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條船上的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條船上的人

成都。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舊宮,司徒鍾會府上,書房內。

鍾會往日一絲不苟的峨冠有些斜了,他的眉頭緊鎖,將剛剛寫好的一貼揉作一團,然後盯著書案後的一堆標註有“趙廣”名字的簡牘,長久無語。

司馬炎終於出手了。

老謀深算的司馬孚正在前來蜀中的路上,對於一心一意想要贏得半獨立地位的鍾會來說,這是避不過去的一道坎。

邁過了海闊天空。

邁不過粉身碎骨。

與司馬家的人比年紀,比資歷,比權謀,鍾會哪樣都比不過。

思量半響之後,鍾會差人將侄兒鍾邕喚了進來。

“叔父喚我,不知有何吩咐?”鍾邕剛剛年過二十,身上有著年輕人躍躍欲試的活力,他年齡上比鍾會要小了十餘歲,自小和這位小叔關係不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鍾會將剛剛書寫完成的一封帛信交到鍾邕手裡,神色凝重的囑託道:“阿邕,你速持這一封書信往臨邛,求見蜀國大將軍姜維,或者往長安,去見前將軍趙廣,就說我鍾士季要與蜀國,商討和議事宜。”

鍾邕一怔,接信問道:“叔父,這蜀國皇帝不是劉諶嗎?姜維和趙廣不過是將軍,他們能作得了主?”

鍾會聞言微微一笑,譏諷道:“劉諶?不過是一趁勢而上的投機者罷了,沒有姜伯約,沒有趙元忠,他劉諶只怕早就化為一堆白骨了。”

鍾邕聽鍾會提到姜維、趙廣的名字,不由得好奇起來:“姜維之名,我在青州時就有耳聞,其人足智多謀,用兵甚是厲害,阻擋我魏國大軍多年。趙廣此人,邕進蜀中之後多聽人說起,不知因何事能與姜伯約相提並論。”

鍾會搖了搖頭,解惑道:“你剛到蜀中不知內情,這蜀國重立,皇帝雖是劉諶,但其無有權謀,不懂機變,只是個性烈匹夫而已,姜維雖然忠勇、治軍出色,但也只是一軍統帥,又是降將身份,現在蜀國的真正核心人物,只有一個:趙廣趙元忠。”

“趙元忠此人,初時默默無聞,不過是姜維軍中一牙門將,但在沓中獨自領軍之後,表現卻是驚豔無比,屢敗我魏國大軍。”

“我雖然與鄧士載不睦,但對其軍事才能還是認可的,而鄧艾父子就死在了趙廣的手裡。如今,趙廣更是孤軍北上,取了關中,我敢斷定,司馬炎現在最頭疼的人,一定是趙廣。由此,我們要想在蜀中成事,最後可以合作的人只有一個,趙廣趙元忠。”

鍾邕被委以重任,心中一陣激動,接過信應道:“叔父放心,我這就前往臨邛,若是姜維那裡沒有確切的訊息,我即前往長安去見趙廣。”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鍾會沒有兒子,他已經決定將侄子鍾邕收為養子,這蜀中的基業要是開創了,那鍾會要傳給誰?還不是傳給他鍾邕。

不得不說,有時候人都會聯想。

鍾會現在才四十歲,還不算老,又納了幾個侍妾,過個幾年努力努力總能生出一個兒子來,鍾邕要想繼承不知道有沒有的基業,可能性實在太小。

鍾會送走侄兒,心中才始稍稍安定,在沉吟了一陣後,他又命下屬將衛瓘、譙周兩個召來,一起商量如何應對司馬孚。

從此次伐蜀的結果來看,衛瓘、譙周是鍾會入蜀的既得利益者。

在鍾會看來,衛瓘這個監軍空有監軍之名,事實上已經和鍾會同流合汙了,譙周這個蜀中孔聖與衛瓘結親,也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當然,事實上是不是在同一條船上,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衛瓘進了書房,聽得鍾會提及司馬孚來蜀中的情形後,沉吟一陣,說道:“司徒,依瓘之見,司馬孚區區一老朽,單憑他一人,再是能算計,又能翻出什麼浪頭來,倒是閬中的杜元凱、王士治,以往就不服司徒的號令,這回有了司馬孚撐腰,怕是要在軍中鬧出點事來。”

鍾會點了點頭,吩咐道:“伯玉,你是監軍,軍紀之事由你負責,要是哪一個將領有異心,不服從將令,你直接處置就是,不必瞻前顧後。”

衛瓘心中一喜,連忙道:“處置之事,還需司徒你來定奪,不過,有鍾侯你的將令,我衛伯玉保證,魏軍上下沒有一個敢不聽話。”

譙周見衛瓘一句話就得了大權,也跟著諫議道:“司徒明鑑,成都城中,近日流民甚多,為防有敵間滲入,我提議迅速抓捕一批,關押一批,再清除一批。”

