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魏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987章命運之輪開始轉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87章命運之輪開始轉動

第987章命運之輪開始轉動

弗羅利難陀氣得哇哇大叫,高吼道:“膽小鬼,廢物,懦夫,!”

只是他再如何喝罵都無濟於事,倖存的二百餘騎部下全部被魏軍步兵淹沒。

在這個時候,魏軍勝利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然而,唯一魏軍五個部團團保護的三個土著千人隊卻開始集體爆發了。

這些土著打硬仗不行,所以謝玄根本沒有把他們當成炮灰去抵抗笈多騎兵,因為謝玄非常清楚,一旦把這些土著擺在陣前,非但不能成為魏軍的助力,反而會一個照面崩潰,從而衝跨魏軍的陣形。

雖然這些土著打硬仗不行,不過他們卻不是傻子,在順水順風的時候,卻又變得勇猛無比。誰都知道魏軍講信用,以首級酬功,只要是在戰場上斬下首級,就可以獲得魏軍大爺們賞賜的錢和各種物品。所以當笈多帝國軍隊開始露出敗象時,他們都發瘋似的衝了出來,對準笈多軍隊就是瘋狂砍殺,

“該死!”阿利特羅咒罵著,不過卻無力回天。就在這個時候,一名靈活的土著小矮子飛快的奔跑著,靈活的避開那些混亂的騎兵,快速向他衝來。阿利特羅怒極而笑道:“螻蟻般的臭蟲也敢找本將軍的麻煩,簡直就是活膩味了!”

只是在阿利特羅眼中的這個臭蟲,卻簡直是一個殺星,他手中只有一柄劣質的長矛,他手中的長矛如同靈蛇吐信,不時的將路過的笈多騎兵刺落馬下。面對笈多騎兵的紛紛而來的刺殺,他時而在地上打個滾,時而鑽入戰馬馬腹之下,時如同靈猴,把笈多騎兵撲落戰馬之下,短短幾息功夫居然有七八名笈多騎兵被這名卑微的土著士兵刺殺。

“殺,殺。殺”魏國戰兵和沒有著甲的土著輔兵們一道,高聲吶喊著,順著敵軍讓開的道路,長驅直入。沿途看到躲避不及的騎兵,便是兜頭一刀。看到試圖躲避的戰馬,也是兜頭一刀。

所有人都陷入了戰鬥的狂熱當中,此刻他們個個都是無敵猛將。既感覺不到恐懼,也感覺不到疼痛和疲倦。除了戰鬥,戰鬥,一刻不停的戰鬥之外,別無所求。而那些先前看起來高大兇猛的笈多人,先前看起來威風凜凜的戰馬,此刻在大夥眼睛裡,都變成了土偶木梗。你只要探出刀去,就能砍斷他們的大腿。然後將他們掀翻在地上,又一刀割去頭顱。

笈多騎兵們頓時嚇壞了,沒有人敢與這群瘋子繼續戰鬥,他們心中只剩下一個念頭“逃,逃得越遠越好。”

騎兵們害怕了,至於步兵更加不堪了,靠近魏軍的泰米爾和錫克族勇士都殺光了,最精銳的步兵們大部分都死了,剩下的本來就是湊數的,和土著輔兵們差不多,撿便宜的時候他們倒是可以一湧而上,不落人後。可是像這種瘋狂的戰鬥,就嚇得他們肝膽俱裂。

“讓開,讓開,快繞到他們身後!”阿利特羅倒沒有失去方寸,可是他的命令根本傳達不下去,雜亂的戰場上,充斥著各種怒喝謾罵,兵刃交加的聲音,根本沒有人去理會阿利特羅的命令。

在看臺上的賓頭剎羅笈多氣得七竅生煙。六千五六百騎兵,六千多精銳步兵,一直在養精蓄銳步卒,還有八千多弓箭手,居然被不到一萬塞里斯人打得節節敗退,還把步兵副普利特那人頭被人給砍了下去。這一仗,即便最後贏了下來,也足以他顏面無光。

看著步騎皆陷入了絕境,那些潰敗的士兵馬上就要衝潰弓箭手的陣線,賓頭剎羅笈多急忙下令道:“弓箭手上前,無差別射擊!”

就在這個時候,賓頭剎羅笈多身邊的一個全身被鋼鐵包裹的將領道:“城君大人,還是末將上吧!”

雖然笈多帝國是採取類似周朝時期的分封制度,把功臣和宗室子弟分封各個邦國。不過和周朝唯一不同的是,這些城君身邊都有一支隸屬中央的軍隊保護著。像賓頭剎羅笈多的胡格利邦,在笈多帝國只算中下城邦,但是他身邊卻有一個普利特那的部隊保護著。這一個普利特那(相當於師)其中包括一千八百五十六名騎兵,一千八百五十六名步兵,和一千五百餘名騎兵組成。

如果皇帝願意,隨時可以要這些邦國城君的腦袋。這一支中央軍雖然錢糧由城邦支付,不過中央軍將領和大部分將士則隸屬中央,以華氏那邦附近招募而成,這些人的家眷皆在中央,所以對皇帝也非常忠誠。

這個普利特那名叫馬拉提辛格,也出身於笈多帝國辛格家族,也是有名的軍人世家。

賓頭剎羅笈多吼道:“給我殺光他們!”

