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九章 算計衛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九章 算計衛莊

“此刻,遠在咸陽的那位秦王又在想什麼呢?”

自從接觸了姜,又時常在姜手上吃癟後,衛莊也已經習慣了從大局上判斷小事。

一場牽扯到五個國家,數十萬大軍的戰爭當然不是小事。

所以要判斷戰局,就更應該從天下格局上出發。

如今燕齊兩國朝堂對峙,暫且可以放下不管。

秦國王翦此刻還有十五萬兵力,李牧手中也有十五萬兵力,姜麾下則是五萬騎兵。

從兵力上來看,若王離沒有折損兩萬百戰穿甲兵,兩國的兵力差不多是持平的。

可如今卻是趙國略站一些優勢。

但王翦有安陽在手,他是守城方,五萬的兵力差距根本算不了什麼。

而衛莊麾下有十萬大軍,但秦國亦有李信領兵十萬負責抵擋衛莊。

也就是說,如今各方兵力相差並不大,秦、趙、韓三國國君也不想再往戰場上增兵。

對於各國來說,現在還只是小規模的戰役,如實繼續增兵的話,那就是傾國之戰了。

秦國也還沒準備好,多年的戰事,讓秦國缺少大量的青壯勞動力。

秦國的少年,至少還需五六年才能派上戰場。

“所謂如今雙方爭奪的重點,還要放在趙國的國土上。”

“要麼是李牧將王翦趕出國境,要麼就是趙國的後勤首先支撐不住,向秦國割地認輸。”

衛莊很快就判斷出了局勢,但這樣的勝利,不是衛莊想要的,也不是姜想要的。

衛莊想要一場滔天大勝,而姜當初在紫蘭軒更是吹牛逼說,我要打下秦國的國土,奪取秦國的城池。

“那麼破局之處便在於……李信!”

只要衛莊能擊敗李信,王翦大軍的糧道便真正斷絕了,屆時衛莊與李牧、姜三人包圍王翦,王翦只能困守孤城。

到了那時,便是秦國低頭認輸,割地賠款了。

“有意思!”

衛莊嘴角微挑,他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成了反攻秦國的關鍵點。

那麼姜突襲王翦,逼迫王翦轉攻為守,就是為了給自己製造機會嗎?

衛莊忽然明白過來,姜為何會只帶騎兵支援前線了,而且還是五萬騎兵。

姜的目的就是以騎兵的機動性在戰場上縱橫,先奪回其他幾座城池,讓王翦只能困守安陽。

如此一來,李信與衛莊的勝負就成了接下來的關鍵。

此刻的衛莊自以為姜如此佈局是因為相信他的能力,可若是衛莊看過三國演義,看過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的故事,他就會明白姜的真正用意了。

曹操赤壁打敗,諸葛亮和周瑜害怕曹氏子孫報復,沒有一個人敢殺曹操。

於是諸葛亮安排與曹操有舊情的關羽阻擊曹操,讓關羽釋放了曹操,同時也還了曹操的人情。

而站在姜的角度來說,此戰是必須要戰勝秦國的。

可具體要如何戰勝,將秦國打到什麼程度,那就要細細謀劃了。

此戰的開端是秦國攻打趙國,所以趙國將秦國擊退是符合道義的,嬴政也怨不到姜和李牧身上。

畢竟姜和李牧是為了保家衛國。

可說到底,這事和韓國有什麼關係呢?

結果戰爭的轉折點是因為韓國參戰,是因為衛莊擊敗了李信,截斷了王翦的糧道,這才導致秦國大敗。

你說嬴政是會記恨趙國呢,還是記恨韓國呢?

是會記恨姜呢?還是記恨衛莊呢?

顯而易見的事嘛!

這就好像兩個人賭錢,原本是勢均力敵,甚至是秦國佔據上風的,可忽然有一個名為‘韓國’的賭神幫助趙國賭贏了秦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理所當然的韓國就成了秦國記恨的目標了。

姜雖然是不懷好意,但衛莊此刻卻是鬥志昂揚,發誓一定要打贏李信。

……

姜在祁縣駐紮了三天,這才等到了李牧的大軍到來。

李牧剛到,姜便立刻前往李牧大營拜見。

“末將姜,拜見大將軍!”

“兒不必多禮!”

在軍營中,姜自然不能稱李牧為老師,不過李牧就沒太多顧忌了,姜是他下屬,更是小輩,他愛怎麼叫就可以怎麼叫。

李牧哈哈大笑道:“前幾日接到兒的戰報,我軍上下無不振奮。”

“王翦那老匹夫原本還想再攻我軍城池,可被兒挫了銳氣,如今也只能困守安陽了。哈哈哈”

李牧笑是肆意,司馬尚更是誇讚道:“王翦匹夫也是擔心兒的計謀啊!他若是攻我城池,便只能駐紮野外,沒有城池可以堅守。如此一來,估計他晚上都睡不著覺!”

李牧大聲嘲笑道:“那老匹夫一見兒領了五萬騎兵,也只能夾著尾巴跑了。”

姜的疲兵之計,那是真的叫人無可奈何。

尤其姜帶了五萬騎兵,李牧帶了十五萬大軍。

這要是沒有城池可以堅守,姜只需每日夜間不斷騷擾王翦的大營,然後再讓李牧白天叫陣。

只要王翦敢稍有鬆懈,立刻就吃一招夜襲。

再加上李牧和姜合兵之後,兵力還是佔優的。

如此局勢,除非王翦傻了,才敢以攻代守。

要麼就是秦王嬴政繼續增兵戰場。

若是再給王翦十萬兵力,他都敢以攻代守,與李牧、姜正面硬鋼。

但此刻王翦只有十五萬兵力,卻是只能固守了。

讓秦國繼續增兵其實是不現實的。

這一戰達到現在,秦國已經完成了戰略目的,剩下的不過是能獲得多少利益罷了。

而趙國也能看見一絲希望,所以趙國才會與秦國談判。

可若是秦國繼續增兵,讓趙國誤會秦國想滅了趙國的話,趙國就絕對不會與秦國談判,而是繼續給李牧、姜增兵,與秦國打一場傾國之戰。

而且秦國戰線拉的太長,無形之中就損失了大量的糧草。

古代運糧有多難?

運糧隊伍的腳伕,押送糧食的士兵,每日都會消耗大量的糧草。

而趙國本土作戰,每日的消耗其實並沒有秦國那麼嚇人。

姜自謙一笑,拱手道:“都是老師教導有方,末將才能有今日成就。”

李牧微微擺手,笑道:“好了,你我師徒之間寒暄的話就不用提了,如今王翦匹夫堅守安陽不出,不知兒可有破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