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二五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二五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

明朝時期,國的鋼鐵冶煉心是在南方,北方的無論開採的礦藏數量,還是高爐鍊鐵的規模,皆不及南方地區。

準確的說,北方的高爐鍊鐵並不甚普及,鍊鐵還停留在小型鐵匠鋪狀態。

而在南方“高爐鍊鐵”之類的先進技術,已經非常普及。尤其是,廣東省更是南方鋼鐵冶煉的心。而廣東省,最繁華的鋼鐵冶煉心,則是位於佛山。“蓋天下產鐵之區,莫良於粵,而冶鐵之工,莫良於佛山”,佛山的鋼鐵,也是源源不斷的向rì本、朝鮮、南洋、歐洲等等市場傾銷。市場對於鋼鐵飢渴的需求,刺激了廣東一帶的高爐鍊鐵大為興盛。光是小小的佛山就擁有10多萬名鋼鐵工匠。當地不但鐵匠鋪林立,而且數千人的大型鋼鐵廠,也不勝枚舉。

採用“高爐鍊鐵”技術進行大規模的冶煉生產,造成了明朝的鐵價,成為了17世紀的全世界最低。在歐洲,鐵還是相當貴重的物資,而在明朝鐵已經很氾濫。

甚至明朝時期,鋼鐵冶煉根本不是國家壟斷,明朝的鐵一半以上都是私人的鐵廠和鐵匠鋪生產出來的。

鐵在明朝是不值錢的,只有鋼才是很貴重!

崇禎年間的1斤鐵零售價大約是100錢,一斤“百煉鋼”至少是2兩銀子。在後世看來,這種價格簡直貴的不可思議。但是,相對於17世紀而言。這樣的價格就是廉價的代名詞。

17世紀,歐洲的荷蘭、葡萄牙商人,從國購買鐵,經過長途運輸,販運到歐洲,也能有一倍的利潤。當然,專門販鐵賣,對於這些遠洋商人來說,利益還是太少。所以,他們僅將國進口的鐵塊作為船底的壓倉物品。維持船體平衡。到了歐洲後,再將這些作為壓倉物品的國鐵塊,脫手出售。

明朝的鋼鐵冶煉心在南方,令肖圖白很無語。後世的影像,南方是非常缺少鐵、煤之類的資源。當然了,17世紀而言,南方的哪些小型露天礦藏,就足以滿足生產所需。一旦進入真正的工業化生產時代,鋼鐵冶煉心還會遷移到北方。因為本質上。此時北方很多的礦藏未被發現。但是,後世勘探經驗表明。以煤炭和鐵礦之類的金屬資源而言,北方比南方多幾十倍。

事實上,天津地區就比較適合成為鋼鐵冶煉的心。因為,天津本身擁有煤炭資源,而天津周邊的běi jīng、唐山等等地區,大型鐵礦、煤礦多不勝數。後世的,河北鋼鐵集團、首鋼集團之類的超大型鋼鐵集團,離天津都是不太遠。

而將天津作為鋼鐵冶煉的心,那麼不但能夠獲得běi jīng、唐山等地的煤鐵資源。而且山東、遼東、朝鮮等地的豐富資源。也能透過海運,便捷的運輸到天津。而透過海運輸送到天津的礦石資源,並不會比附近的礦山陸地運輸成本要高到哪裡去。

後世,上海的寶鋼集團經驗證明,臨海的港口成立鋼鐵集團,比之在礦山附近設立鋼鐵集團,生產和銷售成本會更低。

而天津除了擁有類似上海的區位優勢之外。還擁有技術優勢!像“高爐鍊鐵”在北方就比較不普及,所以採用這種先進技術鍊鐵,在北方比之普通鐵匠鋪,是有巨大的成本優勢和產量優勢的。

天津的“高爐鍊鐵”的成本。平均每斤鐵60錢,擁有40錢的毛利空間。

而“坩堝鍊鋼”技術的出現,使得每斤鋼的成本,壓縮到了100錢。這使得鋼的利潤,更達到恐怖的程度。

因為,傳統的鐵匠們,製造一斤“百煉鋼”,至少是1.5兩銀子的成本,甚至更高!並且,產量也很低!

“坩堝鍊鋼”非但成本低廉,而且產量是普通鐵匠的100倍!這種先進的技術出現,標誌著傳統工藝的鐵匠們,會承受陣痛!當然,肖圖白非常注重招攬傳統的鐵匠,用優厚的薪水,吸引他們加入鋼鐵廠上班。無論如何,新技術出現後,將會碾壓舊手藝的生存空間。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接受新技術,將會獲得比以前更高的收益!而抱殘守缺的人,將會被歷史洪流碾碎!

