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3章 謀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3章 謀劃

敵軍救回傷兵之後,全軍後撤一裡,救治傷員,整頓軍隊,苦想破成之計。

“將軍,涼山已經快一個月沒下雨,如果用火攻城,一定可以把涼山搶回來。”信心滿滿,連攻兩次都敗退而回,統帥焦躁不安,屬下看在眼裡,趕緊趁機獻計。

“愚蠢!涼山城是進攻宋國的前沿重鎮,我們要把它完整的奪回來,搶回一座燒燬的空城有什麼用。”統帥心情很糟糕,毫不留情的訓斥。

屬下面色微變,問道:“將軍,如果不用火攻,以涼山城的堅固,敵軍的狡猾,用常規辦法,短時間裡我們很難取勝,涼山城用水是從城南那條大河引進去的,不如我們在河裡投毒,將城內敵軍一舉毒殺,這樣我們就能奪回一座完好無缺的涼山城。”

“城裡三萬百姓不要了?河流下游沿岸百姓也殺死?荒唐之極!水是流動的,你去哪裡找來那麼多毒藥,能在十幾丈寬的河裡連續不斷灑上幾天毒?好好想辦法打仗,不要儘想這種不靠譜的點子。”這種明顯不具備可行性的提議,讓原本就煩躁的敵軍統帥更加不高興。

敵軍在商討如何破城的同時,涼山府衙裡楊叢義也在跟眾將解惑。

“何時滅殺敵方人員,何時傷而不殺,需要根據所處環境和面對的不同情況綜合考慮,等以後有時間再跟你們細說。現在跟你們說說今天的情況。都知道,涼山城堅固,城裡儲存的糧草軍資很多,足夠我們堅守三五個月,而敵方糧草軍資都要從大涼山以南,一兩百裡外運來,後勤供給困難,那麼相對於他們來說,糧草軍資就是我們的優勢,而這卻是他們薄弱之處。攻防相持,一拼兵力,二拼後勤供給,兵力自然是他們佔有絕對優勢,後勤供給他們也是源源不斷,但速度緩慢,是等米下鍋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等著吃飯的人越多,後勤供給壓力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發揮優勢,跟他們對峙,能不戰鬥就不戰鬥,拼的就是物資消耗,誰先撐不下去誰就輸,他們供給困難,多一口人吃飯,勝算就少一分,所以我們就應該儘量保留他們要吃飯的人口,一旦打起來,能不射殺他們就不殺,讓他們自己吃垮自己。當然他們糧食供給艱難,不可能跟我們對耗,一定會不停的進攻,妄圖速戰速決,拿下涼山,這個時候我們不能急,只要能做到兩點,勝利就會屬於我們,一是要在能守住城池的情況少殺傷敵軍,二要透過傷兵再給他們找些麻煩,這就說到為什麼要讓他們把傷兵救回去的問題。”

見眾人若有所悟,聽得認真,楊叢義接道:“傷兵在戰場上的作用是什麼?增加仇恨,激勵鬥志嗎?在吃飽穿暖的情況下,的確可以起到對己方有利的作用,但在缺吃少喝的情況下,則會逆轉。傷兵行動不便,本來就需要額外的人來照料,若是想讓他們活下去,身體盡快恢復,有限的吃喝就得向傷兵傾斜,保證他們口糧供應,傷兵吃的多了,其他人口糧自然就會變少,傷兵吃的好,還有人照料,其他人吃不飽還要去打仗,時間一長,必然矛盾叢生,兵無鬥志,士氣下降,軍心思變,逃兵成群,不戰自潰。如果我們給他們機會救回傷兵,而他們選擇不救呢,會發生什麼?將士必然心生悲涼,衝鋒之時不敢拼命,戰鬥力降低,城池久攻不下,最終成相持之勢,拼物資消耗,他們有十幾萬人吃喝,誰勝誰敗,一目瞭然!因此,只要跟十幾萬人拼消耗,最後勝利的一定是我們,他們人越多拖累越大,這場仗我們贏的就更快。都明白了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眾將都是從普通士卒提拔起來的,沒讀過什麼書,太繞彎子的道理,他們聽不懂也想不明白,楊叢義儘量說的通俗易懂,消除他們心裡的疑惑,希望在之後的守城戰中,不要再質疑他下達的命令。

眾將聽完,沉思細想,姚昶忽道:“監軍,我們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反正我們不會突圍出城,不管是一萬人圍城,還是十萬人圍城,對我們造成的威脅區別也不大,城外那些人殺不殺都跟我們現在的處境沒太大關係,總體來說不殺要比殺了對我們有利,傷了讓他們救回去,對我們更有利,是這個意思吧?”

楊叢義點頭道:“說的很對,還有人不理解嗎?”

