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9章 建營昌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9章 建營昌國

楊叢義回到船上,找來兩隊押官薛望和張彪,三人一起開了個小會,強調軍紀問題。

臨安繁華,人人都想去熱鬧一番,但現在不是時候,必須保證任何不得他的允許不能下船上岸。還有,這一百名軍士絕大多數都沒有長時間坐過船,出發以後可能有諸多問題,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安全,海中不比陸地上,一旦落水,不會游水之人幾乎必定死亡,因此在船上不得亂跑,不得擅自下水下船。船上物資不得隨意翻動拆封,不得與水手、舵手發生衝突,總之船上絕對不能亂,實在沒事,就讓他們在船艙睡覺。

薛望、張彪自然應承遵從,當即回去安排。

兩艘船,張彪獨自帶五十人駐守一艘,另一艘船楊叢義、薛望共同帶人駐守。

當初的那些捕快就只有張彪一人投軍,從這兩個月來看,張彪很踏實很用心,楊叢義便有意給他一些機會,希望將來有一天,他能成為他的臂膀。

第二天一早,兩艘滿載軍資的江船駛出港口,進入錢塘江。

錢塘江中風浪很大,幸好出發的這幾天錢塘江潮小,船雖顛簸,但在江中倒也安全。等到兩天之後出

了錢塘江,入海之後,船便平穩如陸地,不堪顛簸,頭暈目眩的新軍,此時也才稍好。

船在海上又行三天,最終進港靠岸,到達明州昌國縣。

昌國縣在海中,以島立縣,西距大陸四十餘裡,島上有萬餘人。

新軍乘船五天,頭暈難受,受盡磨難,下船便倒地不起,眼前依然還在旋轉。

看著六七十人倒在地上,沒有一點力氣和精神,楊叢義也有些無奈,不暈船的只有一少半,物資這麼多,搬下船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他當即派人去打聽宣威軍駐地,讓趙將軍帶人來領取軍資軍械。

一個時辰之後,楊叢義站在船頭看到大隊人馬進港,打頭的正是趙安。他當即下船,向趙安迎去。

“趙將軍,別來無恙。”楊叢義迎上前,大笑著抱拳。

趙安著一身英武的盔甲軍裝,抱拳回禮:“楊監軍一路幸苦,此行可還順利?”

楊叢義笑道:“還好,只是路遠,誤了約定的時間。趙將軍,宣威軍軍需物資,就在這船上,請將軍派人搬下船,就地分發吧。”

趙安笑道:“楊監軍,你們一路辛苦,先回去休息,剩下的事我來辦。”

楊叢義笑道:“那就勞煩將軍了。”

趙安笑道:“監軍先回營,我們稍後再敘。”

楊叢義抱拳謝過,先行一步,新軍抬著五支大箱子跟在後面,箱子裝的是全部軍費,銀子兩萬五千兩。

“來人,把軍需卸船!”趙安一聲令下,海港列隊的宣威軍迅速登船。

不到兩個時辰,兩船軍需全部搬下船來,堆在岸上,堆成了小山。

“軍裝、盔甲,每人拿兩套,兵器每人拿兩把。回營之後再分發!”趙安高聲命令。

訓練有素的禁軍立即行動起來,列隊拿取軍需,列隊離港。

兩千五百人沒用半個時辰,便將堆成小山的軍需全部搬走,擁堵的海港為之一空,無物也無人。

碧藍的大海,寬廣的視野,楊叢義看著臨海修建的軍營,感慨萬千,面朝大海,背靠青山,這不就是後世有可望而不可求的海景房嗎?宣威軍的營地,當屬這天下就好的吧。

營房靠著矮山修建,一排排,也不知道有多少間,雖然也都是蘆葦覆頂,較為簡陋,但房間寬敞,有成排的通鋪木床,一間房睡二三十人不成問題。

營地裡仍有不少人在做工,看樣子還在修建營房,顯然基礎建設還沒有做完。

新軍這些天十分辛苦,回到營地早已體力不支,走進無人的營房,倒頭就睡,楊叢義不去管他們,只讓張彪把五支大箱子看好,別讓人隨意接觸。

楊叢義精神很好,新軍留在營房,他自己一人在營地隨意走動。

出了營房,便是寬敞的空地,數百丈寬的沙灘,沙灘上原本生長的樹木植物早已被砍伐一空,連根部都已經大部分被挖出,顯而易見,這就是趙將軍選擇好的操練廠。

五千人的宣威軍,在討論募軍之初,楊叢義就跟趙安探討過訓練問題,宣威軍性質決定,它必須陸戰海戰無一不能,所以組建的新軍首重是訓練,練陸戰,也要練海戰,練平原,也要連山野。趙安選擇的這個地方正是宣威軍最理想的練兵之地。

