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章 武學出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0章 武學出路

吃完晚餐,太陽也快落山。楊叢義與湯鷽去演武場練過一個時辰武藝,回到齋舍天已經黑了。

同齋舍的剩餘三人都在,正點著蠟燭在一起閒聊,見楊叢義與湯鷽回來,其中一人笑道:“湯兄楊兄,你們還真指望在這兒學幾下子就能恢復中原,成大宋功臣,名傳千秋了?快別逗了,歇了吧!”

這人是江陰的,叫陳蕙,昨天已經認識過。

不等湯鷽說話,楊叢義笑道:“陳兄此言差矣,在這兒學幾下子確實不能恢復中原,但既然來了,能學多少學多少,不然何必要來。況且學點東西也是自己受用,又不是給旁人學,朝廷出錢,讓我們免費學習,何樂而不為。”

陳惠道:“學這點東西能往哪兒用?從武學出去以後幹嘛,楊兄,你不會不知道吧?”

楊叢義笑道:“請陳兄指教,願聞其詳。”武學出去不是當將官嗎,難道還能做其他的事情?

陳惠道:“從武學開辦以來,成百上千的武學生,出去之後統軍為將了嗎?沒有吧。都去哪了?都在御營站崗呢。待在京城多舒服,吃喝玩樂,要什麼有什麼,誰會去邊疆喝風吃土。恢復中原就是說說而已,武學生以後進軍營都沒幾個,多數就混個出身,掛個名。你們早出晚歸的,還真把恢復中原當真了?”

楊叢義一聽,不由的暗罵一聲,這武學就是個坑啊,花幾年時間,學成以後留在京城有什麼用,沒軍功肯定升不了官,磨時間混日子可不行,不知道能不能申請去邊疆呢?算了,以後再說吧。念頭幾轉之後,笑道:“多謝陳兄指教,我以前還真不知道。恢復中原就算了,能在京城統統兵站站崗,不也挺好的。不知道各位以後是什麼打算?”

陳惠笑道:“我沒楊兄這樣的大志,過幾天就回江陰過好日子去了,每月來幾天,掛個名,混個武學生的身份,以後做個縣尉。”

官宦子弟就是不一樣,混個武學生的身份,就能當官了。楊叢義心情複雜,卻笑道:“你們都準備回家去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他兩人也都說武學沒意思,不是他們爹讓來,都不想來,以後每月底考試的時候來兩天,學籍還在就行了。

湯鷽一直沒有說話,沒加入他們的對話,洗完就直接躺下休息。

陳惠忽而笑道:“楊兄,要不要晚上一起出去找個樂子?皓月當空,畫舫遊湖,可是一番美景啊。”

楊叢義笑道:“你們去吧,我就不去了,剛剛練功有些累,休息休息。”

其他三人也不多說,趁著天黑,匆匆出了齋舍。

今天受到不少挫折,心情不太暢快,楊叢義便也稍稍洗了躺下休息。

以後的路要怎麼走,需要重新考慮,武官不受待見,想要爬上高位還能安全,必須轉文官,要轉有前途的文官,武官就必須要到統制以上,然後直轉州府長官,以後才有一絲可能入朝為相。長路漫漫,何處是頭。

岳飛三十歲建節,他是遇到了好時候,宋金十幾年征戰,天下不安,現在宋金議和沒幾年,再啟大戰也是十幾年後,那時已年近四十,就算能在戰場上爭得功名,升官之後想轉文官,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成,況且也不一定就能在戰場上掙功名,更有可能,根本就不能入軍,真被留在皇城站崗,這輩子就廢了。

“楊兄,睡了嗎?”湯鷽忽然問道。

“沒有。”楊叢義念頭凌亂,翻動不息,如何能睡著。

“學成之後,你真打算留在京城?”

“留在京城沒前途,也許會去邊疆。我跟你們不一樣,沒有靠山,沒有背景,要想出人頭地,就得爭一爭。進入武學這個機會也是拼了命掙來的,留在京城怎麼跟那些背景深厚的衙內爭,去邊疆打拼一番,若是有幸,或許能掙下功名。”

“我爹花了不少錢,才給我買來這個機會,也是想讓我學有所成掙些功名,將來有一官半職,做鄉紳也有底氣。在京城入御營,雖然也算榮耀,但要想掙功名,不能不去邊疆了。可現在天下太平,邊疆也沒有戰事。”

“只想謀一官半職的話,用不著去邊疆。不是有武舉嗎,學幾年,參加武舉考個武狀元,也能授官。”

“如果能考上狀元,自然最好。你呢,為什麼要去邊疆,一樣可以留在京城考狀元。”

