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秦命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章 各懷鬼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7章 各懷鬼胎

歷史進程到了這裡,有些人肯定會疑問:三晉同氣連枝,為何趙國和魏國眼看著韓國被秦國所滅?

給大家講一個歷史上的經典戰役:伊闕之戰,大家就會明白了。

公元前293年的某一天,數十萬大軍在洛陽南部的咽喉之地伊闕相持。年輕的秦國將軍白起,在此迎擊兩倍於己的魏韓聯軍。他的對手是魏國老將公孫喜。這場戰爭被後世稱作“伊闕之戰”。

人數眾多的魏韓聯軍氣勢洶洶而來,卻突然停滯不前。據斥候回報,聯軍主帥公孫喜與韓軍主將發生了爭執。白起感到意外,並肩作戰長達十年的魏韓二軍怎麼會突然反目呢,難道有詐?

要知道,魏國和韓國在伊闕之戰前做了整整十年的戰略合作伙伴。從公元前303年開始,魏哀王與韓襄王讓兩國關係進入了一個蜜月期。他們同氣連枝,共伐外敵。

公元前301年,魏韓聯軍助齊侵楚,在垂沙之戰中痛擊楚師,掠得楚國宛、葉以北的大片領土。公元前298-296年,兩國銳師又佐齊攻秦整整三年,打得不可一世的秦昭王忍痛割地求和,魏國和韓國分別獲得了封陵、武遂以及河外之地。

這是秦國自變法以來最大的敗仗,也是魏韓史上罕見的中興時期。

不料,秦國在割地求和的第二年大舉反攻,先後派出司馬錯、向壽、白起三位悍將分別討伐魏韓。經過兩年激戰,兩國連丟三城。特別是秦將白起奪取了韓國三川郡重鎮新城,眼看著就要奪回秦昭王割讓給魏韓的河外之地了。

公元前293年,韓魏兩國不甘示弱,組建了二十四萬大軍反攻。兩國聯軍背靠周王室,駐紮在洛陽的南面屏障——伊闕要塞,封鎖了新城秦軍北上之路。這便是伊闕之戰的緣起。

白起派出斥兵多方打探情報,終於弄清了來龍去脈,意外地發現了克敵戰機。

這次合縱抗秦活動是由韓國發起的,魏國官史記作“佐韓擊秦”。但聯軍主帥不是韓國人,而是在垂沙之戰和攻秦之役中表現優異的魏國老將公孫喜。此刻,魏國和韓國正面臨多年不遇的大危機。

魏韓外交蜜月期始於秦國威脅。魏哀王與韓襄王曾幾次入朝咸陽。可是好戰的秦昭王並沒放過魏韓,還是屢屢進犯。兩人明白獨自抗秦沒出路,於是結為互助同盟,後來又抱上了強齊的大腿。

三年前,齊韓魏聯軍猛攻秦國,秦昭王被迫以割地為條件向魏韓求和,魏哀王與韓襄王別提多高興了。可惜兩位老王惡氣還沒出多久,就雙雙去世,把抗秦的重擔直接丟給了下一代。

兩國領導人換屆,朝野沒完成整合,軍心不安,民心未定,政令不太暢通,組織戰爭的能力有所下降。秦國君臣嗅到了戰機,才休整了不到一年就再次東征。

秦將司馬錯攻魏襄城時,魏昭王請

求韓國支援,但與他同年即位的韓釐王並未主動援魏。第二年,輪到韓國的武始、新城被秦兵圍攻。魏國因對秦作戰不利,也沒出兵救韓。秦國先攻魏而後攻韓,顯然是為了各個擊破。而魏韓兩國都是各打各的,直到第三年才痛下決心聯兵抗秦。可見,兩國新君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盟友關係不如先王在世時那麼牢固。

當然,把黑鍋全扣到魏昭王與韓釐王頭上是不妥的。魏韓廟堂一直是抗秦派與親秦派並存的。給齊國做小弟時是抗秦派得勢,兩位新君都入朝過秦國的新君,怕是少不了要權衡一下各派系的意見。

魏昭王與韓釐王需要認真考慮,到底是透過俯首稱臣來換取和平,還是跟虎狼秦國血拼到底?如此一來,雙方不可能像有多年合作經驗的魏哀王和韓襄王那麼默契。兩國的決策過程可能一波三折,只是史書記載不詳。

魏國只丟了一座邊城,未傷筋動骨。韓國丟失的新城則是一座堪稱邊郡核心的大縣,損失大得多。秦軍若是從新城東征,攻入嵩山地帶,韓國首都新鄭危矣。

最終,韓釐王向魏昭王提議組建聯軍。魏國首都大梁有韓國做屏障,但西線的河東郡同樣受河外秦軍的威脅,於是同意合作。韓國是合縱的發起方,但魏國出兵多,所以魏將公孫喜獲得聯軍的指揮權。但兩位新君沒料到,這個人事安排為聯軍埋下了隱患。