穿過寬闊的沙灘,便來到蔚藍色的海邊,一丈之內,水深不過腰腹,清澈見底。

楊叢義已經能想象到宣威軍以後訓練的場面,後世的海軍都是在海邊,訓練的那些科目,有些可以借鑑,至少所有的旱鴨子,必須要不怕水。

脫掉鞋子,上前幾步,任冰冷的海浪打上腳背,腳下傳來陣陣清涼。原來這就是大海的模樣!楊叢義對著大海笑了。

在後世,他從沒去過海邊,今天來了,也算了節心願。

坐在沙灘上,抬眼望著身前無邊無際的大海,楊叢義的腦子裡空空蕩蕩,只覺得天地廣闊,自己是何等渺小,一時間覺得,眼前的一切都是浮雲,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妄。

眼皮漸漸沉重,不多時便在沙灘上睡著。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聽到有人在身後叫他,楊叢義這才驚醒。

“大人,趙將軍找你。”楊叢義起身,回頭看到了張彪。

“走。”楊叢義沒有多說什麼,穿上鞋子,走回營房。

有幾間新修建的木屋,明顯與軍士住宿的營房不同,那是軍官休息、辦公之地。

楊叢義走進一間房門大開的木屋,裡面除了趙安,並無他人。

“趙將軍,回來的好快。”

趙安起身,來到近前:“監軍,一路勞頓,你怎麼沒有休息休息。”

楊叢義笑道:“將軍選的營地好,一到營地,我疲意盡消,休息不休息倒無所謂。將軍找我是有何事?”

趙安道:“軍需軍械已經全都搬回來,發放到軍士手中,準備開始訓練。不知監軍此去招募新軍多少,他們何時能到?”

楊叢義道:“我此去淮西招募了一千二百多人,他們正從陸路趕來明州,若所料不差,安行程計算,他們已經到達明州境內。”

趙安道:“如此就好。我在禁軍中招募三千三百七十六人,加上監軍招募的一千二百多人,宣威軍就有四千五百多人,再在本地招募一些,五千編制便能滿員。”

“坐下說吧。”楊叢義在一張椅子上坐下。

趙安隨後坐下,又道:“對宣威軍訓練之事,不知道監軍可有想法?”

楊叢義道:“這問題你我當初探討過,宣威軍要保護船隊出海,一旦出海便遠離大宋,我們宣威軍就是所有人的依靠。宣威軍要具備海戰、陸戰、出擊、防守的能力,訓練內容要比普通禁軍豐富。具體要訓練哪些,怎麼訓練,等新軍來了之後,我們一併討論。時間不多了,營地裡的宣威軍可以先開始訓練,至於怎麼練,將軍自己做主吧。我只有一個要求,練出來的軍隊,必須具備保護船隊的能力。”

趙安道:“好,我即刻開始組織訓練。”

楊叢義道:“將軍自便,等新軍趕來,我們再做詳細的訓練計劃。”說完見趙安沒有接話,便問道:“趙將軍,宣威軍吃飯問題你是如何解決的?軍費還剩多少?”

趙安回道:“昌國是海島,海島雖然不小,但良田不多,所產糧食有限,不少物資要從明州交換購買,本地原本有近萬人,我們一來,物資更缺。宣威軍的口糧都要從明州採購,往來運輸花費巨大,一萬貫軍費,如今只剩兩千貫,能撐半個月吧。”

楊叢義笑道:“趙將軍安心練軍,軍餉軍糧問題我來解決。”

趙安道:“如此就好,有監軍這話,我便心安了。說實話,要我練兵打仗還行,後勤供應真是做不來,想想就心焦,這一個月我可是受夠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聽到趙將軍抱怨,楊叢義淡然一笑,回道:“自古以來,吃飯問題都是大事,民以食為天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行軍打仗,其實打的也就是銀錢和糧草。將軍以後若要獨領大軍,糧草之事就避不開。”

趙安笑道:“以後的事情還早,獨領一軍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現在天下太平,想升官多帶軍,就只能苦熬資歷。如我這般,運氣好的話,勘核順利,一路晉升,也要等十年才有機會獨領一軍。還是先帶兵練兵吧。”

想想也是,部將還只是中級軍官,想要升到統制,就必須有戰功,和平年代這就是一道檻,戰功只有平叛才有可能掙到。但平叛可遇而不可求,沒有背景就不會有機會。

“監軍,你先在隔壁休息,晚間我再召集各級軍官前來參見。”

楊叢義道:“也好,趙將軍先忙。”說著就離開,回到自己的營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