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4章 北方統帥部大本營(中,普奧聯軍方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4章 北方統帥部大本營(中,普奧聯軍方向)

之後,身為北方最高統帥的安德魯,他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只是要求各省官員與國民自衛軍救助逃亡的難民,並呼籲民眾不要主動給侵略者提供幫助,僅此而已。至於他曾在立法議會發誓,要將所有背叛法國的壞分子送上斷頭臺的承諾,不知不覺間,所謂的叛國者變成了僅限於參加法僑支隊的叛軍。

其後,安德魯也對《費加羅報》隨軍記者的解釋說:“依照人-權宣言,自由國家不能剝奪民眾的基本生存權……我們也不能強迫與鼓勵這些毫無戰鬥經驗的人將自己家園開闢為血腥戰場,以簡陋的長矛、大刀作為武器,甚至赤手空拳的對付武裝到牙齒的外國侵略軍。”

此外,安德魯還斷然拒絕了巴黎公社與雅各賓派俱樂部的聯名倡議,那些激進分子居然要求以死刑作為唯一的刑罰,去對待戰場上的投敵軍官,並血腥鎮壓一切膽小懦弱者與驚慌失措者。

倘若說穿越者沒有之前3年的苦心經營,或許他會為了戰爭的勝利,實施血腥而殘酷的戰場法則。如今,安德魯對勝利早已在成竹在胸,沒必要讓無辜者流血流淚。再狠多時候,寬容的力量比起野蠻殘酷,更具有強大的號召力。

最高司令官公開宣稱:那些處於敵強我弱的不利狀況之下,已經拼盡全力,並捍衛過國家與民眾利益的城防司令或是戰場指揮官,他們在履行軍人職責義務之後,可以自行選擇棄守城池或是主動撤離。即便最終選擇了投降,國家也不應該被視為叛國分子,更不能讓民眾怒火與仇恨遷徙到他們在後方的家人。

安德魯的這一番帶有極強政治性目的談話,自然令巴黎的激進派頗為不滿,但後者拿握軍政大權的北方統帥無可奈何。至少在安德魯失敗之前,沒人膽敢直懟“革-命法蘭西的唯一救星”。說明一點,這是《費加羅報》對自家大老闆的無底線吹捧。

很快,在洛林與阿爾薩斯的廣大地區,那些因前期戰事不利,而受到牽連的軍官們總算可以長舒一口氣,至少北方戰區的最高統帥沒將他們視為逃兵或懦夫。對於那些被流亡貴族裹挾利用,不得不加入到法僑支隊(法國叛軍)的被俘軍人,也開始盼望法國-軍隊能早日展開全線反攻,讓他們自己得以救贖。

8月24日,布倫瑞克公爵和他的幕僚隨從們,一同登上已被聯軍佔領下的隆維要塞。除了例行的激勵參戰官兵外,這位普魯士親王還以一名普通軍人的身份,參加了要塞法軍司令,居維埃中校的葬禮。

期間,布倫瑞克公爵的私人秘書隆巴德,以及幕僚官歌德,還各自以法語創造了一首十六行詩(18世紀的歐洲大陸,各種公眾場合的詩歌大都是以法語來表達的),緬懷在隆維要塞攻防戰中不幸陣亡的746名法國守軍(另外被俘173人),以及2千6百名普奧聯軍士兵。

回到司令部之後,普奧聯軍總司令的布倫瑞克公爵元帥針對參謀部的統計數據,重新評估了隆維要塞攻防戰中,普魯士軍隊的糟糕表現。在普魯士親王卡那裡,當下的普魯士軍隊中,騎兵依然是極為優良的,步兵還算馬馬虎虎,但炮兵卻遠為落後,而軍需制度更是頗為陳腐。

圍攻一座沒有友軍支援的邊境要塞,聯軍動用了百餘門重型火炮(包括攻城臼炮),差不多5天的狂轟亂炸,但給予要塞的致命打擊卻少有奏效。事實上,這個堅固要塞的最終陷落,大半數都屬於僑法支隊(法國叛軍)的功勞,包括引爆彈藥庫,標註要塞的具體炮位等等。

雖說那些受法國流亡貴族指揮的叛軍,其“友好行為”極大增強了普奧干涉軍的攻擊效果,成功策反重鎮梅斯的城防司令,則令普奧聯軍獲得了一場意想不到的重大勝利。然而,這位性格隨和,喜好文學藝術,言行舉止都極有教養的普魯士親王卻打心眼裡厭惡法國的逃亡分子,始終也不相信他們。

