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32章 必勝信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32章 必勝信念

“趙大人請坐!”聽聞此言,沒有堅持,楊叢義閃身讓座。

建王趙瑋以隨軍參謀之職,隨即落座,沒有推脫,那同來的宿衛禁軍將校則陪侍一旁,寸步不離。

“來人!傳令下去,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靠近五丈之內!”楊叢義立即喚來近衛,吩咐加強營內守衛。

宿衛將校帶來的三百人也同時部署於內營之中,共同承擔都統制營帳防務。

趙瑋入營不多時,去前軍各軍駐地巡查部署的衛兵回營覆命。

“大人,前軍各部已按要求全部進入戰鬥陣地!”

“好。命各部自尋戰機,若敵軍渡江登岸,務必將他們全部消滅,不得放任何一個敵人穿越陣地!”

“是,大人!”衛兵接令離去。

聽得彙報,楊叢義心下大定,若前軍都按要求埋伏於江岸,必能打敵軍一個出其不意。

“報!緊急軍情!”

趙瑋正待與楊叢義聊些軍務,忽聽帳外稟報,只得將到嘴邊的話咽回去。

衛兵快步入帳內,迅速稟道:“大人,薛將軍派人送回最新消息,敵軍已經離岸出動,上百艘船從十幾裡寬的江段分散渡江,最快半個時辰就能過江登岸。由於江中視線不清,不能發現敵軍渡江主攻江段,他們還在江中抵近觀察!”

“好。蘇仲、潘誠在江中如何了?”楊叢義急問。

“蘇將軍、潘將軍已經帶船隊趁夜進入江心埋伏。”

“傳令渡口左右各軍,除必要位置,熄滅多餘篝火,兩刻鐘內,全部進入戰鬥狀態,務必將登岸敵軍消滅!”

楊叢義將令一下,衛兵迅速接令離去。

營帳內終於安靜下來。

“楊大人,敵軍夜襲,聲勢浩大,你自去前線指揮禦敵,不必管我。”趙瑋坐在帳中,看著衛兵不停的進帳彙報軍情,他很快感受到了前線異常緊張備戰的情緒,雖然極力剋制,他言語之間還是透露出緊張與擔心。

楊叢義卻笑道:“殿下不必擔心,敵軍夜襲,四下漆黑,縱使我親自去第一線,也難辨敵情,甚至會影響各軍部署和指揮。早在子時之前,前軍各部按要求重新佈防之後,我就已經將接敵作戰的權力下放至各部。各部所領將士,只有他們自己最為熟悉,與敵作戰也有自己擅長的戰法,一旦敵軍夜間襲來,他們自行決定如何滅敵,要比我統一指揮更有效。其實各軍如何作戰,早已部署完畢,我出不出營都一樣,敵軍都不可能得逞,殿下放心吧!”

這一番胸有成竹的話語和自信滿滿的笑容,讓趙瑋心頭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大人平常作戰也是這般?還是今日情形特殊,才會放開手腳?”未免尷尬,趙瑋繼而問道。

“條件允許,我都會親臨前線指揮,及時瞭解最新戰況,以便在發現更好的戰機時,及時作出調整。但與敵作戰,其實很忌諱臨陣更改將令,處理不好,就會造成資訊接收錯誤,造成混亂,貽誤戰機。當熟悉手下將士作戰能力之後,臨戰之前制定作戰計劃時便跟他們講解清楚,讓他們理解面臨的情況和戰場,在既定的作戰計劃之外再制定幾個預備計劃,供他們臨戰選擇,如果戰場走向完全可控,我就不會親臨戰場。有時候坐鎮中軍,統籌全域性,更為重要,就比如此時,夜間視線不清,一旦我離開中軍營帳,若有軍情出現,需要我決斷,一時找不到我,也許就會累及整個戰場。”楊叢義放鬆心情,細細跟趙瑋解釋。

“郡王也是這樣。接到你的訊息之後,他也沒有離開帥府,而是堅持在帥營指揮。”趙瑋的臉色漸漸變了好一些,忐忑不定的心情也稍稍平復了幾分。

“楊大人,你說實話,鎮江能守多久?”趙瑋沉默片刻,盯著楊叢義的眼睛,問出了盤桓在心底的最想問的問題。

楊叢義毫無猶豫的回道:“永遠!敵軍永遠不可能攻破長江防線,更不可能渡過長江!”

“當真?”趙瑋聞聽此話,精神頓時為之一振!

他的語氣之中,有幾分驚異,又有幾分懷疑,雙眼緊盯楊叢義不放,內心深處很想確認這句話是真的,而不是哄他的話語!

