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變成了史前泰坦最新章節列表 > 227章:蝸牛,史前美食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7章:蝸牛,史前美食家

227章:蝸牛,史前美食家

這次煉油,林書航一共從10噸棕櫚果中提取了2噸棕櫚油。

提煉好油後,林書航和瘋將軍又去附近的竹林砍伐了第二批竹子。

和第一批竹子一樣,這批竹子的內部裡同樣寄居著大量的巨筍蟲,而且這一批的蟲子個頭更大,有的甚至有兩三斤重。

由於這裡是巨蟲嶺的邊緣地帶,除了各種各樣的蟲子之外,這片區域方圓20公里內是沒有任何大型生物生存的,對於林書航和瘋將軍來說,這些巨筍蟲便成了他們這段時間最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自己的口糧自然是不會輕易浪費的,林書航和瘋將軍還要在這裡逗留一段時間,將這些巨筍蟲掏出後,一個不漏,全部放進了之前那個挖好的土坑中儲存了起來。

做完這一切,林書航和瘋將軍處理起了那些竹子。

用木棍將竹子的竹節全部打穿後,林書航和瘋將軍又對竹子內部進行一些必要的打磨,之後將處理好的竹子依次放進了那口盛滿棕櫚油的土鍋中,浸泡了起來。

林書航估計,大概浸泡3——7天時間就應該足夠了。

也就是說,在這些竹子被棕櫚油浸透之前,他和瘋將軍是無法離開這裡的,至少要在這座小院待上一個星期的時間。

接下來的幾天,林書航和瘋將軍都是在無聊之中度過。

因為沒事可做,時間越發覺的漫長。這對於靜不下心來的林書航和瘋將軍來說,簡直是種煎熬。

為了打發時間,不讓自己心理崩潰,林書航和瘋將軍每天都會給自己找些事情來做。

比如他們每天都會揹著竹筐外出採摘酸棗,剔除棗肉後留下棗核充當植物子彈,按照林書航的原話說,這叫未雨綢繆、儲存彈藥。

再比如閒來無事,林書航每天還會和瘋將軍一起在小院裡研究各種各樣的美食。

所研究的東西當然不是川菜、湘菜、粵菜之類的東西,要知道這裡是巨蟲嶺的邊緣地帶,方圓20公里內,除了各種奇奇怪怪、匪夷所思的蟲子外,沒有其它東西可供林書航研究。在這裡只能研究蟲子,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蟲子。

巨蟲嶺,又叫萬蟲之谷,泰坦大陸上最古老、最神秘、最不可思議的一塊原始之地,它的存在甚至超過了古老的巨森林!

雖然這裡不是巨蟲嶺的核心區域,不過蟲子的種類和數量還是很多的。

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土裡鑽的,樹裡藏的,各種各樣的蟲子玲琅滿目、應有盡有。

在這裡,除了那些肉多味美的巨筍蟲外,林書航最喜歡吃的蟲子就是螞蚱和巨蝸牛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與地球其它地方的螞蚱和蝸牛不同,由於基因突變,這裡的螞蚱能長到三四十斤重,個頭跟豬仔一樣嚇人。

蝸牛就更驚人了,即便最普通的蝸牛都有上百公斤重,最大的蝸牛甚至能超過半噸重,如此大的體型已經不能再稱之為蝸牛了。

當然,在林書航和瘋將軍的眼中,這些體型巨大的變異昆蟲依然還是蟲子,畢竟他們的體型在那裡放著。

相比螞蚱,巨蝸牛更受林書航和瘋將軍的青睞。

這是因為螞蚱行動迅猛,具備飛行能力,它們強壯有力的大腿每跳動一下,都能滑翔機一樣飛行上千米的距離,捕捉起來十分不易。

蝸牛不同,蝸牛屬於無脊椎科軟體門腹足綱生物,而腹足綱生物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手腳,比如海螺、田螺、蛞蝓(鼻涕蟲)之類的生物。

由於沒有手腳,蝸牛的移動還是比較另類的,即——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縮與蠕動來控制身體前行或者後退。

這是一種效率十分底下的行走方式,加上蝸牛的背上駝著一間巨大的“房子”,移動速度可想而知。

打個比方,一隻蝸牛從早上開始攀爬,到了晚上,依然能在方圓50平方米的範圍內找到它們的身影。所以,相比那些一蹦就能蹦出上百米距離的螞蚱,巨蝸牛這種生物還是很容易捕捉的。

