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變成了史前泰坦最新章節列表 > 226章:煉油,壓榨棕櫚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6章:煉油,壓榨棕櫚果

之前為了渡過遼闊的酸雨積水區,林書航用巨蚯蚓的皮囊製作了一隻簡陋的皮筏艇。

蚯蚓皮囊上是有氣孔存在的,為了堵住這些氣孔,林書航用泥巴做了一口大土鍋熬煮樹膠,制鍋過程中瘋將軍是有過參與了的。所以這次和泥可謂是輕車熟路,在林書航的指導下,很快就和好了制鍋所需的泥巴。

瘋將軍畢竟是頭動物,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粗糙點的活還能對付,精細點的工作卻是萬萬做不來的,只能在一旁和個泥巴、打個下手什麼的,所以“制鍋”的工作仍然需要林書航親自出馬才能完成。

躺了一天屍的林書航此時已經可以正常活動,只要不做劇烈的運動,比如奔跑和跳躍,對身體沒有什麼大的妨礙。

依靠以前積累的經驗,在瘋將軍的幫助下,林書航很快就用泥巴做了一口大土鍋。

這口鍋的外形十分奇特,之所以說它奇特,是因為這口泥鍋的造型並不是常見的圓形,而是方形。

是的,你沒聽錯,林書航也沒做錯,這口泥鍋的造型確實是長方形的。

整口泥鍋耗費20噸泥土製作而成,體型巨大無比,它長30米,寬10米,像是一具沒有棺蓋的巨型棺材一樣,十分震撼。

當然,之所以將泥鍋做成這種形狀也是有原因的——林書航打算用這口泥鍋煮竹子,以便加強竹子的硬度,使其能應對爆裂棗爆裂時所釋放的高壓氣體。

這些用來製作“槍管”的竹子長度都在20——30米之間,鍋做小了是放不進去的,而煮竹子時又不能一頭煮、另一頭不煮,所以為了能均勻地處理竹子,只能將鍋做成這種形狀,以適應竹子的長度。

做好土鍋後,太陽剛好落山。

腐河森林再次陷入了黑暗……

剛做好的泥鍋表面還很溼潤,這種情況下泥鍋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必須先陰乾、晾曬,然後用炭火燒製,鍋體變得堅硬時才能使用,不然泥鍋很容易損壞。

“今天到此為止,先把泥鍋放在這裡陰乾一夜,明天我們就能處理那些竹子了。”

“吼!”

林書航打了個哈欠:“好了,時間不早了,瘋將軍,早些睡吧,明天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必須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行。”

又是一個漫長的黑夜在林書航和瘋將軍震天的呼嚕聲中過去了……

次日清晨,小鳥還未飛上枝頭,林書航就早早地就醒來過來,現在不是享福的時候,前方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時間有限,他必須抓緊時間完成自己制槍的計劃。

“你這頭大懶熊,這都什麼時候了,還睡?”林書航踢了瘋將軍一腳:“趕快起來,去找些木材,我們開始處理這些竹子。”

就這樣,新的一天在林書航的催促下開始了。

由於這種土鍋屬於一次性土鍋,林書航並不打算長期使用,所以並不需要像燒製陶器那樣處理這口土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經過一夜的陰乾,泥鍋此時已經完全固化,只需用火再烘烤一遍就能使用。

林書航在泥鍋周圍點了一堆火,小火烘烤了大約半個小時,泥鍋就已經完全烘乾了水份,變得十分乾硬。

拿棍子敲了敲泥鍋的鍋壁,硬邦邦的,發出一種瓷器的脆響,林書航覺得差不多了,便讓瘋將軍往鍋裡添滿了水。

酸雨具有極強的腐蝕性,是不能用來處理竹子的,否則竹子會變得腐朽。

所使用的水是瘋將軍從附近打來的山泉水。

這種水是地下水,沒有任何危害性,屬於可飲用水,這幾天林書航和瘋將軍喝的都是這種水。

將土鍋裡灌滿泉水後,林書航便加大了火候。

森林裡是不缺木材的,大火猛燒了一個多小時,泥鍋裡的水便燒開了,咕嚕嚕地往外冒著氣泡。

水燒開後,林書航便令瘋將軍將那些用來製作槍管的竹子放進了鍋中。

煮竹子和煮其它東西不同,必須要讓竹子的每一根纖維都充分吸收水份,這個過程大約需要五個小時。

之後在將煮好的竹子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自然陰乾2——3天時間,竹子才算處理好。

這樣做的過程雖然繁瑣,不過只有經過熱處理的竹子,質地才會變得堅硬和不易開裂。

時間有限,水煮竹子這種處理方法若是失敗,整個制槍計劃可能就要被迫流產,如此重要的事情當然不得。

林書航是個謹慎的人,面對如此重要的事情,自然不會將寶全部押在一個籃子裡,除了水煮竹子,林書航還同時實施了另一種備用處理方案——油浸。

和水煮竹子一樣,油浸也是民間處理竹子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油是一種碳氫化合物組成的液態物質,被油浸過的竹子不僅質地堅硬,而且還能保持千年不朽不裂。