“是!”馬拉提辛格狂叫道:“笈多萬勝!”

這些出身為中央的軍隊,裝備比城邦國軍要精銳得多,即使普通將士,也是百分之百著甲,雖然其中七成以上都皮甲,可是錢晌和訓練方面,則比城邦軍強得太多了。雖然一千八百多騎兵和步兵,甚至不足整個胡格利邦的三分之一,但是如果戰鬥起來,絕對可以完爆城邦軍。

然而就在馬提拉辛格剛剛加入戰鬥,而胡格利邦城君賓頭剎羅笈多身邊卻不足兩百名親衛,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笈多大營後面卻燃燒起了大火,風借火勢,火借風威,從而一發不可收拾。就在賓頭剎羅笈多命令身邊士兵前去救火時,一聲爆喝響起:“殺阿三!”

“殺阿三!”一名魏軍軍候,率領大約不足五百名步兵衝了出來,直撲看臺上的賓頭剎羅笈多。

剛剛加入戰鬥的馬拉提辛格扭頭一看,嚇得魂飛魄散。他雖然隸屬中央,但是卻屬於親衛軍的性質。按照笈多帝國軍法,主將戰死,所有保護他的親兵如果搶不回他的屍體,都要被斬首示眾。馬提拉這回徹底嚇傻了,想都不想,立刻再度調轉馬頭,飛奔回去搶救自家主子。

只是在這個時候,戰場已經徹底亂了,沒有了士氣的笈多軍隊甚至如同豬羊,任由魏軍和土著輔兵宰割。

就在馬拉提返回軍營的瞬間,三四百顆黑鐵球飛向騎兵陣中,雖然黑火藥手擂彈的威力不算太大,但是卻把這一千八百多名沒有經過抗爆炸訓練的騎兵炸得瞬間崩潰。

關於這場戰鬥的結果,魏國和笈多帝國雙方各執一詞,都說自己是勝利者。胡格利邦城君向中央朝廷報告稱,二月,塞里斯人十萬人馬攻擊胡格利邦,胡格利邦城君率領邦軍拼命抵抗,在付出八千餘人陣亡,七千餘人受傷的代價後,終於擊潰了來犯之敵。

然而,魏國記載卻是弘始二年二月,謝玄部與胡格利邦城接戰,斬首九千三百餘級,所部而歸。是役我軍傷亡兩千三百五十二,其中陣營八百九十二人,三百餘人致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鄴城貢院,科舉考試正在進行,眾士子決定命令的時刻,誰也不敢大意。可是張方卻知道自己,論學問,他僅僅讀三年私塾,四書五經根本就不太懂,唯一讓他有點印象的只有兩個小題,一道是《謹而信》來自《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另外一道是《行之者三》,來自《大學》中“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一句。這兩道題目乃是小題,也就是說,從一個完整的句子中裁出幾個字來讓你作文。你若不知道這個完整句子的意思,根本就沒辦法下筆。小題考的是考生對儒家典籍的熟悉程度,其實說穿了就是記憶力。

冉明也清楚天下讀書生幾乎九成以上都是儒家子弟,如果不考儒家經典,根本就沒有辦法。只有在以後的時間,慢慢提高諸子百家學生,然後削減儒學內容。

其他都小題,考題也不算太難,如:“《詩》雲: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問,這一句中的《詩》是哪本書?作何解釋?

其實這種型別的題在這個時代是沒有的,也只有冉明那個時代才會出此種類似的題。按照正解應該是詩指《小雅》,意思是指一家之中,有長於我的,是兄,我能盡其恭敬而善事之,感得為兄的也常常愛我,這便是宜兄。有少於我的,是弟,我能盡其友愛而善撫直,感得為弟的也常常敬我,這便是宜弟。曾子引之而說道:為人君者,必能善處……

可是張方這個人呢,學問太差,根本不懂。詩他的理解中只有《詩經》,意思也僅僅按照字面意思寫出了“兄弟和睦,才能教育國人”的答案。

至於其他題,張方連印象都沒有直接連蒙帶瞎寫,反正是把所有的題都作完了。至於對錯如何?恐怕張方心中也沒有底。如果僅憑儒學知識,張方絕對是沒有機會考中的,可是冉明偏偏不喜那種文弱書生,在考試中加雜了大量的數學題。數,雖然是儒家六藝之一,但是真正懂數學的人卻不多,大部分都交給孔夫子了。可是張方是一個帳房,最擅長的就是數學。所以對於考試中的數學題是信心大增。

至於如何算田畝稅收,官府組織運作這種事情,他因為時常與官府打交道,雖然不算是公門中人,卻瞭解不少。

除了儒家經典不行之外,像其他雜項試題,張方越作越興奮,越有信心能考中。張方在心中狂吼道:“我要考中了,我要做官了,我要娶妻納妾,我要錦衣還鄉!”

