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南國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

金陵城外,吳國上下眾文武,包括太子楊炅,海陵王楊隆演,大學士陳彥謙,樞密使李承嗣等人在內,都恭敬列隊,等候楊渥一行人的到來。

楊渥這一次親自領兵出征江陵,前後歷時近半年,雖然中間遇到了一些波折,戰事一度進展得並不順利,但最終還是大獲全勝,一舉攻佔了整個荊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金陵沉寂了四年多後,楊渥第一次出手就取得如此大勝,這自然引得朝中上下一片歡呼。

陳彥謙等人更是提出舉行一個入城儀式,以彰顯吳王的威嚴,提升百姓的凝聚力。

對此提議,楊渥原本是拒絕的,不過架不住眾臣的一致相勸,所以最後只得同意了。

所以在返回金陵這天,楊渥重新穿上他那一身華麗的鎧甲,配上自己的寶劍,跨上寶馬,在朝中眾文武和眾多侍衛們的前呼後擁之下,緩緩入城。

那些城中百姓或是自發的,或是被官府組織起來的,都列隊在道路兩旁,歡呼著楊渥的得勝歸來。

如此盛況也讓楊渥深感滿意,行進間不停的向百姓揮手致意,更是引得那些小民們山呼萬歲。

唯一感到緊張不安的,或許就是程勳等侍衛們了。

這麼多的百姓夾道歡迎,雖說在此之前就由長劍都的人配合城中差役進行過多次清理,但依舊不能保證這些人中沒有刺客存在。

楊渥一開始之所以不願搞這種入城儀式的一個顧慮就是擔心有刺客。

要是在戰場上什麼危險都沒遇到,但最後回金陵卻遇到刺客,那就悲劇了。

此時,雖然有大批將士列隊攔截,阻止百姓靠近楊渥一行人,而且楊渥在華麗而堅固的鎧甲裡面另外還穿了一身軟甲以防意外,但眾多侍衛依舊緊張不安,小心的提防著路邊的每一個人。

然而意外還是發生了,不過不是刺客行刺,而是一個楊渥絕對沒有想到的人。

在經過一個路口時,路邊一士子模樣的年輕人突然衝破將士們的攔截,衝進楊渥隊伍前面,在距離楊渥一丈遠的地方突然拜倒在地。

“原燕王麾下參軍馮道,拜見大王!”

這人竟然是去年就從幽州南下金陵,準備投靠吳國的馮道。

原來,他雖然去年就南下金陵了,但因為道路阻隔,尤其是在梁國和吳國交界的地區更是被嚴密封鎖,幾經折騰之後,馮道才得以渡過淮河南下。

但等他到達金陵時,楊渥已經領兵出征江陵去了。

馮道原本打算去某個朝中大官那裡展現自己的能力,然後設法得到引薦。

然而他身為北方人,在金陵城中可謂毫無依靠,又哪裡認識什麼朝中大官。

最終他打算去見金陵府尹宋齊丘,希望得到重視;結果不想他非但沒有受到宋齊丘的重用,反而莫名其妙的捲入了一樁大案之中。

雖然幾經輾轉,最終還是洗脫了干係,但他也因此受了好幾個月的牢獄之災。

出來之後,因為曾經在大獄中待過,身上的積蓄早就花銷一空,加上又是北方人,所以他在金陵的日子過得極為艱難。

他曾經滿懷希望南下金陵,原本想要在吳國這個當世大國得到重用,結果卻落到如此下場,這真是讓他後悔不迭。

到了後來,若不是傳來楊渥在江陵大敗梁蜀聯軍,並且順利攻佔整個荊襄的訊息,只怕馮道早就決定離開吳國,再次北上前往晉國了。

不過在聽說楊渥準備返回後,他決定在金陵停留一段時間。

畢竟一來親眼見識了南方的富庶和文治的興盛之後,他對吳國已經有了濃厚的興趣,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想再去北方晉國那種武人橫行的地方的。

二來,傳說中吳王楊渥對北方士人極為看中,又知人善用,選拔賢能。

馮道自詡自己也有些本事,所以還想留下來碰碰運氣。

這次楊渥入城,他在半途中遇到,於是臨時起意,大著膽子決定攔住楊渥來個自薦。

他的這一番貿然行動,頓時引得一片大亂。程勳等侍衛在他衝破阻攔的第一時間就刀槍並舉,弓弩上鉉,並且對準了馮道。

“住手。”若不是楊渥及時制止,只怕這個年輕人就要瞬間被射成刺蝟了。

不過那些侍衛雖然沒有出手殺人,但還是上前將馮道團團圍困起來。

馮道跪在地上,額頭滿是冷汗,靜靜等待發落。

他剛才就是臨時起意,到了此時才覺得後怕不已,若是楊渥沒有及時開口制止,只怕他現在就已經被當做刺客直接射殺了。

另一面,楊渥同樣在為馮道自報家門感到震驚。

“馮道?你就是馮道?劉守光麾下的參軍?”他有些驚訝的詢問道。

“正是草民。”馮道恭恭敬敬答道,同時心中非常疑惑,難道說吳王也聽說過自己的名字?

