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2章 城外對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2章 城外對峙

之前中原王朝統治重心在黃河一帶,鞭長莫及,根本顧及不到占城的這些小動作,等安南脫離中原王朝統治,占城便再也不敢北上攻伐,反而要時刻提防抵禦安南人南下攻伐它,安南與北方王朝的關係近,占城哪裡敢去中原湊熱鬧,找不自在。

來佔城出使,戴驄並沒有多少信心,大宋關於占城的資訊實在太少,國王姓甚名誰,領土幾何,人口多少,沒有一樣是使團能掌握了的。

戴驄暗自慶幸,大部船隊沒有在佔城停留,不然船隊進不了港,所有人都下不了船,他這個身負皇命的回易正使可就要丟掉大宋天大的面子。

住在驛館裡,戴驄也不知道占城國王會不會接見他,接見怎麼辦,不接見又怎麼辦,他也理不清楚。若再跟安南一樣晾他十天半個月,那他就沒臉繼續南下了,說不得只能打道回府,返回臨安去。

使節不是生意人,他們被安排在驛館裡不能隨便進出,吃住都在裡面,外面還有人一刻不停的守護,出去一趟都有前前後後十幾個占城衛士跟著,像保鏢護衛,又像是專門監視他們,縱使不喜歡,也不能把他們趕走。

耗在城裡,戴驄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但願占城國王收到大宋的國書之後會來見他一面,收下大宋的賞賜之物,再上貢一些占城的珍奇特產,如此一來,回到臨安,他便可以交差。

但佔城遠離大宋,跟大宋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占城國王是不是給面子,還真不知道,只能在驛館等待訊息,祈禱國王懂點禮數。

且說楊叢義帶著兩千多人,緊趕慢趕,終於花了七天時間,從河靜一路穿越原始叢林來到安南與佔城的邊境。

兩國邊界處有一座小城,不知叫什麼名字,屬於占城所有,但城池北門外一裡之外卻是安南領土,楊叢義等人就停留在邊界上,安南領土之內,可此地距離安南的城池卻有二三十裡。

說來可笑,這裡以前是佔城的土地,那座小城是佔城北上攻打安南的前沿基地,後來卻反被安南人南下搶了幾十裡土地,一直打到這座城下,由於補給乏力,這才作罷,不然安南人很可能一鼓作氣拿下小城,接著就能繼續南下,取得更大的戰果。

只是可惜了,機會只有一次,安南人退走之後,占城便把大部分兵力調遣到北部邊境的這座小城來,一座小城駐守兩萬多人,全力防守安南人的進攻,從此之後,安南人幾番南下,再也沒能到達這座城下。

聽歸附的軍官講了佔城與安南兩國,關於此城發生的許多故事之後,楊叢義感觸頗多,這兩國在秦漢之際全部都是中原領土,每次中原大一統王朝覆滅,便有一部分領土丟失,先丟佔城,再丟安南,這兩個地方對大宋發展遠洋回易都至關重要,若是都在大宋手裡多好,可惜啊,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中南半島十幾個國家,除安南、占城、真臘外,還有幾十個小國,常年戰亂不休,攻打任何一個國家,都將牽一髮而動全身,各國都會聞風而動,要麼趁火打劫,要麼背後偷襲,除非國家勢力非常強大,足以震懾住大部分國家,不然攻打敵國的同時,還要留下一半兵力防備周邊的豺狼。正因為是這樣,雖然中南半島戰爭不斷,卻沒有任何一個稍微大點的國家被其他國家所滅。

北邊的安南人還在積蓄力量,籌劃繼續進攻占城。但眼前這座小城顯然不會坐以待斃,看城頭上來回巡邏的士兵,飄揚的旗幟,就知道他們沒有放鬆警惕,城裡不知道儲備了多少物資,要跟安南人打持久戰呢。

吃飽喝足之後,天也快黑了,目前來看是無法入城的,佔城人不知道楊叢義等人的來意,肯定不會放行,況且天色將晚,對守城人來說,不管楊叢義他們是否是敵人,放他們進城都會有風險。所以,楊叢義也就不去通報交涉什麼,趕了幾天路,等休息好了,明天再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全軍兩千人,當夜便在城外一里之地紮營休整。

小城裡的佔城人望著城北營地裡飄揚的旗幟,膽戰心驚,安南人又要打過來了?

