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5章 拉瓦錫的猶豫 (上,科技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5章 拉瓦錫的猶豫 (上,科技向)

第135章 拉瓦錫的猶豫(上,科技向)

羅浮宮,法蘭西科學院,院士辦公室。

自從1768年,年僅25歲的拉瓦錫成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之後,只要自己身處巴黎,拉瓦錫院士會在上午7點整,來到羅浮宮的辦公室裡處理公務。等到10點之後,拉瓦錫會轉到塞納河左岸的王家火藥局裡辦公。因為在那裡,作為火藥局總監的拉瓦錫不僅能享受著4萬里弗爾的高額年薪(感覺有點不可思議,薪水比高階法官還多好幾倍),而且還擁有一座設備齊全的化學實驗室。

在1787年之前,拉瓦錫樂意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王家火藥局那邊的實驗室裡,在那裡,他和他的助手們透過無數次實驗,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否定了燃素說,證明氧氣存在才令物資燃燒的事實。這一過程中,拉瓦錫在此撰寫的科學論文與重要書籍,其中包括《燃燒概論》、《化學命名法》、《化學基本論述》等。

之後的兩百多年裡,學者們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拉瓦錫)是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一生的努力促使化學與鍊金術完全區分開來,並將化學作為一門偉大的自然科學清晰而完整的呈現在世人面前……拉瓦錫對化學的重要性,猶如牛頓對物理,高斯對數學,都是永恆存在的且無可替代的。”

之後拉瓦錫社會職務漸重,用於科學研究時間較少。在大革-命爆發後,拉瓦錫被選為三級議會的改革委員會委員,但由於厭倦了議員們的暴-力煽動,便宣佈辭去國會議員職務。但不久,拉瓦錫參加了內克爾政-府主張的“改革舊度量衡制,創造新的國際通用單位”的工作,確定了重量單位“克”和長度單位“米”。

1790年初,法蘭西科學院組織委員會被指定負責制定新度量衡系統,人員有拉瓦錫、孔多塞、拉格朗日和蒙日等。半年之後,拉瓦錫受命起草了一份報告,主張採取地球極點到赤道的距離的一千萬分之一為標準(約等於1米)建立米制系統;到了1791年,科學院再度指定拉瓦錫負責質量標準的制定。經過測定,拉瓦錫提出質量標準採用千克,定密度最大時的一立方分米水的質量為一千克。

這一時期,那位明顯對包稅商帶有嚴重政治歧視的安德魯檢察官,不僅煽動民眾鬧事反對包稅商,還在議會與法院裡要求取締包稅制度。這些,都給拉瓦錫本人及其家庭造成了極大麻煩。可即便如此,拉瓦錫依然堅持著科學院交代的工作,只是將火藥局與實驗室交到他的學生兼朋友埃勒泰爾?伊雷內?杜邦打理。

等到“米”與“克”的標準分別出臺之後,整個法國社會最初是一片反對之聲。蹊蹺的是,反到是包稅商的死敵,安德魯檢察官給予了這項標準極大的支援。在雅各賓派俱樂部一次發言中,安德魯將新度量衡比作“奠定當代科學與文明的重要基石”,“它們的存在和未來的發展,勢必促使歐洲與非洲、美洲乃至遙遠的亞洲,連線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地球村!”。

也正是安德魯的吶喊助威,加之孔多塞等人推動,米制與剋制標準儘管經歷了眾多非議,可依然在法國各省,尤其是巴黎島與大香檳地區迅速普及起來。

對於這位性格不可捉摸的稅務檢察官(副檢察長),拉瓦錫不知道是該痛恨,還是該感激。針對包稅商的那場曠日持久的訴訟,導致拉瓦錫和他的岳父波爾茲先生二人總共損失了近兩百萬裡弗爾,雖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殷實家底也被狠狠掛掉一層。連拉瓦錫這幫淡泊名利的人傑,同樣為失去的錢財心疼了好些天。

不過另一方面,安德魯也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等到雙方達成了訴辯交易之後,檢察官立刻取消了對包稅商的國家訴訟,還將打傷岳父波爾茲先生的暴亂分子繩之於法。儘管拉瓦錫也知道那些不過是個掩人耳目的過場,但畢竟透過這場訴訟案,把眾多包稅商那不光彩的過去在法律上徹底洗白。

然而私下的,安德魯卻暗示拉瓦錫最好離開法國,至少是遠離政治中心的巴黎,因為馬拉等人依然會將注意力放在名聲狼藉的包稅商身上。理所當然的,熱愛祖國的拉瓦錫毅然拒絕了這份好意。不久,安德魯又退而求次(或許也是他的真實目的),兩度邀請拉瓦錫參與聯合公司與法蘭西科學院的專案合作。