與此相反的,身為普魯士王儲的腓特烈-威廉卻對於法國流亡貴族,頗表信任。在這些法奸的影響下,普魯士王儲認為法國人民是無限同情受迫害的路易十六和他波旁王室,他甚至相信一位叛逃到科布倫茨的法國將軍的描述;“我可以負責攻下所有法國的邊境要塞,因為它們的全部鑰匙都在我的口袋裡。”

正是被那些流亡分子的狂言所忽悠,使得腓特烈-威廉越發確信:只要自己的叔父,那位還在隆維要塞附近,磨磨蹭蹭不肯南下的普奧聯軍統帥,下令干涉軍長驅直入,即可以在極端的時間內直搗巴黎,繼而受到效忠王室的法國人民的最熱烈歡迎。

按照普奧聯軍統帥部在8月上旬的最後決定,進攻法國的計劃將被分為右、中、左三路軍團,具體作戰任務如下:

右路軍團,是3萬人的奧地利軍隊(波西米亞軍團),將由克里法特將軍指揮,他們將以奧屬尼德蘭的那慕爾一點為基地,沿著馬斯河逆流而上,穿越原始的阿登森林,在聯軍主力部隊的右翼向南前進。該軍團的首要目標是攻佔阿登省會沙梅市,以及色當要塞。

中路軍團,也是奧普聯軍的主力部隊,是擁有8萬人的大軍,由布倫瑞克元帥親自率領。其中包括6萬普魯士部隊人,1萬多德意志邦國軍隊(黑森僱傭軍為主),以及6千僑法支隊(叛軍)。主力軍團在攻佔維隆要塞後,直接入侵洛林。

左路軍團,由霍恩洛厄—基希貝格親王率領,由於這位老親王年事過高,加之老眼昏花,使得該軍團的軍務大都是由擔當其上校副官的普魯士王儲負責打理。左路軍團為輔助軍團,麾下僅有2萬德意志各邦國的雜牌軍,外加4千僑法支隊(叛軍)。左路軍團會以巴拉庭為基地,在主力部隊左翼方面,向梅斯、斯特拉斯堡與南錫一帶發動佯攻,意在引誘與牽制法國萊茵軍團的主力,令其無法向西派兵支援。

按照上述計劃,三個軍團將在洛林會合一起之後,即應渡過馬斯河(默滋河),直向巴黎進發。至於三路大軍的具體匯合點則要視各軍團的戰況而定。

從大軍南下,開戰一週以來的戰果來看,右路的波西米亞軍團,表現最為糟糕,差不多屬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顯然,指揮3萬奧地利軍隊的克里法特將軍,沒有吸取拉法耶特的教訓,竟然也效仿之前的法國中央軍團,在莽莽群山的阿登森林裡胡亂兜圈子。早在8月之前,法國人的北方軍團就已經提前破壞了阿登森林通向沙梅市的所有交通要道。如今,各條河流上沒有一座完好的橋樑,石灰石大道不是被參天大樹攔腰截斷,就是被人挖出無數個陷阱與溝壑,導致輜重車無法通行。

更為可惡的是,一群數量不詳,身穿綠夾克制服的無恥之徒,居然終日潛伏於茂密的森林裡打冷槍,進行毫無底線的騷擾戰、游擊戰。在當地說法語的森林獵人(瓦隆人)的帶領下,僅僅3天的時間裡,身穿綠夾克的數支小股法軍連續8次成功伏擊了奧軍的後勤補給車隊,造成了重大的軍需物資損失。

作為奧普聯軍的主力部隊,整整五天時間裡,在消耗了大量彈藥,還付出3倍於法國守軍的傷亡代價,這才勉強拿下這座滿目瘡痍的隆維要塞。

按照布倫瑞克公爵的作戰部署,左路軍團和中路軍團的第一個戰役僅限於攻佔隆維、蒙梅迪、色當等邊境要塞,其次則在這些地方建立補給基地,對於任何來援的法軍,均應以迂迴的方式將其擊退,最後即宿營過冬,並準備明年的關鍵性戰役。

然而,現實的狀況是,左路軍團慢吞吞的止步於阿登森林;

