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魏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891章長江後浪推前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91章長江後浪推前浪

第891章長江後浪推前浪

進入了樊城,習闢疆卻非常意外。按說樊城新歸附魏國,此時應該人心動盪,一片混亂才是。可是入城之後,卻見市場繁榮,一片安寧。事實上習闢疆也不清楚,魏國這個南征戰役雖然打得匆忙,但是準備卻非常充分。已經經過六年多的準備,不僅是準備物資,還有是大量的官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習闢疆進城時,正巧遇到一支剛剛進城的輜重隊伍,可是讓習闢疆更加意外的是,這一千運輸著將近五千石糧食的隊伍,居然不是官府的士兵護送,而是一支旗號打著張氏的商號。五千石糧食,就是五十多萬斤,數量已經不算小了。什麼時候把糧道安全,居然交給那些自私無恥的商賈了?

更讓習闢疆意外的還在後面,樊城居然沒有一個施粥點,施粥是千百年來統治者用來安撫人心的最好辦法,可是魏國居然在戰後沒有進行安撫人心?也沒有看到樊城百姓絲毫怨言。這是怎麼回事呢?

魏國雖然沒有進行施粥,不過卻進行了人心安撫。這個安撫和以往不太一樣,而是冉明最善長的以工代賑。樊城的城牆破壞非常嚴重,這需要進行修復。同時,戰場上將士們需要消耗大量的生活必須品,比如鞋子、帽子、內衣、襪子之類的,這些東西魏國並沒有從後方大規模運輸,而是採取就近生產的方式供給,既減少運輸壓力,也會增加當地百姓的收入。

反正也不是什麼高科技含量的東西,除了這些,還有軍糧就地收購。樊城屬於荊州,屬於繁華地帶。這些荊州百姓比魏國原來的百姓要富裕得多了,荊州不僅沒有饑荒,反正百姓家中多少有點積蓄。魏國各級官府採取高出市場一成半至兩成的價格收購百姓手中的糧食,這樣以來,也是變向給當地百姓增加收入。在收入增加的同時,樊城百姓自然擁護他們的魏國皇帝了,更何況殺傷力最大的還是那道奉為神明的聖旨“冉氏不絕,永不加賦”。

在樊城之外的各個村落,村民自發出資修建了一座座聖碑亭,裡面供奉的就是冉明這道永不加賦的聖旨碑文,同時,冉明還頒佈了對臣民義務的明文規定,在明文中寫明了百姓需要承擔的義務和責任,除了兵役制度雖然百姓服役之外,其他雜役都是有償勞動,官府不得肆意剝削百姓,一旦沒有朝廷正式文書,官府的命令可以拒絕執行。另外就是進行自身維權的法律意識宣傳,監督官府,一旦出格,可以上告。

在滿清入關時,一個偷換概念的左手轉右手,就騙得這些淳樸百姓感激泣零了,更何況冉明這個跨時代的恩惠政策?這個時代,反魏是沒有什麼市場的。就像北宋做出了承諾,與士大夫同治天下,宋朝就成了唯一不是亡於農民起義的王朝。宋朝的官員雖然貪汙,但是他們卻知道,宋朝才能保證他們的即得利益,動搖宋朝趙氏統治,就是動搖他們的既得利益,所以農民起義沒有市場,他們寧願割肉,也不願意改朝換代。至於東林黨那種腦殘加白痴,能生存下去,顯然是逆天了。

冉明喜歡微服私訪,這樣所有地方官都非常頭疼。可是沒有辦法,皇權在這個時代還是非常盛行的,他們只能自保不要出亂子。習闢疆正好遇到了冉明。習闢疆雖然不認識冉明,不過他卻知道冉明身邊的那個鐵塔船的林黑山啊。

儘管作了化妝,可是放在人群中鶴立雞群的林黑山,還是被習闢疆認出來了。他所以就向冉明表明了來意。

冉明其實不喜歡東晉時代的這種陰柔之美,特別是看到習闢疆,只要化妝成楊玉環,估計比女人都更女人。就打趣道:“堂堂荊州沒有人了嗎?居然派出你這麼一個孩子?”

習闢疆笑道:“甘羅十二為相,霍去病二十北征,陛下威震天下之時也不過二七之齡,習闢疆今年十六了。與陛下、霍驃騎相比年紀是小些,功業也不敢相望,但比甘羅卻還大幾歲,甘羅可以出使外國,習闢疆代表家父來給陛下傳幾句話,卻也不至辱命。”

冉明看到意氣風發的習闢疆,感嘆道:“長江後浪推前浪,各領風騷二十年。”

所謂上位者的氣勢,說穿了也沒什麼,就是一個自信和不自信的問題。一個縣長去跟高官匯報工作,無論這個縣長平時在下屬面前如何能侃侃而談,可是到了高官面前,絕對會有點忐忑不安。這個心理素質沒有什麼關係,和屁股有關。

冉明的氣場非常足,從十二歲征戰沙場開始,他當過基層軍官,當過大將軍,也當過藩王,就連人質也當過。冉明的這一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冉明可以利用他的氣勢力壓制住魏國的文武百官,可以在百萬將士面前,從容陳詞。冉明看到習闢疆這個十六歲的少年在自己面前,不僅不露出怯意,反而侃侃而談,在這個年紀,能有這個表現,足以說明其不簡單了。

冉明笑道:“汝父彥威先生,聲名遠播,朕早聞其人,只是造化弄人,只是不得其緣,不得一見。不知汝父派汝因何至此?”

