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二章 兩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二章 兩年

成之亂落下帷幕,就意味著天行九歌的劇情已經不遠了,姜心中一直期待著。

時至今日,勢力發展至今,姜已經沒有心思欣賞原著的劇情了。儘管姜曾經對這些劇情十分期待,但比起姜所圖謀的大事,區區劇情又算得了什麼呢?

哪怕未來被姜攪合成一團亂麻,只要姜潛心發展,未來便有成事之機。

韓國有太多姜想要的東西了,尤其是人才。

張良、衛莊、翡翠虎、墨鴉、白鳳,這些人才可以在計謀、軍事、政治、財政、間諜等等方面,為姜帶來助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備為了諸葛亮區區一介布衣,為了那僅僅一絲可能的成事之機,在和諸葛亮未曾謀面的情況下,便肯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以人為鑑,以史為鑑,姜也不會放過任何任何人才。

如果說其他幾人還是漫畫中的原創人物的話,那麼漢初三傑留侯張良,那可是名留青史,號稱‘謀聖’的人才。

這種人,得不到必殺之。

想到這些人才,姜心中突然有些煩悶,拿起一旁的銅鏡對著看了幾眼。

以銅為鏡,可以知帥醜。

姜雖然自認為長的還不錯,一身華麗的深紫,墨染般的髮絲不扎不束,微微飄拂,小臉蛋也頗為俊俏。

但模樣再好看,也架不住玄機娘娘把漫畫人物設計的那麼美啊!

日後帶著群臣微服私訪,一個個模樣俊美,那豈不是搶自己的風頭?

mmp!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轉眼間便是兩年。

這兩年來,趙國潛心修養,整個戰國都彷彿徒然間安靜了下來,再沒有發生什麼戰事。

就猶如暴風雨前的寧靜,寧靜的讓人感到壓抑。

戰國、戰國,本就是征戰不休之意。

一旦戰爭停止,各國潛心修養,那就意味著更大的戰爭正在醞釀,一旦爆發,將會席捲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

饒安和武城這兩年一直風調雨順,齊、燕兩國忌憚姜的威名,也一直不敢來攻。

而姜也從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變成了安心種田的能臣。

饒安這兩年也發展的更加興盛了,舉目望去,街道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小攤老闆熱情肆意的叫賣,這種景象比起趙國都城邯鄲也絲毫不差。

在這種繁榮的經濟下,饒安一城每年給趙國帶來的稅收,比起十個同等規模城池的稅收還要多。

不知不覺間,饒安已經成為了趙國的重要城市,不僅承擔著守衛邊疆的重任,更是趙國的稅收大城。

藉助著饒安龐大的商業稅收,趙國擴軍至五十萬,而姜也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統兵十萬,麾下勢力一時間暴漲。

作為一個封疆大吏,作為一個野心家,姜從來都不是什麼老實人。

每一年姜都能收到商人們送上的禮單,再加上從稅收中做手腳,以及私下裡和魏國商人,以及翡翠虎做的白鹽生意,姜每年的收入可以達到三十萬金左右。

再加上姜在十萬大軍中,分出五萬人屯田。

無論是財政上,還是糧草上,姜現在都已經完全可以脫離邯鄲自立。

不過邯鄲給的好處不拿白不拿,只要表面上聽話,姜就還是趙國的臣子,趙王每年也必須給姜十萬大軍的軍餉、武器裝備,以及一部分糧草。

而且隨著屯田制的推廣,趙國各地的守軍都發現,他們已經漸漸脫離了邯鄲的掌控。

在過去,只要邯鄲不發糧草,他們麾下的兵馬就只能活活餓死。

可如今,就算脫離邯鄲,也可以佔地為王。

只不過在沒有領頭羊的情況下,誰也不想成為第一個出頭鳥。

而作為第一個提出屯田制的姜,也成了各方將領眼中的風向標,他們都在等著姜的下一步計劃,甚至有很多人都私下裡派來的信使,表示交好之意。

姜自然不會謀反,只要李牧還在趙國,姜又不想敗壞自己的名聲,以至於沒有人才投靠,就絕對不能在趙國謀反。

往日裡積累的名聲,必須要用在最關鍵的時刻。

如今姜麾下的情報人員以多達五千人,潛伏在七國各個重要城市,為姜提供各地的情報。

殺手團的數量也已經達到了一百人以上,貴精不貴多,這些人曾經都是江湖上頗有名聲的大盜、殺手。每次出動,都能製造出種種意外,讓人死於非命。

至於麾下的軍隊,表面上當然是規定的十萬編制,但暗地裡,姜卻組建了十三萬的兵力,以自己的財力供養多出的三萬人。

以姜如今的財力而言,養這些手下根本算不了什麼,甚至如果姜想的話,完全可以憑藉一己之力,在規定的十萬人基礎上,再拉出一支十萬人的大軍。

可這麼做無異於謀反。

再保證自己野心不暴露的前提下,能藏兵三萬,已經是姜最大的極限了。

這些力量,自保已經綽綽有餘。

以姜如今的勢力,別說趙王不想動姜,就是他想,也已經做不到了。

除非趙王完全不過趙國大局,非要將姜逼上謀反之路。

對於一代君王來說,最忌憚的臣子無非就是‘只要想反,就隨時可以反’的那種。

而已姜如今的勢力和名聲,還遠遠達不到可以造反的程度。

有造反實力的李牧,卻偏偏安心做一個忠臣。

除此之外,姜麾下的工匠營,人數也已經達到了一千人,除了木匠之外,還招攬了一部分鐵匠,以及煉丹的術士。

姜對於工匠營極其看重,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供他們做研究。只要有人設計出新的東西,並且能發揮作用,姜都會大加賞賜,百金到千金不等。

在這種不惜重金的培養下,火藥已經被研發出來,就連冶鐵技術,也有了一定的進步。

不過姜並沒有擁這些技術謀取利益,而是將這些技術束之高閣,以待日後。

在發展勢力的同時,姜手中還保留著四十萬金的資金,這些資金就是姜為了日後起事所準備的啟動金。

可這些錢,還遠遠不夠。

降秦之後,姜最多只能佔據北方邊境的一郡之地,難以發展不算,還要受到秦國方面的鉗制,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

到時姜就必須要自掏腰包,以滿足維持勢力的必要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