“武舉三年一次,若三年不中,又要三年,我沒有那麼多時間,也許只有去邊疆看看。如今邊疆是沒有戰事,宋金議和好幾年了,但誰能說會永遠和平下去,先找個機會去邊疆吧,等將來戰事一起,大把的機會就來了。”十幾年後,金人再次打過來,要是沒有一定的軍職,怕是也掙不到多少軍功。怎麼快速獲得軍職,積累軍功呢?楊叢義心裡真正想些什麼,他不方便跟湯鷽說,畢竟說出來也沒人信。

“如果是這樣,楊兄恐怕要更加用功了,爭取早日獲得離開武學的機會。我不急,先參加科舉,能謀個一官半職回去就可以。”

楊叢義沒再說話,以後到底要怎麼走,現在他還理不清楚,需要好好想想。

金國換皇帝很勤,如果沒記錯的話,過幾年會有一個跟他年紀差不多的完顏亮會弒君稱帝,現在金國的國都在黑龍江一帶,離中原十分遙遠,完顏亮弒君後會遷都到北京,再過幾年就該舉國南下,發動戰爭了。算來他的時間不多,用三年時間離開武學,獲得一個低階軍職,爭取到一個有仗可打的地方,再在五年內透過軍功升任統制,能單獨領軍,將來金人南下,才能有機會獲得足夠多的戰功。

問題的關鍵是獲得低階軍職後,怎麼獲得足夠升任到統制的軍功。金人南下前,能獲得軍功的方式就只有平叛,他現在越來越理解何縣尉、劉將軍和高統制等人,為什麼一定要殺土匪逼天柱山了,何縣尉或許是為了繳獲的錢財,但劉將軍和高統制可能更多的是需要軍功,和平時期武將想升官,就只有慢慢熬資歷,平叛肯定是一個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關鍵是不會有其他人來搶功,也沒有太大風險。

天柱山土匪的勢力,他有一定的瞭解,土匪沒有兩萬人,也有一萬多人,真正有戰力的應該不下四千人。山裡不好打仗,打個一年半載也有可能。如果有機會能參與安慶軍圍剿天柱山之戰,那就應該緊緊的抓住,或者在合適的時候可以引爆天柱山之戰,畢竟忠義盟對任何官員來說都是欲除之而後快的存在,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參與這場平叛之戰,不然這個機會還是要留著。

或者直接申請去開展敵後根據地?到時候拉出成千甚至上萬人馬,朝廷不得立即就給升官到統制?人馬更多的時候,直接升到都統制都沒問題,畢竟朝廷不費力氣就得到幾萬人馬,給個都統制的官,又花不了多少俸祿。如果朝廷有心準備戰爭,這或許是個門路,但就怕主和派太強大,你去搞敵後根據地是什麼意思,蓄意破壞宋金和平嗎?立馬就得被開除軍職,甚至關進大牢。風險太大了,這個想法太冒險。

透過參與平叛、發展敵後根據地掙軍功,似乎都有些困難,都需要機會,但機會哪有那麼好等?楊叢義陷入深思,不久便沉沉睡去。

天不亮,楊叢義準時醒來,叫了湯鷽一起練功。

楊叢義心裡有事,練功也有些心不在焉。

湯鷽發現他狀態不對,便道:“楊兄,你還在想昨天的問題?那都是好幾年以後的事情,現在何必費那精力,走一步看一步吧,先做好當下該做的,才是正理。”

楊叢義一經提醒,猛然醒悟,是啊,再怎麼急,那也是三五年以後的事情,現在該練好本領才是,不然真到機會來的時候,把握不住,不是白搭?當即笑道:“多謝湯兄,一言將我點醒。”

湯鷽笑笑沒有說話,繼續練他的劍術。

等楊叢義驅除心裡的雜念,槍術練的便越發流暢,虎虎生風。

第二天繼續學習《孫子兵法》始計篇,一開課便是朗讀昨天學習的內容,朗讀完後,武學博士黃忱便要求大家從前往後一個個背誦。

第一個是湯鷽,他很快背誦完,很流暢。第二個是楊叢義,他也很流暢的背誦出來。

從他們兩人之後,其他的人背誦的就越來越磕巴,不時的有人提醒。

沒背幾個人,就有人要去入廁,黃忱也只能讓他們去,口子一開,要入廁的人越來越多,最後居然有一半之多。

既然選擇去入廁,當然不會那麼快就回來。

直到大半個時辰之後,先生開始講新內容,出去的人才陸陸續續回來。

過不了多時,又有人要去入廁,先生也懶得管,隨他們去,個個都是衙內,只要不在課堂上搗亂就行。

楊叢義認真聽著先生講課,雖然枯燥也能學到一些東西。

看著其他人進進出出,心裡隱隱希望他們最好都趕緊回家去,人少點,先生也許會加快講課進度,他能節省時間,更快學完兵法知識,謀個出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