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0章 步兵與騎兵的正面對抗(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0章 步兵與騎兵的正面對抗(中)

第200章 步兵與騎兵的正面對抗(中)

在七年戰爭期間,歐洲陸軍的步兵團為每分鐘平均走72步,而腓特烈大帝為應付歐洲列強奧、法、俄、瑞等國的圍攻,強行把普魯士人的行軍速度提升到了每分鐘95到100步。數十年後的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時期,法國皇帝繼續增加到120步。這樣,就使得師旅級的行軍速度每小時5到5.5公里,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通常一天走到三十公裡無壓力;對於炮兵而言,當然會慢一點,每分鐘大概走85米;但如果是騎炮兵的話,行軍地處平原,且路況還行的話,時速在每小時5公里左右,大致也能跟得上步兵的速度。

至於騎兵,通常的極限速度是每小時20公里。正常的行軍規定保持在10到12公里之間。騎兵作戰時,常常依據常步、速步、跑步、快跑步和襲步的不同,速度分別是:一分鐘100米、220米、320米、420米,而襲步的要求更快,以戰馬的全速來跑。襲步主要用於急行軍和快速襲擊。等遇到戰鬥緊急情況時,就需要嚴重透支騎兵與戰馬體力了。

……

等到卡爾大公再度舉起單筒鏡時,他已收到廢棄鐘樓不再發來情報的事實。毫無疑問,安插在那裡的幾個己方探子被法軍的驃騎兵察覺,估計已是凶多吉少。不過,這也無關緊要了。此時在另一頭,法國步兵的歌聲越來越近,連他們的腳步聲也已經清晰可聞了。計算著相距伏擊圈不足半里格(約2公里),只要他們再走個幾百上千步,就可以重演上一次圖爾奈伏擊戰的輝煌勝利。

“該死的!就差這一點點距離了。”奧軍指揮官氣呼呼的收起單筒鏡,那是他看到廢棄教堂屋頂居然掛出了一連串彩旗,這顯然不是奧地利軍隊專屬的,而是法國人的偵查騎兵,應該是居高臨下的法國人發現了玉米地裡的異常,繼而向大路上的步兵旅掛出的戰鬥警報旗。

那邊,得到警報的法國-軍隊隨即停止前行。等到軍號吹起時,數千名士兵正在各自軍官的號令下,有條不紊的轉換之前的行軍縱隊,準備就地組織防禦戰。

卡爾大公很是遺憾的猜想,倘若法國步兵再繼續前行1千米,那就是騎兵攻擊的最佳伏擊距離了。不過,現在的衝刺距離稍稍遠了一點而已,事實上倒也能接受,而且地勢開闊,非常適合騎兵衝鋒。唯一不太有利的,是衝擊路線形成了小角度的緩坡,騎兵屬於向上仰攻,馬匹消耗氣力會比較大,尤其是對重騎兵。

“去通知霍頓上校,讓他的驃騎兵先行試探。”卡爾將軍一邊讓傳令官下達自己的作戰指令,一邊戴好頭盔,騎上戰馬,領著身後的千餘名禁衛騎兵魚貫而出,離開了在此藏匿3個小時的玉米地。而在不遠處,行動迅速的驃騎兵團也已整裝列隊完畢,霍頓上校也隨即向一名騎兵少校下達了攻擊命令。

另一邊,依照蒙塞將軍預先的作戰指令,在空曠的原野上,三個步兵團以倒品字形做出依次排列。從此時開始,旅長的戰場指揮權暫時移交到各團團長手中。蒙塞和他的少校參謀官,觀測員以及軍號手等一行人,全部至到後一方陣之中。

軍號聲結束之前,各團的指揮官首先騎馬立於選定的方陣中央,在他的左側是掌旗官,巍峨不動的護衛著軍旗;右面是兩個精銳的擲彈兵連,他們從各營抽調出來,作為本團的後備突擊力量,隨時填補方陣空隙;數名軍鼓手位於團長馬首下端,依照身後團指揮官的指令,敲打出不同節奏的鼓點聲,時而悠長,時而急促。

在營連級軍官的口哨聲與不同鼓點的指引下,每一個士兵面無表情的進行著猶如死寂一般的機械運動,做出過程複雜但又井然有序的陣型排列。

在正前方8百米處,一支身穿綠色軍服的奧地利驃騎兵飛快的衝了過來。奧軍的輕騎兵們先是一陣慢跑,然後便吶喊,接著開始加速、猛衝,這些人手握馬刀且刀背朝上,刀尖直指數百米外的藍色海洋,發誓要將法軍步兵就地趕盡殺絕。

戰馬奔騰,大地為之顫抖;軍號嘹亮,是在為敵人的驃騎兵加油助威。兩個方陣的前排,剛剛排好陣型的法國步兵們被敵人的巨大動靜嚇了一跳,有人本能的想要向後退縮,有人不聽號令的已經舉槍瞄準,還有人端起帶刺刀的步槍提前下蹲……於是,整個隊形開始變得有點混亂。

“先生們,別著急向前看,給我排列整齊了,現在還看不到趕來送死的奧地利人。”一個頭髮金黃,個子高大的中尉軍官快步走到方陣前面,他抽出軍刀,繼而雙手張開左右平舉,對著情緒緊張的幾名部下大聲叫嚷起來:

