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妾要不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妾要不要

事分輕重緩急。

在驅逐了北地的胡虜之後,趙廣一邊安定轄境,招募流民,一邊穩定民心,組織生產,這一樁樁一件件,讓內政能力值剛剛達到80的他感到很是吃力。

一個人能力再強,精力也是有限。

前些日,趙廣已經向劉諶、姜維、宗預等人去信,希望臨邛朝廷能夠支援關中一些人手,最好是多一些治政的人才,比如範元、杜軫這些有實幹經驗的官員。

剛剛歸降的蘇愉、蘇紹、韋皋等關中人氏雖然不錯,但用人還是要平衡為上,一家獨大並不是理想的狀態。

軍事層面,關中的東西兩面還分別被魏國包圍,雍州以西,胡烈、胡淵在涼州的實力雖然不強,但若是放任不管,形成邊患則會讓趙廣不堪其擾。

好在隴上、狄道、天水、略陽諸郡一直是蜀漢的固有地盤,有諸葛亮、姜維多年征戰打下的底子,也有白馬羌等羌氐部落的支援,趙廣有信心與胡烈、胡淵好好的周旋一番。

東線戰場,文鴦歸順之後,漢軍拿下了潼關、蒲津關,魏將胡奮的人馬被傅僉所阻,只能在函谷關一線駐紮對峙。

河東方面,再過二個月就是收割小麥的時節了,只要胡虜不來襲擾關中,趙廣才懶得理這些窮的只剩下一些牛羊的匈奴雜胡。

如劉淵所料。

趙廣現在最大的敵人不是匈奴,而是魏國。

具體到大的戰略層面,滯留在成都一帶、暗中有圖謀自立之心的鍾會何去何從,已經成為了左右魏蜀兩國局勢的勝負手。

司馬炎遣出了司馬家的鎮族之寶司馬孚往蜀中,蜀漢這一方,大將軍姜維和鍾會從劍閣開始,一直糾纏互為對手,打著打著這兩人倒還惺惺相惜起來。

鍾會自詡才高八斗,書法、詩賦、繪畫,辯才,可以說樣樣精通,而姜維則不一樣,年輕時的姜伯約在隴上可以稱得上文武全才,年老的姜維則只有一個名號:蜀漢大將軍。

任你魏國何人來?

我大漢就姜維一人擋。

不管後人對姜維北伐有多少質疑,有一點卻不能否認,在姜維的苦撐下,蜀漢在諸葛亮死後,又延續了近三十年。

牛逼是真牛逼。

這一次劍閣大戰,鍾會可是吃足了姜維的苦頭,論兵力,魏國三路大軍總兵力達到十五萬之眾,單單鍾會的中路軍就有八萬大軍,姜維的兵力拼湊起來不過五萬。

論戰略戰術,魏軍進攻漢中時,姜維還遠在沓中,怎麼看距離,都是魏軍佔了上風,也不知姜維怎麼用兵的,竟然在三路魏軍的圍追下,提前一步趕到了劍閣佈防。

整整約五個月時間,鍾會就被堵在蔭萌關不得寸進,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胡烈從米倉道殺入蜀中,只能讓賈充這個小人得意猖狂。

趙廣北伐之後,留姜維守蜀西。

新漢的地盤,主要是蜀西的臨邛、青城、漢嘉一帶,這裡是天師道也就是五斗米教的地盤,有範元在朝中為官,這些教眾與蜀漢關係密切,而教徒的瘋狂程度已經由黃巾起義證明。

同時,趙廣在關中的大捷,讓那些心念劉備、諸葛亮的臣屬們又看到了希望,也讓姜維對守住蜀西更有信心。

巴蜀,對於忠誠於蜀漢的人來說,是根基。關中,對於志在復興漢室的人來說,是希望。

趙廣率軍北上之後,姜維這時麾下的兵力,主要是本部人馬一萬人,加上後將軍張翼的七千人馬,一萬七千人相比魏軍在蜀中的七萬人,確實是有點少了。

不過,那要看什麼人來指揮。

要是姜維的話,這點兵力策劃大反攻雖然不能,但守住現有的地盤還是沒問題的。

而且,在南中,安南將軍霍弋、建寧太守李遺各領了一支軍隊,威脅著蜀郡的南部江陽一帶,在巴東一帶,羅憲手底下的兵力雖然不多,又面臨著魏、吳兩面夾攻的不利局面,但在羅憲的苦撐下,還能勉強應付的過來。

