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3章 初入臨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3章 初入臨安

官曆二十政,宦遊三十秋。

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頭。

綠觴春送客,紅燭夜回舟。

不敢言遺愛,空知念舊遊。

憑君吟此句,題向望濤樓。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寄題餘杭郡樓兼呈裴使君》中寫道,“江山與風月,最憶是杭州”。司馬青衫看遍天下美景,唯獨對杭州最是留戀,可見杭州景緻在他心中分量之重。

詩中“杭州”,便是大宋朝廷南遷以來的臨時安居之地,臨安。

蘇杭乃“魚米之鄉”,自古繁華。宋廷南遷,幾經周折,定都杭州,改稱臨安府,臨安便成為宋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各行各業、各色人等齊聚,臨安繁華,一日更勝一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八月初,楊叢義從懷寧離開後,一路東行從池州過長江,再沿官道一路東行至宣州,時間較為充裕,為安全計,繼續走官道東行到達湖州,然後才轉而南下直奔臨安。

這一路行程近兩千裡,他錢財有限不敢買馬代步,全憑兩條腿,天好時,一日能行一百多裡,遇到大雨天氣就只能停在原地。所幸,這一路走的全是官道,越往東行,行人越多,但他也不敢大意,沒把有限的錢財外露,需用錢時就摸出幾個銅錢,路上倒也安全,未曾耽誤太多時間。

九月初,達到湖州以後,楊叢義稍稍置辦了幾身行頭。

一路從懷寧過來幾乎沒換衣裳,那身衣裳也是髒亂不堪,到湖州城附近,就覺得不能入眼。沒辦法,誰讓湖州離臨安近呢,都是有錢人,像楊叢義穿的這身衣裳,在安慶軍還能穿的出去,到了湖州就是乞丐裝。

湖州物價不便宜,幾身普通的行頭就花去兩貫錢,臨安生活花費肯定更高。對進入武學成為武學生員,楊叢義很有信心,因此又花了些錢置辦了幾件棉衣,幾雙棉鞋,以及筆墨紙硯等物,直把一個簡單的包裹,變成了一個箱子。

幸好從湖州南下臨安只有兩百多裡,路途不遠,交通方便,繁華之地,車馬常見,單租一輛馬車花費也不貴。

九月初十,楊叢義順利到達臨安城外。

馬車到城北三里之外便停了,車伕說進城出城都很不方便,楊叢義也懶得爭辯,這種事在後世也見得多了,爭來爭去沒有必要,直接另給三十文茶錢,要他送進城內,扛個箱子進城著實不便。

一炷香時間,馬車又停下來,楊叢義心裡真有些不爽了,拉開門簾就要責問,卻被眼前的景象驚住。

“這還真是繁華之都啊!”楊叢義忍不住一聲嘆息。

只見前邊路上人頭攢動,堵的全是要進城的人,抬眼一望,遠處的城門模糊不清。

“大叔,像這這樣進城要等多久?”楊叢義心裡暗歎,從懷寧東行以來,還真沒見過這麼繁華的地方,國都就是不一樣。

“不好說,快的話半個時辰,慢的話一兩個時辰也有可能。”車伕顯的很淡定。

“轉去其他門呢?”楊叢義很想趕緊進城,一睹臨安城內的繁華。

“最近的就是這餘杭門,繞到城西有錢塘門、湧金門能進,那邊繞過去不方便,進城也堵,不如就在這兒等。”車伕乾脆跳下馬車。

楊叢義也是無奈,都城都城,不堵怎麼能叫都城。

大半個時辰時辰之後,馬車終於一步一停的到了城門口。前邊還在排隊等待入城檢查,楊叢義就下了馬車,抬頭一看,只見高大的城門頭上鐫刻三個金色大字“餘杭門”,筆力蒼勁,不知是何人所寫。

城門外兩隊軍士直接將入城百姓擋在二十丈外,挨個檢查,騎馬的下馬,乘車的下車,包裹要放下,箱子要開啟,揹簍板車,販夫走卒,錦衣郎君俏佳麗,摺扇書生富貴人,無所不查,無人不查。

輪到楊叢義,兩個軍士直接上前掀開馬車,車門口只有一個箱子,鎖當然已經提前開啟,軍士隨意翻找幾下,見都是衣物,便直接放行。

跟著馬車,穿過三丈來深的門洞,門內也有兩隊軍士,不過沒有再檢查他們。

一進城內景象便大為不同,只見寬闊的街道兩旁商鋪林立,人流湧動,一片喧囂,繁華之氣撲面而來,閉上眼睛,也能感覺到這裡就是世界中心。遠處有無數的飛簷瑠璃,樓閣高聳,端莊而沉穩大氣。