“嘿,嘿,嘿,又是你,該死的伯爾尼,我知道你迫不及待的想用刺刀刺穿奧地利母馬的豐滿腹部,但拜託你先站起來,因為你那不停晃動的刀尖快要挑走我的軍帽了!波克蘭,你-他-媽的又站錯位置了。記住了,你是第三排,立刻給我退回去;還有你,科勒,別笑了,趕緊核實自己的彈藥盒,一共36發彈藥。現在開啟讓你身邊的下士檢查,只要少一發,我就用軍刀刺穿你的屁-眼!至於你,荷蘭佬,你表現的非常鎮定,如果你能活到戰鬥結束,我會好好獎勵你的表現。呵呵,我知道來自列日公國,可那有怎麼樣?我就是喜歡這樣稱呼你……”

聽著長官的俏皮話,士兵們轟然大笑起來,稍稍驅散了心中的緊張情緒,腳步也依照著鼓點,遵從長官們的要求重新調整好。

和以前的演練一樣,蒙塞把步兵旅的每一個團都組成一個空心方陣,三個團呈倒品字形配置,每個空心方陣六列縱深(前三、後三、左三、右三),方陣之間的相互間距最初會保持在5到6米,隨後戰場指揮官會依然戰鬥狀況,進行相應的距離調整。

3個方陣的對外角落,一共有8個點,每個點(炮位)都配備2到3火炮,方陣前端總共部署了12門火炮。不過現在,火炮依然偽裝在輜重車上,炮手們在軍官的要求下,在各自選定的炮位上用鐵板、木塊以及開挖的泥土在使勁的加高高度。依照以往的效率看,等到炮臺高度與緩衝坡建好,一旦長官命令下達,炮手們能在兩分鍾內解除偽裝,完成發射前的準備……

等到最後一個方陣完全合攏,絮歇手中的懷錶便啪的一聲合上。

“4分26秒!比起之前最好的記錄3分23秒要上差一些!”但立刻,絮歇又自我解釋說:“當然,現在可是真實的戰場,事實上五分鐘之內都屬於優秀水平,只希望我們的方陣能夠經受住下一輪重騎兵的衝擊。”

“別忘了,我們還有火炮,身後3公里外的樹林裡,還有南蘇蒂上校的兩個輕騎兵團。”不遠處的弗里昂中校也湊過來補充一句,他的團負責組建後方陣,壓力自然沒有前兩個方陣那麼大。

“哈哈,你希望讓騎兵來分享你的功勞嗎?”絮歇出言挑逗著這位步兵團長。

然而,30多歲的弗里昂壓根就不上當,他狠狠的斜了參謀官一眼,說:“我首先是希望我們中路軍獲得勝利,至於別的什麼的,都不是重要。”

身為總指揮的蒙塞沒心情聽著兩位部下鬥嘴,他的手中的單筒望遠鏡始終對著奧地利人的進攻方向。或許是感覺視野不夠好,他跳下戰馬,乾脆爬到一輛兩米高的輜重車。身為參謀官的絮歇與也趕緊跟隨著,弗里昂則得意洋洋的迴歸自己的崗位。

“奧地利那邊沒有火炮,嗯,也沒有步兵,只有驃騎兵和胸甲騎兵各一個團。”絮歇少校在為指揮官解讀教堂塔樓觀察哨發來各種訊息。

“距離!”蒙塞大聲問了一句。

一名負責觀察敵方動態的中尉觀察員,大聲報道:“敵方驃騎兵,人數約3百,距離6百米!……4百米!……3百米……”

在接近3百米時,軍鼓聲如雨點般再度響起,每個方陣的前排士兵已經下蹲著,槍口與刺刀對外,並用身體死死抵住槍托;

兩百米時,第二排士兵已經舉槍瞄準;

騎兵進入一百米,所有士兵都能看到奧地利驃騎兵那種凶神惡煞的誇張表情,情緒上再度緊張起來,好在身邊都是可信賴的戰友;

等到只有80米,軍官一聲令下:“第二排開火!”士兵們同時扣動扳機;

未等到硝煙散去,第二排開始繼續填彈,第三排士兵舉起了步槍……

奧地利輕騎兵的第一波攻擊,僅有3個中隊大約3百人馬,他們以其嫻熟的策馬能力,向前想試探法軍的方陣,結果發現到處都是法軍的槍刺森林。進入1百米時,不怕死的驃騎兵們開始衝鋒,但立即遇到了兩輪排槍的迎頭痛擊。

敵人反覆衝殺未果,因為戰馬嘶鳴著,恐懼而又憤怒的騰空抬起前蹄,拒絕衝向槍刺森林。於是,騎兵們想著從側翼包抄,始終未能找到攻破法軍方陣的漏洞,反倒是一波接一波的滑膛槍彈像割草一樣,前排的隊友,以及他們的戰馬成片地掃倒。短短三分鐘不到,奧地利輕騎兵已在方陣前丟下上百具屍體,以及數十匹的戰馬屍骸。而法國士兵僅僅倒下數人,那還是被對方的手槍不幸擊中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久,奧地利後方的軍號響起,徘徊於方陣周圍的騎兵紛紛調轉馬頭回撤,法軍陣地上頃刻響起了一片歡呼聲。幾名手持長矛的軍士長(上士)從方陣中走了出來,他們在陣地前線來回遊走,舉起鋒利的矛頭,毫無憐憫的處死敵方重傷員,以及倒在血泊中悲慘悽鳴的馬匹。

“真可憐!”不知道伯爾尼是在可憐敵人,還是敵人的戰馬。

“如果我們失敗了,會比他們更可憐!” 波克蘭沒頭沒腦的補上一句。

“閉嘴!”科勒緊張的呵斥著,他發現自己剛才開了空槍,那是忘記填裝引藥了。他暗地的安慰自己:“幸好,沒像上一次把通條打出去。”

荷蘭佬依然鎮定自若,他看了中尉一眼,那是在提醒長官履行承諾,戰後給自己一個晉升士官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