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大學當校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七十六章 詹娘舍哨所的故事(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七十六章 詹娘舍哨所的故事(下)

短短十來秒的時間,被衣褲包裹的身體竟然感到一股暖意?!!

舒服地讓他差點呻吟地叫出來。

最後還是班長的聲音喚醒他。

“把靴子和手套也換上。”

“哦哦。”王鶴這下不遲疑了,連忙把床上的手套、靴子換上。

果然,還是一樣的感覺!

這個手套和靴子重量和外表遠遠比換下來的輕盈許多,本以為保暖效果應該不咋地。

可沒想到事實恰恰相反。

身旁的黃偉軒也同樣感到震驚,反應過來後興奮地喊了一聲。

“班長,那以後是不是就不會長凍瘡了!”

馬關敬鼻子一酸, 拍了拍黃偉軒的肩膀,吹噓道:“那肯定!這個智慧作戰衣不光能自動控溫,還具備防水、防風、堅韌、阻燃等功能,咱們哨所可是全軍第一批換裝上去的!”

詹娘舍哨所極其惡略的自然環境是大多數普通人難以想象到的,哨所位於於北印度洋暖溼氣流與喜馬拉雅山寒流交匯處,是世界聞名的雷區。

這裡山石含鐵量高,每年將近九個月的時間哨所都要經受雷電的襲擊, 雷電擊在山崖上像滾火球, 發電機、電視機也時常被擊壞。為躲避雷擊,戰士們每見烏雲襲來,就需要立即坐到木床上。

詹娘舍哨所連續10年榮立集體三等功,2人榮立一等功、6人榮立二等功、27人榮立三等功,這些軍功足以表明了邊防戰士的艱辛。

手上、腳上,還有耳朵上長滿凍瘡的那股滋味,馬關敬比黃偉軒和王鶴體會更深,但讓他心疼的是,這些都還是半大的孩子,二十歲都不到就得遭受這些罪。

好在以後不會了。

想到這,馬關敬心中對那位陳校長生起萬分感激。

“這麼厲害啊?”黃偉軒懵了,再低頭看著身上剛換裝的衣服。

“班長,那成本豈不是很高,咋、咋還輪到咱們啊?”

馬關敬笑了笑,也不賣關子,直接解釋道:“知道光華大學最近推出來的智慧恆溫衣嗎?”

“你現在身上穿的這個智慧作戰衣就是我們部隊跟光華合作開發的,能在零下50℃到100℃之間自動控溫(部隊特供版本),我聽政委說全軍都會換裝上, 不過咱們邊防哨兵是第一批換裝的。”

“我滴親孃嘞,這麼牛啊!”黃偉軒砸吧了嘴,這牛批到自己都不會說話了。

倒是王鶴注意到一點,吐槽道:“班長,怎麼是咱們哨兵第一批換裝啊?以往這種好處哪裡輪到我們先……”

這話倒也沒說話,哨兵苦啊,邊防哨兵更苦,但是待遇也就那樣。

全軍裡,空軍待遇有多香就不多說,更被提海軍,然後陸軍裡又有細分。

這種好事,竟然哨兵第一批?

驚呆了。

其實馬關敬和李玉成在領物資的時候比王鶴、黃偉軒更震驚,一度以為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直到解釋後,才明白原因,然後陷入沉默中。

“其實我們哨兵這批智慧作戰衣不是採購的,新聞你們也看了,光華前幾日才召開的發佈會,能生產多少?”

“是光華大學的陳校長定向對我國所有的邊海防哨兵捐贈的物資。”

馬關敬有些自豪,腰板更是挺直了幾分, 他補充了道,“恩,只有咱們哨兵有!”

【哨兵神聖,不可侵犯。】

這8個字背後的艱辛,是不足與外人道也的。

如今見有人還沒忘記他們哨兵的存在,讓馬關敬欣慰又敬佩。

只好心裡暗自發誓,只要在哨所的一天,就要對得起光華捐贈的智慧作戰衣,對得起哨兵的身份和背後的祖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哪怕是平時頑皮的王鶴,在這一刻也和黃偉軒肅然起敬,從軍以來第一次對自己哨兵的身份感到無比光榮!

王鶴如同打了雞血似的,主動請纓道:“哨長,班長,我已經換裝好了,那我出去繼續站崗了!”

“不用不用,”李玉成趕緊拉住這傻小子,擺擺手道:“你倆也站崗不少時間了,待會我、老馬跟你們交接崗。”

“那……那待會我去訓練吧!”王鶴只感覺現在身體裡有著用不完的力量。

“我也去!”黃偉軒也附和道。

“行吧。”李玉成看著兩人離開的背影,搖了搖頭。

“年輕真好啊。”

“的確。”馬關敬深以為然地點頭。

一小時後。

王鶴和黃偉軒兩人的訓練計劃被一道喊聲中斷了。

“阿媽啦送菜來啦!”