大部分軟體生物都擁有很強的獨立生存能力,一如蝸牛。它們一出生就能四處爬動和覓食,不需要母體照顧,也不需要像其他生物那樣每天辛苦地構築巢穴,因為它們的外殼就是自己的房子。

當受到外界敵害侵擾時,蝸牛會將自己的身體縮回殼內,並迅速分泌出粘液將殼口封住。如果外殼破損致殘時,還會分泌出一些特殊的生長基因幫助自己修復受損的肉體和外殼。

蝸牛的**有很高的食用、藥用和保健價值,它們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與魚翅、乾貝和鮑魚並稱為世界四大名菜,備受世界各地吃貨們的追捧與喜愛。

蝸牛肉蛋白質含量高於牛肉、羊肉和豬肉,脂肪卻大大低於它們。據測定,每500克蝸牛肉中含蛋白質90克及氨基酸、維生素、鈣、鐵、銅、磷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材。

在歐美一些國家,尤其是以浪漫著稱的法國,蝸牛肉可以說是聖誕節中一道家家必備的“大餐”,其地位甚至火雞不相上下,幾乎到了沒有蝸牛不過節的底部。

而在落後的非洲,蝸牛更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美味食物。

就拿非洲迦納這個小國來說,這裡的吃貨每年都要吃掉1500萬公斤蝸牛肉,幾乎快要將蝸牛吃成了瀕危物種。

此外營養價值外,蝸牛肉還具有藥用成分。

中醫和西醫認為,蝸牛**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平喘理氣的功效,可以幫助治療壞血病、哮喘和尿頻等症。另外,對糖尿病、咳嗽、咽炎、腮腺炎、淋巴結核、瘡痛、痔瘡等疾病有一定療效,在《本草綱目》都有關於蝸牛肉治病的記載,很早以前,我國一些地區就有人用蝸牛肉作為滋補食物,是一種強身健體的美食。

正因如此,這種後背揹著厚厚殼的軟體生物很快就征服了林書航的嘴與胃,幾乎每天都會讓瘋將軍外出捉上幾隻蝸牛來吃。

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水煮蝸牛,炭烤蝸牛,油炸蝸牛。

林書航最喜歡吃的一種方式還是石板煎蝸牛。

找一塊表面平整的大石板,待石板燒熱後,往上面刷上一層棕櫚油,然後放入一隻巨蝸牛。隨著石板的煎灼,蝸牛肉在150度的熱油上吱吱吱地叫喚著,不大一會,誘人的香氣就能把人陶醉。

當然,林書航的生活中並不僅僅只有美食,還有工作。

為了打發時間,同時也為了日後更好地生活,林書航用泥土建了一座高爐,每天都會用泥土捏造一些容器,然後與瘋將軍一起將其燒製出各種各樣的陶器。

燒製出來的陶器裡,大部分都是鍋、碗、瓢、盆的生活用具,不過也有一些其它東西,比如幾個酒罈一樣的奇怪陶罐。

只不過,與酒罈不同的是,這些陶罐頂部都有相配套的陶蓋。

這些陶罐是有特殊用途的,林書航打算用這些陶罐來盛裝酸雨,因為酸雨是觸發爆裂棗爆裂的重要物質,必須要有容器盛裝它們。

一開始,林書航也想過用竹筒來充當酸雨的容器,可是經過試驗才發現,竹筒會遭到酸雨的腐蝕。

在自然界,能夠抵擋酸雨腐蝕的材料只有塑膠、玻璃和陶瓷。

塑膠林書航是沒有那個能力製造的,塑膠是石油的副產物,而石油通常都埋藏在幾百米、甚至幾千米的地層深處,林書航根本就沒有能力進行開採。

玻璃倒是可以製造出來,它的製造方法是很簡單的,只需建造一座火爐將沙子和石灰混合一起放在1100攝氏度的環境下進行燒製,即可人為地製造出玻璃來。

不過林書航並沒有考慮過用玻璃來製作容器,因為他並沒有製作玻璃經驗,而且相比燒陶,製造玻璃更耗費時間和精力,遠不如燒製陶器省心省力。

在此之前林書航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燒陶經驗,而且成品率相當高,大概保持在百分之80上下。

考慮到日後在使用過程中陶瓶可能會破損,林書航一共燒製了4個陶瓶。

這些用來盛裝酸雨的陶罐直徑1.5米,有4米多高,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酒罈形狀的大水缸,當然,那只是人類眼中的東西。

按照林書航和瘋將軍的身高比例,這些陶罐並不大,充其量只相當於一個罐頭盒,一次效能裝5噸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