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

當夜,鬱林城帥府裡也在就李越大軍之事爭論。

統制李耕坐在主座,下首有一眾部將和參軍。

一人道:“李越一萬先頭部隊已經到達寧明,將寧明全完佔據,後續大軍兩日之內就會趕來,所幸這一萬先頭部隊在寧明駐留,沒有當先趕來鬱林,我們現在還有時間撤離,離開是非之地,不然等十幾萬大軍一到,我們遊奕軍會死無葬身之地。將軍,我們還是趕緊撤吧。”

李耕沒有理會。

另有一人道:“撤什麼撤,敵人都沒見到就撤,你來鬱林的時候見到敵人了?現在又想在敵人來之前逃跑,我們是來打仗,還是來捉迷藏?”

那人一聽就急了,馬上反擊道:“他們是十幾萬人,兵力是我們十幾倍,怎麼打?一旦在鬱林被他們圍住,打起來就是全軍覆沒,現在不走更待何時!”

此話一出,便有人附和:“不錯,敵軍先頭部隊佔據寧明,而不是急下涼山,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攻佔鬱林,作為他們日後再次東進邕州的前沿堡壘,鬱林城他們勢在必得,我們兵力相差懸殊,根本不能跟他們比拼,暫時撤退才是上策。”

又有人道:“敵軍哪有你們說的這麼可怕,他們是有十幾萬人不錯,但真正可堪一戰的,絕對不會超過五萬人,其他的都是輔助部隊,臨時拉來湊數,我們遊奕軍是殿前司精銳,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個個都是老兵,戰鬥經驗豐富,有佔據鬱林城,完全可以跟五萬缺少糧草的敵軍一戰。另外,我們走幾千裡路,大老遠從北邊趕來,連敵人一個小兵都沒見到,一仗不打就撤退,說出去我都嫌丟人,我以為遊奕軍應該堅守鬱林城,用不了三天,他們十幾萬人就得退到大南關以南。”

“你說的簡單,就算他們只有五萬人能戰,就鬱林這種小城能擋住五萬人?有時間你出去看看這鬱林城城防是什麼樣子,常年失修不說,先前李越人攻城又破壞好幾個地方,如今城防漏洞百出,怎麼防守?別說五萬人,就是三萬人來攻,我們也防不住,留在這裡就是白白送死,如果不早點走,等他們一來,想走都走不了。將軍,你還是趕緊拿個主意。”提議撤出的部將,再次提醒李耕。

李耕久久不言,是守是退,他也難以取捨。

遊奕軍一萬多人,好不容易才來到廣南邊境,若是就此撤退,一點功勳都撈不到,一是難以跟屬下一眾兄弟交代,二會淪為其他人的笑柄,三則是遊奕軍名聲將大受折損。更為糟糕的是,之前他已經派人將遊奕軍奪回鬱林和大南關的訊息急送邕州,要是他們此刻放棄,灰溜溜的退回邕州,實在沒臉面對那些同僚。

如果堅守鬱林不退,城中糧草軍資倒是可以支撐一個月,但城防確如部將所說,常年失修,多處破損,薄弱之處頗多,防守難度很大,一旦守不住,縱使被十萬敵軍包圍,遊奕軍突圍倒也不是難事,可難免要損失幾千兵力,都是跟隨多年的兄弟,落下誰都會心疼。

但此行空手而歸,是他所不能接受的,縱使犯險,損失兵力,也得搏上一次。

看了一眼眾部將和參軍之後,李耕高聲道:“還記得我們是誰嗎?我們是殿前司遊奕軍,是禁軍,不管在哪代表的都是皇上和朝廷的臉面。鬱林是大宋邊防重鎮,大南關是李越通往大宋的重要關隘,哪一個都不能丟,既然遊奕軍在這兒,我們就要堅守到底,跟敵軍動動刀槍,讓退到邕州的五萬廣南軍看看,我們遊奕軍,禁軍是敢打仗的,即使是敗,我們也敢戰鬥!”

停頓幾息之後,又道:“從今天開始,我不想再聽到什麼撤退,任何敢言撤退者,以逃兵論處!”

建言撤退的部將和參軍面面相覷,臉色難看,不敢反駁。

而執言堅守鬱林,與敵一戰的人,臉上掩不住得意之色。

李耕接著說道:“鬱林城防加緊修復,把城裡的民壯都徵召起來,兩天之內將薄弱之處統統加固。另外,所有兵力調回鬱林,將鬱林城封閉,堅守城池,與敵相持。”

“將軍,大南關不守了嗎?”有部將忍不住開口詢問。

李耕道:“涼山城已經被敵軍包圍,拿下涼山之後,他們很快就會北上大南關,如果跟撤退回來的敵軍南北夾擊大南關,傾刻就會被攻陷,不守也罷。把兵力集中於鬱林,正好跟敵軍周旋,守住鬱林的把握更大。”

“將軍英明!”眾部將及參軍齊聲稱讚。

李耕面色不變,高聲道:“今天就議到這裡,回去鞏固城防,好好準備。”

“是。”眾人齊聲應道。

“另外,這兩天涼山如果有人前來投奔,緊閉城門,不予理會。”李耕補充道。

有人不解,問道:“將軍,這是為何,那些人雖說戰力不行,可手腳靈活,幫忙守城也還行吧。”

不等李耕回答,就有人搶道:“城裡糧食就那麼多,他們來了,我們吃什麼?你想把你的口糧拿出來給他們?”

