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局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局勢

趙國西境,天空之上陰雲欲雨。

就連空氣也變的潮溼起來,讓所有人的心裡就像塞了一把草一樣煩悶。

安陽的城牆上光線暗淡,所有的東西都似籠上了一層灰濛濛的色調,但這一切都及不上蒙恬的臉色難看。

蒙恬已經沉著臉站在城牆上,悶聲不語了好半天。

昨日蒙恬抵達安陽時,見城牆上還插著秦國的旗幟,最初還以為是姜的陰謀,可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安陽根本就沒被姜破城。

原本這是好事,可蒙恬就是開心不起來。

安陽是沒事了,可王離帶去的兩萬百戰穿甲兵就危險了。

而事情果然不出蒙恬的預料,就在蒙恬猶豫要不要帶兵返回王翦大營時,王翦的傳令兵也抵達了安陽。

王翦下令蒙恬駐紮安陽,等待王翦大軍到來。

秦趙開戰一個月,秦國二十萬大軍戰損三萬,雖然趙國的傷亡比秦國要更加慘重,可如果再算上兩萬百戰穿甲兵的話,秦趙的傷亡基本已經持平。

秦國手中有趙國的數萬俘虜,趙國手中也有王離。

哪怕蒙恬對政治不算精通,可他也明白,秦趙的和談很快就會開始,而這和談的誠意,就是以王離交換趙國的俘虜。

而在兩國和談之前的這段時間,究竟是王翦能夠守住他們已經奪下的地盤,還是李牧和姜將這些失地奪回去,就要看雙方在戰場上的交鋒了。

一開始跟隨王翦攻打趙國,蒙恬是很自信的,甚至還有些自負。

趙國大將廉頗叛國,只剩李牧一個人支撐大局。

而李牧除了大勝匈奴的戰績外,在七國內其實並沒有太過出色的表現。

蒙恬相信王翦足以勝過李牧。

至於姜……姜的名聲雖大,這幾年也一直很活躍。

可是在蒙恬看來,姜的強處在於計謀,在於他不可琢磨的套路上。若是兩軍對壘,蒙恬自信可以勝過姜。

只是事到如今,蒙恬再也不敢小看姜分毫了。

姜才剛剛抵達前線,所帶兵馬也只有五萬,就給了秦國一個重大的打擊。

兵力損失還不算什麼,但卻是重重的挫敗了秦軍的士氣,還俘虜了王翦的孫子王離。

王翦本來是想以攻代守,只要王翦一直攻打趙國的領土,那麼他們就可以守住他們已經奪下來的城池。

可如今轉攻為守,雖然可以仰仗城池之利,但實際上卻是處於下風。

而且蒙恬如今所憂心的也並非只有此處的戰局。

雖然姜與李牧的大軍一動,韓國上將軍衛莊也已經領兵十萬支援趙國。

而秦國的盟友齊國卻還在與燕國談判,這更讓蒙恬差一點就氣死。

明眼人都能看出齊國慫了,齊國根本不想現在出兵,而是想等局勢更加明朗之後在做出判斷。

包括燕國也是。

這裡面或許有姜的一部分原因,也有趙國強大的震懾,但更多的,或許還是農家從中攙和了一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農家田氏與齊國田氏,多少還是有些關係的。

如今燕丹、姜這兩位與農家有聯絡的人皆已經決意抗秦,再加上還有一位不為世人所知的昌平君,農家出力其實很正常。

至少也要等秦趙之間的戰事明朗之後再說。

楚國內有百越之亂,魏國夾在秦、趙、韓三國之間,此刻正瑟瑟發抖,嚴令邊境大軍不可出營,生怕引起了哪一國的誤會。

這一場席捲了五個國家的戰事,就因為姜多年的謀劃而僵持了下來。

秦國蒙氏一族畢竟是軍閥豪門,蒙恬麾下自由懂得政治,懂得判斷局勢的人才。

當蒙恬瞭解了這些之後,愈發的覺得姜簡直是深不可測。

周遊列國之間,只動動嘴皮子,利用國與國之間的大勢,利用利益誘導,利用言語攻破心房,利用自身的強大壓迫敵人,轉眼間便為孤立無援的趙國拉攏了諸多盟友。

而且蒙恬也深知如今秦國內部的局勢。

若是從一個將軍的角度來說,蒙恬很希望秦國能夠增兵前線,一舉將趙國打殘。

可如今的趙國正是兵力最強的時期,李牧、姜,哪一個都不是易與之輩。

以秦國的國力,若是兵力盡出,其實是可以滅掉趙國的。

可是之後呢?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除非趙國再一次派出趙括那種紙上談兵的蠢材,否則想要從李牧、姜手中滅掉趙國,秦國至少要戰損二十萬到四十萬大軍。

單以沙場對決來決出勝負,損失太大了。

所以才會出現朝堂,出現談判,文人也有了用武之地。

“希望這一次……不會無功而返吧!”

……

魏國境內。

韓國早已向魏國借道,讓衛莊的十萬大軍可以順利抵達秦趙戰場。

如今天下人的目光都已經放在了這場戰爭上,戰場情報傳遞的很快,衛莊自然也收到了姜大勝王翦的戰報。

雖然姜只是俘虜了王離,但戰場指揮官畢竟是王翦。

王離中伏,本質上也是王翦錯判的形勢。

“哼!”

隨手將戰報扔到案几上,衛莊臉上掛著一絲冷笑。

雖然這是衛莊第一次帶兵征戰,但他身為鬼谷弟子,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負。

好在趙括的紙上談兵已經給天下人上了一課,衛莊倒也不會太過狂妄,該有的謹慎還是有的。

“無令調兵?這果然是姜的風格……王翦吃了這麼大的一個虧,便應該知道在計謀上絕對勝不過姜。”

“以城池之利固守,等待敵方出現破綻,再一舉破敵……”

“看來接下來的戰場應該就是安陽了。”

衛莊轉身看著掛在身後的地圖,心中默默計劃。

韓國之所以加入這一戰,為了不是打下多少土地,殺死多少敵人,掠奪多少糧食,而是要藉助這一戰,振奮韓國的強國之心。

多年來的割地賠款,多年來戰場上的失利,讓韓國早就沒了強國之心。

哪怕是張開地這樣的忠臣,心中所想也不過是保境安民罷了。

其他人更是渾渾噩噩,只想著自己手中那點權利,過一日算一日,根本看不見絲毫希望。

而這一戰,衛莊要打下韓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