他們雖有準備,但敵人就在城下,這個夜晚占城士兵註定無法安心入睡。

一騎揹著信旗匆匆從南門離開,在夜色下,一路向佔城國都狂奔而去。

這是一個不平靜的夜晚,楊叢義令宣威軍在國境邊界上紮營,只待來日通報佔城守將之後通關南下,這個無心之失,卻鬧出了天大的誤會,他們被看成進攻占城的先頭部隊。

天漸漸放亮,等宣威軍一早醒來,埋鍋造飯,準備吃飽之後直接通關而去,到南邊跟戴大人的船隊匯合,抬眼一望,只見不遠處的小城一夜之間起了很大的變化,城頭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士兵,一眼望去,不知道有多少,全都盯著他們的營地方向。

宣威軍雖說打仗不多,除了跟安南人一番爭鬥,多數人幾乎還沒怎麼上過戰場,但對面小城表現出來的姿態和濃濃的備戰氛圍,不多時就感染了等待吃飯的宣威軍,也讓他們開始緊張起來。

楊叢義正在營帳裡練早功,卻聽到帳外侍衛親兵通報道:“大人,張指揮求見。”

雖不知道張彪一大早來找他有何事,楊叢義還是慢慢收功,口中應道:“讓他進來。”

收功之後,一抬頭就見張彪匆匆走進營帳,口中急道:“大人,對面城裡不知道發生了啥事,殺氣騰騰的,我們要進城怕是難了。”

楊叢義沒有說話,起身出了營帳,抬眼一望,只見一裡外的小城確是一番備戰的模樣,城頭上的士兵嚴陣以待,眼之所見,城牆上站滿了人,估計有好幾千,而那城門則緊閉不開。

“不用驚慌,我們身份不明,佔城人一時緊張也在情理之中。你挑幾個會說佔城話的兄弟,帶他們去通報我們大宋宣威軍的身份和我們的目的。”

張彪沒再說什麼,接令而去。

戴大人帶船隊走海路,此時早已到達占城,宣威軍由陸路南下很可能會被佔城人所阻,他應該想得到,想必他也會跟佔城國王交涉。

他久在官場,很是精明,不會顧及不到行軍南下的宣威軍處境,在這點上,楊叢義還是能相信他的,因此眼看佔城人在備戰戒備,他心裡也沒多少擔心。宣威軍會自己交涉一番,要是不能通關,戴大人代表的是大宋朝廷與皇帝,只要大宋使節出面,占城一小國,哪有不放行得罪大宋的道理,不過是多耽擱一兩天而已。

楊叢義繼續回到營帳練早功。出海以後每天都在海上漂泊,閒暇時間很多,幾乎全用來練功。但在安南登岸之後,練功的時間就少了,在岸上遠比在海中危險太多,大宋使節的安全,宣威軍的安全,他都要操心,身在異域他鄉,不敢有絲毫馬虎。

“大人,佔城人認定我們是安南人,不相信我們是大宋軍隊,說我們是安南人假扮。怎麼辦?”張彪急匆匆回來彙報。

“稍安勿躁,對方人不少,不放行我們就在這兒等著,注意他們的動向。傳令下去,全軍不得靠近佔城人的城池。”楊叢義回道。

“大人,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等在這兒,他們就能放宣威軍過去?”張彪不解,他們被佔城人當成敵人攔在城下,幹等著怎麼會過去?

楊叢義笑道:“不等著能怎麼辦,我們就兩千多人,一大半還是剛剛歸附不久的,人心不穩,軍心不可用,根本沒法跟佔城人硬拼闖關。再說,莫看佔城人佔據的是一座小城,但他們的軍力恐怕不下萬人,宣威軍沒打過硬仗,攻城根本就不可能,想都不用想。等戴大人派人來帶我們進城吧。”

張彪嘆息一聲,他方才去城下看了,占城軍隊武器裝備很精良,不是安南人可比的,想硬闖城關,顯然宣威軍還沒有那個實力。既然楊叢義說等戴大人派人來接,那就等著吧。

正要離開時,只聽楊叢義又道:“告訴兄弟們,不要緊張,但也不要放鬆警惕,安南方向派些探子出去,對面占城軍隊的動向也要時刻盯著,發現有異動迅速處置,來不及通報就不用通報。”

張彪應承一聲,隨即離開。

宣威軍原地休息,不少人在營地外的寬闊地帶曬著太陽聊著天,完全沒把對面城頭上緊張戒備的佔城軍隊放在眼裡,簡直把他們當作空氣。

他們越是這樣放鬆,對面的佔城守軍就是越是緊張,以為這是安南人在麻痺他們,勾引他們放鬆警惕之後,好趁機攻城,奪取城池,如此一來,占城守軍的戒備之心更重,他們連吃飯都在城頭上解決,不敢輕易離開戒備的崗位。誰知道他們一旦放鬆,對面營地背後的叢林裡會突然殺出來的多少安南人,要是守不住腳下的城,他們就要死無葬身之地,所以誰也不敢輕易離開值守的崗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