李耕則道:“糧食不足只是一方面,關鍵是他們軍紀散漫,難以管教,進了城來添亂的可能性,遠遠高於給遊奕軍提供幫助,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眾人心下瞭然,一支小小的回易護衛隊,機緣巧合小勝幾場,就想飛上天,跟遊奕軍一爭高下,還敢拒絕遊奕軍好意邀請共守鬱林,簡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活該他們被李越敵軍包圍,若是他們有本事突圍來到鬱林城下,那可真是一處好戲。

議事結束,眾人紛紛散去,唯有李耕獨坐廳中。

鬱林城該怎麼守,如果守不住該怎麼突圍,往哪兒突圍,他都得想清楚。

堅守鬱林是一步險棋,若不想好退路,致使遊奕軍損失慘重,又打了敗仗,這個責任他肯定要負,能勝最好,即使不能勝,兵力也不能損失太大,可面對十幾萬敵軍,真是讓人頭疼。

這個夜晚,李耕註定難以成眠。

經歷過兩次失敗之後,涼山城外的敵軍第二天沒有再進攻。

宣威軍則趁著這段空隙,在城裡組織人力挖土和泥,逐漸將城頭牆垛上覆蓋的木板一一塗上厚泥,這個工程很大,需要的泥土和人力很大,花費的時間也不會少,或許三五天才能全部塗完。

一天後,城外的敵軍又組織了一次進攻,箭陣壓制之下,他們頂著木板盾牌衝到護城河邊,但在渡河之時工具不足,手忙腳亂,防禦有所鬆懈,被城上宣威軍和青壯射出的密集箭雨所阻,留下數千人後,無奈撤走。

結束之後,城上照例喊話,給敵方半個時辰時間救治傷兵,只要不攜帶武器,在救人期間不會攻擊他們。

由於前天敵軍已經在城上守軍眼皮底下救過一次人,這次喊話過後,他們沒有多少猶豫,迅速派人將數百傷兵一一帶回,而後退去,依舊駐守在一里之外,將涼山城團團圍住。

涼山城經歷過這次攻擊之後,楊叢義迅速召集眾人商討應敵之策,敵軍已經攻到護城河上,下次他們改進一番進攻陣型和方法,很可能就衝到城下,一旦到了城下,進了弓箭射擊死角,城防便有危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先前他們過高估計弓箭的力量,以為能以密集的箭雨將敵軍阻擊在到達護城河之前,不想敵人居然能找來那麼多木板盾牌,讓弓箭殺傷力大打折扣。

眾人商量一番,想不出破解盾牌好辦法,決定用火攻試試,現在是冬天,城外不少雜草,燒不著盾牌,但能燒著地上的雜草,野火一起引燃敵軍的衣裳,他們衝鋒必然也受影響,隊形一亂,渡河受阻,過不了河,攻城之戰自然失敗。

城外一萬五六千敵軍已經組織三次進攻,留下三四千屍體,兵力快損接近失三分之一,可以說涼山之戰,他們已經失敗,但看他們在城外的陣型佈置,絲毫沒有退兵的覺悟,完全是一副不拿下涼山誓不罷休的架勢。

涼山府衙發布公告,燈油乃軍用緊缺物資,天黑之後,任何百姓家裡均不得點燈,從即日起燈油可換糧食,三天之後發現仍然私藏燈油,將無償收繳。

糧食搬到府衙門口,青壯們在宣威軍帶領下,滿城宣傳糧食換燈油,三天之內不換的全部收繳。

平民百姓不會有多少燈油,也沒那個閒錢,天一黑就睡覺,家裡用的起油燈的,條件都不會太差,該去哪裡宣傳,該找哪些大戶,青壯們清清楚楚。

一天時間,宣威軍收集了數十桶燈油,搬回府衙,開始製造火箭。

棉布條沾油,瀝乾綁上箭桿,點燃以後,可以燃燒很久,積少成多,數萬支火箭,足以鋪成一片火海,雖不至於燒死敵人,要打亂他們陣型,阻擋他們進攻,卻是完全足夠。

一捆捆火箭抬上城頭,駐守城頭的宣威軍和涼山青壯人手兩支,何時用火箭,自有命令。

城外敵軍又在騷動,看著這些火箭送到,四門守將信心稍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