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3章 不得出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3章 不得出入

楊叢義在神騎軍統制衙門住下,當天晚上接風洗塵宴之後,收到一份南劍州土特產,殿前司兵案在神騎軍的功勳核查便已結束。

他的目的地是泉州,既然南劍州無事,稍稍休息一晚,第二日一早便準備離開劍蒲。

與神騎軍統制道別之後,日上三杆,楊叢義一人一馬,帶著一個裝滿土特產的包裹來到城南,正想出城,卻見城門口圍了許多人,吵吵鬧鬧,叫嚷不休。

“憑什麼不讓不出城?耽誤了我的大事,有你好看!”

“早晨還能進城,為什麼突然就封了?我爹病了,還在城外等著我買藥回去,你們把城封了,要是我爹死了,我一定會去福州告狀!”

“就是,我早晨進來賣菜還好好的,怎麼就不能出了?”

“給個說法,為什麼不能出城?”

“是啊,必須給個說法,哪有隨隨便便封城的,要麼趕緊開啟城門,要麼就等著我去福州告狀!”

百十人,紛紛擾擾,肆意叫嚷,而城門始終關閉,守城的兵卒對所有人的指責不予理睬。

“這位大哥,城門什麼時候封的,為什麼不能出了?”楊叢義看在眼裡,覺得有些奇怪,便問起身旁一人。

那人回道:“我也想知道啊,大半個時辰前,他們一言不發,直接就把剛剛開城不久的城門重新關上了,不只南門,聽說所有城門都關了。不管誰來問,都只說是上面的命令,至於什麼原因,根本沒人知道。”說完也是神色焦急,應該也是等著出城之人。

這還真是怪了,縱使有朝廷大員路經此城,最多宵禁封街,就是需要封門,四門封一門或兩門就夠了,哪有隨隨便便封城的道理。

他謝絕神騎軍統制挽留,便是想早點回泉州與娘子團聚,如今沒有緣由,突然封城,更不知何時開啟,卻是讓他心裡有些不爽快。南方是山地,峽谷河流眾多,耽擱一個時辰沒過河,要是剛好來一場大雨,河水暴漲,或許就要耽擱好幾天行程。

楊叢義分開圍觀人群,擠近最前邊,高聲問道:“為什麼無緣無故關閉城門?得給個說法吧。”

士卒沉默不語,就像沒有聽到一樣。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連個解釋都沒有嗎?”楊叢義稍稍有些惱怒。

“這是上面的命令,要跟你們解釋什麼!退後,不準靠近一丈之內,否則後果自負!”押官隊長聽楊叢義語氣不善,立即回嘴,並抬手一指他們之間的距離,提醒他們不要靠近。

楊叢義不想跟他廢話,伸手取出一物,向前一舉,回道:“不管你們為什麼封城,誰的命令,我也有要務在身,必須馬上離開!”

那押官隊長一見楊叢義手中之物的文字與圖案,立即轉身抱拳躬身道:“末將,見過大人!”

楊叢義收起信符,正聲道:“既然知道我的來歷,還不放行。”

那押官有些為難的回道:“大人,不是末將有意為難,上面的命令是任何人不準出入,還請大人見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讓走,總得有個原因吧。”楊叢義神色一斂。

“大人見諒,末將真還不知道,上面什麼都沒說,就只讓我們封城。”那押官見楊叢義神色不善,也十分為難。

“我今天出城還有要事待辦,耽擱不得。我從外地來,又到外地來,不管你們為什麼封城,都該跟我沒關係,我會到福州帥司拜會,如果實在有事,再去找我就是。放行吧,要是壞了你們的事,我擔著!”楊叢義今天無論如何也要出城,為官這麼久,特權該用的時候就該用用,何況他確實有殿前司兵案要事待辦。

那押官思慮猶豫片刻之後,把心一橫,抱拳道:“大人請留下姓名,末將才好開門送大人出城。”

楊叢義想也不想,直接回道:“殿前司兵案,楊叢義。”

“原來楊大人是殿前司的,末將有眼不識泰山,還請大人恕罪!”那押官再次抱拳,躬身施禮。

“好說,可以放行了吧。”楊叢義現在只關心能不能出城。

押官點頭道:“當然。”隨後高聲下令:“開門,送大人出城!”

“慢!”

幾名士卒正要去開門,旁邊一衙役閃身出來阻止,口中高聲喊道:“知州衙門的命令很清楚,任何人不得出入!你們要徇私不成?”

