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八五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八五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

() “廢除苛捐雜稅!”

“我們要求依法徵稅,拒絕貪官汙吏索要賄賂!”

“若不根治**,我們就去特區……”

聲浪一道道,市面上的小商人們抱團,聚集在一起。天津衛城,超過千名商戶,集體的進行罷市抗議。

對於天津衛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大的規模了!

畢竟,天津衛城內居住的市民,人數至多也才3萬人。千名商戶,幾乎等於是大多數小商戶,全部都鬧了起來。

當然了,一些大的商戶冷眼旁觀,因為他們都有官員、貴族作為靠山,平時也不會受到基層官吏的sāo擾。

明朝末年,稅制敗壞後,基層的官差的俸祿市場拖欠。因此,讓基層官吏自己去撈取灰sè收入,也等於是整個大明體制中的潛規則。 . .

所謂皇帝不差餓兵,官府要這些官吏們辦事,總不能讓他們餓著肚子去吧。而官府的稅制崩壞,也沒有辦法養這讓官吏,縱容他們自己想辦法撈錢,也是一種權宜之計!

天津巡撫杜三策,相對普通的官員而言,已經屬於好官、清官。但是,以明末吏治的**,清官只能維持自己清廉不貪,對於手下的官吏,則有點無能為力。

明太祖制定的俸祿標樁,將官吏的收入規定的很低。到了明朝中期,官員的收入,已經無法維持體面的生活,畢竟古代的文官,除了吃喝之外。還要供養幕僚為其出謀劃策,人情送往需要開支。

官員貪腐,這是為了體面生活,或者為了籌集錢財賄賂上官。而底下的官差們貪汙,往往是為了生活。畢竟,明朝的一些官差,收入是非常低廉的,為了養家餬口,自然要弄一些灰sè收入。

哪怕自己不貪的官員,也不得不預設手底下的官差私下撈取灰sè收入。久而久之。官差們對於本職工作的酬勞。已經不屑一顧,專門做這種撈取灰sè收入的勾當。

市面上的商人,如果有背景的大商人就算了。沒有背景的小商人,如果不送上賄賂。基本上很難立足。

想要整頓吏治?可以。你要人不貪。前提是發夠薪水。

發夠了薪水,僅是前提。關鍵是,貪汙貫了的官差們。就像吸毒一樣,身體依賴毒品容易戒除,但是新癮難以戒掉。很多的癮君子被強行戒毒後,不給他接觸到毒品還要。若是給他再次接觸到,恐怕還變本加厲的染上毒癮。

貪腐的官吏也是!

強制用政策禁止他們貪腐,比較容易。但是,不根治貪腐的環境,官吏們遲早會被重新染黑。

杜三策在衙役和官兵們的護送下,來到了商戶們的抗議現場,呼籲道:“大家和氣生財,有話好好說,天津官府會考慮你們的意見,整治吏治……”

“有什麼好說的!真正家財萬貫的商戶,都有靠山,根本不會有官差sāo擾。差官們平時不辦正經事,sāo擾良民,索要賄賂,一個個都非常納稅!”

“你能保證的了,天津從此之後官吏都清廉,不再乒我們商戶?”

“六十稅一,說的好聽!明面上的稅少了,暗地裡的孝敬,反而多了!苛政不除,生意沒法子做了!”

面對情緒激動的商戶,天津巡撫杜三策,感覺到有手忙腳亂。雖然,他一再承諾,今後後澄清吏治,逐漸的減少官吏收受賄賂的現象。

但是,商戶們並不滿意,官吏們也比較頭疼。

要是杜巡撫,真的要搞反腐倡廉,倒黴的可是他們!忽然之間,一名官差被同伴示意,猛然揮著棍棒,敲在一名商人的背心……

“官差打人了!”

“沒有王法啊,天理不容啊!”

頓時,商戶們拿著秤砣、扁擔、板凳等等“兇器”與拿著棍棒的官差的打成一團!

場面失控……

杜三策在一些兵丁的護送下,離開現場。

次rì。

天津特區的新聞報紙上,開始刊登了天津衛城發生的這場sāo亂。雖然,商戶們並沒有一人死亡,也大多數是微不足道的輕傷。但是,傷害的卻是他們的心,也令杜三策模仿天津特區,大興工商的計劃遭到了重創!