“嗯,起來吧,近前說話。”楊渥重新鎮定下來,淡淡吩咐道。

“是。”馮道順勢站了起來,不過他並沒有按照楊渥說的走到近前來,因為那些侍衛們還在虎視眈眈的圍著他。

楊渥轉向程勳道:“放心吧,此人不是刺客,讓他過來吧。”

程勳猶豫了片刻,這才點頭示意,讓那些侍衛放馮道過來。

“多謝大王。”馮道這才松了口氣,面露感激的看向楊渥。

馮道作為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有很大名氣的官場不倒翁,楊渥自然是聽過他的名字。

不過他原本還以為馮道在離開劉守光後應該是前往晉陽投靠李存勖,不想竟然南下金陵,這難道是說,此人打算投靠自己嗎?

“歷史上此人的名聲向來不怎麼好,不過在如今這個時代,朝代更替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而且都是由那些武將們決定朝中大局,馮道一介文士,倒也不能太苛責與他。”楊渥心中想著。

這個時代的風氣就是如此,那些武將掌控大權,文臣都只是無關緊要的附屬罷了。

這就好比歷史上的嚴可求,此人在楊行密時期深受重用,得預軍機,那時候難道能說嚴可求對楊行密不忠嗎?顯然不能。

但在楊行密死後,徐溫和張灝二人聯手發動兵變,楊氏大權旁落,這個死後也沒見嚴可求站出來為楊氏盡忠,反而很快就投靠了徐溫。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現實情況,風氣如此,誰都難以改變。

甚至楊渥心中還想著,若是哪一天吳國滅亡了,只怕如今吳國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們也有大半會投靠新主,而不是為吳國殉葬。

所以他自然不會去苛求如今朝中的那些大臣們,他只要求那些人在吳國尚且興盛的時期,為吳國盡心盡責就行。

對那些人如此,對馮道的態度自然也是如此。

馮道就其能力來說應該還是很不錯的,甚至擔任宰相都是足夠了。

若是此人真的有意投靠,楊渥當然會接納,最多是以後稍微做一些防範罷了。

只是讓他感到奇怪的是,按照歷史上的情況來看,馮道應該是一個膽小畏死之人,那麼他怎麼會做出阻攔自己車駕這種容易掉腦袋的事情呢?

若是自己沒有及時喝止侍衛們,只怕他此時早就死了。

想到這,楊渥冷聲問道:“馮道,你貿然阻攔孤的車駕,這可是大罪,你若是能說出理由來,孤就赦免你的罪行;若是不能,別說你已經不是劉守光的參軍了就算你是劉守光的使者,孤也照樣要殺你。”

馮道心中一緊,連忙答道:“啟稟大王,草民去年自幽州南下金陵,原本打算為大王效力,卻不想來到金陵後就捲入一場大案,雖然最終洗脫嫌疑,但卻入仕無門,無奈之下才出此下策,還請大王懲罰。”

“去年就南下金陵了,卻捲入了一場大案?”楊渥皺眉。

他知道這裡面或許還有別的隱情在裡面,因為不管怎麼說馮道都是南下投靠吳國的原北方官吏。

按照吳國的規矩,一般北方官吏南下投靠吳國的,都會受到禮遇,根據他們的才能予以任用。

這馮道原本就是幽州參軍,職位算是較高的,再加上他的能力應該也不錯,按理說來到金陵後,即便自己不在金陵,他也應該能得到重用,那麼最終為何會捲入大案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什麼大案自己為什麼不清楚,甚至一點訊息都沒有收到。

楊渥心中沉吟,最終點了點頭道:“罷了,若真是如此,那孤就赦免你的罪行就是。”

現在還是入城儀式中,這個場合顯然也不是說話的地方,所以楊渥下令給馮道一匹馬,讓他跟隨在自己後方,先完成今天的入城儀式再說。

等回到宮中之後,再來計較這其中的內幕。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馮道突然攔駕,並且最終被楊渥帶走之後,他身後的眾多文武官員之中,正有一人臉色極為難看,同時心中惴惴不安,彷彿大禍臨頭了一般。

這人正是如今的金陵府尹宋齊丘。

而在他的身旁,金陵長史汪臺符看著他的惶恐神色,臉上卻露出了一絲冷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