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命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8章 一枝獨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8章 一枝獨秀

中國歷史上這麼多變法,為什麼唯獨商鞅變法成功了?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過許多的變法。在戰國這個大變革時代,尤其如此,各國為了強國,都進行了各自的變法。比如,魏國的李悝變法,韓國的申不害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齊威王的“人治”,趙國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燕國燕昭王時期在樂毅主持下的變法。但是,在這些變法中,沒有一個比得上秦國的商鞅變法,哪怕在後世,人們對於商鞅的為人處世有著這樣那樣的批評,但是卻不得不承認他的變法是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變法,並且影響最為深遠。那麼,為什麼商鞅的變法成功了,而與他同時代的人,甚至他之後的變法卻都以失敗而告終了呢?小編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秦國在當時國力最弱。為什麼說秦國國力最弱成為了他成功的一個要素呢?在當時,七國的勢力已基本形成,其他小國造不成影響,就不作數了。在當時,以經過李悝變法,並且擁有吳起編練的魏武卒的魏國實力最為強悍,但這個國家又偏偏是秦國的死敵。秦獻公時期就多次發兵河西想要搶回故土,但都被強悍的魏國給打回老家了,並且國力消耗嚴重。所以,到秦孝公登臨秦公位時。可以說,正是秦國最虛弱的時候,被魏韓逼的在櫟陽舔傷口。可以說,正是因為秦國的虛弱,所以從上到下都迫切的想要改變這種不利的局勢,希望秦國強大。此外,國弱民窮,其實將一個情況處理的非常好。那就是所謂的老世族其實能夠擁有的特權並不多了,他們也只是比普通的百姓強那麼一些罷了,能夠吃飽飯而已,這與建國之初極為相似。所以,這就為商鞅的變法提供了變法的土壤,從上到下求變,不能不變,只是需要一個人點燃這把火,並且善加引導,不至於傷及己身。

第二,秦孝公的全力支持。能夠將一國託於一人者,秦孝公也。公孫鞅作為一個外來戶,他要在秦國站住腳跟,沒有秦孝公的支援是不可以的。可以說,沒有秦孝公的支援,他什麼都不是,不要說進行變法了。這一點可以從秦孝公死後,商鞅很輕易的就被世族給搞死了就看出端倪了。

第三,商鞅的變法,確實使得秦國過上了好日子。商鞅的變法:下令把十家編成一什,五家編成一伍,互相監視檢舉,一家犯法,十家連帶治罪。不告發奸惡的處以攔腰斬斷的刑罰,告發奸惡的與斬敵首級的同樣受賞,隱藏奸惡的人與投降敵人同樣的懲罰。一家有兩個以上的壯丁不分居的,賦稅加倍。有軍功的人,各按標準升爵受賞;為私事鬥毆的,按情節輕重分別處以大小不同的刑罰。致力於農業生產,讓糧食豐收、布帛增產的免除自身的勞役或賦稅。因從事工商業及懶惰而貧窮的,把他們的妻子全都沒收為官奴。王族裡沒有軍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冊。明確尊卑爵位等級,各按等級差別佔有土地、房產,家臣奴婢的衣裳、服飾,按各家爵位等級決定。有軍功的顯赫榮耀,沒有軍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顯榮。這些內容在今天的人看來簡直是沒有人權,一點隱私都沒有。並且處罰太過,沒有人情味。但是在

一個戰亂紛飛的年代,人們的需求其實已經降到最低,那就是……吃飽飯,活著。商鞅這種將那些懶惰之人,狡猾之人清除出秦國隊伍,“一刀切”,也許有人會因此蒙冤,但是卻為那個曾經私鬥成風的國家帶去了新的生氣,使得那些真正的忠厚之人過的好,狡猾之徒不敢犯法。正所謂,“亂世用重典”。

第四,培育出了新的利益集團。商鞅的變法可以說打破了世族的繼承制,但是新的軍功集團卻被他培養了出來。還是三中的條文,他的實行使得人民畏懼私鬥,而勇於公戰。畢竟好戰因子被一時壓制住了,但是卻依然存在於秦人的血液中,所以對外戰爭顯然是一個很好的傾瀉口。商鞅之法,做到了“軍法面前,人人平等”,甚至還猶有過之,這已經遠遠的超出了那個時代。所以,王室貴族也被處罰,真正使人信服。