說實話,在得到蘭斯獨-裁-者第二次邀請時,拉瓦錫曾一度心動了。因為安德魯承諾在蘭斯大學裡新建一個理工學院,推薦自己擔當院長,該學院中還設立有化學--這門全新的科系。此外在科研經費上,比起拉瓦錫從科學院和包稅商得到的經費還要高出兩倍有餘。但要求化學的專案研究課題,必須夾帶安德魯的某些特殊目的:比如強酸、強鹼,包括苦味酸在內的印染原料與農業化肥等。

事實證明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能極大的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產品成本。這一點安德魯比起其他決策者都要睿智且從不吝惜。棉紡機械上的技術革新,促使聯合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讓法國傳統的紡織重鎮,里昂市的工商業主們陷入驚恐,後者想著藉助行政手段強行打壓競爭對方,卻被安德魯輕易的平推碾壓。

兩天前,那艘在里昂被扣押的運載棉紗製品的商船不僅被河港監管局放行,市政官員還咬著牙陪著笑臉,賠付了客商船主一筆金錢。那是安德魯借巴黎的羅蘭夫婦的書信,以極其霸道的口吻告誡里昂的官員和商人:你們千萬別惹我的人和貨物。一旦惹惱了我,我發誓一定會來里昂,並向15萬里昂市民徵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位外人眼中的以專橫霸道而著稱的檢察官(副檢察長),不僅有權有勢,還善於斂財,尤其善待與資助科學家,注重他們的發明創造。而這些,都令拉瓦錫欽佩不已。重要的是在安德魯治下,沒有無政-府主義暴-力的存在。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的在於,拉瓦錫認為同為律師出身的安德魯與自己一樣都是天才,真正的天才。從無人能解答的四色問題,到引起法英兩國首都飲用水源安全的“傅立葉霍亂地圖”,以及改變歐洲農業抗病蟲害歷史的波爾多溶液,安德魯都在明裡暗地引導其發展。

1790年末,儘管拉瓦錫第一次拒絕安德魯的邀請,但向安德魯推薦了自己的學生兼助手,25歲的化學家兼工程師勒邦(法國煤氣燈實踐者)到蘭斯效力。不久前,勒邦寫信告訴導師,宣稱安德魯-弗蘭克副檢察長是一個擁有無窮無盡智慧的學者,一個無所不能的自然魔幻師,一個受上帝寵愛的神眷者……

拉瓦錫已經相信,若非安德魯將主要才情精力放在政治、斂財與詩歌方面,或許他在科學方面的成就會與拉瓦錫本人一樣出色。

與之相反的,拉瓦錫的妻子瑪麗?波爾茲卻對安德魯抱有深深的敵意,甚至到了刻骨銘心的地步。也正是由於瑪麗的竭力反對,加之殘疾的岳父需要家人照顧,促使拉瓦錫第二次婉言拒絕了安德魯的合作要求。

由於瑪麗?波爾茲的母親去世很早,從小就在修道院接受比較正規而且傳統的教育,使得她擁有著才華和不一般的才氣。結婚之後的瑪麗不僅是位溫柔而且賢惠的妻子,還是拉瓦錫事業上的好幫手好學生,這在當下的科學界非常少見。

兩人在結婚之後,拉瓦錫的妻子瑪麗也跟隨丈夫一起做實驗,並慢慢對化學產生了興趣,同時,她本人也很下意識地去接觸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並且還利用自己的語言天賦為拉瓦錫翻譯了很多相關英文版或德文版的科學文獻。每當拉瓦錫在科學家集會上做演示,瑪麗就安靜的坐在旁邊繪圖、記錄。

另一方面,拉瓦錫因為某種原因非常愧對妻子。那是他長期接觸各種危險試劑,尤其是早年針對汞(水銀)和焦煤等的加熱還原性研究,導致拉瓦錫身體嚴重受損,最終失去了生育能力,這令拉瓦錫夫婦抱憾終身。基於此,拉瓦錫在大小事務上都非常尊重妻子瑪麗的意見,其中就包括拒絕安德魯的兩度招攬。

由於18到19世紀的條件限制,導致那時的化學家們沒有太多的安全防範措施,幾乎是拿性命做科學賭注,英年早逝的居里夫人與其丈夫同樣如此。

對於對妻子的愧疚,當拉瓦錫得知自己的得力助手伊雷內?杜邦在追求瑪麗時,他沒有任何嫉妒之心,而是默許了這一切的發展。事實上在18與19世紀,對於上流社會的巴黎男人而言,他們的心胸通常非常寬闊,那是主動或被動戴綠帽是一件極其時尚的雅事。同樣的,男人們也會擁有不少的情婦。但有兩個名人例外,一個就是拉瓦錫,而另外一個就是未來名聲狼藉的警務大臣,富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