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5章 湯鷽之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5章 湯鷽之疑

今天這一番辯論,楊叢義與湯鷽都感覺十分暢快,能與太學生辯論,本就是很值得稱道的事情,能把他們駁倒,更是難得。

最後一場雖然遠洋回易還沒辯議通透,但秦、沈二人的清丈田畝之策,卻已被駁倒,因為看似是個能快速增加賦稅收入的辦法,但那在當下根本就是空談,湯鷽明白,圍觀的、辯論的其實都明白,於是駁倒之後,對方就不再繼續提清丈田畝,轉而攻擊回易,也想把回易之道擊垮。

幸好楊叢義講了一堆對方不清楚的地區和國家,又擺出兩項太學生們沒興趣去瞭解的技術,直接就大大打擊了對方的辯論氣勢。

辯論之後,楊叢義暗歎慶幸,若是對方提出遠洋回易前期的成本問題,他可就沒*述,一艘能裝幾百人的海船,造價必然不低,造一百艘,工期也必然不短,一百艘船都需要人來掌控,這人從哪來也是問題。還有採購一百船絲綢瓷器,那等花費也是難以估計,府庫肯定也負擔不起,估計也不敢冒險。要是對方抓住這些軟肋,他也沒*述、辯駁,好在方騰及時出現,結束了辯議。

太學組織這些辯議,都是學生之言,開闊大家的思路,以便來年省試透過之後,在殿試策問中不會那麼慌亂。對真正解決問題,都沒什麼用,因為實際的問題,通常都是非常復雜的,使用的方法與手段也不可能如此單一。因此,太學生的辯議,都是練兵,展示自己的臨場思辨與才華,搏一搏名氣,若有幸能入朝官法眼,來年高中進士,派官時就多點機會,大家都知道辯議的目的,也就不會辯議的面紅耳赤。

楊叢義、湯鷽二人在太學一天,出來之後,又累又餓,湯鷽高興,便要請楊叢義大吃一頓。

在臨安這種繁華的都城,除非真的有錢,才敢大吃一頓,高檔消費場所,像裝修奢華的茶樓酒樓,一個月的利潤都在十萬貫以上,當然這些地方也都是達官貴人才能進去,楊、湯二人哪裡敢去。

二人來到一個距離武學不遠的小巷飯館,在這裡不講排面,不用太多錢,也能好好吃一頓。

一進飯館,店家就親自迎上來招呼:“二位郎君要吃點什麼?”

小巷內,地段不好,客人不多。

湯鷽大氣的回道:“四個招牌菜,葷素搭配。”

店家一聽這話,臉上笑開了花,這可是大客戶啊,當即道:“二位郎君,樓上有雅間。”

楊叢義道:“就這兒吧,大廳也挺好。”

見二人直接向一個空桌走去,店家連忙跟上,再問道:“二位郎君,要不要喝點酒?”

楊叢義、湯鷽分左右坐下,對望一眼,沒有立即回話。

“湯兄喝酒嗎?今日高興,正好小酌幾杯。”楊叢義笑道,他來到宋朝以後喝酒的機會非常少,仔細想來,也不過兩次而已。

湯鷽有猶豫之色,不過還是隨即笑道:“好,就陪楊兄喝兩杯。”

“小店有三年的竹葉青,五年的女兒紅,十年的狀元醉,不知二位郎君,想要哪一種?”不等對方發問,店家適時報出他家酒的品種。

湯鷽笑道:“楊兄,我對酒沒什麼瞭解,你看呢?”

楊叢義道:“小酌兩杯,不能真喝醉了。店家,就三年的竹葉青好了。”

店家道一聲:“好嘞,二位郎君稍等。”便去吩咐做菜。

辯議雖然已經結束了好一會兒,湯鷽依然十分興奮,當然楊叢義也是一樣,以前他可沒有想過能跟太學生辯論。

湯鷽拿起茶壺,給楊叢義和自己倒上一杯,喝了幾口茶後,笑道:“楊兄今天神勇,小弟十分佩服。那一番論述,我都禁不住要叫好了,楊兄深藏不露啊。”

楊叢義笑道:“湯兄謬讚了,我現在都想不起來,我到底說了什麼,胡言亂語而已。”

湯鷽道:“楊兄切莫妄自菲薄,你那一番論述,場下叫好不絕。”

楊叢義喝茶,笑而不語。

湯鷽又道:“第六題出來的時候,你就想過要上去辯論嗎?你拉我可是把我嚇一跳,要不是看在我們有同窗之誼,我可不敢上去。”

楊叢義道:“沒有,也就是看最後一題成了死題,沒人上去,兩人又異口同聲說要裁減軍隊,我是氣不過,要豐盈府庫就要裁減軍隊,那怎麼不降低官員待遇和俸祿,這也是一項很大的開支,不比軍費少多少。至於要拉你一起,是想借你的身份,給我壯壯膽氣。”

湯鷽一臉驚異,問道:“我哪有什麼身份,能給你壯膽氣?”

