嘛。

趙武的背後有韓氏和國君。

解氏是最弱的卿位家族。

大家都知道國君和韓厥是拿解氏來佔坑,就像曾經的欒書和郤氏讓邯鄲趙佔一個“坑位”的操作。

只是,真的太欺負人了!

魏琦就有些看不過去。

他跟解朔是搭班子的關係,要是解朔硬一些,怎麼都要幫忙出出頭。

實際上什麼事都不會幹。

出言打壓一下趙武就夠了。

解朔卻自己慫了。

這樣咋整?

範氏和智氏跟趙氏有婚約。

趙氏只剩下趙武一顆獨苗。

士匄和士魴不想毀婚約,能夠幹看著,也能選擇幫趙武一把。

趙武背後不但站著國君和韓氏,範氏和智氏也算他的靠山。

另外,別忘記呂武的夫人是誰。

先別管不是自己家,可不可靠的問題。

趙武是真有囂張的資本啊!

估計這個也是解朔為什麼慫了的原因。

只是吧?

範氏和智氏因為韓厥的一系列操作,儘管沒有提出毀掉婚約,跟趙武沒表現得多麼親近。

呂武又覺得自己“佔”了趙氏的地盤,甚至因為當了個“先知”,有心要打壓甚至吞了趙氏。

只要瞭解其中的內情,會明白一個真理。

靠山,山倒。

靠人,人跑。

不是自家的實力,真的靠不住!

所以,呂武從來只打算借力,沒有將來自外部的助力當成自己真正實力的一部分。

“主。”葛存已經等候多時,見家主回來,行禮過後遞上擺滿封套竹簡的盤子,又說道:“主應早閱。”

陰氏在“新田”的府宅還沒有建好。

他們這一次過來“新田”,住的是國君之前賞賜的一座宅院。

呂武沒在意是在家門口,伸手按照順序拿起一個竹簡拆掉封套,一看是家族的新資料,說道:“阿大何在?”

家族繼承人的培養不能落下呀!

哪怕年紀還小,聽不懂也能耳濡目染。

葛存答道:“已在雅間。”

這個“雅間”不是什麼風雅場所,屬於家主辦公室。

呂武也就一邊走一邊看。

他在走路的同時,左右兩側的小青和小白比較忙碌。

忙些什麼?

她們需要幫呂武脫了皮裘,衣物上的一些掛件,比如壓住裙襬的玉佩,腰間的玉帶,肩上的飾帶……,很多玩意都要摘掉,脫掉外衣再換上適合在家穿的外衣。

好像很講究?

而講究就對了!

人靠衣裝馬靠鞍,身份地位不就是裝扮承託起來的嘛。

在這個講禮的時代,在家無所謂,出門在外就要有符合逼格的穿戴,不然會活成一個笑話。

來到雅間。

百般無聊的呂陽看到呂武趕忙行禮。

呂武則是對同樣在場的卓行禮。

換作其它時代,哪有家主會向手下行禮。

真遭遇這種事情,那些手下就該準備葬禮了。

不是其它。

身份不匹配,高位者突然禮遇下位者,絕對是要下位者的命。

比如,風蕭蕭兮易水寒。

又或,汝妻子吾養之,勿慮也。

當前時代,家主尊重家臣不算什麼,甚至是一種必備的品德。

卓的年紀其實並不太大。

只不過,平均壽命不到三十歲的年代,再加上飲食和生活環境,醫療水平等等,三十來歲的人卻有著五十多歲的身體健康度,真的一點都不會誇張。

卓今年四十多,看上去卻白髮白了大半,人長得黑黑瘦瘦,不問歲數,猜有個六十多歲都有人信。

他已經不再作為一名管理型別的人才,請求時刻伴隨呂陽。

這個也是一名老家臣在覺得身體不太行了之後,想著能看顧家族繼承人多久就陪伴多久的心態。

這種情況不獨出現在卓的身上,很多為某個家族效力一輩子的人,都會有相同的選擇。

呂武能怎麼樣?

肯定不能拒絕的。

“我家口眾七十萬餘,地之多‘陰’、‘呂’、‘霍’、‘原’、‘溫’,尚有‘上河西’、‘山北’,乃父言予你知……”呂武開始介紹各地大概的情況。

那個“上河西”和“山北”指的是陰氏偷偷向外開拓的疆域,對國內進行了隱瞞。

其中“上河西”在大河的西邊,位處魏氏的北方,兩個地方並沒有直接的接壤;“北山”則是呂梁山以北,部分侵入代國疆域。

一年前,陰氏統計上來的人口,包括武士、屬民和奴隸總人數也就四十七萬。

這些算是普查得到的部分,沒算未統計的部分,更沒有將“霍”地、“原”地、“溫”地的人口算進去。

同時,一些跟遊牧部落交易的奴隸,販賣軍火各家用來支付的人口,攻齊俘獲的人口分成,以及一些自主來投的人,一樣沒有被算進去。

不統計不知道,一統計下來,陰氏的自由民數量已經超過四十萬,來到四十四萬的數量

也就是說,陰氏的奴隸數量在三十萬左右?