置身其中,在比肩接踵的人群裡,楊叢義瞬間覺得自己渺小了很多,這種感覺就像當年行走在光谷,直覺會告訴你,你沒什麼了不起,你只是滄海一粟。

無心在細看任何東西,直接讓車伕送他去便宜一些的客棧投宿。不多時,七拐八拐,馬車來到一個叫“四海客棧”的客棧前停下,楊叢義搬下箱子,付完另一半租車錢,對車伕道聲謝,便搬著箱子要進去。

“客官是住宿嗎,住多久?”楊叢義剛剛搬起箱子,就見一客棧夥計出來,笑臉相迎。

“先住十天半個月吧。”楊叢義不敢說住太久,這臨安的物價,他尚不清楚,如果住客棧太貴,到時候就得另想出路。

夥計一聽要住很久,笑的面上帶花,立馬幫著把箱子搬進客棧,放在櫃檯附近。

“老闆,還有地方住吧,給我個僻靜的房間。”見客棧裡人還不少,楊叢義也不囉嗦。

“客官一人還是幾人?”客棧老闆在算著什麼,沒有抬頭。

“就我一個人。”

“單間不包伙食,一天六十文,包伙食,一天一百文。”

“不用包,先住十天。”一聽多了四十文,楊叢義直接拒絕,客棧包伙食,伙食能怎麼樣,估計就是坑,當務之急是先住下來,吃飯問題再說。

“姓名,籍貫,年齡,來臨安做何事?”老闆沒抬頭,一口氣問道。

“楊叢義,籍貫蘄州黃梅縣,今年二十有二,來臨安參加生員考試。”楊叢義脫口而出,這一套在路上遇到多次,每到客棧投宿的時候,都要被問一遍。

老闆忽然抬起頭來,驚喜的問道:“生員考試?你是來參加入學考試的?”

楊叢義點頭道:“對,是有什麼優惠嗎?”

老闆笑道:“當然,對入住的太學生,住宿費用減半,伙食全免。楊郎君盡可放心住宿,本店有清靜,讀書寫字甚為方便。”

楊叢義笑道:“我應試的是武學生員,不是太學。”

老闆臉色稍稍一僵,略一思索,笑的更開心了:“武學也是學,住宿減半,伙食減半。本店不光提供住宿,若有其他需要,儘管吩咐,我們都能滿足。”

楊叢義笑道:“暫且不用,剛到臨安,先住下再說。只住宿就行了。”說著摸出一串銅錢。

老闆道聲好,便開始登記:“先住十天,住宿減半,一天三十文,需要住宿費用共三百文。”寫完,老闆收了三百文錢,這才讓夥計帶楊叢義去房間。

夥計幫忙搬著箱子去樓上,楊叢義隨後跟上。

“楊郎君,有需要只管吩咐,包你滿意。”老闆在櫃檯後高聲喊著。

“好,多謝老闆。”楊叢義隨意應付一聲。

上了二樓,夥計把楊叢義帶到最裡邊一個房間,推門進去,把箱子放下,然後笑道:“郎君,你先歇著,有事兒只管叫我。”

“正好有事兒問你,你知不知道兵部怎麼走?”他是要去兵部報到的,可不敢誤了日期。

夥計想了想回道:“小的還真不知道兵部在哪兒,要不我給你問問?”

“謝了啊,我明天自己去。哪裡有水,能不能幫我打盆水來。”這幾天也夠累的,洗洗先睡一覺再說。

夥計應了一聲便出去,不多時就端來一盆清水和毛巾。

放下木盆,此間已無他事,夥計便知趣的退出去關上房門。

楊叢義好好清洗了一下,便覺渾身舒爽,走了一個多月,終於是到了臨安,一直以來緊繃的神經終於放下。

他躺在床上想著,今天是九月初十,距離陳大人所說的九月十五尚有五天,時間還算寬裕,要不要先在臨安城轉轉再說,西湖就在臨安城外,想來應該也不遠,該去看看名滿天下幾千年的西湖,在宋朝時到底是什麼模樣。還有錢塘江,蘇軾說“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先”,雖然現在是九月,錢塘潮想來也不小,當是極為壯觀的。

在後世時,一有時間就只顧著去山裡遊覽紅色革命聖地了,在城裡的美景倒是沒來得急去,杭州的西湖和錢塘潮,其實早就已經心嚮往之,而今來了,正好可以去看看。

就在楊叢義盤算著怎麼去遊覽美景的時候,忽然警醒,自己這是做什麼來了?遊山玩水嗎?

當即翻身而起,翻出筆墨紙硯,研磨展紙,提筆蘸墨,筆走龍蛇,寫下八個大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等墨汁風乾,楊叢義便將這幅字掛於床對面的牆上,一抬頭就能看見,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走下天柱山的初衷,不要忘了來臨安的目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