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三章 戰後分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零三章 戰後分析

只有真正打過仗的人,才能明白王翦與李牧的高明之處。

打王者農藥五個人還需要彼此配合呢,更別說這是領兵十萬,雙方加起來共二十萬大軍的大型混戰了。

戰場指揮,那就是靈魂人物。

姜看的入神,時間悄然而逝,原本互相僵持的戰況逐漸有了新的變化,李牧,已經佔到了上風。

在戰國四名將中,號稱‘軍陣之神’的到底是李牧,而不是王翦。

這位在真實歷史上,號稱‘李牧不死趙國不亡’,他是東方六國最後的戰神,更是秦國東出的唯一阻礙。

在這個時代,就連項燕都差了李牧不止一籌。

要知道,王翦是個何許驕傲之人?

王翦曾率領六十萬秦軍大破楚國,陣斬項燕,俘虜楚王負芻。

而王翦攻趙時,與上了趙國名將李牧,在兵力、後勤都遠遠強於李牧的情況下,與李牧僵持了一年多,都拿李牧無可奈何,最終不得不使用離間計,讓趙王調走了李牧。

李牧比王翦,強於軍事,而弱於政治。

秦滅趙一戰,不是李牧敗給了王翦,而是趙王敗給了秦王。

或許對於王翦來說,以離間計勝過李牧絕不是一件值得驕傲之事,而是一生無法洗刷的恥辱。

但站在秦國的角度來看,王翦此計堪稱英明,洞察力敏銳,一眼就看穿了趙王與李牧之間的不合。

“大將軍贏了!”

李賀看到戰場上的變化,頓時喜道:“看來還是李牧大將軍略勝過王翦一籌。”

姜點點頭表示任何,隨後笑道:“不過在本侯看來,大軍如此廝殺,想要分出勝負實在太久了。相比之下,還是出奇制勝更為迅速,損失也會更小一些!”

姜這話那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王翦這只是對上了李牧,才會如此僵持不下。

若是讓王翦對上別人,只需一句輕描淡寫‘進攻’,大軍立刻就會將敵人踐踏成粉末。

歷史上,趙王將李牧從前線調走後,換上了趙蔥為將。

然後王翦一路勢如破竹,短短數月就攻下了邯鄲,覆滅了趙國。

王道之師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堂堂正正。你不如我,那你就打不過我!

我就要打你,但你又無可奈何。

李賀拍馬屁道:“侯爺擅長以奇謀制敵,看起來的確要更高明一些。就拿伏擊王離一戰來說,侯爺所損失的不過是一名死士,幾名密談罷了,卻輕而易舉的覆滅了兩萬百戰穿甲兵。”

徐峰似乎是找到了機會,當下請教道:“侯爺,此戰若是讓您來指揮,您要如何破敵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賀看了看天際,笑道:“末將曾聽聞侯爺攻打齊國時,曾與齊將在兩軍陣前相談,等到日頭偏西,利用陽光刺目打敗齊軍。不過如今卻是難以施展此計了。”

姜想了想,輕聲道:“若是換成本侯指揮……本侯根本就不會理會王翦叫陣,讓他從上午戰到下午再說。等他回去了,本侯再去城下叫陣,看他還有沒有體力敢與本侯一戰!”

玄翦、李賀、徐峰:“……”

這雖是一句玩笑話,但不理會王翦叫陣也是真的。

擺明了會輸的事情,姜又豈會同王翦對陣?

看了看下方的戰局,姜淡淡道:“走吧!這裡沒什麼好看的了!”

與此同時姜還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象棋!

象棋起源於何時已經不可考證了,不過根據象棋中的‘楚河漢界’來看,至少這個時期是沒有象棋的,姜也沒見過象棋。

象棋雖然只是個小遊戲,但若能打上‘姜’的名號,伴隨著象棋流傳天下,姜的名聲必然更勝。

……

又是半個時辰,李牧與王翦鳴金收兵。

今日只是一場試探,李牧與王翦也不會與對方死戰。

若是全軍壓上,哪怕最後取得了勝利,只怕自身也要傷亡慘重。

這也是王道之師的弱點,若是雙方僵持不下,就很難快速取勝。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出奇制勝。

回到安陽城中,王翦來到府衙大堂做好,下方是秦軍一眾將領。

蒙恬雖然年輕,但地位卻高,這時首先開口問道:“將軍,不知今日試探可有收穫?”

王翦點點頭,沉聲道:“這李牧果然了得,在軍陣上甚至還略勝本將一籌,此刻不可小覷。而李牧之徒姜,更擅長出奇制勝,這兩人聯手,真可謂是互補不足,天衣無縫啊!”

蒙恬臉色沉重的點點頭,他今日在城頭觀戰,自然也清楚這一點。

今日還只是試探。

王翦想要試探李牧與姜到底再搞什麼陰謀,而李牧也想要試探王翦的實力,順便印證自身的實力。

所以看到王翦帶兵十萬叫陣,李牧也只帶了十萬兵馬。

今日的傷亡不算大,雙方加起來傷亡共一萬左右,當場戰死的只有六千人。

王翦看向蒙恬問道:“你今日在城頭觀戰,可看出了什麼?”

蒙恬凝重的搖了搖頭,道:“暫時沒有發現,不過據斥候回報,有一萬趙軍包圍了北邊山林,那裡防守極為嚴密,若趙軍當真有陰謀的話,想必就在此處了!”

王翦走到地圖前,凝聲問道:“那處山林在哪裡?”

蒙恬走過去指著一處說道:“便是此處!”

王翦臉色凝重,撫須沉聲道:“只憑斥候,根本就探查不出什麼。但若攻打此處,李牧便會派兵攔截。”

蒙恬猜測道:“將軍,此處山高林密,多是數十年的老樹,趙軍包圍此地,相比正在打造攻城器械。”

王翦沉聲道:“莫非是墨家的人出山了?”

隨即搖了搖頭,否定道:“墨家的人一向反對戰爭,主張非攻兼愛,即便偏向趙國,最多也只會在最後一刻相助!”

蒙恬想了想,彙報到:“末將曾聽聞,姜曾組建了一座工匠營,每年都要花費重金投入工匠營,但卻只見進,而從不見出。若趙國當真在打造攻城器械,相比是姜的工匠營有了新的成果。”

王翦聞言點點頭,蒙恬分析的合情合理,不過聽到是姜的工匠營後,王翦反倒不放在心上了。

比起墨家與公輸家的大名,姜手中的工匠營是在上不了檯面。

組建這麼多年了,也不見有什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