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命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8章 人心不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8章 人心不齊

兩軍沒有必勝的把握,都想保存實力。於是魏帥韓將雙雙按兵不動,打算耗到對方先讓步為止。

魏韓二軍之所以在過去十年中配合默契,是因為甘願接受齊國盟主的統一指揮。有驍勇善戰的齊技擊做主力,魏韓倆小弟有打贏的信心,敢為大佬赴湯蹈火,以求瓜分更多戰利品。換言之,魏軍於韓軍單獨聯合作戰的經驗其實很少。

在齊將的運籌排程下,三國聯軍堅決執行作戰計劃,才沒有給楚軍和秦軍留下可乘之機。而韓魏兩國實力相當,骨子裡不服對方。一旦沒了共同認可的主心骨,雙方很難保持行動一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身為主帥的公孫喜指揮不動韓軍,只好捨棄先發制人的計劃。他判斷秦軍必定會先攻韓軍,自己依然能見可而進、知難而退。韓將雖不聽公孫喜的將令,抱怨魏軍兵多膽慫,卻又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的精神來戒備秦軍。一旦白起來襲,位於前陣的韓軍不想打也得打。不過,韓軍只是周密佈防,連試探性進攻都懶得做。

公孫喜此刻還不知道,自己與韓將爭執不下的情報早已被秦軍斥兵拿到了。白起據此決定故布疑陣牽制韓軍,再集中兵力先打毫無防備的魏軍。伊闕關南面那支讓韓軍百般警惕的秦軍,其實只是虛張聲勢的疑兵。秦軍主力早已金蟬脫殼,悄悄透過長途奔襲迂迴到了伊闕山以北的魏軍身後。

魏軍以為自己在韓軍背後,就可以高枕無憂,豈不知山川是死的,人是活的。秦軍繞道聯軍背後殺出,魏軍退路被徹底斬斷,兵敗如山倒,主帥公孫喜也被白起俘虜。韓軍得知人數眾多的友軍慘敗,驚慌失措,紛紛潰逃……滔滔伊水被染得血紅血紅,伊闕關下屍橫遍野。

二十四萬魏韓聯軍被不足自己一半的秦軍全部消滅。敗軍之將公孫喜恍惚地望著堆積如山的首級,有魏武卒的,有韓國武士的。陣亡的秦人得以馬革裹屍,自己的部下們卻死無全屍。他悔不當初。

縱觀整個伊闕之戰,魏韓聯軍雖數量佔優,但士氣反而落於下風。連續失敗讓魏韓士兵都有強烈的畏戰情緒。雙方都想讓別人多出力,害怕被友軍當成冤大頭。兩軍主帥更缺乏地理想象力,頭腦簡單地認為擋住秦軍一條北上之路就萬事大吉,此戰不輸才沒有天理!

韓國就是趙魏兩國的最大軟肋。秦國想欺負三晉了,就東出函谷關、打韓國?。

以國力論,韓國其實不能算戰國七雄中最弱的國家,因為還有燕國。當時的燕國靠近邊塞,和中原諸國交往比較少,人口比較少,經濟也不發達,兩邊的齊國和趙國的實力都在燕國之上,所以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發展空間。到戰國中後期,燕國已經是七雄中國力最弱的國家了,除了和齊國有過紛爭之外,燕國基本上並不主動參與各國的鬥爭,多數都是被動的。燕國既沒有逐鹿中原的野心,也不想與其他大國結盟,一心只想自保。

燕國不僅國力弱,而且還經歷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折騰,先是燕王要效法堯舜禹,把王位禪讓給宰相,之後

早就對燕國懷有野心的齊國以此為理由,馬上進攻了燕國。燕昭王登基後,招賢納士,招來了樂毅,最後形成了五國伐齊的局面。燕國一開始很順利,打得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但這時候燕昭王中了反間計,撤換了樂毅,齊國乘機反攻,最後又復國了。

經歷了一番折騰後,燕國和齊國都恢復到了折騰之前的狀態,誰也沒有佔到什麼便宜。燕國的實力大損,倒是無所謂,因為燕國本來就是弱國,在抗秦的時候並無太大作用。但五國伐齊讓齊國從此和其他各國的關係比較緊張,相互不信任,齊國也不再主導關東各國共同伐秦了,楚國又忙於在長江以南擴張,對救援中原國家並不積極,剩下的只有三晉獨立應付已經羽翼豐滿的秦國。也就是說,燕國和齊國一番折騰之後,受損最嚴重的其實是三晉。

韓國從立國開始,除了申不害為相那段時間,之後秦國基本上保持著每十年就要大規模進攻韓國一次的記錄,而且每次都是斬首韓國幾萬人到十幾萬人。這對本來就處在秦國,趙國和魏國之間的韓國來說,當然是定期放血,讓韓國長期處於血氣虧損的狀態,無法恢復到滿血狀態。也就是說,韓國始終處於比較弱的狀態,秦國隨時都可以進攻,而且來去自如,韓國毫無反擊能力。