李遺這個人這裡要提一句。

他是安漢將軍、興亭侯李恢的兒子,現在趙廣軍中參軍李球是他的表兄弟,而更重要的是,李遺還有一個身份。

他是關銀屏的丈夫。

也就是關羽所說的那位虎女。

關君侯選的女婿,自然不會太差了,要不然東吳那邊孫大帝可不答應。

——

司馬炎和趙廣不約而同的將破局的要點關注到了鍾會身上。

鍾會在賈充離開成都之後,被司馬炎拜為司徒,封縣侯,開始獨掌蜀中大權,司徒在漢末三國是朝堂的三公之一,地位十分顯赫。

潁川鍾氏自西漢以來就是名門望族,素以世善刑律著稱。鍾元、鍾皓、鍾迪、鍾敷、鍾繇這一代代延續下來,鍾家的門徒共有千餘人,其中不乏在魏蜀吳三國出仕的官員。

也正是這個原因,司馬炎才對鍾會心有忌憚,卻又遲遲不敢動手。原因就是殺鍾會可以,但若是沒有一個好的理由,那魏國的朝政就可能要癱瘓了。

魏晉名士自風流。

這年頭讀書人太少,君擇臣,臣也擇君,劉備三顧茅蘆請諸葛亮就是如此,同樣的,司馬炎如果在讀書人圈子裡壞了名聲,那他就算貴為晉王,也會被許多人所不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鍾會顯赫的出身,名士的談吐氣度自然不是蜀中小門小戶能夠相比的。

也就在成都的這段時間,鍾會整理了自己所著的法學刑名《道論》,雜學《芻蕘論》、《與姜維書》、《太極東堂夏少康、漢高祖論》等著作。

這些著作的問世,為後人研究三國歷史提供了詳實的記錄,也將鍾會的名望提升到了頂點。

一定程度上,甚至於還蓋過了有蜀中孔聖之名的譙周,蜀中的學子們對鍾會這位來自北方,又能文能武的名士傾慕有加,不少人紛紛相投。

尤其是去年其兄鍾毓病逝後,他的兒子鍾邕從青州一帶來到蜀中,投奔叔父鍾會。有鍾邕幫忙,慢慢的,鍾會手底下的人才也漸漸充足起來。

其實對於鍾會來說,這樣暫不自立,又事實上半獨立的狀態是最為理想的結果。

暫不自立,那麼留蜀的魏國大軍就不得不繼續聽從鍾會的指揮,不會因為長久的遠離故鄉而對鍾會心生怨恨。

留蜀的這支七萬餘人的魏軍,鍾會真正能掌控的兵力並不多,巴西太守王濬、輕車將軍杜預,這兩個人都是司馬炎的親信,他指揮不動也沒辦法號令。

剩下的將領中,魏將丘建是留在蜀中的為數不多的勇將,鍾會這半年來也是極力拉攏,從丘建的表現來看,應當有把握投到自己麾下。

丘建之外,在漢中時投靠魏國的降將句安表現也很不錯,特別是在賈充離開之後,積極向鍾會這一方靠攏,有一定的利用價值

至於其他將領,都是些牆頭草,鍾會還沒發現有出眾的人物。

魏軍將士長久在外,思念家鄉那是肯定的。

鍾會不想結怨魏軍將士,那這些留蜀的將士去恨誰?

當然是晉王司馬炎。

如果不是司馬家要伐蜀,兄弟們早就回家和家人團聚了。

在輿論宣傳方面,鍾會是妥妥的行家,誰有他的口才好,引經據典那是一套又一套,死人都能說的活過來。

當然,單憑一張嘴,肯定不能讓魏軍上下不思故鄉,鍾邕給鍾會出了一個妙招,就是給魏軍將校納妾、分田。

蜀中地處秦嶺以南,氣候溼潤,不知是盆地特殊的地理環境所致,美女盛產不少,歷史上就有後蜀的花蕊夫人等等,而且最關鍵的是蜀中女子皮膚相比北方女人要白嫩的多,水靈靈的蜀地小女子誰不想要。

莫說其他人,連鍾會自己都連納了幾個蜀地豪族進獻的女人。

其中,監軍衛瓘的表現更是讓人大為驚歎,平素以正人君子自居的衛伯玉,在一番推辭之後,新納了譙周的孫女譙婉兒為妻。

衛瓘的年紀已經快要五十歲了,譙婉兒年方十八,這年齡差放在後世的話,就是老牛吃嫩草,但在三國時期,卻是再正常不過。

賣孫女的譙周有衛瓘在後面撐腰,又有大儒的名頭,在蜀中的地位可以說扶搖直上,如果說以前還只是學術上的虛名,而現在則是實實在在的權勢。

在五胡十六國時期,譙家也出了一位亂世豪傑:譙縱。

譙縱建立的西蜀政權,雖然還不能被算作十六國之一,但能夠在亂世紛紛時期,成為一方霸主,也離不開譙周在蜀中積累的名望。

在鍾會的女人加資財攻勢下,沉迷在蜀中溫柔鄉裡的魏軍將士,在不知不覺中開始腐化。

有上好的田地出產,有年輕漂亮的女子相伴,除了少數痴情之人還想念家鄉的父母妻兒外,其餘人等對滯留在蜀地已經不是那麼反感了。

人生在世。

吃喝不愁,又有女人睡。

還多想什麼?

嘴裡講著要回去,但真正動身回返的,十個中間估計只有一、二個,人的劣根性就是這樣。

鍾會對此早就看的極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