冉明衝習闢疆招招手,示意他過去。然而習闢疆不僅沒有上前與冉明表示親近,反而後退半步,躬身施禮道:“陛下欲效仿漢高祖舊事,以呼來喝去來考驗酈食其嗎?”

話說當年劉邦路過高陽,儒生酈食其去投奔劉邦。劉邦生平最看不慣儒生,很多儒生想投奔劉邦,劉邦就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然後衝帽子裡面撒尿。和儒生交談,也是非打既罵。劉邦初見酈食其,既沒有像劉備一樣三顧茅廬,也沒有以禮相待,反而自顧洗腳。酈食其既不怒,也不生氣。在秦末漢初,百家爭鳴,儒家其實一無所長,論治理天下,規模工程管理,不如法家。論其忠誠和科技能力,不如墨家,論學術理念思想,又不如黃老成熟。至於孔丘提出的修、齊、治、平的理念,也不被統治者看重。如果在劉邦時代重用儒家,其他那個時代早已沒有劉邦什麼事情了。

可是酈食其以一番言辭分析了當前形勢折服了劉邦,使得劉邦起身行禮,這是秦末知識分子透過才能爭取了自己的地位。冉明自然清楚這些典故。正巧謝安和王簡在一旁相伴,二人道:“既然闢疆以士子的身份相投,陛下應該以禮相待!”

冉明欣然同意,於是周圍侍衛就近找了一座酒樓,全包了下來,以供冉明接見習闢疆。在酒樓裡冉明換了衣裝,頭戴天子十二旒,身穿天子絳袍,一步一步緩步上前。在王簡、謝安二人的陪同下,走出酒樓正門,冉明正色道:“請習先生上前!”習闢疆看到冉明這個表現,非常滿意。暗道:“這才是真正禮賢下士的有道聖君!”

習闢疆高興沒有多久,剛剛步入酒樓正門。冉明突然轉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甩手給了習闢疆一個巴掌。不過,冉明沒並直接掌摑習闢疆的臉,而是輕輕的拍打了一下他的後腦勺。儘管如此,王簡也是嚇了一大跳。

可是謝安淡淡的微微一笑。相較而言,還是謝安瞭解冉明,冉明如此痛恨一個人,絕對不會當面表現出來,哪怕是咬牙切齒,最多冉明會一刀殺了,而不會侮辱一個人。冉明肆意打的人不多,胡斌算是一個,其中捱打最多的還是劉牢之。只要是稍稍做了錯事,冉明的大腳丫子就會踢劉牢之的屁股。可是要論聖眷在心,恐怕除了講武堂五大弟子,也就要說劉牢之簡在帝心了。

謝安知道冉明是喜歡上了習闢疆,這個習闢疆只要不犯蠢,襄陽習氏崛起已經不可逆轉了。這一巴掌雖然不重,可是卻把習闢疆打得直髮懵了。冉明大大方方的坐在酒樓的雅間裡,然後怒氣衝衝的道:“朕非劉邦,汝亦非酈食其。知道什麼是東施效顰嗎?你這個樣子就是。”

習闢疆雖然聰明,可是畢竟年紀太輕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並沒有什麼人生處事經驗,而且是一朵溫室裡的花朵,沒有經歷過挫折。這一刻,他幾乎有點想哭的衝動,不過關鍵時刻他還是忍住了。

“怎麼,還不服氣嗎?”看著習闢疆小臉漲得通紅。冉明冷聲道:“酈食其拜見劉邦用的是堂堂正正的陽謀,你呢?你代表汝父來見朕,這事是能見得光的?你就是個秘密使者!今天這裡對話,言不出大帳,法不傳八耳,陰謀就該隱秘而神速,你還在這裡跟我講究禮節?讀書都讀傻了?況且汝父以及習家老小二百多口人全部襄陽城內,如果讓郗超或是桓衝知道你出現在朕這裡,你想過他們會怎麼做嗎?”