其他人或是點頭或是沉默,畢竟殺敵,就能獲得戰功,而把敵人放走,真論起來就是私放敵寇,這可是一大罪責,不過敵人在城外,並不在他們手中,放了也就放了,但喊敵人來救他們的傷兵回去,這種事他們從沒遇到過,也沒聽說過,可他們知道戰爭除了勝負,還有對錯,如果做錯了,即使打勝仗,結果也不一定會好。

眾將其實很糾結,他們在軍中的時間比監軍長很多,見多了各種奇葩事情,對上官來說,很多時候能不能打勝仗,其實並不重要,能不能做對,才是最要緊的。

如今鎮守涼山城,孤立無援,贏了就能活下來,輸了就是全軍覆沒,與其關注對還是錯,倒不如關注輸贏,贏了才會機會考慮對錯的問題,輸了,一切都跟他們沒有關係。

“監軍說的有理,我們駐守涼山本來就是為了逼退李越大軍,取得大勝,結束戰爭,只要能贏,能把他們趕回大涼山以南,我們但聽監軍吩咐!”姚昶頭腦靈活,心思較為敏捷,其他人怎麼想,他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

蘇仲高聲附和道:“那麼多彎彎繞繞我也聽不懂,我們就聽監軍的,不管怎麼打,只要能打贏這仗,把李越人趕回大涼山就行。監軍,你就直說,接下來讓我們怎麼做?”

其他人眼見如此,也就按下心裡的顧慮,紛紛答道:“監軍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一切全憑監軍做主。”

楊叢義笑道:“鎮守涼山城是全體宣威軍的事,是我們大家的事,怎麼打,怎麼守,都需要大家一起商議。既然大家都同意,那麼以後守城之時,能傷則傷,只要他們存在攻擊間隔,就讓他們把傷兵救回去,他們兵力充足,若輪番上陣不停的進攻,將士必然會疲憊不堪,所以,我們也可以趁他們救回傷兵的時間休息休整,如此一來,他們的兵力優勢則會大打折扣。”

停頓一下,等眾人消化完沒有異議,接著說道:“城外一萬多敵軍戰力一般,進攻兩次,無功而返,已經不足為慮。扶綏撤退回來包括五萬精銳在內數十萬李越大軍,應該已經快到鬱林附近,我們該把重點放在他們身上,他們的戰鬥力比城外敵軍強,如果他們持續不斷進攻,我們該怎麼擋住他們?”

眾人沒有回話,十萬大軍是何等模樣,有人曾在北方抗擊金人時見過,那如同洪流一般的隊伍,足以一口氣摧毀任何縣城,涼山城並不十分高大,比普通縣城多的就是一條三丈來寬的護城河,還有稍微堅固一些的城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優勢。能不能守住涼山城,他們真的不敢保證,但監軍意氣風發,信心十足,他們也不得不信。

“袁指揮,你也是打過仗的,如果敵軍輪番持續不斷攻城,該怎麼辦?”楊叢義直接點名。

袁華乾咳一聲,想了想道:“我們佔據城池,留在必要兵力看守糧倉、軍械和營地,其餘所有宣威軍和青壯全部上城,在城上以弓箭壓制,不需要射的有多遠,只要保證二十丈到三十丈距離之內箭密如雨,不讓敵軍順利靠近二十丈之內就行,不能接近城池,就拿我們沒辦法。所以我的建議是,調動全部兵力,以弓箭阻擊敵軍。”

楊叢義不置可否,卻問其他人:“你們覺得呢?”

章岱道:“敵軍不會這麼簡單,我們有弓箭,他們也有,如果他們先用火箭毀掉我們頭上的木板,城頭上我們就站不住腳,我們應該先想想怎麼加固頭上的防禦,沒有後顧之憂,才能全力阻擊攻城敵軍。”

“章兄說的有理,木板雖然防禦地方箭陣厲害,但缺陷也很明顯,只要敵方發射火箭,遲早會將木板燒穿,為木板加上一層防禦,比如覆蓋一層沙土,隔絕火燒,便能破除火箭威脅。”柳時讚許道。

姚昶跟道:“木板上確實應該覆上東西防火,但沙土不行,城頭風大,沙土很容易被風吹走,風大的時候,連木板都會被吹掉。如果我們在木板上面黏上三寸厚的稀泥,不光可以防禦敵方火箭,也不用擔心大風吹走木板。”

見其他人點頭讚許,楊叢義也讚道:“好,城上確實應該加強防禦,木板上面粘泥土想法很好,我馬上找人來做此時。另外自今天起,鎮守四門的宣威軍和青壯吃住都要在城上,青壯的飯食也由宣威軍統一供應,無事不得隨意下城。”

“是。”眾人齊聲應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