不光是趙瑋,就連護在他身旁,寸步不離的那名宿衛軍將校也一驚,顯然他並不相信守軍能永遠守住鎮江,不管怎麼看,鎮江都遲早會丟。

楊叢義笑道:“自然當真!我跟敵軍先後交手三次,次次都殲滅既定的敵軍目標。第一場在皂角林,當時瓜洲大營數十萬大軍,聽說揚州敵軍將要闖營,無人敢出戰,都想躲在大營裡,我請纓出戰,於大營之外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結果證明,我的作戰思路與劉大帥不謀而合,於是我帶領精武軍三千人與揚武軍、鎮敵軍一道,共六千餘人埋伏在瓜洲大營和揚州之間的皂角林,敵軍先頭部隊也是想趁夜襲營,結果他們一頭撞進我們的埋伏之中,一戰將來襲敵軍幾乎全部殲滅,迫使揚州敵軍五日不敢出城,而後瓜洲大營數十萬軍隊才從容撤回鎮江佈置江防。大軍撤離之時,我沒有隨大軍撤回鎮江,而是請命率領精武軍和揚武軍支援建康和太平州,因為我知道,那邊的防守壓力要比鎮江大無數倍。

結果就在我們緊趕慢趕,趕到太平渡時,剛好趕上敵軍渡江,一千多敵軍先鋒已經登岸奪下太平渡,江中船隻密密麻麻渡江而來,如果我們晚到半個時辰,敵方大軍就成功渡江了,所幸的是我們及時趕到,把江中敵船擊毀驅散,後又等岸,與守軍前後夾擊,將向太平城方向殺去的敵軍殲滅。由於太平渡守軍數量有限,一旦敵軍大規模渡江,根本無力防守,於是我便設計逼迫敵軍在我們預定的時間和戰場大舉渡江,而後利用大宋戰船和精武軍熟悉水戰的優勢,將近千艘敵船擊毀在敵營前。

那一戰之悽慘,不遠處的四五十萬敵軍縱使沒有親眼看到,也絕對從其他人口中聽聞過,所以敵方大軍在和州一戰,失去渡江能力轉移到瓜洲渡後,變的十分謹慎,見到大宋戰船出現,便不敢離岸應戰。當然,在和州大軍尚未到瓜洲渡之前,我帶領精武軍在江中又設計圍殲七八十艘敵船。兩場水戰大宋全勝,敵軍聽聞渡江便個個膽寒,白天已經不敢渡江了,只能趁夜裡看不到大宋戰船,才敢出來試試,但夜裡出來就能佔到便宜嗎?我敢斷言,敵軍今晚一敗之後,絕對不敢再渡江,少則三日,多則五日,必定引軍北返!”

趙瑋聽完,久久不語。

楊叢義所參與、指揮的這三場勝仗是實實在在的,但要說憑兩場水戰就將四五十萬敵軍嚇退,這絕不可能,不止他不信,任何人都不可能相信。

“殿下似乎不信敵軍會退走?”楊叢義笑道。

趙瑋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如今大宋軍中無能征善戰之將帥,劉重病在身,張浚遲遲不見蹤影,郡王近二十年都在臨安,作為將帥,統軍作戰能力與劉、張浚有差距,如今年過六十還來鎮江主持軍務,也是朝廷實在無人可用。你說大宋軍中無帥,帳下無兵,敵人大軍來犯,會放過這個良機?不怕告訴楊大人,其實朝廷早已做好守不住鎮江的準備。”

“既然殿下和朝廷都以為大宋軍隊抵不過敵軍,守不住鎮江,殿下為何要來鎮江?”楊叢義反問,面帶笑意。

趙瑋瞬間直起脊背,朗聲道:“我是太祖子孫,大宋江山已經丟掉一半,我不能坐視敵軍再將另外一半搶走,若江山不保,我還有何面目苟活於世!我來此,不過是想陪大宋江山和萬千子民走最後一程罷了,寧願赴死,也絕不逃竄!”

聞此言,楊叢義豁然起身,向趙瑋深深行了一禮。

而後道:“殿下心繫江山社稷與萬千子民,末將萬分欽佩!既然殿下有心與大宋江山同在,末將今日在此發誓,今生不復中原,不復故土,不收燕雲,決不罷休!而收復中原的第一步就在今晚,就在鎮江江岸!”

此話入耳,鏗鏘有力,趙瑋一時之間,愣在當場。

敵軍大兵壓境,楊叢義卻在想收復中原、收復燕雲,這是何等的自信,又是何等的狂妄!

大宋立國兩百年,歷皇帝十位,費無數錢糧,斷送無數將士性命,都沒能收回燕雲,甚至連汴京都被金人搶去,淮河以北的土地盡數丟失,他怎麼就敢想收復燕雲?

“楊大人此話當真?”趙瑋微微有些心顫,問出七字。

“不復燕雲,枉為大宋男兒!成與不成,明早即有結果,殿下安心見證就是!”楊叢義豪氣幹雲。

趙瑋眼見楊叢義如此信心滿滿,心下的疑慮頓時又去幾分。

“好!楊大人,本王就陪你見證,若敵軍果真退走,本王必傾盡全力,助你收復燕雲!”說著騰然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