主力軍團僅僅攻佔一個隆維要塞,而負責圍困蒙梅迪要塞的德意志邦國軍隊,在中途遭遇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失敗。法國人在一處山隘口伏擊了這支黑森僱傭軍,兩個步兵團損失大半,就連指揮官瑞德爾將軍也不幸陣亡。

而當布倫瑞克公爵準備向蒙梅迪要塞方向,再度增加2萬兵力時,擔當牽制與掩護任務的魚腩軍團,居然贏得了一場意想不到的重大勝利。德意志人和僑法支隊幾乎是兵不血刃的進駐了完好無損的梅斯城,不僅補充了大量的急需軍資,將順勢戰線繼續向南,推進到距離南錫僅有20公里的位置。

按照那位普魯士王儲在信函中的話表述,說:“如今,整個法國萊茵軍團,5萬多大軍都在我手中的馬鞭之下,戰戰發抖。霍恩洛厄—基希貝格親王和我一致認為:法國士兵已經無心戀戰了,他們的軍官也開始懷念在君主時代的種種好處,至於民眾,更是無條件的服從了我們的補給要求

……所以,我們必須放棄之前的保守做法,不要想著來年再進行決戰,而是要改變策略,在洛林與香檳地區進行一、兩次徹底摧毀法軍士氣的重大戰役,就能趕在入冬前,收復巴黎,戡亂復國。”

……

“該死的,是誰讓一個掛著上校軍銜的年輕人,來干涉最高司令官的既定決策!還有,這個叫腓特烈-威廉的傢伙,可不是普魯士士兵所敬仰的威廉大帝!”

司令部裡,剛剛收到普魯士王儲信函的布倫瑞克公爵,看過之後顯得勃然大怒,這位好脾性的普魯士親王居然在一干高階軍官面前,怒氣衝衝的將普魯士王儲的信函揉成一團,丟棄在地,就差重重的踏上一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見狀,站在一旁聯軍副統帥兼參謀長的奧地利元帥科堡伯爵,急忙將參謀室裡,那些站立原地,一副目瞪口呆模樣,卻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奧普兩國的將官們,統統請了出去。而他自己,則把普魯士王儲的那封信拾起來,放置桌面的平展鋪好。

奧地利元帥笑著對怒氣難消的聯軍統帥說:“親王殿下,年輕人永遠都是這般衝動任性。在他們沒遇到真正的挫折之前,我們這些老家夥是很難說服他們的。所以,按照我們的之前既定方案實施就行了,沒必要顧忌小家夥們的狂妄想法。”

如果放在三個月前,這位還在奧屬尼德蘭擔當司令官的奧地利元帥,絕不會說出上述這些話。然而,由於自己一時沒能堅持己見,從而導致年輕衝動的卡爾大公在今年6月的第二次圖爾奈戰役中,落入了法軍指揮官精心佈置的陷阱。

驃騎兵團遭遇重創,而最精銳的禁衛騎兵團幾乎全軍覆滅,由於該團的軍旗不幸被法軍繳獲,使得禁衛騎兵團隨即被維也納軍部除名,這一切都讓科堡元帥招致奧地利國內的極大責難。好在本身就是皇族身份的奧屬尼德蘭總督切申公爵事後站了出來,為科堡司令官擋住了來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熊熊怒火。

“謝謝,伯爵!”稍稍平復了心情的布倫瑞克公爵,依然輕蔑的望了一眼擱置在桌案上王儲信函,隨即將其棄之腦後。

聯軍統帥繼續說道:“參謀長先生,請繼續完成我們呈給奧普兩位君主的信件。嗯,剛才說到哪裡呢……我認為在法國境內,遍地都是抱有深深敵意的人民,他們不過是懼怕入侵者手中的武器和報復,而不得不暫時選擇了屈從。之前在進攻阿登森林與蒙梅迪要塞的失利,就足以說明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那些外表看似憨厚的法國農民,以及只會說法語的瓦隆森林獵人,居然數次將我軍騙到法國人的伏擊圈。

……無論我本人,還是科堡元帥,我們都相信:想要在雨霧眾多,氣溫溼寒的法國秋季,於洛林或是香檳地區,進行一次一錘定音的關鍵性戰役,徹底摧毀法國人的抵抗力量,繼而進駐巴黎,是難以實現的……毫無疑問,補給的問題也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就好像是一個死重量,無時不刻的掛在我們的腿上。”

……