透過戰爭,第一批的軍功集團就初具雛形。人們從戰爭中得利 自然擁護新法。這就是應對老勢力的新勢力。

第五,對外戰爭的勝利。變法是否成功,是否能夠獲得百姓的支援,說的再好也沒用,甚至百姓生活的再好也沒用。就如同唐太宗,如果“貞觀之治”只是百姓豐衣足食,而沒有對外滅掉突厥,稱霸西域的武功,那麼後世所津津樂道的恐怕就是他玄武門的那次手足相殘了。所以,商鞅證明他的變法是成功的也必須用戰場上的勝利來給秦國人看,給六國之人看,所以就有了商鞅用陰謀騙取曾經的朋友魏國領軍人物公子卯,使得群龍無首,最終打贏了戰爭。迫使魏國割地求和,遷都大梁。戰爭,過程從來都不重要,結果最重要,秦國勝勝了,變法徹底站住了腳跟。

第六,兩代秦國國君的堅持。商鞅之法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變法不過實行了十多年,商鞅就被舊勢力給剷除了。可以說,那是秦國的新法勢力雖然站住了腳跟,但是頂多與舊勢力相差無幾,甚至略有不如。但是,不管商鞅是秦惠王想要借別人之手除去,還是當時被架空了,秦惠王最後還是選擇了堅持新法,所以,經過四十多年,也就是那時的兩三代人,商君之法才真正的成為秦國根本,沒有人想要去動搖,也沒有人能夠動搖。憑藉著商君之法,秦國橫掃六合,併吞八荒,成為了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國的成功代表這什麼?可以從如今仍然四分五裂的歐洲大陸找到答案。

究竟是商鞅成就了秦孝公,還是秦孝公成就了商鞅?

大爭之世,人才至關重要。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七雄並立,兼併擴張,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政治軍事篇章。而身為七雄之一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徹底改變了國勢,東出爭雄,橫掃六國,最終實現天下一統。

毫無疑問,商鞅變法是秦國命運的轉折點,也是戰國局勢的轉折點。而成就商鞅變法的,便是秦孝公和商鞅二人。

秦孝公和商鞅,一個是五百年難遇之雄主,一個是五百年難遇之人才。二人一經結合,便生死相交,互為知音,同心同德,在亂世紛爭的戰國譜寫了一副氣壯山河的君臣合璧篇章。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商鞅成就了秦孝公,還是秦孝公成就了商鞅?

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蒙毅認為有必要對這對千古君臣做一個介紹:

秦孝公,嬴姓,趙氏,名渠梁,秦獻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也是戰國時期推動秦國由弱轉強的關鍵君主。秦孝公即位後,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國都城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事實上,重用商鞅實行變法改革,是秦孝公一生中最大的亮點,也是秦孝公畢生的事業。對待商鞅,秦孝公將其視為自己的知音,並對天盟誓,聲稱“此生不負,生死相扶”,展現了一代雄主的擔當。

商鞅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是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商鞅透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具體措施如下: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為統帥率領秦軍收復了河西。商鞅透過這一整套的變法措施,徹底改變了秦國,使秦國完成了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並最終憑此一統天下。基於此,後人對商鞅有著極高的評價,讚譽其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改革家,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篤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商鞅之法懲奸究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福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貪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於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千年。

現在,我們回到這一問題,商鞅和秦孝公二人,究竟是誰成就了誰?

在蒙毅看來,二人是相互成就的,即:商鞅成就了秦孝公的霸業,秦孝公成就了商鞅的抱負。具體闡述如下:

一方面,商鞅成就了秦孝公的雄心壯志,成就了秦國的霸業。秦孝公自繼位以來,便日思夜想如何富國強兵,如何恢復秦國昔日的霸業。商鞅到來後,透過實施驚天動地的變法舉措,使秦國成功擺脫了亡國之危,並使秦國國力大增,成為當時不可小覷的西方強國。從這個意義上說,秦孝公的雄心被商鞅所成就,秦孝公的理想被商鞅所實現。

另一方面,秦孝公成就了商鞅的遠大抱負,成就了商鞅經天緯地的才華。秦孝公以其非凡的胸襟氣魄和堅定的變法決心,使得商鞅在秦國大展所學,而無後顧之憂。可以說,秦孝公把整個秦國變成了商鞅實踐抱負的平臺,把自己變成了商鞅背後的最為堅實的後盾。從此角度看來,秦孝公無疑成就了商鞅,成就了他的才華,成就了他的治國之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