二十四萬大軍意味著魏韓分別投入了國內將近一半的主力兵團,對駐紮新城的白起部秦軍形成了數量優勢。可是,公孫喜在接到出任聯軍統帥的命令時,對戰局並不感到樂觀。他很清楚,魏韓兩國新君急於樹立威信,不甘丟失父輩剛贏回來沒多久的土地,才會下如此血本做一次豪賭。這一仗揹負太多政治考量,只許勝不許敗。

儘管公孫喜久經沙場,與韓軍多次協同作戰,但對這次擊秦心裡沒底。他曾經在垂沙之戰中遵照聯軍主帥——齊將匡章的號令行動,在函谷關之戰中又聽從齊相薛公的指揮,率領魏武卒衝鋒陷陣、破軍拔城。但他缺乏做二十四萬大軍主帥的戰鬥經驗。打順風仗問題不大,一旦碰上硬仗,聯軍恐怕就會同床異夢了。

眼下,伊闕關南面駐紮了大約十萬秦軍。戰國人所稱的“伊闕山”是由伊河西岸的龍門山與東岸的香山共同組成的。韓魏聯軍主力南下,駐紮於龍門山和伊河之間,在對岸的香山通道也有佈防;秦軍北上進攻,東臨伊河,西靠龍門山以南的丘陵山地,封堵住了伊闕關的南出口。魏韓南下不得,秦軍也難以上攻,雙方就這樣進入了對峙狀態。

該怎麼打破僵局呢?公孫喜感到棘手。

魏韓聯軍不僅兵力是對方的兩倍有餘,又佔據了伊闕要塞。饒是秦國虎狼之師敢死善戰,也很難正面突破聯軍防線。魏昭王與韓釐王投入那麼多兵馬,顯然是希望公孫喜能一口氣吃掉十萬秦兵。可是

,兩國官兵被秦軍痛扁了兩年,士氣十分低落,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並不能消除心理上的劣勢。

魏軍與韓軍早已沒有了三年前攻破函谷關的求勝慾望。公孫喜心知此戰的勝負取決於初戰。倘若初戰告捷,聯軍會重拾信心,充分發揮兵力優勢;假如初戰告負,聯軍的鬥志大概會一蹶不振,被白起小兒一舉擊垮。為此,公孫喜打算利用數量先發制人。由韓軍打頭陣,不斷消耗秦軍的實力,再讓以逸待勞的魏軍尋機發起總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別看韓國是七雄中最弱的國家,其兵器製造業在戰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大縱橫家蘇秦曾經指出,天下強弓勁弩皆出於韓,利劍長戟可以“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韓軍憑藉“被堅甲,蹠勁弩,帶利劍”的重灌步兵一度獲得“勁韓”之名。公孫喜認為韓軍銳卒適合充當先鋒。誰知韓軍主將拒絕執行這一作戰方案。

魏韓分歧:誰啃骨頭?誰吃肉?

就實而論,公孫喜的決策還是比較合理的。魏國投入的應是離伊闕最近的河東軍(伊闕戰敗後,秦兵橫行魏國河東郡多年與此有關)。他們南渡黃河下洛陽,最佳集結位置在洛河以南、伊河西岸。而韓國兵馬主要來自新鄭首都圈,從嵩山地帶進入洛陽盆地,渡過伊河與魏軍會師。魏軍主要從北來,韓軍大多從東來,自然地形成了“魏軍在後,韓軍在前”的格局。

秦軍大營設在伊闕關以南,首當其衝的正是韓軍。魏軍在韓軍陣營之後,並不與秦軍直接對峙。所以,主帥公孫喜才想讓位置靠前且裝備精良的韓軍先同秦軍交戰。

問題是,韓國主動提議組建聯軍,本來就是怕自己勢單力孤。現在魏軍人多反而要讓韓軍士兵先流血。打贏了,韓軍啃骨,魏軍吃肉;萬一形勢不利,位於後陣的魏軍也能棄韓逃生。在韓將看來,憑藉有利地形防守要比跟虎狼之師打野戰安全多了,至少能保持不敗。所以,他堅決反對由韓軍先出戰,除非魏軍能起帶頭作用。

那麼韓魏二軍兵分兩路同時進攻秦軍,行不行呢?如果是在洛陽南邊的廣袤大平原交戰,也許行得通。但在伊闕山地,做不到。伊闕山谷的東岸和西岸都只有狹長的數里平地,中間有滔滔伊河相隔,山谷大概可屯兵七八萬,裝不下二十四萬韓魏聯軍。

位置靠前的韓軍幾乎填滿了山谷,而魏軍處於伊闕山谷以北的地段,背後是通往周王畿洛陽的平原。假如是寬闊地帶,兩軍可以從不同方向分頭進攻。

可惜伊闕山地及往南的地形都比較狹長,只能容下一方打頭陣。二十四萬聯軍就只能輪流上陣,無法充分展開優勢兵力。魏韓聯軍既無法兩路同時出擊,又不能全部擠在伊闕山谷,剩下的選擇唯有讓一軍先出擊,另一軍隨後擴大戰果。

但是,韓軍不願先用其眾,公孫喜又不肯把魏軍調換到前陣打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