只不過,在原始的史前世界,油是一種很難獲取的資源。

“我要想辦法搞出一些油來!”小院裡,林書航陷入了沉思。

自然界中存在五種油,分別是植物油,動物油,礦物油,精油,矽油。

除了植物油和動物油以外,其它幾種油都需要複雜的開採和提煉技術,尤其是礦物油,深埋在地層中十分不易提取。

這裡是荒蕪的史前,脫離一切文明的存在之地,無論從技術方面還是工具方面,林書航都不具備開採和煉製的能力,唯一能夠獲取的油就是植物油和動物油。

動物油也就是脂肪油,脂肪油的獲取的途徑十分廣泛,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亦或是水中游的,只有是有機生命,身上都有脂肪,比如豬、牛、羊、雞、蛇、魚、海豹等。

相比動物油,植物油的提取途徑也很多,比如大豆、花生、芝麻、橄欖果、葵花籽、棕櫚果,椰子,蓖麻,這些植物都能透過特殊的方法提煉出植物油。

林書航和瘋將軍所處的這片區域名叫巨蟲嶺。巨蟲嶺是一塊十分神秘的地帶,這裡不像其它區域,只有各種各樣的奇怪蟲子,沒有大型動物可供林書航煉油。

考慮到目前所處的情況,林書航最終決定煉製植物油。

“瘋將軍,等下和我出去一趟,我們找些能提煉油的植物去!”

林書航是行動派,說幹就幹,當即叫上瘋將軍一起去附近的林子裡考察了一下,最後確定了一種能夠來煉油的植物——棕櫚樹。

棕櫚樹,又叫油棕櫚,是一種熱帶地區常見的木本植物。

這種植物的果實含油量豐富,果肉及棕櫚仁均含有油分,其中果肉含油46%~50%,棕櫚仁含油45%~50%。在盛產期,每一株油棕櫚樹每年的果穗產量可達100公斤,是地球上出油率最高的植物之一。

油棕櫚果的單位面積產油量比椰子高3倍以上,比花生高7~8倍,比大豆高9~10倍,因而油棕櫚果又有“世界油王”之稱。

這種植物的果子不僅產量高,用途也很廣,棕櫚油、棕櫚仁油除了可供食用外,同時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在工業上有廣泛的用途。

比如棕櫚油可以製造肥皂,維生素A,防鏽劑,潤滑油,內燃機燃料等等。

製作棕櫚油並不需要多麼先進的提煉工藝,一些簡單的土法即可煉出棕櫚油。

首先要把採摘的成熟果仁放進大鍋中煮沸,使棕櫚果外層的纖維鬆動。煮好的果仁放在大池裡浸泡,然後將果實踩碎,用篩網過濾油中的雜質,將果仁和纖維打撈出來。

反覆過濾油液後,池子裡剩下的便是油水混合物了。

油的質量輕於水,與水在一起會飄浮在水上,想辦法撇出上面的浮油,棕櫚油的提煉就算完成了。

腐河雨林被譽為植物博覽園,地球上超過百分之96的植物都在這裡生長,因此,棕櫚樹還是很多的。

為了採摘煉油用的棕櫚果,林書航用藤條編制了兩個大框,巨人的藤筐體積跟卡車似的,一筐差不多能裝五噸東西。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採摘,林書航和瘋將軍從林中運回了兩筐棕櫚果。

接下來就是煉油了。

這個時候,鍋裡的竹子也已經煮好,煉油之前林書航和瘋將軍將鍋裡的竹子用棍子撈出,放在院子裡晾曬了起來。

剩下的空鍋是用來煮棕櫚果的。

撈出處理好的竹子後,林書航將採摘來的棕櫚果一股腦全部倒進了泥鍋裡,開始添柴大火猛煮。

趁此期間,林書航令瘋將軍在地上挖了一個用於浸泡棕櫚果的大土坑。

這個土坑有10米×10米×5米,能盛百十噸東西。

浸泡棕櫚果的大土池挖好後,土鍋裡的棕櫚果恰好煮好。

將煮熟的棕櫚果撈出,放入浸泡池中放涼後,林書航讓瘋將軍跳進坑中用腳將棕櫚果踩碎。

踩碎棕櫚果後,得到一池子充滿果殼和纖維等雜質的油水混合物。

接下來就是分離油水中的雜質了。

為了撈出油池裡的雜質,林書航用竹片編織了一張篩網,利用篩網,很快就將油池裡的雜質全部撈出。

池子裡剩下的就是油和水的混合物了,差不多有六七十噸噸之多。

找來兩根竹筒,林書航和瘋將軍趴在油池邊收集起了裡面的棕櫚油。

提取出來的棕櫚油被林書航和瘋將軍盛放在了那口方形大土鍋裡。

隨著林書航和瘋將軍不斷的提取,泥鍋裡的油漸漸增多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棕櫚果出油率就是高,10噸多的棕櫚果一共煉製出3噸多重的棕櫚油,拋棄一些無法分離的油外,林書航一共從油池重提取了將近2噸重的棕櫚油,還是挺滿意的。

“這麼多油應該夠了!”看著煉好的棕櫚油,林書航擦了擦汗,長長地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