雖然韓國不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國家,但除了燕國,也就是韓國最弱了。韓國是無力獨自抵擋秦國的進攻的,必須依賴於魏國和趙國的救援。如果趙國和魏國不救援,秦國可以隨時透過韓國,來進攻趙國和魏國。所以三晉雖然分家了,但在地緣政治上仍然是捆綁在一起的,是分不開的,這是地緣政治決定的。只有捆綁在一起,他們才能夠對付西邊的秦國和東邊的齊國。否則,無論齊國還是秦國,都夠三晉喝一壺的。

而在戰國初期,魏國比較強大的時候,韓國主要依附於秦國和趙國,以抵抗魏國,否則魏國也不會留著韓國讓秦國當成進攻魏國的前進基地。到秦國和魏國強弱對比形勢翻轉之後,韓國就基本上和趙國與魏國捆綁在一起了。但在縱橫家的時代,韓國受秦國的蠱惑,不斷的把自己的土地割讓給秦國,以避免秦國的進攻,也就是賂秦。這對趙魏兩國來說,是非常糟糕的,但兩國並不能完全控制韓國,所以也只能聽之任之,而韓國一旦被秦國進攻,趙魏兩國為了自己的安全,又不能不全力救援。

雖然韓國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但三晉之間也並不團結,經常被秦國分化瓦解,尤其是國小力弱的韓國,經常在趙魏與秦國之間來回搖擺,這也就給了秦國可乘之機。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韓國成了秦國以逸待勞的打擊和削弱趙魏兩國的誘餌。因為秦國總是先進攻韓國,吸引趙魏兩國來救援,然後擊敗並削弱趙魏兩國的實力。這個狀態下的韓國,對秦國最有利,而對趙魏兩國都非常不利。

韓國也是這樣。雖然韓國必須依賴於趙魏兩國才能存在,但是趙魏兩國並不能完全控制韓國的行動,所以韓國經常挖坑,而最後卻必須由趙魏兩國來填,尤其是趙國。

秦趙長平之戰就是這樣發生的,韓國被迫將上黨郡割讓給秦國,上黨郡又主動提出寧可歸附趙國,最後趙國不得不出動大軍來和秦國進行戰略決戰。而當趙國戰敗後,魏國也必須全力救援,否則三晉都要被秦國消滅。

反過來說,如果秦國在國力尚不能對三晉合起來也擁有絕對優勢的時候,如果貿然徹底吞併韓國,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因為這就等於秦國必須在韓國的地盤上長期駐紮大量軍隊,隨時準備與趙魏兩國打仗,而且有可能是關東六國的聯軍。對秦國來說,在潼關防禦,顯然比在韓國的地盤防禦的勝算要大得多了。在這個意義上說,留著韓國是有利於秦國的長期利益的,可以不斷削弱三晉,而自己又處在可進可退的狀態,掌握著主動。

而且東方六國互不團結,相互侵伐。山東六國根本就不是一個整體,它們相互拆臺,相互攻打,甚至聯合秦國攻打其他國家。例如戰國時期齊國曾經利用燕國內亂滅燕,燕昭王復國後又聯合韓、趙、魏、秦發動“五國伐齊”,趙國在長平之戰後一邊與秦國作戰一邊不斷討伐燕國。國家之間的關係是由彼此的國家利益所決定的,國家利益的不同決定了山東六國根本不可能真正聯合在一起。

反觀秦國採取靈活的策略應對六國合縱:秦國先透過張儀欺楚破壞了齊楚聯盟,然後多次擊敗楚國將其削弱,又參與“五國伐齊”削弱齊國。後來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策略被秦昭襄王採納,秦國與同自己不接壤的燕、齊交好,專門打擊三晉(韓、趙、魏)和楚國,基本上打垮了楚國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崛起的趙國。到戰國後期秦國獨霸天下,已經沒有哪個國家可以阻止它統一中國了。

蒙毅不禁感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句俗話來比喻那種不僅辦不成事,反而還捅婁子的人。這句俗語是怎樣由來的呢?

相傳,昔時有一書生,嗜書如命,“頭懸梁錐刺股”的十年寒窗苦讀,促使他一心考取功名。但幾次鄉試都名落孫山。他想:“一生的功名,在於成敗之間。”於是結婚成家有了兒子後便給大兒取名“成事”;小兒取名“敗事”,書生望子成龍心切,對兩個兒子管教很嚴。

一天,書生要出外辦事,離家前交代妻子:督促兩個兒子學習不可懈怠,並規定:除了熟讀《三字經》《百家姓》外,每日還要練習書法,規定大兒子寫三百個漢字,小兒子寫二百個。妻子照辦,每天日不錯影地催促兩個兒子讀書寫字。日復一日,她估算著丈夫快要歸來時,便親自測試讓兒子背書,還檢查他倆各自寫了多少字。她數了數,結果大兒子少寫五十個字,小兒子卻多寫了五十個。

書生歸來後,問起兩個兒子的學習和練字情況,妻子一本正經地如實相告:“背書如流水,字也寫了,只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二人都是二百五。”

後來,人們把這當成笑談。傳來傳去把它的意思給變了,成了一句貶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