一聽班長喊得這話,王鶴跟黃偉軒連忙出去接了三位“家人”進屋,攙扶到電暖氣旁烤火。

63歲的達吉、68歲的次仁曲珍、63歲的普赤,三位來自YD縣亞東鄉仁青崗村的阿媽,也是詹娘舍哨所所任戰士的阿媽。

詹娘舍的故事並沒有多少,不過有一個是非常重要的,那便是三位阿媽和哨所的故事。

1982年開始,仁青崗村的達吉在得知邊防哨所條件非常艱苦,吃上新鮮蔬菜是戰士們的奢望後,便於次仁曲珍和普赤決定去給哨所的戰士們送蔬菜。

早上四五點摸黑出發,照著小手電,翻山越嶺走八九個小時,回到家常常是深夜。

從海拔2000多米到4000多米,從亞東河谷到雪山之巔。

40年過去,她們從風華正茂的“阿佳”(大姐),變成兩鬢斑白的“莫啦”(奶奶)。

3位阿媽的足跡遍及詹娘舍、則里拉、東嘎拉等10多個哨所。

哪怕近些年各哨所交通越來越便利,物資上也很充實,可是阿媽們的堅持為邊防戰士背送蔬菜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

其中不乏遇到危險,比如有一年冬天,風雪特別大,她們在山裡迷路了。最後還是聽到哨所的狗叫聲,順著聲音才找到哨所。

而那時,已經是午夜時分,達吉三人已筋疲力盡,見到這一幕的戰士們感動得熱淚盈眶。

所以,對哨兵們來說,她們是阿媽、是家人。

王鶴和黃偉軒接過阿媽們帶來的蔬菜,放到廚房後這才回到房間裡。

“達吉阿媽,哨所這裡現在物資很充裕,您三人就不要再上山送蔬菜了,很危險的!”王鶴依舊抱怨道。

“已經習慣咯,這要是隔陣子時間不過來,心裡就空落落的。”

達吉慈祥地看著兩人,“我們三個現在年紀也大了,這兩年還能再堅持一下,以後可能走不動路咯。”

阿媽們臉色蠟黃,身材瘦弱,但是眼睛很亮,身子骨也很硬朗。

可是因為這四十年的送菜,導致身體裡留下不少凍傷,伸出烤火的雙手顯得格外粗糙。

王鶴看著達吉阿媽的手,再聽著這話,眼眶裡有淚水在打轉。

“達吉阿媽,你要是想我們了,以後我們一有空就多下山去村裡看看你們,就不要再上山啦,不安全的!”

“沒事的,這條路我們走過這麼多年,很安全的。”達吉阿媽固執地說道。

王鶴感到無奈,但也能理解。

對於阿媽們來說,給哨所戰士們送菜,就是她們的堅持。

聊了一會天后,王鶴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連忙把外套脫下來,給達吉阿媽披上。

“達吉阿媽,你快床上這個外套。這是我們單位剛發的智慧衣服,可厲害了,穿上後不管有多冷,身體都很暖和!”

達吉起初不以為意,也沒想打擊王鶴的好意,但是沒想到穿上後真的不一樣。

“這個衣服怎麼這麼暖和?”達吉阿媽不解地問道。

黃偉軒也把自己的外套和備用那套給次仁曲珍阿媽和普赤阿媽穿上,並解釋道:“阿媽,這是我們國家一個大學新研製出的科技產品,叫智慧恆溫衣,很厲害的,無論天氣冷還是熱都可以自動控溫!”

“我們國家的大學?”達吉阿媽再次問道。

王鶴回答道:“對,在胡省那裡,叫光華大學。”

順帶著,王鶴給阿媽們簡單講述了下光華大學的厲害之處,雖然阿媽們不太懂這些,但只需要知道光華大學很厲害,重點是……

這是我們國家的大學。

聊了一會天,到送達吉阿媽三人下山的時候,王鶴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他對著身旁的黃偉軒問道:“老黃,光華大學的智慧恆溫衣好像下週就要上市了吧?”

“對啊,咋了?”黃偉軒問道。

“到時候我們蹲點搶吧!”

王鶴沾沾自喜道:“搶到後,就把這三套智慧恆溫衣供給達吉阿媽們,這樣就不用擔心身體問題了!”

雖然智慧恆溫衣的價錢並不便宜,但王鶴覺得這錢值得!

“有道理,我覺得行!”黃偉軒認真想了想,難得覺得王鶴靠譜了點。

兩人一邊說著,另一邊目光依舊落在三位阿媽漸行漸遠的背影上。

忽然間,王鶴想起一首歌,叫《雪山阿媽》。

他輕聲唱了出來:

“我從雪山走來,雪山有我慈祥的阿媽啦,她是我一生的牽掛。哦,我走出了雪山,阿媽依然為我祈禱……”

眼前,是阿媽們蹣跚且偉岸的身影。

而身後,鮮豔的五星紅旗正在迎風飄揚。

ps:快4點了。。。真是高估自己寫書的速度了,兩章已經盡力了。

困得不行,睡覺去了,求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