楊叢義笑道:“你家不是做藥材生意嗎,那你肯定懂得一些回易的門道。要豐盈府庫,見效最快的就是做遠海回易,回易我不懂,自然要拉上你啊,不然我怎麼跟他們辯論。只是沒想到,你對田畝清丈的門道,也這麼清楚,直接就把秦淼、沈縉的清丈增賦之論,論的一文不值了。我對你,也很是佩服啊,湯兄。”

湯鷽笑道:“楊兄過獎了。我家那邊都是這樣,哪個大戶不是用貧瘠的私田代替肥沃的良田繳稅,良田一畝,一年交糧兩擔,貧瘠的私田,一年只需交糧兩鬥,府庫有糧就怪了。更不用說那些,根本就不繳稅的封賜良田。這些事情,多下去走走也就知道了,窮人要交的稅,一分一釐都不能少,富人良田無數,還要想方設法逃稅避稅,這很不公平,當官的,還有一些明眼人都知道,但不會有人去管,他們的清丈之論,很容易就能駁倒。”

楊叢義笑道:“你家也是鄉紳大戶,是不是也逃稅避稅?”問完,哈哈一笑。

湯鷽被問的很是尷尬,喝口水後,乾脆的答道:“倉裡有糧,心裡不慌,我家當然也是有些良田,但沒那麼多,也就一兩百畝而已,跟那些豪門大戶沒法比,他們動不動就是千畝萬畝的,在他們面前,我家就是只夠混個溫飽的小門小戶。”

楊叢義暗暗咋舌,有一兩百畝良田,又是世代做藥材生意,就這還是小門小戶,那些豪門的財富真是多的難以想象。隨即笑道:“湯兄言重了,要是你家只夠溫飽,那這天下絕大多數人,只能是喝風吃土,勉強活命了。”

湯鷽道:“你這麼說其實也差不多,從古至今,普通百姓都是求個活命而已,稍微有錢的,就想活的有些尊嚴,多些滋味。不然我來臨安幹嘛,在家好好待著不行。”

楊叢義哈哈笑道:“追求無限,人性不足啊,我也一樣,連溫飽都混不到,不也要臨安拼一次,也許就會有翻身的機會,能混個溫飽不是。”

湯鷽忽道:“你說南洋那麼富足,西域諸國也歷史悠久,你怎麼不出海賺點錢呢?”

楊叢義把眼一翻:“我連吃飯的錢都沒有,出什麼海,一艘船怕是都要千貫萬貫,出海又那麼危險,湯兄你這不是開玩笑。”

湯鷽哈哈笑道:“楊兄不經逗。剛才你還言之鑿鑿,說的跟真的一樣,出海一趟能賺那麼多錢,我都心動了,你又說危險,到底哪個是真的?”

楊叢義道:“當然都是真的,風險與收益並存,風險越大收益越高,能冒大險,才能賺大錢。海上除了有風浪沉船的危險,還有就是疾病,氣候不適,長時間不下船,很容易出事,沒有蔬菜吃,容易得病,會死人的,沿途國家也多,要是沒有軍隊跟隨保護,商船就是讓人眼紅的財富,容易被海盜土匪打劫。出海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要想做大,必須要朝廷組織才行。”

湯鷽道:“你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難怪沒聽說海船能在海上超過半年的,看來這錢也不是想掙就能掙的。”

楊叢義道:“可不是,朝廷不倡導,海船頂多能到吳哥和爪哇群島,再往西就不行了,那邊不熟悉,言語不通,沒軍隊保護,商船靠岸就會被搶完。”

湯鷽問道:“真的假的?你我都是受武學教育,你怎麼會知道這麼多?”

楊叢義笑道:“我有奇遇,以前遇到過一個老道長,他遊歷天下四十年,大宋境內的山山水水他走遍了,金國夏國、西域吐蕃、南洋吳哥,他也都去過,各種稀奇古怪的事兒,可跟我說了不少。記得前年我從蘄州到太湖,走了一個多月,都是跟那老道長一路,道長的故事講的真精彩,一生經歷也不是普通人能比,要不是他想修仙練道,進山隱居了,還真想找他再問問,可惜啊,找不到了。”

湯鷽似乎不信:“真有這樣的神人?他能去這麼多地方?也太讓人難以置信了。針盤、造船等工匠技術,也是他跟你說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叢義笑道:“那倒不是,這是我看書看來的。我在太湖、懷寧做捕快的時候,時間很多,沒事兒就喜歡看書,陳大人藏書不少,很龐雜,什麼書都有,除了聖人先賢的經典,歷代文豪的文集,還有好多文人的隨筆,隨筆最有意思,裡面講什麼的都有,種花養鳥,種菜耕田,養蠶織綢,裁衣做袖,架樑建房,驗死驗傷,治病良方,擺弄算術,研究齒輪日光等等,各種有意思的事情,說都說不完。其中這針盤啊,很早就有了,不過是沈括沈公收集在他的《夢溪筆談》裡,不少有意思的事情都在這本書裡,雖然對當官沒什麼用,但對解決問題,還是很有幫助的,你有時間也可以找來看看。”

湯鷽半信半疑道:“那還真有意思,是該找來看看才是。”

“二位郎君,酒菜已經備好,請慢用。”店家滿臉笑意,把酒放好。

“好,多謝店家。”湯鷽笑著回道。

“還需要什麼,只管吩咐。”店家說完便去招呼其他客人。

湯鷽拿起筷子笑道:“楊兄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