鍾會被譙周這三個一批說的一愣,沒想到譙周這位大聖當了太守之後,行事作風甚是雷厲風行,和以前當大儒時完全不一樣。

“這些瑣事,譙公是太守,安排就是,若是人手不足,可找衛監軍借,你們之間,還用得著客氣。”鍾會哈哈一笑,打趣兩人道。

“遵鍾侯令。”衛瓘、譙周躬身施禮退下。

兩個人到了鍾會府門外面,再也按耐不住臉上的喜色。

譙周見四下無人,遂道:“伯玉,鍾士季狂妄輕率,不識用人,豈能成事,你我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衛瓘點了點頭,道:“譙公所言甚是,我們先回府中,再作商議。”

衛、譙兩人現在關係不一般,但在稱呼上還是如以前一樣,從家族名望來看,河東衛氏也比蜀中譙氏要顯赫的多。

衛氏向上追溯,可以講到衛子夫、衛青,大儒蔡邕的女兒蔡文姬的丈夫衛仲道也是衛家人。

鍾會沒有把鍾邕前往蜀國的事情說出來,衛瓘、譙周也各有算計,這蜀中的一團亂局,就象一個蠶繭,蛹未出時,誰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樣的情況。

同坐一條船,大家都是聰明人,也都留了一手。

——

巴西郡,閬中。

賈充回師之後,王濬和杜預留守在巴蜀一帶,因與鍾會不睦,兩人遂領本部人馬背靠魏國的新城、房陵、上庸三郡,駐守巴西的閬中、漢昌一帶。

進可攻,退可守。

杜、王兩人在歷史上是晉國滅吳的頭號功臣、二號功臣,軍事指揮能力比鍾會要強的甚多,只不過,在司馬炎沒有明確要撤了鍾會的情況下,他們兩個的地位又不及鍾會,只能暫避一時。

郡閣內。

閒來無事,杜預正在研讀春秋時諸子留下來的著作,他對經濟、政治、曆法、法律、數學、史學和工程等都非常感興趣,當然,最為喜讀的是《左傳》這一本。

對鍾會在蜀中給魏軍將校納妾的舉動,杜預很不以為然,除了他為人方正看不慣所謂名士的虛偽作派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杜預的夫人是司馬昭的妹妹高陸公主。

也就是說,杜預是妥妥的司馬家的女婿,他要是有別的想法,只怕高陸公主不答應。

杜預是怕妻,王濬倒不是怕妻,他的夫人徐氏是魏國前大司馬徐邈的女兒,夫妻兩個甚是恩愛,王濬這個人治政才能出色,這段時間正忙著整頓巴西的內政,處理漢蠻之間的矛盾。

同時,王濬還下令減輕徭役課稅,規定生育者都可免除徭役,活嬰兒數千人。

司馬孚的車駕從新城經漢中、進入巴西,杜預、王濬得知司馬老大人到來,連忙到米倉道的瓦口隘相迎。

這一路上,司馬孚也是吃了不少的苦。

等到了閬中,休息了一個晚上後,司馬孚問起蜀中的情形,聽王、杜兩個說到魏軍將校紛紛納妾置產的情況,司馬孚不由得長嘆一聲:“鍾士季,果然有叛逆之心,要不然的話,不會有這般墮落自毀。”

司馬孚嘆息過後,急與王濬、杜預商量下一步的應對之策。

鍾會擁兵自重,且網羅蜀中士人為他效命,已成尾大不掉之勢,要是再放任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

鍾邕到達臨邛之後,與姜維見面,並遞交了鍾會的書信,隨後,鍾邕就向姜維提議,要往關中去見趙廣一趟。

他要近距離的和趙廣接觸下,看看被眼高過頂的叔父鍾會看中的人,是何許人也?

得知鍾會有意和談的訊息,劉諶連續召集姜維、宗預、霍弋、張紹、董厥等朝中大臣商討對策。

新漢朝的這次朝議,時間進行的很長,整整兩天時間,主要圍繞如何與鍾會展開下一步合作而展開,不同的觀點一直在討論。

鍾會的書信,姜維在朝議上作了簡要的通報,這主要是出於保密原因,當然劉諶、宗預、霍弋等重臣都能看到。

對於鍾會議和的提議,在姜維看來,鍾會這是想要借新漢的力量,對司馬孚等人進行反壓制。考慮到鍾會軍中情況複雜,目前最好的選擇是坐觀其變,待情形明朗之後再作定奪。

但朝堂上,後將軍霍弋有不同的看法,霍弋覺得新漢完全可以利用鍾會和司馬孚之間的矛盾,對魏軍進行分化瓦解。

只要能將七萬魏軍拉攏到新漢這邊二萬到三萬人,漢魏實力對比就能夠發生實際上的變化。而如果不積極介入,那將坐失良機,收復蜀中也將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