在三月末至四月初,天津特區再次湧來了五百多戶新增人口。這些新增人口,多是原天津衛城經營生意的商戶。

天津衛城這一次的官民對抗中,商戶們傷透了心。於是,這些沒有靠山的小商人們下定決心,遷移到特區境內經商。

特區境內雖然房屋的租金,比之天津衛城要貴一些,而且是嚴格徵收商稅。但是,至少特區的規則是透明的。

特區官府與百姓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皆是白紙黑字的張貼成榜文。書店中,也有各種特區試行的法律、政策的書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般而言,在特區公佈的各種規則,都是擺在明面上,減少潛規則的空間。在相對透明的環境下,商戶們賺不賺錢,只和他經營和眼光有關,而不會因為受到官吏們頻繁索要賄賂而破產!

對於這些商戶,特區的zhèng fǔ給予的歡迎的態度,並表示特區不但給其提供公平的環境,而且可以對其提供子女教育和醫療衛生等等方面的社會服務。

事實上,特區最缺乏的就是這些職業的商人!

畢竟,天津特區雖然搭建了良好的經營平臺,但是光靠著這些,還是遠遠不夠。需要更多的商人,主動參與市場建設,才能夠令特區的商業環境,發展的更快、更好。

因為,這些職業的商人,不用鼓勵工商,他們已經是專門靠著經商賺錢了。給予他們良好的環境,有天賦和運氣的商人,自己就能發展壯大。

做任何事業,其實強迫、僱傭的方式去做,效率是比較低下的。當人們自己想要去做某種事,無論他們成功率多低。,在寬鬆的環境中,總會湧現天才。

就拿發展工商業來說,天津的國營企業,靠著肖圖白提供政策紅利,技術紅利,暫時能維持高利潤。但是,實質上,這些高利潤,並不是企業自發創新形成,而是在肖圖白的指點下形成的。

肖圖白又不是全能的上帝,許多技術創新方面的指點,用一點少一點。將來如果肖圖白提供不了先進的技術了,這些企業的競爭力,非常值得懷疑。

所以,天津特區也是做二手準備,創造良好的工商業發展環境,鼓勵民營的經濟發展。民營的經濟,也不用過分的給予一堆的金錢物質獎勵,政策優惠也是點到即止。真正能發展起來的,他自己能從無到有逐步的發展起來。不能發展起來的商人,給予再多的支援,還是不能發展起來。

特區的政策,此時靠著生產、製造xìng質的國企盈利。將來等民營企業壯大後,zhèng fǔ的財政,逐步以對民營企業提供服務和稅收方面為主。服務,不僅包括提供物業,收取租金等等方式。或金融服務,提供貸款賺取利差。稅收也是必須的,因為稅收制度是社會穩定的根基,也是調節社會財富的工具。

合理的稅收政策,應該是對於富人徵收重稅,對於一般收入的中產收取適當稅收。底層大多數的低收入者,不對他們徵稅。

明朝的稅收制度,則是扭曲了!

對窮人徵稅,對於很多富人則低稅、免稅。這種機制,讓社會失去了平衡!

維持社會平衡最核心就是“劫富濟貧”!

現代社會,大多少國家,稅收的設定,皆是不斷減少對底層收稅,增加對於高收入群體的稅負。用稅收的機制劫富濟貧,總比一直壓制矛盾,最終爆發,變得不可收拾要好!

當然,不對最底層人徵收稅收,天津特區暫時也做不到的。只能一步步來,比如取消不合理的人丁稅。古代,為了圖稅收方便,對任何一名人口,不分貧富的徵收人丁稅,也就是人生出來,就要納稅。這種機制,本質上是為了徵收稅收的方便,而不未充分考慮底層窮人的生存狀況。

特區境內的各種稅收中,早就取消平丁稅。此外,由於特區並不靠農業稅過rì子,民田田畝加起來不超過7萬畝,剩下的則是官營的葛沽農場。所以,乾脆免除了免除了天津四鎮所有的農業稅。

這樣,大約讓2000多名農民受惠,享受到了免稅待遇。要知道,古代免稅一般是貴族、讀書人、官員們的特權。根據等級不同,享受免稅的田畝數量不一,等級越高享受免稅額度越高。這種機制,其實也是人為製造貧富失衡,兩極分化。

而特區也看不上農業稅,乾脆全部免稅了!

特區損失的農業稅收,一共才1000多兩銀子,但是社會的反響卻是非常好,使得民心更為感激!

要知道,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經常喊出均貧富,不納糧之類的。但是,實際上等到那些起義者成功之後,誰不照樣以徵收農業稅為主?

肖圖白主政的天津特區,以工商業經濟為主,但是切切實實的免除農業稅!(。)

PS:PS:第二更,求訂閱,求各種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