“你一個小小衙役,還能管神騎軍的事情!”押官怒斥完,揮手讓屬下去開門放行。

“是知州衙門下令封城?”看到這個衙役,楊叢義心裡升起一股莫名的親近之意。是了,數年前他也做過一年衙門捕快。

“正是。昨夜城裡發生多起命案,為防兇手逃脫,知州大人下令封城,任何人不準離開。”衙役答道。

“我是朝廷命官,也不能離開嗎?”楊叢義看著他衙役問道。

衙役高聲回道:“大人要想離開,可以強行離開,也可以去州衙跟知州大人說明之後再離開。”

城裡發生命案,若是一般情況根本不必封城,能做知州,之前必定已經做了多年知縣,當知道任何一座城池除了發生戰爭、瘟疫、洪水、暴亂、謀反大逆等情形外不得封禁,不然極易造成混亂,發生不可控之事。

昨夜的命案嚴重到要突然下令封城,看來命案不簡單,原本文官與武官就相互看不順眼,還是不要強行出城,招惹不必要的麻煩為好。

“既然城裡發生命案,為抓捕兇手,穩定人心,而封閉城門,也是事出有因,我自當遵從知州衙門的指令。”楊叢義此話一處,押官略微有些驚訝。

“城門還是封好,不要放走了兇手。”楊叢義看了一眼押官,轉身朝城裡走去。

圍觀眾人先前見士兵準備開啟城門,放當官的離開,心中憤憤不平,正待怒而抨擊時,楊叢義卻轉身回城了,直把他們晾在原地。

“都聽著,城裡發生命案,誰想走,誰就是疑犯,是疑犯就要抓進衙門過堂!”押官高聲大喊。

眾人只想出城,誰想當疑犯?聽了這毫無道理的話,沒有人狡辯,紛紛退避,畢竟你跟他們講理,他們跟你動刀,吃虧的還是自己。

每一個城門都在喧鬧,而南城門經楊叢義一鬧之後,很快歸於平靜,不著急離城的,直接離開,等著要離城的,也只能在距離城門四五丈外等著。

楊叢義確實想早些離開南劍州,但城門因命案封閉,他也不好強行出城,破壞知州衙門的權威,更何況他的官職可比知州大人低了很多級,輕易得罪不得。

命案兇手怕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抓住的,在大街上溜達不是辦法,但統制衙門不太好回去,客棧就成唯一可去的地方。

楊叢義隨即在城南臨街找了家客棧入住,先住上一天看看情況。

外面的天很熱了,定好房間,楊叢義便留在屋內,南劍州人生地不熟,也沒什麼地方可去。

閒坐片刻之後,他忽然想起湯鷽家住南劍州,幾年前進入武學時聽她在講武堂介紹時說過具體州縣,但好幾年過去了,記憶模糊不清,也不知道她家是不是在劍譜縣。

想起過往,內心唏噓,湯鷽本來是他為數不多的好友,奈何命運弄人。

如今來到南劍州,本想去尋找拜訪一番,又擔心真的見到,到時候難以自處,徒增煩惱。

糾結、斟酌許久之後,最終還是決定算了。

聚是緣,離是緣,緣生緣淺,俱是終點,不如不見。

想通之後,他索性開啟包裹,拿出了神騎軍統制送給他的土特產,當時他還特意交代,帶些回去給兵案張大人品嚐。

拿出光滑油亮的木質盒子,將它開啟以後,楊叢義被逗笑了,哪有什麼土特產是銀鈔的。

不過隨後想了一下,覺得統制大人這土特產一詞還是有道理,因為南劍州正有多個銀礦在開採,從地裡挖不出來的銀子,不就是土特產嗎?

反正無事,他拿出銀鈔仔細數了數,還真是整整三萬兩。

楊叢義一時感慨不已,龍騎軍與神騎軍一字之差,兩軍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龍騎軍靠剋扣軍餉、吃空餉積攢點錢財,一個統制能拿出的銀鈔不過兩千兩,神騎軍一出手就是銀鈔三萬兩,同是禁軍統制,差距如此之大,真是令人難以想象。

不過他們遠離臨安,駐守在千里之外的深山,再想更進一步怕是沒可能了,能搜刮點錢財養老,就當是朝廷流放他們的補償吧。

張大人選擇核查這幾個地方,應該也是深思熟慮的,特別是南劍州。

楊叢義將銀鈔收進盒子,蓋好蓋子,重新在包裹裡放好。

城門不知何時才能開啟,閒來無事,也只能練練功了。

上次在半路遇到土匪,要不是他們有些見識,知道殿前司是幹什麼的,不敢貿然動手,否則他就危險了。長槍練的多,但劍法不精,真動起手來,只憑一柄劍,可討不到便宜。

他深知,古代常年出門在外,沒有武藝傍身,那十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