一邊看一邊教導兒子的呂武臉色有些發木。

晉國才多少人口來著?

好像也就五百來萬的樣子。

陰氏的人口就有七十多萬???

其實,並不是那麼算的。

現在各家並不搞人口普查,誰也不知道自己家到底有多少人口,只會注意能徵召多少“徒”和“羨”。

等於說,一個國家到底有多少人,只能往大概的數量上去猜,想得到精確數字屬於不可能。

史料上記載晉國有五百多萬的人口,肯定沒將奴隸計算進去,並且不一定正確。

畢竟,晉國自己都沒普查,沒有精確資料。

史學家超大機率是從晉國能出兵多少,進行相對合適的推測。

“七十多萬?我怎麼還是覺得處處缺人啊。”呂武心想。

呂陽好奇地問道:“阿父,範氏口眾多也?”

別說。

陰氏還真有在偷偷觀察和監控各家。

可能那些家族自己都不清楚,陰氏卻能拿出他們大概的資料來。

呂武答道:“不計奴隸,約四十萬口眾。”

呂陽想了想,說道:“如此,我家多於範氏,晉以我家獨強。”

矮油?

還知道晉國現在是範氏看去最強大?

我的傻兒子啊!

賬目不是那麼算的。

範氏有多少人,陰氏又有多少人,不是只簡單看人數的。

要算一算範氏的多少人跟隨了多少代。

幾代人在一個家族多久,代表著向心力和歸屬感有多強。

還有另外一個演算法。

一個家族能拉出多少軍隊,又是多麼能打。

總之,陰氏有些“虛胖”啊!

上升到國家的層次,有多少人是一回事,能不能利用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齊國不是有兩百多萬人口嗎?

為什麼會被呂武帶著兩個沒滿編的“軍”就摁在地上錘。

就是因為齊國雖然有那麼多人,卻是無法有效利用啊!

呂武覺得資料什麼的可以等一下再列舉,怎麼去將人力資源利用起來,需要先好好地教一教。

陰氏為什麼能發展迅速?

不就是因為能將所擁有的人力,進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嘛!

幸虧呂武並不吝嗇,甚至可以說很大方,再來是進行了土地改革。

如果是以各家的政策,再那麼不體恤民力,治下的人早就該逃得乾乾淨淨了。

呂武光是一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就解釋了兩刻鐘。

他見呂陽好像懂了,問道:“可知何意?”

呂陽點頭,答曰:“使之以利,利不達,貪多者,可殺之。”

啥!?

到底是怎麼個理解方式,又是什麼樣的腦迴路,能給出這樣的答案。

呂武下意識看向旁聽的卓,發現卓一臉懵逼,眼睛裡好像也出現了圈圈。

所以,不是卓教的?

那麼,呂陽到底是跟誰學的?

“阿父呀。”他再次給出答案。

呂武眼角抽搐了幾下,很懷疑自己有那麼教導過嗎?

呂陽很認真地說道:“阿母極愛阿父,阿父行何事皆言予陽。”

媽耶!?

到底是娶了個什麼樣的老婆。

孩子那麼小就開始教打打殺殺了。

好像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嬴?只是將呂武做得一些事情當故事講給呂陽聽。

至於呂陽聽後是什麼理解,又形成什麼樣的思想觀和價值觀,是這孩子自己的事了。

呂武控制住伸手拍額頭的舉動,笑著問道:“若有一人犯錯,我兒如何處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呂陽認真地想了想,答道:“若非我人,侵犯我家,誅之可也;若我人,行之律法。”

欸欸欸!

怎麼還是動不動就喊打喊殺的?

要是沒有後面的話,呂武都該懷疑自己的種是不是太過於暴虐了。

呂陽說道:“阿父便如此作為。償還溫子之情,贈予報仇之恩,殺之,得其地。”

這一下呂武真控制不住伸手拍額頭了。

這也能講給孩子聽?

到底,特麼,誰說的!!!

呂陽疑惑地看著自己的父親,問道:“存授之有錯?”

呂武可算知道是誰。

是葛存啊!

然後,有錯嗎?

好像……,也沒錯吧???

繼承人嘛。

怎麼能養在溫室裡面,及早讓繼承人知道世界的殘酷,是一種必備的教育。

呂武多少是有些心有餘悸,摸著呂陽的腦袋,說道:“日後緊隨阿父。若有疑惑,何時皆可詢問。”

這繼承人看樣子沒養廢。

就是……,好像多少是有些長歪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