聽到這話,習闢疆這才一陣後怕。桓衝是荊州刺史、郗超是軍師將軍,他們或許會顧忌張沼,不敢採取過激手段,因為張氏子弟多為軍中將領,如果不事先清理好張氏的影響力,直接對付張沼,很可能會激起荊州軍兵變。但是習氏不一樣,習鑿齒雖然是荊州別駕,門生故吏遍佈荊州,可是這些影響力無法和真正的刀子相比,就算這些門生故吏會反抗,他們也影響不了什麼。

習闢疆有點傻了,他根本沒有想到這一層,一旦這個訊息洩露,有可能讓襄陽習氏有滅門之災。破家縣令,滅門府尹,桓衝和郗超他們可比縣令府尹大得多了,要滅習氏也是分分鐘隨手的事情。

在亮劍中有一句經典臺詞,那就是一支軍隊的氣質是有首任軍事主官的性格所決定的。他的性格強悍,這支部隊就強悍,就嗷嗷叫,部隊就有了靈魂,從此,無論這支部隊換了多少茬人,它的靈魂仍在。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一個國家的氣象,總是由開國者的胸襟所奠定,劉邦雖然無賴,可是這個傢伙特別記仇,匈奴圍過劉邦,辱過呂后,結果劉邦的孫子一直不忘記報仇,就把匈奴滅了。同樣,在唐朝李世民雖然不是開國之君,可是李淵和李世民入則能文、出則能武,靜能讀書、動能攻戰的文武之才,宋所以不如唐之恢弘雄蕩,根源在於趙家皇帝得位不正,害怕軍中將領仿效他皇袍加身,所以百般限制武將,結果武將雖然被成功限制了,也造成了娘們式的大宋朝。

冉閔強硬,冉明更加因為有了後世的經驗教訓,絕對不會被儒生所期。冉明早已對儒家做了安排,那就是百家齊放吧,無論何時,儒家不能一家獨大,如果儒家鬥敗了百家,他們接著肯定會再鬥皇帝,明朝的皇帝那個叫慘啊,被儒家欺負得不成樣子。冉明可不想當受氣包。冉明胸中自有一番超越時代的見解,因此也不為這個時代的儒士所規限。群儒於他是改造的物件,而不是仰慕受教的老師。莫說小小一個尚未學成的習闢疆,就是習鑿齒在此也得低頭。

王簡開始揣測冉明的用意,其實謝安一樣也在反思。冉明雖然明著打習闢疆,何嘗不是在提醒二人呢?要說對儒的理解,恐怕他們還不如冉氏,畢竟冉氏的祖先就是孔門十哲,特別是以務實稱著的冉子。

謝安知道冉明害怕什麼,那就是儒家的力量太大了。所以冉明想了一個歪招,那就是利用商家節制儒家,避免儒家一家獨大。如今魏國的格局還是儒家獨大,但是作為武將代表的兵家、農家,道、醫、雜家、陰陽家、縱橫家以及儒家的死對頭墨家,都已經慢慢浮出了水面。儘管其他百家的力量還非常弱,影響力也非常有限,可是這卻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訊號。國家如果不能按照冉明的思路去做,冉明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儒家。

好一會兒,冉明這才招招手衝習闢疆道:“汝父彥威先生有何打算,你給朕長話短說。”

習闢疆這時沒有了主意,只好把習鑿齒的計劃合盤託出。

聽了習闢疆的話,冉明喜上眉梢。晉國百姓對於冉明來說,終究是自己人,不是異族,戰爭期間能少死點就盡量少死。如果晉國皇帝司馬聃願意投降,冉明也會像對待劉阿斗一樣,給他一個善終。當然,就算司馬聃肯低頭,恐怕褚蒜子也不會認輸,除非打晉朝的脾氣打沒了。

冉明摸了摸略有鬍鬚的下巴,他知道荊州士大夫動心了。千里買馬骨,只要這個馬骨買好了,不光荊州可以不戰而下,甚至可以把江淮各郡皆不戰而克。冉明想了想道:“彥威先生這個計劃很好,甚得朕意。朕從來不會虧待功臣,我們大魏也沒有這個成例。襄陽候習鑿齒進階襄陽縣公,荊州刺史。原荊州參軍張沼進階長沙縣公,荊州水師大都督,南蠻校尉。”

習闢疆非常開心,他的任務完成了,甚至比預料的還要好。

王簡、謝安也都非常開心,魏國舉國攻伐晉國,如果能早已結束戰鬥,他們也功不可沒。如果真要是一直打下去,恐怕就是武將唱獨角戲了。這份情報來得太及時了,一旦荊州不戰而降,他們也可以分一些功勞,也可以壓制一下武將無上的榮光。王簡不用說了,他和王述早有通訊往來,說不定可以在這方面動動心思。

謝安和王簡不同,他的影響力主要在東晉徐揚八郡,哪怕已經入仕魏國,徐揚八郡的名流哪個不給謝安三分薄面?

二人沒有在冉明面前立什麼軍令狀或作出承諾,而是暗暗卯足了勁準備大幹一番。

冉明衝身邊一個小黃門呂嘉揮揮手,小黃門呂嘉會意的拿出紙筆跪在地上。冉明就讓讓小黃門呂嘉擬製加封習鑿齒和張沼二人的聖旨。

習闢疆看到這個情況,脫口道:“陛下,小臣略通文墨,讓小臣試試如何?”

冉明欣然同意道:“可!”

不過,對於冉明身邊小黃門呂嘉望向他那殺人般的目光,習闢疆直接選擇無視。習闢疆身受習鑿齒的教導多年,文才也不錯。關鍵是他寫了一手好字,那一手行隸,簡直就像是在作畫。寫得既漂亮又快。冉明道:“你很不錯,留在朕身邊當一個秘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