歷史上,“坩堝鋼”在英國被發明之後,就曾經遭到英國的鐵匠們集體抵制。洪茲曼用來製造“坩堝鋼”的鋪子被鐵匠們砸毀,洪茲曼迫不得已離開英國。最終,洪茲曼以“坩堝鍊鋼”製造的鋼鐵產品向整個歐洲銷售,廉價的鋼鐵產品造成英國抵制這種先進技術的工匠們紛紛破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由於鐵的利潤並不高,“天津鋼鐵集團公司”高爐冶煉出來的鐵,除了少數供應給“天津軍械廠”用以生產武器之外。其餘的鐵產量,皆作為“坩堝鋼”的原料。

“坩堝鋼”直接打造成工具、農具、冷兵器,或者乾脆是鋼錠,對市場進行銷售。

高碳鋼又有別稱是工具鋼,工業生產所需的各種鋼製工具,離不開高碳鋼。能夠量產高碳鋼,對於升級工業體系,有著巨大的意義。

農具直接高碳鋼製造,不但比鐵製的農具鋒利,而且還更結實耐用。

高碳鋼打造的刀、劍、斧頭等等冷兵器,在這個年代也屬於絕世神兵。

“鐵的利潤太低,這點辛苦錢賺的太頭疼了,暫時忽略不計吧!僅算鋼的利潤,假設,我廠一年能生產50萬斤‘坩堝鋼’,‘坩堝鋼’價格與百煉鋼相同——那麼,我們一年可以獲得100萬兩銀子的收入,而成本僅是5萬兩銀子!95萬兩利潤,比我們投入的30萬年的資本要高2倍多!”肖圖白興奮的表示,“透過這麼鮮明的對比。我們應該更清醒的意識到,什麼叫做‘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獨門壟斷的科技就是暴利’了吧!”

眾多工匠紛紛瞭然於心,振奮道:“當然,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獨門壟斷的科技就是暴利!”

“為了廚獲得暴利,我們首先要對‘坩堝鋼’技術進行嚴格保密!至少,我們需要壟斷這門技藝五年以上!五年以內透過利潤,我們建立產量更大的高爐,讓鐵的產量暴增、成本降下來。根據‘坩堝鋼’的原始工藝。研製更多的創新技術。力保將來哪怕‘坩堝鋼’原始工藝已經非我們獨有,但是我們依然能夠透過技術的創新,獲得更多的利潤!”

肖圖白鼓勵:“對於創新的工匠,我並不吝嗇。此次,立下頭等功勞的三名工匠,李鐵柱、王大有、賀鐵牛三位,各自獎勵工廠1%的股份。其餘,參與攻關項目的,獎勵100兩銀子。當然。也可以用這100兩銀子折算成為工廠的原始股。在保證工廠生存、發展所需的資金之外,工廠的利潤按照季度分配。確保三分之一的利潤分配給股東……”

李鐵柱、王大有、賀鐵牛三人皆是比較喜歡動腦筋,並且有一定化知識的鐵匠。而且,讀了不少金屬冶煉的技書籍。如果是後世,他們都會被當做技術大牛,被國家供著。但是在明朝,他們匠戶的枷鎖,令他們每個年需要有幾個月時間,免費為朝廷勞作。並且,匠戶世家。世代是匠人,不能參加科舉,永遠不能成為統治階級。

因此,匠戶的地位,在明朝一向是不高的。這種身份並不是特權,而是擁有歧視xìng的壓迫身份。不少的匠戶,有了錢之後。往往選擇上下打點,脫離匠戶身份,其子孫後代一般也選擇種田、經商、讀書,很少願意祖祖輩輩一直擔任匠戶。

而特區。沒有所謂的匠戶身份,只有“技術工”。其,“技術工”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擔任的,需要去考試。

特區的技術工種按照——鐵工、木工、船工等等不同工種分類。並且還有8個等級。一級工是入門技術工人,一直排到8級工。

事實上,特區最高級別的技術工,也才有級工暫時僅存在於理論,7級工除了手藝之外,還需要留下影響力巨大的技術論,推動技術向前發展。而8級工,則必須是研製出蒸汽機、發電機之類逆天的存在,才有資格獲得。

事實上,特區的工廠,也是按照技工的等級,開出不同的薪水。一般,能夠達到3級技工,已經能夠拿到10兩銀子的月薪。每升一個等級,月薪至少翻幾倍。

李鐵柱、王大有、賀鐵牛三人的技工評級,也才是鐵匠6級,工廠給予的薪水是月薪150兩銀子。做到這般的程度,光靠著薪水,他們的收入,已經不遜sè千畝良田的地主。若是誰有本事,達到了7級、8級的水平,到時候恐怕年薪會是幾萬兩的代價供著。

隨著肖圖白的解說下,現場70餘名“坩堝鋼”專案的參與工匠,紛紛的決定將現金獎勵折算成公司的股份。

因為,鋼鐵在這個年代,不單單是產品這麼簡單,甚至還可以被視為僅次於金銀的硬通貨幣。

農業時代許多大戶人家儲備財物,首先是購置田產、莊園,等到田產莊園之類的固定資產財富,很難兼併擴張的時候,地主們開始儲備金、銀、銅錢等等貨幣。除了金銀、銅錢之外,有時候大戶人家也將鐵錠、鋼錠作為財產,儲備在倉庫裡面。

因為,鐵和鋼能夠儲備很長時間,最多僅是表面生鏽,裡面大多數的金屬,皆是能夠儲存很久。和平年間,鋼鐵能鑄造農具和鐵器使用,遇到亂世,家族儲備的鋼鐵資源,也能夠打造成兵器,用以自衛。

總而言之,鋼鐵在這個年代,也能夠當做錢去使用,絕大多數的財主,都會很樂意在家的倉庫儲備一定的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