科舉制度有一個缺點是沒有辦法彌補的,那就是對於官員的德行無法考量,反正應試教育千年,教出了太多的斯文敗類,宋末年雖然也是漢奸遍地,不過還有幾十萬百姓和上千士為大宋殉國,可是明朝,讀書人最為負心,特別是東林黨魁之一的錢某人要跳水殉國,又嫌水太涼,韃子朝剃髮令下達時,他自動剃髮,還說皮太癢。

至於張方,簡直就是一個極品,可是走科舉道路,按照冉明的科舉成績規定,他大半要會考中的,儒家經典全部折算五十分,而雜學項也算五十分,儒學知識肯定沒有人可以考滿分,可是通雜學的人,不是衙門小吏,就是卑微的商賈,這些人的品德,大部分都是不行的。

不過,冉明肯定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隨著科舉考試的結束,留下在鄴城的學子,特別是感覺科舉成績不理想的,大都開始離開,但是張方卻不死心,他每天在街道上乞討,睡城外的破廟,也要堅持到底,堅持到科舉成績放榜,然後成為官員,大富大貴,衣錦還鄉。

晚春的雨淅淅瀝瀝的,落在人身上透著刺骨的涼。張方餓得是實在沒有力氣跑到城外的破廟避雨,只要蜷縮在一家賣早點的招牌下。僅僅招牌根本避不了雨,很快張方全身上下就被雨淋透了。

冷風一吹,張方凍得哆嗦。到了晚上雨終於停了,可是夜裡又起了大雨,經過一夜的折磨,快黎明的時候,張方就陷入了昏迷中。

“不好了,不好了,有人死了。”張方露宿在的那家早點鋪是一家非常小的鋪子,只有夫妻二人,這夫妻二人都是老實本份的人家,遇到這事頓時方寸大亂。

王猛作為首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今天則是閱卷的最後一天,熬了大半夜,終於把八千多份卷子批閱完了,把考試成績遞給冉明稽核,然後公佈出來,這就算是功德圓滿了。王猛激動得一夜沒有閤眼,用冷水洗了把臉,又喝了一碗濃茶水,提起了精神。對於考生來說,科舉考試五天前就結束了,可對於主考官王猛來直到現在才剛結束。他和同仁們在這貢院院裡隔離了五日,等到閱完卷,發了榜才能回家。

科舉考試在魏國雖然是第一次,不過冉明對於科舉考試可是有了一套完事的程式。首先是利用魏國皇家軍事學院和魏國士官學院的學生充當筆貼士,把已經糊上名目的考卷給抄錄一遍。接著,再將已經謄錄糊名的卷子轉給各房房師,又這些考官分別閱卷,從其中挑出合格的卷子,推薦到王猛手上,這就是所謂的薦卷。一般來說,考生的卷子一旦被推薦上去,就算是中了,剩下的只不過是排名的問題。王猛這個主考所需要做的,就是給推薦上來的卷子分派名次。

由於採取是計分制,事實上這次科舉考試比較寬鬆,冉明的要求是儒學知識達到七成準確率,或雜學達到八成以上,都可錄取。但是綜合成績高的,才能被授為官員,其他的錄取人員則為公務員。

王猛經過一天一夜的統計,終於把錄取的一千四百二十一人全部記錄在案,連同他們的試卷,將會送到冉明面前御覽。坐著馬車,馬車上放著一個帶著鑰匙的大箱子,這裡面裝的就是這次科舉考試的試卷。然而就在快要進入朱雀大街時,突然街道上一陣大亂。王猛一下子意識到不好,難道有人要來劫試卷?

王猛冷聲喝道:“快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說著,王猛命令護衛做好戒備,一旦有人靠近這輛馬車,就立即先發制人。然而不一會兒,就聽到侍衛道:“王使君前面有人暈倒了,據說還是一名士子,因為沒錢吃飯,沒錢住宿,昨天在外衣淋了雨,又餓又凍昏迷了!這名考生昏倒在一家早點鋪子門前,那鋪子的東家沒有見識,還以為人死了呢,結果大呼小叫,引來無數人圍觀。”

“餓暈過去了,怎麼可能?”王猛瞠目結舌了片刻,又怒道:“難不成這個考生能吃,又沒有計劃,提前就飯食吃光,沒有熬過來?不對啊,每一個考生一萬錢的費用,住一般的客棧八百錢一個月,就算每頓飯都四蔡一湯,這一萬錢吃兩三個月也不成問題啊?”

侍衛不好意思跟王猛說,王猛說的都是老黃歷了,在鄴城特別是科舉考試期間,湧進八千多名考生,這些考生加上大部分都是富家子弟,不僅來鄴城的時候帶著僕人和丫鬟,甚至有不少人都租一個獨院,這樣也造成了鄴城的客棧非常緊張。飯菜和住宿價格都非常貴。

侍衛道:“可能花錢花得沒有節制吧,要知道那些讀書人都喜歡歲月場所,那裡都是消金窟,別說一萬錢,就是一萬金也不夠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